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5 12:00
(轉自:ETF鍊金師)
自2025年初以來,港股市場表現出色,恆生指數的漲幅已達到17.65%,成為全球股市的領跑者。市場的活躍程度顯著提升,諸如蜜雪集團、泡泡瑪特和老鋪黃金等新消費股價格飆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同時,以阿里巴巴、騰訊、小米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七姐妹」也展現出強勁的市場表現。此外,寧德時代在香港成功募資約353億港元,成為年內最大的IPO,這一系列舉措共同掀起了港股的融資熱潮。
在這一波港股盛宴中,許多投資者獲得可觀收益。例如,投資者王淼在恆瑞醫藥的IPO中中籤400股,單隻股票便獲利6413港元。恆瑞醫藥於5月23日上市首日便上漲了25.20%。隨着港股新股上市的熱度上升,寧德時代與滬上阿姨的首日漲幅分別達到16.43%和40.03%。
這一切的背后是全球宏觀經濟背景的變化,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市場對美國經濟增長和美元的信心逐漸減弱,而對中國資產和貨幣的信心則在增強。圍繞中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市場重新對中國核心資產進行定價,港股逐漸成為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重要市場。
年輕投資者楊光的故事也反映了這一趨勢。2023年,他在辦理香港銀行卡后,選擇全倉投資20萬元於小米股票,儘管朋友們建議他分散投資。自2024年小米SU7汽車發佈后,小米股價一路飆升,從15港元漲至近60港元,漲幅接近300%,市值突破萬億港元。楊光作為一名「小鎮青年」,在經歷了一系列市場波動后,他對小米的未來充滿信心。
在港股市場中,90后個人投資者劉禾採取了不同的投資策略。他在2024年開始加大對港股的投資,尤其是恆生科技指數和恆生國企紅利指數。劉禾堅信美元走弱將利好非美資產的表現,他的資產配置涵蓋全球多類資產,包括美股、A股、港股、日股等,多樣化的投資策略使得他在2025年的投資盈利率達到了15%。
與此同時,90后女生何琳則選擇了高股息股票作為主要投資方向。她表示,投資組合中約70萬元人民幣的存款主要用於購買中國移動、中海國神華及中遠海運國際等高股息股票,年均分紅收入可達5-6萬元,足以維持生活。何琳在深圳的券商工作經歷讓她對市場有一定了解,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現在的她選擇依靠穩定的分紅收入來度過生活。
隨着港股市場的逐漸回暖,打新活動的參與度也顯著提升。投資者王淼觀察到,新股的超額認購倍數不斷刷新,令中籤率降低。根據時代財經的統計,2025年在港股上市的24只新股中,僅有6只首日破發,其余新股均實現上漲,漲幅超過30%的達到6只。專業投資人士指出,自2018年以來,港交所的改革措施極大改善了港股的流動性和估值問題,使得中小投資者能夠更容易地參與其中。
匯生國際資本的黃立衝表示,滬深港通的持續擴容及港交所的多項改革,為中小投資者創造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日均成交額同比大幅增長,加上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港股市場的活躍度顯著提升。
然而,投資者仍需警惕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尤其是海外流動性和地緣政治因素可能會給資本市場帶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