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5 12:26
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上海6月5日電(李一帆)進入6月第一周,儘管全國汽車5月銷量尚未官宣,但各家車企已紛紛亮出月度「成績單」。
新華財經統計了約30家車企的年內銷量表現,結果顯示行業分化趨勢進一步加劇。
自主品牌強勢領跑,合資陣營集體承壓
在傳統汽車企業中,自主品牌已成為主要的增長支撐,不僅包攬了品牌銷量前三名,更在前10名中佔據7席,大幅領先合資品牌。
具體來看,比亞迪和奇瑞1-5月累計銷量雙雙突破百萬輛,並實現大幅同比增長。
其中,比亞迪5月銷量達38.25萬輛,同比增長15.28%,繼續位列所有品牌銷量榜首。同時,其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騰勢、仰望等幾大品牌序列均實現正增長。不過,從全年550萬輛的銷量目標來看,其年內完成率僅為32.06%,仍存一定挑戰。據花旗估算,在比亞迪5月大幅降價后,6月起其門店客户流量可能激增30%至40%。
吉利品牌和吉利銀河5月銷量均突破10萬輛。其中,吉利銀河銷量創下10.18萬輛的新高,同比增長273%;今年1-5月,其累計銷量達45.82萬輛,同比增長239%。目前,吉利銀河累計銷量已達103.61萬輛,成為最快突破百萬銷量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若照此趨勢發展,吉利品牌和吉利銀河均有望完成150萬輛和100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
具體到老牌汽車集團,其內部同樣呈現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分化的態勢,合資品牌整體表現不佳。
以上汽集團為例,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車、上汽大通等自主品牌已超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成為集團的主要增長動力。
5月,上汽集團實現整車批發銷量36.6萬輛,同比增長10.2%,連續五個月保持同比增長。
其中,上汽乘用車銷量7.3萬輛,同比增長34.1%;上汽大通銷量1.8萬輛,同比增長11.7%;上汽通用五菱銷量12.2萬輛,同比增長5.6%。今年1-5月,上汽自主品牌整車銷量累計達108.1萬輛,同比增長21.9%,在集團總銷量中的佔比達到64%,較去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
相比之下,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則出現一定程度的銷量下滑。
與之相似,一汽-大眾、一汽豐田、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等品牌銷量均不如去年同期。
而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本田、廣汽豐田等合資品牌截至目前尚未公佈銷量數據。
新勢力格局生變,「二代」品牌表現分化
在新勢力品牌方面,零跑汽車再次領跑5月銷量排行榜,交付量創歷史新高,達4.51萬輛,同比增長148%,連續三個月位居第一。
其成功的關鍵在於10萬元的高性價比。起售價不到10萬元的零跑B10於4月上市,貢獻顯著。同時,2026款零跑C10於5月正式上市,將800V高壓平臺、激光雷達、端到端輔助駕駛等配置直接引入10萬元級車型。5月25日,零跑多款車型推出的限時「一口價」優惠舉措,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鴻蒙智行5月全系交付新車4.45萬輛,重回「新勢力」前三席位,排名榜單第二,其中問界品牌佔比超80%。而具體到問界品牌,賽力斯1-5月累計銷量10.88萬輛,同比減少22.92%,但問界M9累計銷量5.05萬輛,同比大增,佔據品牌近半銷量,反映出鴻蒙智行仍存在過度依賴單一品牌和少數車型的問題。
理想汽車5月銷量重回4萬輛,與前期約5萬輛的高點仍有差距。不過5月理想汽車發佈了理想L系列改款車型,其在財報電話會上預計月交付量將很快重返5萬輛水平。今年5月,理想下調年度銷量目標至64萬輛,但即便如此,前5月目標完成率也僅為26.2%,目標達成難度較大。
小鵬汽車5月交付新車3.35萬輛,同比增長230%,連續7個月交付量超3萬輛。但5月其排名新勢力第四位,為2025年來首次跌出前三。1-5月,其累計交付新車共16.26萬輛,同比增長293%,已完成接近半年銷量目標(35萬輛),進度超過多數品牌。
4月以來,蔚來汽車開啟一系列降價舉措,推動銷量顯著回升:5月交付新車2.32萬輛,同比增長13.1%;1-5月累計銷量8.92萬輛,同比大增35%。為提振銷量,蔚來加速產品更新,5月下半月,新款蔚來ES6、EC6、ET5和ET5T上市,6月將迎來四款車型的首個完整交付月。
6月4日,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蔚來全面推行「成本控制提效」,二季度60%-70%的調整會到位,三季度80%-90%會調整到位,希望四季度的銷售、毛利、費用等情況全面達到經營目標,「一季度谷底已過去,二季度有望創交付新高。」
傳統車企的「二代」品牌整體表現較為穩健。其中,吉利旗下極氪科技尤為亮眼:5月銷量達4.65萬輛,連續三月突破4萬輛大關,同比增長15.2%;同時旗下極氪品牌與領克品牌均實現同比環比雙增長。
長安旗下深藍汽車5月交付量超2.5萬輛,同比增長78%,環比增長27%;阿維塔銷量1.28萬輛,同比增長179%,連續三個月銷量破萬,並已取得「三年四車」的階段性突破,品牌銷量有望持續走高。
東風嵐圖汽車與北汽極狐由於原有基數較低,5月均實現約三倍的銷量增長。
相比之下,廣汽和上汽旗下品牌表現不佳。廣汽埃安5月銷量大幅下滑33.18%,並已連續數月下跌,1-5月累計下滑12.6%。
上汽智己1-5月累計銷量僅為1.47萬輛,同比下滑14.53%,對比10萬輛的年度目標,完成率僅14.7%,為統計車企中最低。
政策驅動市場升溫,車企出海全面提速
行至2025年半程,各家車企正密集推出新款車型與價格優惠,以推動年中及下半年銷量。
與此同時,6月3日,工信部等五部門發佈《2025年新能源汽車下鄉車型目錄》,涵蓋了比亞迪、阿維塔、小鵬、極氪、零跑、蔚來等多個品牌的124款車型。工信部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已發佈9批次、400余款下鄉車型,累計銷售近1500萬輛。因此,此輪「汽車下鄉」有望進一步提振下半年銷量。
花旗指出,多數新能源汽車品牌自上周起訂單呈現周環比回暖態勢,疊加近期車企密集促銷,6月銷量存在更多上行空間。而在資本市場方面,其報告認為,汽車行業Beta(波動性)估值或在端午節后觸底,市場將優先關注Beta更高、平均售價更高的品牌如理想、蔚來、賽力斯、小鵬;次選Beta較低的比亞迪、長城等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從出口表現看,車企整體表現未受關税顯著影響,反而加速了出海步伐。
5月,比亞迪海外銷售新能源汽車8.90萬輛,佔其總銷量近四分之一。今年4月,其在歐洲的純電動汽車銷量達7231輛,同比增長169%,首次超越特斯拉(同期銷量7165輛,同比下滑49%)。
奇瑞集團5月出口汽車10.07萬輛,同比增長7.7%,展現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韌性。
吉利汽車5月海外出口銷量達3萬輛,前5個月累計超14萬輛。長城汽車同樣連續4個月海外銷量破3萬輛。
按照規劃,阿維塔也將在2025年覆蓋50個國家和地區,2026年正式進入歐洲市場。目前,其已成功進入泰國、阿聯酋等市場,業務覆蓋全球25個國家與地區。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指出,伴隨中國汽車品牌競爭力提升及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加速出海已成必然趨勢,然而「中國車企出海面臨諸多挑戰,例如出海政策法規復雜多變,企業重複投入導致資源浪費嚴重,海外市場的多樣性也對企業適應能力提出考驗。」
為更有效地應對挑戰,提升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的整體適應力和競爭力,「亟需構建統一的共性數據庫,避免車企各自為戰、重複投入資源。希望協會和車企們攜手推動建立海外汽車市場基礎共性數據庫供企業調用等,加速中國車企全球化進程。」朱華榮建議。
編輯:林鄭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