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3 07:30
今年以來,中國創新葯行業正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價值重估,而且在近期呈現加速趨勢。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榮昌生物 (09995.HK)$、$三生製藥 (01530.HK)$的股價自年初以來已經大漲超200%,$三生國健 (688336.SH)$、$科興製藥 (688136.SH)$、$益方生物-U (688382.SH)$等多隻創新葯股價翻倍,回調了四年之久的創新葯主題基金也大幅回血,多隻產品年內漲幅超50%。
6月2日,港股創新葯板塊出現較大回調,基金經理認為主要是前期漲幅較大之后的獲利回吐,從中期看,創新葯行情具備持續性。
近期,創新葯尤其是港股創新葯板塊持續大漲,帶動相關ETF水漲船高,並霸屏基金漲幅榜。
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葯ETF、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葯ETF、銀華港股創新葯ETF年內分別上漲42.84%、42.56%、41.88%,位居今年ETF漲幅榜前三。此外,萬家港股創新葯ETF、廣發港股創新葯ETF的年內漲幅也超過了40%。
同時,主動管理的創新葯主題基金也在沉寂了多年后迎來大回血,截至5月29日,長城醫藥產業精選、永贏醫藥創新智選分別在年內大漲64.42%、55.34%,位居基金漲幅榜前列,此外,中銀大健康國際、中銀港股通醫藥等醫藥主題基金的年內漲幅也都超過50%。
不過,6月2日,港股創新葯板塊出現大幅調整,$康方生物 (09926.HK)$下跌超10%,$君實生物 (01877.HK)$、$復星醫藥 (02196.HK)$等也有超5%的跌幅。
消息面上,5月30日,康方生物海外合作伙伴$Summit Therapeutics (SMMT.US)$發佈了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PD-1/VEGF雙抗依沃西的首個全球多中心Ⅲ期臨牀HARMONi的研究結果。Summit援引3期HARMONi試驗的頂線數據稱,這款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與化療聯用,在總生存期(OS)未達到統計學顯著差異。當天,Summit Therapeutics股價也暴跌逾30%。
「創新葯板塊在端午假期大幅回調,主要是受個別藥企海外臨牀數據不及預期的拖累,引發市場擔憂,短期獲利盤迴吐。此外,創新葯板塊前期漲幅較大,部分資金選擇兑現收益。」上海某醫藥基金經理表示。
匯豐晉信醫療先鋒基金經理李博康認為,由於港股前期的反彈速度相對較快,且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漲幅,未來短期可能出現一定的震盪或波動,主要系部分資金考慮兑現收益;行業整體以及優質公司的業績、指引略超此前市場的預期,依然存在業績和估值的雙擊空間。考慮到市場估值的變化以及外資有望持續流入,醫藥行業整體依然有可觀的上行空間,且港股仍然具備一定的性價比和潛在的超額收益機會。展望未來,醫藥板塊或有望迎來持續的、年度級別的全面修復。
行情高歌猛進的背后,中國創新葯的「出海潮」正在火熱上演。
5月30日,$石藥集團 (01093.HK)$發佈潛在授權及合作自願公告稱,集團目前正與若干獨立第三方就三項潛在交易進行磋商,涉及有關集團若干產品在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方面的授權及合作。每項潛在交易項下,集團可能獲得的潛在首付款、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潛在商業化里程碑付款,合計可能達到約50億美元。其中,上述三項潛在交易中的一項目前已處於后期階段,預計將於今年6月完成。受此利好消息刺激,石藥集團當天股價大漲5.77%,盤中創下年內新高。
石藥集團的商務拓展並非孤例。前不久,三生製藥以12.5億美元首付加上48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的創紀錄交易,將PD-1/VEGF雙抗授予$輝瑞 (PFE.US)$,總金額突破60.5億美元;$恆瑞醫藥 (01276.HK)$在2025年已經推進了2筆海外授權,其HER2 ADC(SHR-A1811)更是引發了全球關注。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中國創新葯企在全球醫藥產業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正在持續增強。據Insight數據庫稍早時候的統計,2024年我國共達成79起新葯(包括改良型新葯)的海外授權交易。在今年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國內已經達成24筆創新葯出海交易。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我國部分重點創新葯出海交易金額已超過155億美元。
寶盈創新醫療混合基金經理姚藝表示,本土市場是創新葯研發的基礎,而海外市場更廣闊,若能進軍海外市場並做大,企業市值天花板將被打開。從2022年到2024年,國內創新葯企業被歐美企業大舉「淘貨」,特別是2024年,在全球首付款5000萬美元以上的業務拓展交易中,中國佔了30%,預計這一趨勢還會延續。
在經過一波強勢反彈后,創新葯行情后續會何去何從?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當前創新葯從估值、基本面、產業周期等多個維度均有機遇,行情有望具備中期持續性。
永贏醫藥創新智選基金經理單林認為,創新葯是目前醫藥所有細分賽道中,中期維度基本面相對更好、邏輯更順的板塊。創新葯標的是全市場各類資產中,置信度高、確定性強、有及時兑現的資產,屬於有業績、有空間、能兑現的科技股,當下的創新葯或許類似於2018年—2019年的CXO,創新葯行情有望具備中期持續性。
「創新葯的估值水平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看,即便是既往行業常用的PS估值(市銷率估值)體系,目前整個板塊也是相對低估的,而從未來2—3年看,伴隨越來越多新葯公司報表端的盈利,估值體系可能會發生切換,同新葯業績的高增相比,估值依舊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單林表示。
具體到投資時點,當前,二季度已經過了大半,創新葯也已經有了一波大反彈,姚藝認為,從催化角度,二季度、三季度業績期及年底業績快報期,創新葯表現仍然值得期待,此外,5月相關會議及后續學術會議,均有臨牀進展與公司商務拓展動作,構成產業催化。
編輯/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