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6-02 17:25
華盛資訊2025年06月02日訊,截至收盤,恆生指數跌幅0.57%,報23157.97點;恆生科技指數跌幅0.7%,報5134.11點;國企指數跌幅0.86%,報8359.26點。
連連數字漲超64%
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成為法例!穩定幣概念股飆升,連連數字漲超64%。
消息面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5月30日在憲報刊登《穩定幣條例》,意味着《穩定幣條例》正式成為法例,進一步完善香港的數位資產活動監管框架。此前5月21日,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今年年底前,合規的香港穩定幣有望正式落地。香港金管局已公開首批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名單,包括圓幣創新科技等。據悉,圓幣創新科技表示,未來計劃於以太坊上發行穩定幣HKDR,該公司已經和數位資產託管供應商Cobo、跨境支付公司連連國際、虛擬資產交易平臺HashKey Exchange達成合作協議,並於2024年9月獲得一輪780萬美元融資。
連連數字通過多層全資子公司間接持有連連國際(LianLian Pay Global Limited)100%股權。連連國際與圓幣科技合作穩定幣在跨境支付的場景應用項目。此外連連數字子公司DFX Labs早前已取得香港VATP牌照,正式進軍Crypro領域。浙商證券指出,連連數字在境外主業穩健增長的同時,聯動發展境內業務,規模效應逐步顯現,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在香港虛擬資產領域的前瞻佈局有望帶來新的業務增長極,看好公司未來業績及估值的提升。
移卡: 當日漲幅39.9%
該公司主要在中國提供支付服務和科技賦能商業服務。2024年全年業績顯示,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為82.5百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9.1%。營業額下降21.9%至30.9億元人民幣,毛利率上升4.9%至23.6%。公司深耕生成式AI技術應用,投資的富匙科技在東南亞推出AI行業解決方案。海外業務交易量同比增長近5倍。國內支付業務保持領先地位,但總支付交易量下降19%。公司收入結構持續優化,高毛利的增值服務收入佔比上升。各項費用全線下降,融資成本減少31.5%。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118.9百萬元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降至35.9%。
消息面上,近日,移卡宣佈獲得由美國亞利桑那州金融監管部門頒發的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簡稱:MTL)牌照,這是繼Money Services Business(MSB)之后,移卡獲得的另一重要支付牌照,也意味着移卡的全球化戰略邁出重要一步。據悉,自2021年開始探索海外市場以來,移卡先后獲得香港MSO、新加坡MPI、美國MSB等支付牌照和相關資質,並且推出了本地錢包、海外錢包、信用卡、聯合收單、外匯及跨境匯款等服務。
潼關黃金: 當日漲幅18.2%
該公司主要從事黃金開採業務,包括勘探、採礦、加工及銷售金精礦,以及黃金回收業務。2024年全年業績顯示,公司淨利潤達2.11億港元,同比增長310.3%。營業額增長7.2%至16億港元,毛利率提升至32.6%。公司通過收購策略擴大業務範圍,提升整體表現。未來將繼續專注於安全生產、環境可持續性和社區支持。鑑於黃金價格走強及市場前景樂觀,公司計劃加大對黃金開採業務的投資,並積極尋求優質資產收購機會,以增強競爭力和資源儲備。
消息面上,關税問題再度引發市場擔憂,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從6月初起把進口鋼鐵和鋁的關税從目前的25%上調至50%。受此消息刺激,COMEX黃金升至3330美元。
發仔統計了每日港股漲幅Top10,具體名單如下:
名稱/代碼 |
市值/億港元 |
隔夜漲幅 |
年內漲跌幅 |
連連數字 02598.HK |
177.49 | 64.3% | 73.4% |
健康之路 02587.HK |
442.8 | 47.1% | 285.7% |
歐科雲鏈 01499.HK |
12.51 | 41.2% | 40.4% |
移卡 09923.HK |
60.56 | 39.9% | 6.7% |
同源康醫藥-B 02410.HK |
93.45 | 25.4% | -46.6% |
百果園集團 02411.HK |
30.79 | 23.5% | 41.8% |
新火科技控股 01611.HK |
12.82 | 23.0% | 15.9% |
國富量子 00290.HK |
130.73 | 19.7% | 115.2% |
潼關黃金 00340.HK |
99.83 | 18.2% | 363.3% |
聯易融科技-W 09959.HK |
32.22 | 15.6% | -17.5% |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提示: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