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鵬 MONA M03,切了比亞迪的蛋糕

2025-06-01 10:01

作者|鄭森鴻

一小時大定 12566 台,Max 版本訂單佔比 83%。

這是小鵬 MONA M03 Max 交出的第一份成績,這一幕在 M03 也上演過,發佈一小時大定破萬輛,只不過這次比小鵬的內部預期還要猛。

同一款車型連續迎來開門紅,似乎印證了小鵬已經找到生存方法論。

一是價格要超預期。

9 個月前,M03 Max 給出的價格預期是 15.58 萬元,何小鵬強調這是 20 萬元以內最好的高階輔助駕駛車型。

或許沒有人能想到,M03 Max 最終的起售價是 12.98 萬元,比同配置的 Plus 版本只貴了一萬元,小鵬依舊是史上最便宜高階輔助駕駛車型的紀錄保持者。

價格是降了,但產品能力躍上了新層級。

何小鵬表示,小鵬 MONA M03 Max 智駕能力比肩行業 50 萬級旗艦車型。

二是目標用户要精確。

無論是年輕人第一輛車的定位,還是發佈會最后「讓年輕人享受世界」的雷軍式 PPT,何小鵬全程就差說出:年輕人買車就選 M03 。

找準核心用户的訴求,集中所有資源給到用户超出期待的產品,這是小鵬給到年輕人最大的誠意。

01

年輕人第一輛車,小鵬造出來了

好的產品會跟用户説話,而年輕人通常是這種語言最無縫的接收者。

年輕羣體始終是 iphone 的根基,對於智能汽車而言,年輕羣體的加入和參與同樣是成功的關鍵。

《2024 年汽車營銷趨勢白皮書》顯示,從 80 后到 00 后,擁有第一輛車的時間越來越早,超 8 成的 95 后羣體計劃在 30 歲之前買車,並且相比較 80 后青年的「實用」、「實惠」,00 后青年最關注的要素分別是「好看」、「智能」、「好價」。

年輕羣體的購買力同樣不可小覷。

調研顯示,30 歲以下潛在購車者中,52% 購車時有長輩資助,年輕人第一臺車的背后,可能有「六個錢包」的支持。

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了,從小眾到普及至少經歷了三個時期。

萌芽期:便宜低價就是年輕人的車。

早在 2019 年,江淮以不到 10 萬元的售價推出瑞風 S4,被稱為「年輕人的第一臺 SUV」,巔峰時期單月能賣 7500 輛。

消費潛力超出了市場預期。補貼后不到 5 萬元的北汽 EC,順理成章地打上了「年輕人的第一輛車」,五菱宏光 MINI EV、比亞迪元 Plus 也很快針對年輕消費者,推出了價格更低的車型。

成長期:「老頭樂」滿足不了年輕人。

這個階段迎來了「年輕人的第一臺 xx 車」的爆發期,貼上這個標籤的品牌車型明顯變多,光是去年就至少有 8 個品牌打上了相關標籤。

據不完全統計,累計超過了 15 臺車貼上了年輕人的標籤,包括小米 SU7 定位年輕人第一臺智能汽車、智己 L6 定位年輕人的第一臺新能源轎跑、極氪 007 定位年輕人的第一臺運動轎車、零跑 C10 定位年輕人更理想的家...

好消息是,年輕人的第一臺車有了更多的選擇,而壞消息是,買車要掏出更多的錢了。

隨着限定詞越來越花哨,「年輕人第一臺車」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貴,從原來均價不到 8 萬元躍至超過了 20 萬元。

爆發期: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

這屆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原本指望小米把性價比打上去,把價格打下來,結果拿 20 多萬的轎跑來打市場,年輕人是喜歡,但只有少部分人買得起。

年輕人現狀是心中有火、眼里有光,兜里預算不夠,中年人確實有點錢,可惜過了任性的年紀。

想要讀懂年輕人的消費並不容易,他們對花錢有自己的規則,而性價比正是促成年輕人購買行為的關鍵因素。

這也解釋了,MONA M03 之所以能闖入年輕人視線的緣由。

以 M03Max 502 續航版本為例,12.98 萬元標配了 51.8kWh 電池包、15.6 英寸中控屏、前排座椅通風加熱、電動掀背尾門、雙 Orin-X 芯片和全國都能開的城市 NOA。

同樣是 12.98 萬元的比亞迪秦 L EV,前排座椅通風加熱、15.6 英寸中控屏得加 1 萬元上到高配版,輔助駕駛芯片為英偉達 Orin-N,只支持高速 NOA 功能。

如果只聚焦高階輔助駕駛功能,同級的日產 N7 只有單顆 Orin-X 芯片,價格還比 M03 Max 貴出 1 萬元。

換做是越級的 Model 3,M03 Max 在車身尺寸比 Model 3 更大的前提下,前者比后者還便宜了 10.57 萬元,相當於兩個特斯拉 FSD 的軟件包,就能買到一臺 M03Max 502 長續航版本。

說白了,手里只有買比亞迪秦 L EV 的預算,又想要 Model 3 的產品力,還要高階輔助駕駛功能,目前市面上只有 M03 Max 一個選擇。

年輕人的眼光最為敏鋭。車 Fans 數據顯示,MONA M03 用户羣體以年輕人居多,其中六七成客户是第一次購車或者是剛畢業的第一輛車。

從這一點來看,年輕人的第一輛車,大概率是被何小鵬給造出來了。

02

15 萬級滿血版輔助駕駛上線

小鵬 M03 Max 的第二層身份是,滿血版 AI 汽車。

借全民輔助駕駛風潮,10 萬元以下的車型逐漸標配輔助駕駛,但其功能仍屬於中階輔助駕駛,無法開啟城區智駕。

事實上,衡量全民輔助駕駛的關鍵詞,不是平價戰爭,而是質量戰爭。

滿血版的對立面是殘血版,即支持高速領航功能、自動泊車,城區記憶領航存在諸多限制條件,需要提前記憶、限制路線和限定區域。

小鵬的滿血版則是廢除限制條件,城區輔助駕駛功能無需記憶、不限路線、不限區域,全程都能用。

重點是何小鵬提前預告了今年 6 月底的 OTA 計劃——新增自主過閘機收費站、狹窄路段三點式掉頭能力,做到車位到車位零接管。

換句話説,12.98 萬元的 M03 Max 的輔助駕駛能力,基本看齊輔助駕駛行業第一梯隊,這也是何小鵬強調 M03 Max 是 15 萬級首款帶高階輔助駕駛車型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在 M03 Max 發佈會期間,埃安 RT 推出了限時特價的 650 激光雷達版本(14.08 萬元),比原來降了 2.5 萬元。

埃安的意圖不難看出,基於激光雷達的技術路線跟小鵬 M03 Max 硬碰硬。

埃安 RT 與小鵬 M03 Max 在輔助駕駛上的區別是,前者採用了 Momenta 的激光雷達方案,后者靠自研走純視覺路線。

小鵬 M03 Max 標配 11 個攝像頭、12 個超聲波雷達和 3 個毫米波雷達共 26 個傳感器,感知硬件只比小鵬最貴的 X9 少了兩顆毫米波雷達。

面對激光雷達與純視覺路線爭論,何小鵬再次給出了第二個觀點。

一看算力。

何小鵬表示,算力小不可能跑動大模型,反過來模型小不可能用到足夠的數據。

小鵬 M03 Max 是目前同級別唯一搭載雙 Orin-X 芯片(508TOPS),同級其他的車大概是 80~128TOPS,而埃安 RT 也只有一顆雙 Orin-X 芯片(254TOPS)。

數字上的差距,代表小鵬 M03 Max 能用上更大的模型。

「小鵬汽車擁有目前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萬卡智能算力集羣,雲端基座模型達到了 720 億」,何小鵬説道。

作為參考,特斯拉的算力模型大概在 500 億,李想曾透露理想正在訓練的基座模型大約是 320 億參數,而國內其他友商大概只有 20 億左右的算力模型。

面對選擇「眼睛」強還是選擇「大腦」更強的難題,何小鵬的答案是選擇更強的「大腦」。

二看視覺融合。

在何小鵬看來,只有視覺感知才能實現真正的前融合,將系統時延降到最低。

何小鵬的底氣在於,在大算力支持下,小鵬的視覺方案能將單幀圖像升級為 4D 動態因果推理,這是實現「上限更高」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基於高精的車規級攝像頭+小鵬自研的鷹眼 lofic 架構,大幅提升了攝像頭在複雜光線環境下的動態範圍和成像質量,包括暗光、逆光和雪霧等複雜場景。

用何小鵬的話來説,小鵬的純視覺,比人眼要看的精準。

在小鵬的內部預期中,M03 Plus 和 Max 版本的銷量佔比最終將各佔 50%,高階輔助駕駛將成為關鍵的購車因素。

某種程度上,M03 Max 成爲了小鵬堅定純視覺的一道分水嶺,為小鵬在純視覺技術路徑上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

03

MONA 托起了小鵬的基本盤

透視小鵬 M03 Max 可以看到,行業技術進步正在帶來降本提質。

兩年前,光是 62.2kWh 的電池包就接近 10 萬元,如今 M03 Max 整車價格卻不超過 14 萬元,而何小鵬也兑現了 4 年前 15 萬級別的智能汽車,誰都做不出來的預判。

另一方面,車企的主觀能動性正在推動性價比車型朝着更優質的方向發展。

小鵬 M03 Max 底盤經過了反覆 30 多輪次懸架硬點優化和 5 輪懸架調校,做到過坎更柔和,剎車不點頭;智能座艙也換上了最新版本的天璣系統 5.7.0,比去年的 M03 新增超 300 項功能。

10-15 萬元的汽車市場比拼的核心在於成本控制能力,而在成本控制這件事上,以往比亞迪説第二,國內其他車企大概率不會有敢稱第一的,而現在 M03 Max 在產品力和價格上有着極強的競爭力。

在何小鵬眼里,目前不是價格戰最激烈的階段,下一個五年中間的某一兩年會更加激烈,現在只是開胃菜。

準確來説,價格戰不是小鵬的終點站,而跳出價格戰的核心就是找到新的甜點區。

一是全球化市場。

如果説 AI 定義汽車是小鵬的內核和第一增長曲線,那麼全球化則是小鵬拓展生存空間的第二重要戰場。

今年一季度,小鵬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 370%,新增了超過 40 家海外門店。

按照規劃,未來三年小鵬的海外業務將持續高速擴張,全球市場將會出現小鵬的左舵、右舵、純電和超電產品。

小鵬 MONA 產品系列負責人楊光表示,MONA 系列明年將推出兩款 SUV,價格在 20 萬以下,並且是全球化的產品。

有消息透露,MONA 的兩款 SUV 定位或許是青春版的「L6」和「L9」,聚焦年輕家庭市場。

二是向女性消費者靠近。

無論是何小鵬反覆強調 M03 Max 全景天幕能隔絕 99.9% 的紫外線,還是新增極窄車位泊車和自定義泊車功能,更多是從女性用户視角精準優化用車痛點。

女性用户對於小鵬的重要性在於,女性對新能源汽車的偏好度更高。

《2024 中國汽車消費趨勢調查報告》數據顯示,女性用户對新能源汽車的偏好度佔比達 44%,高於男性的 31.6%。

MONA 系列為女性造車,可以説是大勢所趨。

新能源目標客户羣體正在發生改變,小米、智己、理想和特斯拉在產品上越來越迎合女性,側面印證了雷軍"得女性用户者得天下"的市場洞察。

另一方面,女性羣體具備較強的社交屬性,能夠帶來更高的用户自傳播效果。

車 fans 銷售透露,一位預算十多萬的女性用户,原本在比亞迪和埃安之間反覆猶豫,最后是在同事的引薦下看了 M03,在顏值佔據優勢的前提下,這位用户直接下單了。

「大部分女生買車都是這樣,配置、智能化關注程度不高,好看順眼、朋友親自推薦纔是王道」,銷售補充道。

官方數據顯示,小鵬 M03 女性用户佔比超過 50%,高於小米 SU7 的 40%。

可以肯定的是,MONA M03 已經獲得了階段性勝利,至今保持最快完成十萬輛交付的新勢力純電車型記錄。

對於這顆拉漲小鵬銷量的關鍵落子,MONA 系列扛起了小鵬基本盤的重擔,而全球化和女性市場無疑是小鵬進一步放大優勢的重要戰略。

透過 MONA 系列,清晰地看見,自信正在成為小鵬下半場的代名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