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近6000萬被轉走 股東羣解散!員工嘆息「全泡湯了」!榴蓮大王爆雷 高管被控制

2025-05-30 17:31

  直到鄧洪九的徒弟被控制,張浩才終於感覺到情況不妙。

  自2024年7月起,一則消息開始在洪九果品(06689.HK)員工間流傳開來:老闆鄧洪九的徒弟祁衡遠,因為退税開票被經偵覺察有問題,被帶走了。祁衡遠並不是洪九果品體系內部的員工,但時常參加公司的周例會,不少員工都知道他和鄧洪九關係甚密。

隨后,鄧洪九夫婦被限制出境,洪九果品在全國多地分公司被當地警方找上門

昔日水果第一股

分公司竟藏身居民樓

  洪九果品的投資者實地調查發現,年流水上億元的洪九分公司,居然有的註冊在居民樓里,而與其發生大額交易的客户,很多才剛成立一兩年,但洪九通過分公司對這些客户的數億元應收賬款,被質押給了銀行換取貸款。

  張浩2022年底加入洪九果品, 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公司前景深信不疑:水果行業第一股、明星資本加持、老闆入選十大經濟人物……在他和不少員工的印象中,鄧洪九「很有能量」,即便經營遇到問題也能有辦法搞定。

  此時距離洪九果品港股停牌已有數月。

  這家2022年9月上市的「中國水果第一股」,上市第一年營收狂漲至150億元,是疫情前2019年的6倍,創造了水果行業的奇蹟。

洪九果品總部的標誌,肖夏攝

洪九果品總部的標誌,肖夏攝

  然而僅僅交出了一份年報,洪九果品就遇到了難題。

  2024年3月20日,洪九果品宣佈「短暫停牌」,原因是審計機構畢馬威對其財報提出了質疑,關注到其給供應商的預付款項激增,導致無法在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披露2023年年報。

  不曾想,這次短暫停牌,至今已經超過一年。

高管被控制

  2025年4月16日,洪九果品公告,包括創始人鄧洪九在內的六位董事、監事全數被採取相應的刑事強制措施,原因與警方就公司涉嫌騙取貸款及或虛開增值税專用發票之事項進行立案偵查有關。高管被「一鍋端」引起外界譁然,洪九果品也登上了熱搜。

  事實上,鄧洪九等高管被警方採取措施發生在2025年1月初。

  知情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除了鄧洪九夫婦,彭何、譚波等多位高管也幾乎同一時間被帶走,此外洪九果品總部、分公司都有其他管理職務的人士被帶走協查。

近6000萬股份認購款被轉走

  2024年3月停牌后,洪九果品想出了一系列辦法自救,包括勸退員工、尋求復牌、質押股份、抵押賬款、釋放戰略合作等多方舉措,其目的都是爲了挽救流動性、緩解資金壓力。

  而在這之前,隨着業務體量飛速膨脹,洪九果品早已感受到資金端的巨大壓力,對外向業內資本提出定增並籌劃搭建針對水果行業的互聯網交易平臺,對內以謀劃A股上市為由推出員工持股在公司內部開展認購。

  多位洪九果品前員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其於2023年底出資參加了公司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認購額最低一萬元,上不封頂,600多號人認繳金額近6000萬元,認購者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皆有,有員工一人就認繳三百多萬元,也有相當一批員工被要求參與,不得已掏出了一萬塊錢。

  然而出資的員工們后來發現,為期一年的員工持股計劃到期后,絕大部分認購者都沒有收到款項和收益,也沒有收到憑證證明這批錢實際用於購買股票。一些人事后通過律師查詢才得知,資金在員工打款之后就陸續被轉走了

  21世紀經濟報道通過與前員工、投資者交流並梳理獲得的洪九果品質押貸款相關資料后發現,停牌前洪九果品雖然業績持續暴漲,市場環境實際上已經開始下行,但洪九果品與一些供應商、客户的資金往來卻出現激增,事發后其營收的真實性也因此受到質疑。

  從2023年4月官宣謀求定增,到2025年4月16日公告高管被「一鍋端」,洪九果品在743天的時間里幾乎想盡了一切辦法,仍然未能改變急轉直下的命運。

  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可能在其業績暴漲的時候就種下了。

高光幻象:榴蓮大王業績屢創新高

  「洪九這樣一個明星企業,怎麼會出事呢?」

  張浩很長一段時間都想不明白。在洪九果品最輝煌的2022年,他加入了這家公司。

  彼時的洪九果品剛上市幾個月,市值一度衝破600億港元,風頭一時無兩。在當時的張浩眼中,鄧洪九是個傳奇人物,洪九果品也是不折不扣的明星企業,既是水果行業的榴蓮大王,也是地方產業界的代表,還有阿里、招商局、北大荒等一堆明星股東

  2023年,鄧洪九入選2022年某市十大經濟年度人物。參評推薦詞稱,他引領洪九果品探索出一條「基地共建+訂單包銷」的創新產業模式,帶動上萬名果農脱貧增收致富,企業的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遠超行業整體水平。

  投資者也看中了洪九果品成為行業主導者的潛力。

  2023年,也做消費行業的劉曉鵬開始通過港股通買入洪九果品。這一年3月,洪九果品交出了一份羨煞業界的成績單——在前一年營收首次突破百億元后,2022年收入繼續同比增長46.7%突破150億元大關,年內利潤更是由前一年的2.9億元大漲至14.5億元,翻了五倍。

  可對比的是晚幾個月登陸港股的百果園,其2021年營收突破100億元,2022年同比增長不到10%,但年利潤保持在兩三個億的水平。

  「水果是剛需消費品,年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元),但整個行業集中度還很低,肯定會有龍頭跑出來。即便只按1%市佔率來算,洪九果品一年有100億(元)的營收也是很合理的。」劉曉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他當時看好洪九的理由。

  在國內,洪九果品在多個熱帶水果賽道都處於領先。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算,洪九果品是中國最大的榴蓮分銷商、最大的進口火龍果分銷商、第二大進口龍眼分銷商。海關數據也能印證,2022年中國從泰國進口的榴蓮中,12.7%是洪九果品一家的。

  另一位洪九果品外地分公司的員工李明輝對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2021年其所在的分公司一天的榴蓮能賣五六百萬元,那一年他年終獎發了十幾萬元。

  張浩也回憶,高峰期洪九果品一天能進口二十條貨櫃的榴蓮,按照一條貨櫃成本70萬元左右來算,一天就要燒上千萬元。2023年中老鐵路開通商業化運營后,洪九果品更是大手筆包下了一趟班列,共計28個冷藏集裝箱、貨值超過兩千萬元的榴蓮一路從泰國經老撾直達重慶,成為行業一時話題。

  「所以當時業內都説,中國榴蓮市場洪九說了算,並不是誇張。」張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説。

進入2023年,洪九果品依舊保持了高增速。洪九果品當年10月公告披露了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134.27億元,同比增長26.4%,同期淨利潤漲幅與收入漲幅一致,經營性活動現金流淨額也難得轉正。

  事后證明,這是洪九果品高光時刻的尾聲。

  因為在幾個月后的2024年3月,洪九果品宣佈因為核數師畢馬威對其數據提出多項問題,將延期披露2023年年報,公司進入停牌。

  在2023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之后,洪九果品再也沒有披露過定期業績,停牌至今已經超過一年。

員工持股:變了味的公司福利

  但在公司內部,整個2023年氛圍都還算良好。

  這一年四季度,員工們收到了公司的一份「大禮包」——洪九果品宣佈面向員工開展新一輪員工持股計劃。

  彼時洪九果品股價已經連跌數月,到2023年12月已經跌至不到5塊錢/股。公司提出員工可以股價的9折出資認購,最低認購額1萬元,上不封頂,款項將進入專户,公司會作為員工的受託人代為買入,買入一年后解禁可賣出

  一位主管級別的洪九果品前員工範麗回憶,當時公司將員工持股表述為公司福利,目的是通過分享股份收益提高大家的收入。

  「你放心交給我,我們會整體操盤。」有員工回憶當時鄧洪九在會上表態。

  回過頭來看,很多人才意識到整個員工持股計劃的推進過程問題重重。

  「公司在進行宣講時,以避免信息泄露影響股價為由,要求所有員工不得帶手機,沒有錄音、錄像,」張浩向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后來簽署的認購協議是一份空白合同,只有我們員工的簽名,沒有具體認購價格、數量,沒有公司蓋章,也沒有任何高管的簽字。」

  21世紀經濟報道獲得了一份員工認購統計表,是參與認購的員工們梳理的。這份統計表顯示共有660多位員工參與了認購,這當中既有總部中層高層管理者、區域分公司負責人,也有大量基層員工,甚至包括了一線的搬貨工、促銷員,共計認繳金額超過5900萬元。

  張浩稱,當時甚至連一些還沒轉正的新員工,也被公司允許出錢參與員工持股計劃。

部分前員工/員工的認購金額

最高一人認購了350萬元

  按照員工們的説法,洪九公司是高壓、利誘雙管齊下,讓很多心存疑慮的人最終掏了錢。

  「利誘」是拿上一輪持股賺錢的例子為證。在上市前,洪九果品曾經向部分員工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2023年9月正好滿一年股票可解禁,一些老員工賣出后的確賺了一筆。

  另一位主管級別的洪九果品前員工周琦對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當時聽到了有老員工賺了幾十倍的案例,公司也在吹噓有政府合作項目即將推進,覺得是一個抄底機會。

也有不少員工並不情願參與認購。對此公司拿出的辦法是挨個約談員工,並暗示不認購會面臨后果。

  李明輝就對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當時其所在分公司對未打款的員工進行約談,威脅領不到年終獎,並對堅決不打款的員工開始疏遠、排擠,致少數員工選擇離職,「當時甚至跟我們説,可以讓身邊親戚朋友投,由員工代持就行。」

  張浩回憶,另一位普通員工在參與認購前被拒絕旁聽公司例會,但打款后立馬獲准參會。

  面對並不寬裕的打款時限,很多普通員工確實沒有一口氣就掏出幾十萬上百萬元的實力。認購統計表顯示,有兩百多名認購股份的員工都只出資了1萬元,剛滿足最低認購額。

  即便如此,這些打款也被照單全收。多位前員工出示的打款記錄顯示,這些錢都被打給了洪九果品指定的渣打銀行專户。按照公司説法,這批錢將在2024年通過二級市場買入股票。

一些員工的打款記錄

一些員工的打款記錄

  但員工們沒想到,公司的經營突然急轉直下。

  2024年3月20日洪九果品宣佈停牌后,公司經營也很快停擺。周琦回憶,停牌后其所在部門的工作就暫停了,清明節后4月份走了很多人,包括業務部門也有不少員工離職,「停牌前有400多人,到4月份就減到了100來號人。」

  李明輝所在的分公司,更早的時候就進入了減員模式,而在洪九停牌那個月更是宣佈開始「自負盈虧」,區域分公司如果沒有盈利就不發工資。一些員工因此選擇離職。

對於突如其來的停牌,有員工回憶說,管理層當時表示是有人要搞他們,決定換一家審計機構,目前只是戰略性停牌。很快在2023年4月,畢馬威辭任,洪九果品委任中匯安達會計師事務所為新的核數師。

  但也是這個月,洪九果品的獨立董事紛紛離任,多位非獨立董事也陸續辭職。

現金斷流自救:減員、欠薪、定增、抵押貸

  隨着公司停牌、業務停擺,洪九果品開始通過降薪、停薪、欠薪等方式變相勸退員工。

  李明輝回憶,其所在分公司當時給了三個方案供員工選擇:離職,延迟退股;休長假等公司復牌,其間只給員工買社保不發工資;員工自己湊錢干,賺到錢就給大家發工資。

  參與了員工持股的員工們,離職前簽署了一份有洪九果品公司蓋章的退股協議。這份名為《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退出確認函》的文件提到,公司(洪九果品)將在本確認函簽署后90個工作日內無息退回已繳付的獎勵股份認購款。

洪九前員工提供的退股協議稱90個工作日內退款

洪九前員工提供的退股協議稱90個工作日內退款

  然而這批錢后來的去向成了謎。

  與21世紀經濟報道對話的前員工都表示,無論后來是主動還是被迫離職,大部分認購的員工,在90個工作日后都沒有等來退款。有的員工離職前的年終獎、數月不等的工資也沒有發放。張浩説,算上認購款和最后拖欠的工資,他一共有五十多萬元至今沒有着落。

  一些離職員工找到了律師,想了解打款的錢到底去了哪、是否真的有買股票,結果發現在員工們打款同一個月,渣打銀行專户中的錢開始被陸續轉走。

  21世紀經濟報道看到的詳細轉賬信息顯示,2023年12月到2024年1月初,該賬户出現了多筆百萬級、千萬級轉出交易,交易對手方顯示為是洪九果品公司。

  有被迫認購的員工於2024年7月在總部股東羣里質問退款,鄧浩宇迴應正全力安排資金后,解散了羣。

  一些人找到了管理層當面對質。流傳的視頻顯示,2024年底,多位前員工在公司車庫先后堵到鄧洪九、鄧浩吉討要説法,雙方氣氛緊張,險些造成衝突。

員工線上、線下討説法,離職員工提供

員工線上、線下討説法,離職員工提供

  2025年1月5日,形勢更加嚴峻。包括鄧洪九夫婦、CFO譚波、常務副總裁彭何等洪九果品高管同一時間被帶走。

鄧洪九被帶走后,洪九總部開始移動辦公

鄧洪九被帶走后,洪九總部開始移動辦公

  21世紀經濟報道曾於今年4月、5月分別撥打鄧洪九、鄧浩宇、鄧浩吉等人的電話,鄧洪九電話停機、鄧浩宇電話關機,鄧浩吉的電話「在通話中」無法接通。

  「這下徹底泡湯了。」李明輝回憶,當時公司宣佈不再給員工買社保,剩余員工可以自行選擇離職。

  欠薪減薪、勸退減員、員工持股認購款不知去向,這些都是從員工身上「節流」。同時洪九果品也在想方設法「開源」,增加入賬。

先是謀求定增。

  停牌后,鄧洪九等管理層曾經不斷向員工釋放利好,稱將引入大公司投資,爭取儘快復牌。

  2023年4月,洪九果品曾公告與認購方貴州中墾、湖南中墾、重慶中墾、北京墾拓等簽署協議,認購方有條件同意認購,且洪九果品有條件同意發行不超過約3048.78萬股境內未上市普通股。

  按照協議,這筆定增如果最終因洪九未能履行配合義務,導致認購方的股票無法在上市屆滿后6個月內實現流通,鄧洪九本人要回購這批定增股份。

  2024年8月,洪九果品宣佈終止定增,按協議需要退還從交易對手方獲得的近1.5億元的首期認購款以及資金佔用費。

緊接着搭建水果交易平臺,想賺同行的錢。

  2023年12月,中國果品流通協會進出口分會成立大會,鄧洪九當選果品流通協會副會長、進出口分會理事長。洪九官方賬號的視頻顯示,他將水果行業的大佬全都拉到了泰國尖竹汶府,去看洪九的榴蓮、龍眼原產地。

  據員工們回憶,鄧洪九想打造一個水果版的1688,定位水果行業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做同行的生意,包括批發零售交易、供應鏈、生產製造、產業金融等多環節功能。

  周琦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這一互聯網平臺,實際上2021年就啟動內部研發了,到2023年交易平臺就已做好,但第二年回來正準備向行業推廣時,就遭遇了2024年3月的停牌,后續工作也停滯了。洪九果品公告鄧洪九被控制后,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很快免除了鄧洪九的上述職務。

不得已,鄧洪九選擇質押股份換貸。

  2024年4月至7月,創始人鄧洪九向重慶三峽銀行、中信銀行、渣打銀行、重慶農商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浙商銀行興業銀行華美銀行等共計質押了2.2億股,換取貸款超過約14億元。累計質押的股份,相當於鄧洪九所持洪九果品股份近14%。

此外,還有質押應收賬款做抵押貸。

  2024年,洪九果品作為出質人,與渣打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簽署了應收賬款質押協議,以其對終端客户的超過5億元應收賬款為質押物,換取了銀行貸款。

業績失真:蹊蹺的客户和供應商

  21世紀經濟報道獲得的部分質押物清單顯示,洪九果品用來換取貸款的這批應收賬款,普遍在上千萬元,來自廣東、雲南、湖北、湖南等多個省份的客户。

  然而,21世紀經濟報道查詢這些洪九果品下游客户的企業註冊信息發現,這些客户普遍成立於2022年,存續時間短、實際體量存疑,但成立后不久就和洪九果品簽下了大單

  以廣西南寧惠德果業有限公司為例,這家公司註冊於2022年12月,其欠洪九果品1246.5萬元賬款,但其註冊資本只有300萬元,社保參保員工人數為零。2024年12月30日,這家公司已經被註銷。

  廣州都好鮮果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於2022年10月,註冊資金350萬元、社保參保員工人數為零,但成立當年就與洪九果品簽下了銷售合同,直至被抵押其欠洪九果品的應收賬款高達4187萬元。

  飛速膨脹的應收賬款,在財報中也有跡可循。

  洪九果品2022年年報顯示,其貿易應收款增加至76.67億元,相比前一年翻倍,增速遠超收入增速。2023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的貿易應收款項繼續增長至93.5億元,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一頭是下游的客户方真實性存疑,另一頭上游的供應商同樣有問題

  前文提到畢馬威質疑洪九果品的財務數據。當時畢馬威指出,2023年四季度洪九果品向一批供應商支付了34.2億元預付款,導致全年預付款余額激增至44.7億元,但畢馬威發現,這些供應商大多是2023年度新增的交易方,部分供應商的註冊資本低於預付款項余額、社保參保人數為零。就此畢馬威要求洪九果品提供更多資料並組建獨立調查委員會,直至被替換。

  對此洪九果品的解釋是,一方面水果行業賬期是慣例,一般洪九果品要提前三到六個月給供應商支付預付款鎖定優質果品,另一方面預付款大幅增加是因為業務增長及擴展計劃,2024年春節是疫情結束后的第一個春節,公司需要在前一年四季度提前儲備優質果品,併爲二三季度提前儲備。

內部員工回憶,最早2022年、最晚2023年,就感受到生意就不大好做了

  李明輝對21世紀經濟報道回憶,其所在的分公司銷售最好的其實是2021年,包括商超、批發以及疫情期間推開的社區團購三類業務。但到了2022年,生意就不大行了,到2023年明顯覺得生意很淡了,虧損嚴重的社區團購業務被砍掉。

  張浩説,洪九核心的榴蓮生意,到2023年也有了低價出貨的趨勢,市場上開始出現洪九賣爛貨的説法。雪球上有關注洪九的投資者2023年11月發文批評洪九果品:規模起來了,品牌做爛了,很多水果店老闆對洪九印象變差了。

  但洪九果品的報表依然靚麗,營收、利潤繼續保持超行業水平的增長。作為對比,直面C端消費者的百果園,2022年和2023年的收入基本一致,利潤也遠低於洪九果品,到2024年更是出現了虧損。

  劉曉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爲了上市業績好看,有一定美化可以理解,但洪九果品近兩年這些應收賬款、預付款項的對手方,幾乎都是成立時間很短的新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存疑,連審計方也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懷疑其近年飛速增長的業績里面到底有多大水分。

迷局:應收款、預付款雙激增

  直到現在,洪九果品都沒有承認其業績存在粉飾或造假,也未公開否認過。外界只能通過應收賬款、預付款項的激增來提出質疑。

  回過頭來看,為什麼洪九果品在高管被控制前,會四處籌錢、貸款,連員工1萬塊錢的認購款都不放過?

  其資金面的緊張,是毫無疑問的。

2019年到2022年,洪九果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每年都為負,共計減少40.59億元。2023年上半年繼續為負,減少3.14億元。

  這與其獨特的生意模式有關。在水果行業,下游批發商、零售商習慣用賒賬的方式提貨,客户經營遇到困難時付款周期還會延長。而洪九爲了拿到優質貨源,又會提前預付款給供應商。上游提前打款,下游回款延期,最終資金壓力都匯集到了洪九公司身上

  但為什麼簡單的退税,也能讓洪九果品這麼緊張?

  張浩回憶,2024年年中,前述祁衡遠退税開票被察覺出問題后,洪九果品各地分公司也風聲鶴唳,都不敢再搞退税了。

  財務專業出身的劉曉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了這背后的邏輯:如果洪九果品爲了做大規模,相應也需要繳納更多税,水果零售行業的增值税是9%,對應洪九上百億元年收入和接近20%的毛利率來計算,不是一個小數目,但通過提供採購時的增值税專用發票進行抵扣,可以減少實際的應納税額,從而少納税、多留資金。

  但問題是,正如前文提到,洪九果品從供應商進行的採購,交易對方的情況也存疑。如果是虛假交易,採購合同的發票自然也經不起查。根據洪九2025年4月的公告,警方立案偵查的其中一項,是虛開增值税專用發票。

  「大家都在分析洪九果品大量的資金去哪了,我個人分析可能一部分就是因為虛增業績多交了税。」劉曉鵬説,「隨着銷售規模越來越大,供應商這一端的合同也要去做,必須是連環的,不然税收這塊就會把它壓死。」

  通過退税挽救現金流這條路走不通的同時,一些坐不住的投資者開始上門探訪洪九在廣州、武漢等地的分公司、客户,並將發現的問題情況轉給了債權銀行,后者的催收進一步推動了事態演進。

  到2024年12月離職員工們圍堵鄧洪九要求退還認購款時,實際上警方已經上門到總部調取過資料。由於洪九果品逾期仍未能償還貸款,有銀行向警方提交了報告。

善后:洪九邁入預重整

  2025年4月16日公告高管被抓后,洪九果品終於卸下了一個包袱,進入到新階段:善后。

  在5月15日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上,之前公告被警方控制的鄧洪九之妻江宗英、楊俊文、譚波也出現在現場。當天股東大會通過了公司向法院申請重整及預重整的議案,並投票授權董事、總經理江宗英辦理重整相關事項,重慶坤源衡泰律師事務所被聘為預重整輔助機構。

  洪九果品方面表示,擬與現有債權人協商實施債務重整計劃,包括爭取延長還款期限、降低利率或停止計息或債轉股等方式,從而減輕債務負擔、優化資本結構。

與債權人協商是爲了避免債務雪球越滾越大,而爲了拯救流動性,洪九果品依然在繼續尋求港股復牌

  不過由於此前聯席公司祕書於3月辭任,而現任公司祕書鄧浩宇並不具備相應資質,按照港交所規定需要儘快找到合格人選填補空缺,才能滿足復牌的人事要求。

  事實上,與21世紀經濟報道對話的員工、投資者、知情人士普遍認為,即便是現在的洪九果品,也依然有不小的投資價值,因為洪九果品是少數成功打通跨國「端到端」供應鏈佈局的水果企業。

  「能做好榴蓮、車釐子,基本上其他水果生意都沒問題了,因為這類跨國季節性水果對操盤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張浩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説。但在車釐子品類上,還沒有哪家國內公司能做到洪九對榴蓮品類的統籌能力。

  在債權人、投資者關心的債務、復牌事項之外,員工們的認購款又如何解決?

  李明輝曾向其所在地警方報案,被告知針對內部員工的持股計劃是面向特定對象,不屬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不能被認定為非法集資。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貝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根據披露信息指出,如果洪九果品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通過虛構持股計劃(如虛假承諾解禁收益、隱瞞資金用途)誘使員工支付認購款,且未將資金用於購股且轉移款項,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罪;若公司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員工認購款」挪作他用,例如擅自用於公司其他經營、歸個人使用、借貸給他人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條規定的挪用資金罪

  此外,王貝貝指出,員工可持現有的打款記錄、資金轉移流水、無購股憑證等證據,證明公司未履行合同義務,從而根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現行有效主張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要求解除協議並退款。

最后的希望:高層改組

  離職員工們寄希望於當前主導善后的江宗英,比強勢的鄧洪九更講道理。

  在更早一場據稱是3月舉行的會議上,江宗英曾在會上表示,如果公司的問題能妥善解決,哪怕自己最后回鄉下種地也行。21世紀經濟報道方面5月末嘗試微信、短信聯繫江宗英未能獲得迴應,撥打電話反饋「正在通話中」。

  目前洪九果品在中鐵峰匯B座24樓的辦公地,依然有少量員工在上班。知情人士稱,目前到崗員工獲發打折后的基本工資,這筆錢據稱是江宗英賣房賣車湊來的。

  有員工表示,江宗英雖然擔任的是董事、總經理職務,但實際上公司主要決策長期還是創始人、董事長鄧洪九在主導。

  走到如今這一步,公司創始人、核心決策者鄧洪九有多大的責任?為什麼洪九果品一路狂奔做規模?

一些員工、投資者懷疑,洪九果品引進多輪投資者的過程中,簽下了對賭協議,而最終目標可能是爲了上A股

  張浩對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在公司內部,一直有「大西洋計劃」和「太平洋計劃」兩個項目,前者是A股上市,后者是港股上市。在老闆眼里,上港股只是第一步,上A股纔是終極目標。2023年底面向員工推進持股計劃時,管理層就表示將再推進A股上市。

  儘管按照其問題不少的賬款、債務和現金流,要上A股難度遠非港股可比。

  在員工、投資者看來,如果鄧洪九不那麼堅持,也許洪九果品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有洪九果品管理層人士在事發后評價,「老闆不聽專業意見,沒辦法。」

  即便是2023年有分公司先行事發,鄧洪九在員工面前依然是一副運籌帷幄的模樣。

  經歷造就個性。

  2015年,已經是億萬富豪的鄧洪九邁進了重慶長壽區天台村老家。穿着巴寶莉老花襯衫的他,站在廢棄多年的老房里,回憶起三十多年前一個泥濘雨天,獨身撫養他的母親看不到出路,要拉着他跳河。

  母親絕望之際的一念之差,激發了鄧洪九的求生本能,讓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

  這股決心支撐着他未成年就加入了朝天門的「棒棒」大軍,支撐他揣着幾千塊錢積蓄就大膽投身水果生意,支撐他繞開同行遠走泰國打通貨源,支撐他將洪九果品打造為行業少有的百億級水果帝國。

  然而,伴隨着目標膨脹、資本裹挾, 這股不認命的決心,讓他不知不覺走進了另一場囹圄。

  (劉曉鵬、李明輝、周琦、張浩、範麗等均為化名)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