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EEKA 贏家觀察【2025年5月】

2025-05-29 18:24

(轉自:贏家時尚集團)

PART.1 宏觀形勢

● 4月份經濟景氣水平整體回落

● 4月份供需兩側增速均回落,服飾類商品消費增速持續低於社零平均水平

PART.2 品牌資訊

● Chanel集團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3%,淨利潤下降28.2%;亞洲市場(不含日本)收入下降9.3%

● 法國SMCP集團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4%,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太市場同比下降8%,2024年中國市場共關閉65家門店

● HUGO BOSS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2%,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同比下降8%

PART.3 零售業態資訊

● 贏商網:2025年4月開業集中式商業項目僅11個,合計商業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為近三年最低,新項目整體呈現出社交場、藝術+商業、歷史文化街區等特徵

 小紅書與淘寶天貓和京東將進一步開放融合,在相關品類上打通從種草到購買的鏈路,在電商生態上走向更大開放

PART.4 行業簡訊

PART.1

宏觀形勢

▶ 4月份經濟景氣水平整體回落

•  4月份製造業PMI回落至49%為近12個月新低

1)製造業產需兩端均放緩,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9.8%和49.2%,比上月下降2.8和2.6個百分點,均進入收縮區間。新出口訂單指數較上月回落4.3個百分點至44.7%,為近12個月來最低值。從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飲料精製茶、醫藥等行業兩個指數均位於53.0%及以上,產需較快釋放;紡織、紡織服裝服飾、金屬製品等行業兩個指數明顯回落,均低於臨界點。

2)製造業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2%、48.8%和48.7%,比上月下降2.0、1.1和0.9個百分點,均進入收縮區間。

3)價格指數在收縮區間延續下降趨勢。受市場需求不足和近期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行等因素影響,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7.0%和44.8%,比上月下降2.8和3.1個百分點,製造業市場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下降。

4)製造業從業人員指數較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至47.9%,收縮區間持續回落。

•  4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至50.4%

新訂單指數為44.9%,比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市場需求回落。分行業看,建築業新訂單指數為39.6%,比上月下降3.9個百分點;服務業新訂單指數為45.9%,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

銷售價格指數為46.6%,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銷售價格總體水平有所下降。分行業看,建築業銷售價格指數為47.2%,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服務業銷售價格指數為46.5%,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

從業人員指數為45.5%,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企業用工景氣度小幅回落。分行業看,建築業從業人員指數為37.8%,比上月下降3.6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6.8%,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  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回落至50.2%,產出擴張放慢

4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2%,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繼續高於臨界點,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擴張放慢。

 4月份供需兩側增速均回落,服飾類商品消費增速持續低於社零平均水平

• 需求側:4月份社零、投資和出口增速均回落

1)消費:4月社零同比增長5.1%,增速較3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

4月份,社零同比增長5.1%,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6%。

1-4月,社零總額同比增長4.7%,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2%;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7%,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8%。

按消費類型分,4月份,商品零售同比增長5.1%,餐飲收入同比增長5.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較社零整體增速低2.9個百分點。

按零售業態分,1-4月份,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便利店、專業店、超市、百貨店和品牌專賣店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9.1%、6.4%、5.2%、1.7%和1.4%

1-4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7.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5.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3%;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穿類、用類商品分別增長14.6%、0.5%、5.5%

2)投資: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0%,較1-3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同比增長4.0%,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2%(前值增長0.4%),外商投資企業投資同比下降11.4%。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環比增長0.10%(前值增長0.15%)。

分領域來看,1-4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8%,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3%,住宅投資下降9.6%。

3)出口: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回落4.2個百分點,進口延續負增長

4月份,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8.1%(前值增長12.3%);受關税影響,對美國出口同比下降21%,對非美地區出口同比增長13%,其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長20.8%,對加拿大出口同比增長在15%以上,對這些地區出口保持高增速大概率是因為企業通過已有渠道轉出口來規避中美高額關税。此外,中國對一些非傳統轉出口的地區的出口在4月份也出現較大增幅,對非洲、印度、德國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25.3%、21.7%和20.4%。

4月份,進口同比下降0.2%,降幅較3月份收窄4.1個百分點。一是部分商品進口價格上行帶動出口金額同比增速上行,例如集成電路、肉類等商品;二是部分進口商品進量修復,例如中國在減少從美國進口大豆的同時,大量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

4月份的PMI來看,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均回落至收縮區間,出口的高增長並沒有帶來供給側的擴張。關税的影響正在從市場預期階段轉向實質性衝擊階段,即使出口數據暫時抗壓,高關税對中國製造業生產的實質性影響已經開始顯現。如果中美關税談判階段性成果不能穩定執行,不能給供給側提供穩定的預期和指引,關税對生產側的衝擊可能持續。

2025年4月出口和進口當月同比增長情況(美元計)

供給側: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3月份回落1.6個百分點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1%(前值增長7.7%),環比增長0.22%。

4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長6.3%,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4.3%,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7.3%,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5.5%,紡織業增長2.9%,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8.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0.4%,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5.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5%,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7.8%,專用設備製造業增長3.7%,汽車製造業增長9.2%,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7.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3.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0.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

物價水平:4月CPI與PPI同比均持續為負,且PPI同比降幅有所擴大

1)4月份CPI同比下降0.1%,環比上漲0.1%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1%,其中,城市持平,農村下降0.3%;食品價格下降0.2%,非食品價格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0.3%,服務價格上漲0.3%。1-4月份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1%。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1%,其中,城市上漲0.2%,農村持平;食品價格上漲0.2%,非食品價格上漲0.1%;消費品價格持平,服務價格上漲0.3%。

4月份,衣着價格同比上漲1.3%,環比下降0.1%。

2)4月份PPI同比降幅繼續擴大

4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2.7%(前值下降2.5%),環比下降0.4%(前值下降0.4%);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7%,環比下降0.6%。1-4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同期均下降2.4%。

其中,4月份,衣着類生活資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1%(前值下降0.3%);紡織原料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3%(前值下降2.0%);紡織服裝、服飾行業出廠價格同比下降0.2%(前值下降0.5%)。

4月份 PPI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國際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內相關行業價格下行。國際貿易環境變化,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迅速下行,影響國內相關行業價格下降。其中,國際原油價格下行影響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環比下降,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下降3.1%,精煉石油產品製造價格下降2.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價格下降0.6%;國際鋁、鋅和銅等有色金屬價格下行影響國內鋁冶煉、鋅冶煉和銅冶煉價格分別下降2.4%、1.6%和0.8%。部分出口行業價格環比下降,汽車製造業價格下降0.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家俱製造業、金屬製品業價格均下降0.2%。上述10個行業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24個百分點。

二是國內部分能源價格季節性下降。北方供暖全面結束,煤炭需求進入傳統淡季,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煤炭加工價格環比均下降3.3%。新能源發電成本低、替代作用強,加之風力發電出力增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環比下降0.3%。上述3個行業合計影響PPI環比下降約0.10個百分點。

Ø貨幣金融:4月份在政府債券支撐下社融總量增速持續上行,但信貸大幅少增,企業和居民信貸需求持續不足

4月份,新增社融同比多增1.22萬億元,從結構來看,政府債券同比多增1.07萬億,企業債券同比多增633億,社融口徑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少增2,285億元。1-4月份累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3.61萬億元。截至4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7%,較3月上升0.3個百分點。

截至4月末,M2同比增速回升至8.0%,M1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至1.50%,M2-M1剪刀差擴張至6.50個百分點。從存款結構看,4月份非金融企業和居民存款分別減少13,297億元和13,900億元,分別同比少減5,428億元和4,600億元;財政存款新增3,710 億元,同比多增2,729億元;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5,710億元,同比多增19,010 億元。2025年以來債券收益率步入雙向波動的情況下,存款「搬家」至資管產品仍在繼續,1-4月非銀金融機構存款同比多增6,500億元。

2021年4月至2025年4月M1與M2同比增速

【宏觀形勢簡評】

4月份經濟景氣指數整體回落,製造業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均進入收縮區間,經濟活動呈現收縮特徵,而且價格指數CPI與PPI同比均持續為負。需求側依然弱於供給側,4月份,消費、投資和出口增速均回落;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2%,較社零整體增速低2.9個百分點,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僅增長0.5%,而吃類、用類分別增長14.6%、5.5%,在消費整體疲軟大環境之下,衣服等可選消費市場表現更弱。在金融數據方面,4月份信貸金額大幅少增,顯示企業和居民的信貸需求持續不足。5月份,降準降息落地,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大部分穩就業穩經濟的政策舉措計劃在6月底前落地,市場對宏觀政策依然抱有更大期待,市場預期改善和信心提振仍需時日。

PART.2

品牌資訊 

▶Chanel集團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3%,淨利潤下降28.2%;亞洲市場(不含日本)收入下降9.3%

據時尚商業快訊,Chanel近日公佈2024年業績,該集團收入同比下降5.3%至187億美元,淨利潤下降了28.2%,至34億美元。這是自2021年以來,Chanel首次收入大跌,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這一表現遠遜於其他奢侈品競爭對手,同期愛馬仕收入增長14.7%,達到152億歐元,LVMH收入則增長1%至862億歐元,其中時裝皮具部門下跌3%至411億歐元。

Chanel中國市場正面臨艱難挑戰。按地區分,包括中國的亞洲市場領跌,大幅下滑近兩位數,下降9.3%,儘管日本和韓國市場表現良好,但中國市場卻相反。美洲市場銷售下滑4.3%,歐洲市場的銷售收入則增長了1.2%。 中國和美國兩大關鍵市場失守,Chanel全球首席執行官Leena Nai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2024年第一季度是一個轉折點,她認為當前的環境極度不確定,2025年的市場前景非常謹慎。

Chanel已宣佈凍結招聘,並將在2025年維持員工總數在3.84萬人水平。過去三年Chanel新增1萬人,僅2024年上半年就新增1900人。 按品類看,雖然目前缺乏創意領軍人物,2024年成衣系列銷售仍展現出韌性。2023年該品類增長23%,2024年迄今仍維持正增長。Chanel全球首席財務官Philippe Blondiaux表示,2024年Chanel對時裝類產品的平均提價約為3%,預計今年也會維持類似水平。而金價上漲可能會使珠寶系列提價幅度更大。

成衣維持正增長,意味着手袋品類拖累了集團銷售。 在激進的漲價策略下,自2019年以來,Chanel經典翻蓋CF手袋的售價已翻倍,突破一萬歐元,遠高於奢侈品平均50%的漲幅,引發部分消費者對品牌定價與產品創意、質量之間脱節的質疑。 儘管如此,Philippe Blondiaux堅稱,價格上漲並未影響銷售表現。他認為,消費者完全理解Chanel產品的價格與原材料質量相匹配。

雖然盈利承壓,Chanel去年仍在多個方面維持高投資水平,資本支出大漲43%至17.5億美元,主要用於收購和門店擴張。Chanel還投資絲綢製造商Montero、一家金屬珠寶工坊及若干製革廠,作為其十年垂直整合戰略的一部分,意在強化對供應鏈的掌控。 此外,包括時裝秀與VIP活動等品牌活動相關支出也達到24億美元。Chanel已將中國市場作為重點活動區域,去年11月在中國香港二次發佈早春度假系列,12月又在杭州發佈高級手工坊系列。

在當前動盪的市場環境下,該集團今年仍計劃大舉投資,在其他競爭對手收縮之際,繼續在兩個市場開設新門店。Chanel計劃今年新開48家門店,其中包括美國與中國的22家門店,並拓展印度、加拿大等新興市場。目前Chanel在中國擁有約127家門店,包括美粧專賣店在內去年新開設15家門店,計劃今年再新開15家,以超過10%的增速進行店鋪擴張。 今年該集團將繼續投入18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以及6億美元用於深化供應鏈整合。Philippe Blondiaux表示,這些投資是為確保新任創意總監Matthieu Blazy能夠在最佳條件下展開工作。

Matthieu Blazy於今年4月從Bottega Veneta加入Chanel,他的首個系列將在10月發佈。 消息人士稱,Matthieu Blazy已開始為他領導下的Chanel組建核心團隊。儘管Chanel已有龐大創意資源,但在今年10月首秀前,Matthieu Blazy需迅速通過人脈網絡搭建團隊,以讓這家銷售額接近200億美元的時裝巨頭中站穩腳跟。

不過Leena Nair表示,品牌不會期待立竿見影的成果,稱Chanel是一個具有深度的品牌,需要時間來真正理解其精髓。她表示Chanel會給予Matthieu Blazy時間和空間,不只關注下一季,而是放眼長遠未來。

自Leena Nair上任以來,Chanel創意部門和管理層同時大洗牌,除了創意總監從Virginie Viard換為Matthieu Blazy,也有數十名資深管理者離職。一場內部變革與外部宏觀市場的動盪同時進行,繼續逆勢大舉投入的戰略可能令Chanel鋌而走險。 疫情后的奢侈品鐵律是抓住富人就能高枕無憂,直到Chanel親自打破了這場幻覺。

▶ 法國SMCP集團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3.4%,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太市場同比下降8%,2024年中國市場共關閉65家門店

近日法國時裝品牌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 和 Fursac 的母公司、法國時尚集團 SMCP 發佈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銷售額同比增長3.4%至2.97億歐元,有機基礎上增長2.6%,受益於法國、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以及批發合作伙伴業績的推動。

按市場看,EMEA 市場銷售額以中高個位數增長。儘管與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形勢嚴峻,但美國市場也保持良好態勢。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太市場同比下降8%。

第一季度淨關閉22家門店,主要是歐洲的 Claudie Pierlot 和加拿大的 Hudson’s Bay Corners,預計將由新的本地合作伙伴取而代之。此外,通過當地合作伙伴,集團在印度和巴爾干等新市場開設了幾家重要的門店。

按品牌看:

按市場看:

在法國市場,Sandro和Maje的強勁勢頭推動了發展,這兩個品牌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反映了品牌的受歡迎程度和競爭定位的優勢,與此同時,品牌嚴格的全價策略正在加速,尤其是在Maje。本季度,淨關閉9家門店,主要集中在Claudie Pierlot品牌。

EMEA市場,所有品牌在主要國家的良好表現,尤其是在英國、德國和南歐等零售市場。與合作伙伴的合作,尤其是在中東和土耳其的合作,繼續呈現出強勁勢頭,為該地區的增長做出了貢獻。本季度,集團通過在東歐新市場(克羅地亞、黑山和塞爾維亞)的合作,增加了五個銷售點。

美洲市場表現堅韌,美國的增長得益於最近新開設的門店,但受到了加利福尼亞野火的影響。平均折扣率下降了約3個百分點,反映出持續的紀律性和強大的品牌吸引力。此外,墨西哥保持了增長勢頭。

亞太市場,中國在2024年淨關閉 65 家門店造成了很大影響,但去年實施的行動計劃已初見成效。更強勁的零售指標,特別是轉化率的持續增長推動了中國銷售額的穩定。在亞洲其他地區,銷售額依然保持穩定,馬來西亞和泰國的銷售額呈上升趨勢,而韓國和新加坡的銷售額則略有下降。本季度,亞太地區增加了兩個銷售點,包括首次進入印度市場。

▶ HUGO BOSS一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2%,包括中國、日本在內的亞太地區同比下降8%

德國時尚奢侈品集團HUGO BOSS(雨果博斯)截止3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關鍵財務數據:由於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上升嚴重影響了全球消費者信心和行業發展,銷售額同比下降2%至9.99億歐元(經匯率調整后:-2%);受中國持續低迷的消費者需求影響,亞太區同比下降8%。

HUGO BOSS首席執行官Daniel Grieder表示:「繼2024年末表現強勁之后,我們在2025 年第一季度的表現受到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影響,這削弱了全球消費者信心,並波及了我們所處的行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持續聚焦於那些我們能夠掌控的事務。我們進一步推進了最具影響力的戰略舉措,例如與David Beckham合作推出的BOSS ONE內衣系列宣傳活動,旨在進一步提升BOSS和HUGO品牌的市場相關性。」

「與此同時,我們在業務的重要領域持續實現成本效率的提升,優化全球採購活動,並釋放出更多生產力提升空間。整體而言,這些努力在第一季度為我們的收入和利潤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Daniel Grieder 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確實已經減弱」,但他認為目前判斷美國相關政策的真正影響仍為時尚早。「我們仍在持續監測形勢變化,」 「考慮到圍繞關税問題的持續不確定性,現在還不能得出最終結論。」

美國是HUGO BOSS最大的零售市場,亦是近年來推動集團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佔集團總收入約15%。不過集團在美國本土並無製造基地,其對美國出口的40%來自歐洲,約4%來自中國。Grieder表示,HUGO BOSS當前在美國面臨的關税風險「總體可控」,但集團已採取多項戰略舉措,以應對潛在的不利影響。這些應對措施包括:將來自中國的產品轉向其他市場后再輸美、優化全球採購佈局,以及「評估基於需求靈敏度的價格調整」。

截至3月31日,HUGO BOSS 2025財年第一季度關鍵財務數據如下:

毛利率與去年同期持平。持續的採購效率提升以及更有利的產品成本為毛利率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從而抵消了渠道和地區結構變化的不利影響、不利匯率因素以及整體更具促銷性的市場環境。

——按品牌

2025年第一季度,BOSS和HUGO兩大品牌成功推進了關鍵的品牌與產品戰略,旨在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場相關性。重點舉措包括兩個品牌的2025春夏系列發佈,以及與David Beckham合作的BOSS ONE內衣宣傳活動,該活動在社交媒體及其他平臺上引發了廣泛關注。儘管上述舉措在整個季度持續推動了品牌勢能,但整體的消費者低迷情緒依然對兩大品牌的銷售表現造成了壓力。

——按市場

EMEA(歐洲、中東及非洲):各主要市場的表現大致相似。其中,德國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而英國和法國的銷售則出現小幅下滑。

美洲:該市場的下滑主要由於美國市場銷售額的温和下滑。這一趨勢反映出國內消費者和國際遊客的需求雙雙疲軟,導致購物中心和門店人流減少。與此同時,HUGO BOSS在拉丁美洲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勢頭。

亞太:下滑主要受中國持續疲軟的消費者信心影響,抑制了本地零售消費。相比之下,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銷售實現小幅增長,得益於日本市場的兩位數增長。

——按渠道

實體零售(包括獨立品牌門店、店中店及折扣店):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和中國等核心市場的客流量減少。

實體批發:下滑反映出整體市場環境的挑戰,以及部分訂單交付時間延后至第二季度的影響。

數字渠道:該渠道在第一季度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主要得益於與合作伙伴聯合運營的數字渠道銷售強勁增長。

集團表示,2025年將繼續致力於在戰略層面取得進一步進展,並推動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將持續投資於關鍵戰略舉措,進一步提升品牌相關性,並把握各地區與各銷售渠道的增長機會。與此同時,HUGO BOSS仍將聚焦於全球採購活動的協同,持續通過嚴格管理經營費用來實現更多成本效率優化。

「藉助我們兩大強勢品牌、具有韌性的供應鏈以及靈活敏捷的組織平臺,我對我們應對未來外部挑戰的能力充滿信心。我們具備良好的市場定位,並將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我們在 2025 年及更遠未來的發展旅程。」 Daniel Grieder 説道。

基於此,HUGO BOSS重申了2025全年業績展望,預計全年銷售額將與去年基本持平,在42億歐元至44億歐元之間:

【品牌資訊簡評】

Chanel集團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5.3%,是自2021年以來其收入首次下跌;其中,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領跌,跌幅達到9.3%。就中國市場而言,一方面受消費整體疲軟影響,奢侈品消費縮減,今年一季度市場表現更為明顯;另一方面,香奈兒手袋品類的激進漲價策略在經濟下行期進一步抑制了顧客的購買慾望。公開資訊顯示,2025年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税政策,當愛馬仕、歷峰、LVMH宣佈提高美國市場售價時,而香奈兒選擇了暫緩。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預期持續偏弱的形勢下,高端消費人羣的可選消費預算相較疫情前會有縮減,在定價策略上,保持價格穩定、謹慎漲價或許是高端消費品牌實現平穩運營的較優選擇。

PART.3

零售業態資訊

▶ 贏商網:2025年4月開業集中式商業項目僅11個,合計商業建築面積約98萬平方米,為近三年最低,新項目整體呈現出社交場、藝術+商業、歷史文化街區等特徵

據贏商大數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4月份開業集中式商業項目僅11個,合計商業建築面積約98萬㎡,不足100萬㎡。今年新開業項目數量、體量均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相比往年同期,新開業市場也明顯冷靜。

數據説明:1、統計範圍為全國368個城市(不含港澳臺)管轄行政區內,於2025年4月開業的集中式商業項目,項目類型包含購物中心、獨立百貨等;2、統計數據包含新建開業項目、存量改造開業項目、試營業項目;3、統計時間截止至2025年5月7日。

從開業時間看,高度集中在「五一檔」假期前夕,11個項目在4月25日-4月30日這6天期間開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五一檔」開業高潮,也並未在假期前夕釋放,而是集中在5月1日當天,開出20余個項目。相比往年的「五一檔」開業狂潮,今年假期對開業的促動作用在減弱,開業市場保持理性和謹慎。

深圳一舉開業3個項目;商業低線級城市啞火

4月新開業項目分佈在深圳、上海、北京、成都、南京、武漢、寧波、福州、佛山9個城市,全部為商業高線級城市。其中深圳表現最突出,一舉開業3個項目,其余城市各開業1個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商業低線級城市突然啞火,4月零項目開業,對比一季度的瘋狂開業盛況,前后表現非常懸殊。

説明:城市商業線級是贏商大數據綜合城市發展基礎水平、商業發展規模、商業檔次、商業人氣及商業未來潛力等因素,對城市商業發展程度評估的等級性劃分,共劃分爲六個等級。本文將商業一線、準一線、二線定義為高線級城市,商業三線、四線、五線城市定義為低線級城市。

2025年4月開業項目清單

項目來頭不小,中環系、k11等重磅項目亮相

4月新開業項目背后的企業牌面不小。萬達商管、華潤萬象生活、印力、遠洋商業、益田商業,以及港資企業新世界發展、香港置地等均有新項目開業,帶來包括萬達廣場、中環系、k11、益田假日廣場、萬象匯等多個連鎖產品線項目。

其中,遠洋商業首個獨立操盤的大型開放式商業街區——武漢遠洋里CITYLANE開業,「古剎文廟+商業街區」的項目形態,有着類似成都太古里的範式。

新世界發展在深圳的首個K11 ECOAST分階段試運營,「藝術+商業」的理念從內到外貫穿整個項目,不過因為試運營的緣故,很多零售門店暫未營業,市場反饋褒貶不一,后期仍充滿期待。

香港置地在內地佈局的第四座「中環系」項目——南京JLC金陵中環,位於「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核心地段,是香港置地旗下尊尚綜合商業品牌系列「置地中環」的精品中環,與北京王府中環同一級別,備受市場關注。

4月新開業項目特色:社交場、藝術+商業、歷史文化街區等新開業項目,整體表現出年輕社交、藝術+商業、運動主題商業、歷史文化街區等特色。

上海浦發唐城印象天地、寧波姜山萬達廣場、南京JLC金陵中環定位均與「社交」有關,上海浦發唐城印象天地定位「開放式社交生活圈」;寧波姜山萬達廣場定位近郊社交商業/城市級社交目的地;南京JLC金陵中環定位城市社交客廳。

此外,深圳K11 ECOAST定位為濱海文化藝術地標;深圳羅湖益田假日廣場定位多元藝術體驗式購物中心;福州榕發·悦動廣場定位運動主題娛樂公園;武漢遠洋里CITYLANE一期為歷史文化商業街區。

▶ 小紅書與淘寶天貓和京東將進一步開放融合,在相關品類上打通從種草到購買的鏈路,在電商生態上走向更大開放

不久前,小紅書與淘寶天貓達成戰略合作,推出「紅貓計劃」,宣佈雙方進一步開放融合,打通從種草到購買的全鏈路,共同助推商家生意增長。此次合作的重點在於,雙方將首次打開效果廣告鏈路,共同新增筆記下方「廣告掛鏈」功能,前期加入試點的品牌在小紅書投放內容后,可直接跳轉至淘寶天貓。往后品牌商家不僅可觀測從種草到轉化的全鏈路投放效果,提升投放效率,淘寶天貓也將加大投入,為商家種草筆記進行加熱、投流,提升消費互動。據悉,后續雙方的合作還將持續開放給更多優質品牌商家。

而就在雙方官宣合作后不久,京東也被曝出將與小紅書達成合作,且合作方式或與此前的「紅貓計劃」類似,小紅書內的商品鏈接也可直接跳轉至京東頁面。有媒體稱,京東已證實該消息屬實。

正值618的關鍵節點,長期以來一直在探索電商業務發展的小紅書,突然選擇將站內流量「拱手相讓」,着實讓行業內外感到意外。對於淘寶京東這些綜合電商平臺來説,「眼饞」小紅書的流量和種草能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今年年初淘寶打響「增長戰役」時就指出,今年會在外投資源的採買上加碼,助力商家的用户增長。

如今像是B站、知乎等內容平臺,都長期為淘寶京東引流。自2023年開始,B站就先后與淘寶聯盟、京東聯盟、唯品會共建了星火計劃、京火計劃及唯火計劃。今年618,B站更是強調會持續強化開環合作。

但小紅書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近兩年對於閉環電商的堅持是有目共睹的。2018年阿里巴巴領投小紅書D輪融資並啟動內容互通測試,2020 年小紅書首次向淘寶開放外鏈權限,但后來又切斷外鏈,轉而與第三方服務商合作,致力於建立自己的電商閉環。此后,我們看到小紅書又不斷推出新舉措來強化電商業務。2021 年推出 「號店一體」 機制,降低開店門檻,允許商家賬號直接關聯商品筆記;2022 年發起「回家開店計劃」,吸引品牌商入駐;在直播電商方面,近年來也吸引了眾多知名品牌和明星主播,推動了電商業務的增長。

然而,儘管小紅書的電商業務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成熟的電商平臺相比,仍存在商家規模不足、商品豐富度不夠、供應鏈體系尚未完善等問題,其電商GMV規模仍與其他平臺相差甚遠。換而言之,小紅書其實也明白閉環電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長久來看又是商業化道路上必須堅持的方向。既然目前站內流量的轉化率不及預期,與其白白浪費,不如跟淘寶京東談好合作,向商家開放官方外鏈——先把錢掙到手,再談長遠發展。

因此小紅書的這一次方向轉變,其實在很早之前就有過徵兆。去年年底,小紅書商業化業務明確了2025年三大方向,其中就包括「生態上走向更大開放,未來將直接與更多平臺、不同行業商家品牌、MCN機構等形成連接。」開放是爲了合作,合作則是爲了共贏。除了對商業化收益的考量以外,小紅書想做好電商,現階段確實也需要「專業平臺」的幫襯。

電商新一輪競爭,是供給之爭。隨着電商行業發展到今天,「供給」已經成爲了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爭奪的籌碼,小紅書電商在這一領域並不具備優勢,這也是其如今不得不選擇「妥協」的關鍵因素之一。回顧過去十年里,行業競爭的焦點幾乎一直都是「低價內卷」。像是拼多多橫空出世,在淘寶和京東之間撕開一道口子。后續抖音和快手雖然和小紅書一樣是內容社區出身,但憑藉直播和短視頻也牢牢佔據了「低價」心智。

就像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當初説的:「我們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户心里佔便宜的感覺。」這一點,放在當初的抖音和快手身上也同樣適用。但如今的風向已經截然不同。當初無休止的內卷給行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不僅商家生存環境受到威脅,「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也破壞了消費者體驗。因此在過去一年里,電商行業迎來了撥亂反正的轉折點:「僅退款」等內卷階段的產物逐漸被淘汰,平臺也轉向優化營商環境、聚焦優質供給

像是拼多多爲了推動新質供給的持續涌現,今年全面啟動了「新質商家扶持計劃」,投入100億元資源包,優選具備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新質品牌,進行產品、營銷、運營及供應鏈的全鏈路扶持。還有淘寶今年持續打擊羊毛黨、山寨抄款、惡意店羣、AI假圖,推出「真實體驗分」,鼓勵商家做好品質等等,也將「扶優去劣」的態度貫徹到底。在此背景下,「優質供給」已經成爲了現階段主流電商平臺的核心競爭力,但小紅書在這一領域短時間內還無法建立起優勢。去年,小紅書正式明確了自身生活方式電商」的定位。通過滿足用户對於品質生活、個性化商品的追求來實現差異化競爭。

這一思路確實很符合小紅書的社區氛圍,也給很多側重設計的服飾、家居、文玩珠寶等行業商家帶來了機遇。但問題在於,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侷限性,目前可能更適合那些用户願意爲了興趣和小眾需求買單的非標品。

一方面,此類商品的市場需求相對較小眾,難以支撐起大規模的電商業務。而標品的市場需求龐大,且用户的購買習慣已經集中在少數幾個綜合電商平臺上,小紅書想要在標品電商領域與這些巨頭競爭難度較大。

另一方面,「生活方式電商」對於商品的品質、服務要求較高,需要建立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和售后服務體系來保障用户體驗。而小紅書在這些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開放外鏈合作可以藉助其他電商平臺的現有體系,彌補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滿足用户對於不同類型商品的需求。從這一點來看,對於目前難以建立優勢的標品行業,小紅書電商的最優解還是開放合作,但同時也需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因此在與淘寶天貓達成最新合作時,小紅書內測期間僅開放了美粧、母嬰、個護、運動户外、家清、營養保健等行業,服飾等優勢類目仍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總結來説就是,小紅書的商業化,既要電商,也要廣告,同時還要照顧用户體驗。在確保自身核心電商業務不受過多影響的前提下,開放外鏈合作能夠提升廣告投放的轉化率和效果,吸引更多的品牌商家在小紅書投放廣告,從而增加廣告收入。

同時,也為品牌商家提供了一個更全面的營銷解決方案,實現了從種草到交易的全鏈路數據打通,有助於品牌商家更好地瞭解用户行為和市場需求,優化營銷策略。對於用户而言,官方外鏈也縮短了從種草到購買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購物的便利性,提升了用户體驗。可以説,從探索閉環電商到選擇性地開放外鏈,小紅書這一決策的背后是流量變現壓力、競爭環境變化,以及成本風險考量等多方面的因素。

當然,開放外鏈既為小紅書帶來了新的機遇,也使其面臨諸多挑戰。暫時的「妥協」之后,小紅書未來仍需要在開放合作與自身電商建設之間找到平衡,充分發揮內容種草優勢的同時,也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豐富優質供給,這纔是一條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明路。

【零售業態資訊簡評】

在線下市場,今年4月份新開業的集中式商業項目體量相較於前兩年大幅縮減,為2023年同期的28%,2024年同期的37%,在房地產市場持續築底、消費持續疲軟的形勢下,短期內商業物業增量規模將持續縮減,而且,商業低線級城市的商業物業已接近飽和,僅有的增量項目將越發向高線城市集中。對於高端消費品牌而言,在存量市場,線下渠道「質」的重要性已經遠遠大於「量」,追求單店盈利。在線上市場,小紅書「生態上走向更大開放」策略將逐步落地,其投放內容將可直接跳轉至淘寶天貓和京東,進而打通從種草到購買的全鏈路,這將為高端消費品牌打通小紅書與淘天、京東線上渠道提供工具和機會。高端消費品牌需要進一步統籌規劃各線上渠道(平臺)的內容投放及商品佈局,為顧客提供視覺統一、體驗統一的服務。

PART.4

行業簡訊

1)資生堂第一季度中國市場增長11.9%,復甦勢頭強勁

資生堂集團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儘管中國市場在2024年同期面臨高基數影響,且今年電商活動節奏調整,但資生堂在中國市場依然實現雙位數銷售增長,以固定匯率計增長11.9%,折射出復甦勢頭強勁。

本季度,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護膚產品的需求持續升溫,集團旗下核心高端品牌肌膚之鑰和SHISEIDO表現尤為亮眼,成為推動增長的關鍵引擎。資生堂方面表示,中國消費者對品牌力和功效型護膚品的關注正在不斷增強,價格敏感度逐步下降,集團將繼續以護膚中心戰略應對市場升級。

在渠道策略方面,資生堂延續全渠道運營佈局,線下零售穩步恢復,電商則更注重長期用户資產的運營質量,而非短期促銷拉動。集團管理層表示,中國市場仍是資生堂全球戰略版圖中的核心,未來公司將加快推進本地創新,加深與高端消費人羣的連接。 

2)愛馬仕將6月份在上海呈現2025秋冬系列第二篇章女裝秀

愛馬仕將於2025年6月13日在上海呈現2025秋冬系列第二篇章女裝秀。這是品牌繼巴黎首秀后,再次以全新視角詮釋本季靈感,為公眾揭示愛馬仕女性世界的更多維度。

從巴黎到上海,愛馬仕女裝藝術總監Nadège Vanhée將延續2025秋冬系列的靈感余韻,在中國展開新一篇章,此次發佈將以煥然一新的方式描繪當代愛馬仕女性的優雅特質與獨立精神。本次女裝秀是愛馬仕歷史上第二次在巴黎以外城市發佈全新系列。早在2024年6月,品牌首次於紐約發佈2024秋冬系列的第二篇章,此次選址上海,展現了愛馬仕對多元文化交流與本地對話的持續投入。

3)金利來私有化的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

金利來表示,董事局主席曾智明建議將公司私有化的計劃在法院會議上未獲股東批准,法院會議上僅55.3%投票股東支持私有化決議案,低過門檻的75%,同時44.7%投票股東反對議案,超過反對上限的10%,故議案不獲通過。

2014年以來,金利來的業績持續下滑。2024年公司營業額約12.19億港元,同比下降8%,股東應占溢利為9309.7萬港元,同比減少19.86%。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女裝和童裝,男裝消費頻次本就較低,加上品牌老化,難以打動年輕消費者。

4)亞瑪芬體育第一季度大中華區收入同比增長43%

5月20日,亞瑪芬體育發佈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根據公告,一季度亞瑪芬體育營收同比增長23%至14.7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6億元),其中大中華區收入增長43%至4.4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

分部門看,始祖鳥所在的功能性服飾部分收入增長28%至6.6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薩洛蒙所在的户外裝備部門則增長25%至5.0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億元)。以Wilson為主的球類和拍類部門收入則增長12%至3.0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

5)COS重啟在中國擴張

瑞典H&M集團旗下品牌COS自2024年下半年起重啟在中國的擴張步伐,已在北京朝陽大悦城和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開設新店,並計劃進駐西安萬象城及武漢武商Mall。此前,COS在中國已有近兩年未開新店。

儘管擴張節奏較為謹慎,截至目前COS在中國共有約40家門店,較2019年底的36家增長有限。品牌曾在2020至2022年間新開門店,但關店數量抵消了擴張成果,其中包括北京的首店與全球首家男裝店的關閉。COS於2012年進入中國,雖一度拓展至南寧、昆明、石家莊等城市,但整體仍聚焦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及新一線城市。

6)亞瑟士集團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9.7%,大中華區增長21.5%,鬼塚虎品類增長57.2%

5月15日日本運動巨頭Asics(亞瑟士)發佈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財年一季度財報:一季度,Asics 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9.7%至2083億日(約合人民幣103億元),歷史上首次單季度銷售額突破2000億日元大關;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1.6%至44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8.4%至31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7億元)。(注:按照1日元約合人民幣0.05元)其中,大中華區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1.5%(按固定匯率計同比增長19.4%)。

按區域市場看:

按品類看:

7)On昂跑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43%,亞地區同比增幅超130%

瑞士運動鞋製造商On Holding AG(昂跑)公佈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淨銷售額同比增長43%至7.266億瑞士法郎,按固定匯率計增長40%,但淨利潤同比下滑38%至5670萬瑞士法郎,淨利潤率降至7.8%。

On 指出,憑藉品牌強勁的全球發展勢頭,單季度銷售額創新高,這主要得益於成功的多渠道戰略,其中 DTC 保持持續的卓越勢頭,批發合作伙伴需求強勁。

地區市場看:

按品類看:

8)上海興業太古匯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10.1%領跑太古在華高端商場

2025年第一季度,太古地產交出了一份結構性亮點與隱憂並存的成績單。從香港核心辦公物業的穩定表現,到中國內地零售業務的分化趨勢,再到全球資產的穩健運營,數據背后折射出市場復甦的複雜性與太古地產「多元組合戰略」的韌性。

高端零售復甦呈現滬京領漲、穗蓉承壓格局,區域增長極需進一步夯實。

上海興業太古匯銷售額同比增長10.1%,在高端消費板塊復甦中一枝獨秀。項目租用率穩定在93%,顯示出強勁的品牌聚客力與消費承接力反彈。 最新消息顯示,LV門店正在施工圍擋,預計年內開業,這將成為項目的奢侈品地標級配置,同時上海興業太古匯亦在積極洽談更多重奢品牌入駐,釋放出對高端消費復甦的明確信心。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銷售額同比增長6.0%,租用率亦由98%提升至99%。作為文化潮流地標,三里屯展現出出色的線下流量轉化能力。

廣州太古匯與成都太古里分別下滑2.5%與2.9%,不過這兩個商業體開業最早,在前五年經歷了高速的增長,基數比較高,第一季度相比去年的跌幅,已經明顯收窄。

北京頤堤港輕微下降0.4%,或與寫字樓客户結構變化及項目周邊商圈競爭有關。

整體而言,京滬仍為太古中國內地零售的雙引擎,項目質地優異、定位清晰,而穗蓉市場則需加強消費動能與品牌創新,以縮小區域間的業績差距。

香港零售全面滿租,但消費復甦仍需耐心。 香港三大零售物業太古廣場購物商場、太古城中心、東薈城名店倉維持100%租用率,展現出本地消費場景的結構性回暖,不過零售銷售額則呈現冷熱不均。 太古城中心逆勢增長2.9%,得益於本地客為主的社區型商業模式。 太古廣場與東薈城分別下跌5.0%與5.8%,可能受高端遊客迴流不及預期、港幣升值影響品牌客單價等因素拖累。 香港零售回升仍以剛需導向為主,高端及旅遊型零售仍需等待遊客流量的進一步修復。

公告顯示,北京太古坊預計2026年起陸續落成,將補強太古在北京的辦公佈局,上海前灘綜合體辦公部分已封頂,計劃2026年竣工,與現有前灘太古里共同構成區域新商業中心。 這表明,太古地產的資產開發策略仍以中長期穩健運營為導向,並未因短期市場波動而收縮戰略佈局。

9)挪威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諾羅納)進軍中國市場

全球户外風潮仍在升溫,越來越多高端户外品牌爭奪中國市場蛋糕。一個價格比始祖鳥Arc’teryx還硬核的挪威品牌Norrøna諾羅納「老人頭」)悄然登陸中國,引發行業和消費者的關注。5月份,滔搏與户外品牌Norrøna達成中國市場獨家運營合作。 這個被戲稱為「挪威老人頭」的百年品牌,選擇在2025年與運動零售運營商滔搏TOPSPORTS合作正式進軍中國市場,而它的定價和定位,正在引發一場關於「户外奢侈品」的討論。

Norrøna創立於1929年,是挪威歷史最悠久的專業户外品牌之一。作為挪威王室御用品牌,其專業性早已在歐美和北歐市場建立起口碑。相比加拿大的始祖鳥,Norrøna強調「極限功能性」與「極簡北歐設計」的融合,產品線覆蓋滑雪、徒步、越野、登山等多個高強度户外場景。 在海外市場,Norrøna多個系列產品的價格普遍高於始祖鳥同類產品,例如Norrøna的lofoten系列滑雪衝鋒衣售價高達1199美元,而主打徒步的falketind系列也常在400~600美元區間波動,相較之下,Arc’teryx的Alpha SV通常在900美元左右。

在品牌定位上,Norrøna更像是户外界的「北歐Moncler」,換言之是技術流中的奢侈品。其產品採用最頂級的面料,如Gore-Tex Pro Most Rugged、環保材料和極高的製造標準,每一件外套都有詳細溯源標籤。

10)優衣庫於巴黎發佈以費德勒命名的全新網球系列

5月12日,日本快時尚品牌優衣庫(Uniqlo)在巴黎發佈了由英國設計師Clare Waight Keller 和網壇傳奇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聯手打造的全新系列。這一系列直接以「Roger Federer」命名。這一系列共包含POLO衫、連帽衫、長褲、短褲等七款單品,主打技術與極簡美學,追求功能性與優雅氣質的融合,配色包括海軍藍、黑色與白色。價格區間為24.9歐元至59.9歐元。

這一系列也是Waight Keller 加入優衣庫后首次推出以運動為核心的系列。她表示:「我從奢侈時裝品牌轉向了一家更大眾的日本品牌,這讓我有機會探索性能穿搭等新領域。這是一段新旅程,我正觀察、沉浸其中。」費德勒在發佈會上表示:「今天令人興奮,我們已經為這個系列籌備了好幾個月,反覆通過Zoom(視頻會議)討論款式與面料,如今終於實現了……我相信這只是第一步。時尚與運動這兩個世界都令人着迷,並且需要不斷創新。我覺得我們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

此前的2023年,優衣庫就與費德勒有過服裝系列合作,由英國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的工作室參與打造LifeWear膠囊系列。而這次合作,優衣庫還選擇在技術功能性上大幅升級。未來,這一系列也可能推出更多女性款式。

11)「始祖鳥平替」之稱的「伯希和」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當大多數中產還在把目光投向始祖鳥的時候,「始祖鳥平替」之稱的「伯希和」已經要上市了。2025年4月,伯希和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劍指「中國高性能户外生活方式第一股」。在户外領域,「一鳥二象三鼠」等國際品牌曾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伯希和的上市或將標誌着國產户外正式與國際品牌叫板的開始。

而事實上,這個你眼中的「始祖鳥平替」甚至要比始祖鳥本身更賺錢。2024年伯希和經調整后淨利率為17.2%,遠高於始祖鳥母公司亞瑪芬集團的4.5%。一位行業人士曾經説過,伯希和以1/3的價格實現了始祖鳥90%以上的性能重疊,成功打破了國際品牌在户外衝鋒衣領域的技術壟斷。這樣的説法是否言過其實尚有待論證,但無可否認的是,伯希和這一類國產「經濟實用型」户外品牌的崛起的確給到了廣大消費者「科技平權」的眾多選擇。   

12)京東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5.8%增速創近三年最高

5月13日,京東集團發佈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一季度,京東集團收入為3011億元,同比增長15.8%,遠超市場預期,在保持加速增長的同時也創下近三年來的最高同比增速,達到同期大盤增速3.4倍領跑行業。

一季度,京東集團在覈心品類上的優勢愈加穩固。帶電品類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7.1%,日百品類收入同比增長達到14.9%,其中商超品類連續5個季度保持收入同比雙位數增長。一季度,京東集團的季度活躍用户數實現了連續6個季度同比雙位數增長,增速超過20%。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數和訂單量保持同比雙位數增長。

「一季度我們迎來2025年的良好開端,收入和利潤均取得強勁表現,」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許冉表示。「消費情緒提振,疊加京東供應鏈能力及用户體驗的不斷優化,共同驅動了我們的業績表現。一季度,用户增長也尤為強勁,反映出消費者對京東日益加強的信任與心智,也進一步鞏固了我們的業務生態。此外,我們在新業務探索中取得令人鼓舞的早期成果,相信這些新機遇將進一步助力我們取得長期、高質量的增長。」

13)唯品會一季度超級VIP活躍用户數同比增長18%,貢獻線上銷售的51%

5月20日,在線品牌折扣零售商唯品會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唯品會第一季度實現淨營收263億元,Non-GAAP(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23億元。同時,一季度GMV為524億元,活躍用户數4130萬;超級VIP(SVIP)活躍用户數同比增長18%,貢獻線上銷售的51%。

今年一季度,唯品會買手團隊緊跟潮流趨勢,為用户精選獨有且符合用户消費偏好的應季折扣商品,實現了穿戴類商品業績的正增長。其中,通過「唯品獨家」合作,平臺與眾多知名品牌攜手打造差異化商品,留住了更多高價值用户,並有效提升復購率。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285個品牌與平臺開展「唯品獨家」合作。

通過聚焦消費新趨勢、強化場景化導購體驗,並與服飾行業頭部品牌開展深度商品共創,一季度,超級大牌日和超級品類日欄目整體業績同比增長16%。「限時狂秒」和「天天低價」欄目撬動更多高性價比商品,夯實價格力優勢。同時,平臺上的高端消費潛力持續釋放,BURBERRY、COACH、Chloé等國際品牌名品獲得用户青睞。

圍繞會員羣體,唯品會進一步升級SVIP權益,增強「好貨先享」「好價專享」的會員感知。今年一季度,唯品會在線上線下共舉辦二十余場私享特賣活動,吸引約30萬SVIP用户參與。針對家庭用户消費偏好,唯品會為SVIP用户提供更多特色生活權益,如長隆主題樂園、酒店金卡升級等。

[以上內容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成為享譽全球的中國輕奢品牌管理集團——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