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5-30 07:58
一凡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眾號 AI4Auto
估值73億,馭勢科技衝刺港股無人駕駛第一股。
馭勢科技,創立於2016年的無人駕駛公司,專注機場和廠區場景落地,從香港機場到香港聯交所,這一路走了9年。
9年前,一個海歸創業者,帶着一位英特爾高管,在北京體驗了一位985助理教授的「野生」無人車后,決定攜手創業,博世看好,東風押注,深創投投資。助推將無人車開到機場,駛過農莊,進到牧場,最終抵達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
招股書首次完整披露了其財務成績,2022年-2024年營收依次為6548.3萬元、1.61億元、2.65億元,連年大漲,毛利率連年在43%以上。
用國產芯片做L4,機場和廠區先行
馭勢科技的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比較靈活,整車方案可租可買,也可以分開單獨購買硬件套件,或者軟件算法服務。
其中,整車解決方案是當前的第一大業務,連年貢獻超過一半的營收,車輛形態包括牽引車、巴士、卡車等,聚焦機場和廠區兩大場景。
在機場提供的無人車主要用於牽引,接駁和巡邏,無需配備安全員。目前在國內已落地了17個機場,在大中華區佔據了機場場景下細分領域91.7%的市場份額,此外還落地了3個海外機場。
廠區則主要是用來拉貨,比如原材料、零件或者成品等等,支持室內室外全天候運行,汽車、化工、光伏和電池廠商都是該場景下馭勢的客户。
除了這兩個大的場景以外,馭勢還通過套件方案落地了智慧城市、港口、礦區、農場和牧場等場景。
馭勢能夠將方案落地這麼多場景,得益於其自研的自動駕駛平臺,分為車雲兩大部分。
其中,馭勢認為雲端的專有「雲腦」是其實現商業化的核心基礎設施,可以遠程調度和協同安排車端系統。
車端部分叫做「車腦」,由「一軟一硬」組成。
「一軟」是自研的U-Drive 5.0系統,具備自學習和適應能力,降低了對高精地圖的依賴,目前設置了超過100個場景庫,新車型和場景的開發周期能夠縮短至1個月以內,能更好地落地碎片化場景,目前已上車超過1000台,累計實現無人駕駛580萬公里。
馭勢還稍稍展望了一下未來,預計到2028年,U-Drive將迭代至7.0,到那時U-Drive可部署在Robotaxi上,系統將為自動駕駛構建雲腦,支持數百萬臺車。
再説「一硬」,是其自主開發的域控,採用多傳感器冗余感知方案,包括激光雷達、雷達和攝像頭,有三條產品線:
UC3200/5200系列,針對L4級出行場景
UC2200/4200/6200系列,針對無人物流場景,最近兩代產品採用的都是國產芯片,實現了「100%國產」,並整合至高端輔助駕駛
UC1000系列,面向低端輔助駕駛,比如LCC和自動泊車
除了已有業務外,馭勢正計劃進一步拓展商用車應用,以及L2+方案落地乘用車,創造新的增長曲線。
當前業務的財務表現如何呢?
收入連年大增,虧損緩慢收窄
首先關注最核心的營收,近三年呈快速增長趨勢,1年多入賬1個「小目標」。2022年營收為6548.3萬元,2023年飆升至1.61億元,增長146.4%,2024年營收為2.65億元,暴漲64.5%。
收入大頭和增長引擎都是自動駕駛車輛解決方案,僅在中國西北新增的一個機場,在2024年就貢獻了2900萬元營收。
然后是毛利, 2022年-2024年依次為2990.1萬元、7881.7萬元和1.16億元。但是毛利率變化不大,甚至去年有所下降,同期對應為45.7%、48.8%、43.7%。對於毛利率下降,馭勢解釋稱是由於向若干重要客户提出的特定要求,導致了額外成本,同時向國內兩大港口提供解決方案的原材料成本比較高。
開支方面,最高的是研發投入,近三年變化不大,2022年研發支出為1.88億元,2023年為1.84億元,2024年為1.96億元。
馭勢目前還處於虧損中,2022年淨虧損為2.49億元,2023年收窄至2.13億元,2024年為2.12億元。三年累計虧損6.83億元,根據招股書信息,截止2025年3月31日,馭勢持有的現金及其等價物還有1.99億元。
誰打造了馭勢?
「院長」攜手助理教授創業,博世押注東風看好
馭勢科技共有五位聯合創始人,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吳甘沙,畢業於復旦大學,本碩讀的都是計算機科學與工程。2000年6月畢業后長期在英特爾工作,后來成為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首位非美籍華人院長,領導大數據方面的戰略規劃。
后來受到格靈深瞳創始人趙勇,以及時任北京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姜巖的影響,吳甘沙在2016年2月和二人一同創立馭勢科技。
一個月后吳甘沙從英特爾離職,還帶走了兩名同事:
一位是他的復旦學弟,時任英特爾高級架構師周鑫,后來和吳甘沙共同創辦馭勢科技,現在負責集團的產品開發和創新業務發展,根據招股書信息,尚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年自動駕駛行業經驗。
另一位是聯合創始人彭進展,當時在英特爾中國研究院擔任系統實驗室主任,如今是馭勢的副總經理,兼管創新業務事業部。
招股書顯示,吳甘沙、姜巖、周鑫、彭進展分別持有16.44%、4.77%、2.38%、2.38%股權,四人還簽有一致行動人協議,以吳甘沙意見行使。
此外,吳甘沙和周鑫還通過北京司馬駒間接持有股份。
創立9年,馭勢科技一共融資6輪,累計融資超17億元,最新估值已達73億元,成為無人駕駛獨角獸:
也是為數不多,在2016年創立,經歷高潮低谷,等到春暖花開的L4玩家。與其同期創業的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已在去年雙雙登陸美股,地平線也在港股敲鍾,希迪智駕也早已遞表……遍觀天下羣雄,基本都來到了IPO節點,還沒有動靜的不過兩位:
一家是IPO進展沉寂近1年的Momenta,另一家則是國內Robotaxi車隊規模最大的平臺。這家平臺的IPO之路,相比其他創業公司,或許要先分拆,再衝刺了。
你知道説的是誰吧?
招股書傳送門: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5/107405/documents/sehk25052801936_c.pdf
AI汽車星級榜 2025Q1
AI汽車正在成為汽車變革的主要方向,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智能底盤、智能網聯......AI正在重塑整車的所有模塊,將汽車從單一的機械體轉變為聯通的智能體。
其中競爭最激烈、變化最劇烈、用户感知最強烈的模塊是智能輔助駕駛,這是當前AI汽車產品的核心賣點。
接下來一段時間可以預判的是,以智能輔助駕駛為核心賣點的AI汽車,不同等級智駕能力體驗,會和空氣懸掛、安全氣囊數量一樣,成為汽車產品等級的劃分基準之一。
按照智能輔助駕駛覆蓋的場景範圍和能力,2025年一季度有如下星級代表: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