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SK836乙肝新葯最新動態:30%患者停藥無復發,2026年上市倒計時

2025-05-29 17:31

(轉自:摩熵醫藥大數據)

重大突破!乙肝功能性治癒新葯GSK836最新消息:預計2026年上市,已公佈臨牀試驗研究數據顯示可實現30%患者停藥后無復發,乙肝治癒的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慢性乙型肝炎(CHB)作為全球公共衞生領域的重大挑戰,正威脅着數億人的生命健康。2024年全國乙肝普查結果顯示:我國乙肝病毒(HBV)感染者達7500萬,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為5.86%,較1992年的9.72%下降近40%。然而,中國HBV相關肝病的死亡率佔全球的近30%,每年有30.8萬人死亡,且死亡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同時,我國超過80%的肝癌和乙肝相關。

圖片來源:摩熵諮詢《慢性乙肝市場分析報告》 圖片來源:摩熵諮詢《慢性乙肝市場分析報告》

儘管現有核苷(酸)類似物(NAs)和干擾素(IFN)可抑制病毒複製,但功能性治癒率不足10%,患者仍面臨無法根治、需終身用藥的困境,而近期葛蘭素史克(GSK)的一則重磅消息,為這一羣體帶來了希望。

據全球製藥巨頭$GSK(GSK)(GSK)官方公佈資料顯示,其研發的抗乙肝病毒新葯Bepirovirsen (GSK3228836,GSK836,以下統稱為GSK836)正在開展B-WELL-1/2 III期試驗,預計將於2026年在中國、美國、日本、歐盟進行上市申請,並有望在同年獲得美國和日本的批准。

此前,該藥物已在中國、美國和日本獲得「突破性藥物程序認定」、「快速審評審批通道」和「SENKU(原名SAKIGAKE)指定」,這意味着在這些國家的上市審批會得到優先處理。而比較完整的Phase III期臨牀數據預計也會在2026年公佈。

圖片來源:葛蘭素史克(GSK)官網 圖片來源:葛蘭素史克(GSK)官網

GSK836 的出現為CHB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這款被業界稱為「乙肝終結者」的新葯究竟有哪些神奇之處?它能否真正實現乙肝的「功能性治癒」?下面帶您揭祕最新進展!

一、GSK836的作用機制與臨牀優勢

GSK836 是新型反義寡核苷酸(ASO)類藥物,通過靶向 HBV RNA實現三重作用:

(1)阻斷病毒複製:與 HBV 信使 RNA 和前基因組 RNA 結合,抑制病毒蛋白(如 HBsAg)合成;

(2)降解病毒核心抗原:誘導感染肝細胞中 HBV 核心抗原降解,減少病毒載量;

(3)激活宿主免疫:持續降低 HBsAg 水平,解除病毒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促進自身免疫應答清除病毒。

相比傳統核苷(酸)類似物(NAs),GSK836具有三大優勢:

(1)精準靶向RNA:直接作用於病毒複製早期,從源頭抑制病毒,可能促進 cccDNA 清除;

(2)顯著降低HBsAg:單藥或聯合治療均可使血清 HBsAg 水平大幅下降,為功能性治癒奠定基礎;

(3)有限療程與便捷性:通過皮下注射給藥,每 4-12 周一次,突破 NAs 需長期服藥的侷限,提升患者依從性。

二、什麼叫乙肝的功能性治癒?

2022年,我國最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確指出,對於部分適合條件的慢性乙肝患者,應追求功能性治癒。所謂功能性治癒,即停止治療后乙肝表面抗原(HBsAg)持續陰性,伴或不伴乙肝表面抗體(抗-HBs)出現,HBV DNA低於最低檢測下限,肝臟生物化學指標正常。

隨着研究的不斷深入,功能性治癒的定義逐漸完善,趨於標準化,在2023年和2024年進一步定義了臨牀可衡量的標準,以指導結局終點,即停止治療后24周持續HBsAg<0.05 IU/mL,HBV DNA持續低於定量下限,HBeAg持續陰性,肝組織學改善。這一目標對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改善意義重大。隨着新研究的不斷開展,CHB功能性治癒的定義還在持續更新。

乙肝功能性治癒定義

三、2025年GSK836乙肝新葯臨牀最新動態

1. Ⅱa 期研究:300 mg 劑量顯著降低 HBsAg

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劑量遞增的Ⅱa期臨牀研究納入31例慢乙肝患者,其中24例未接受NAs治療(隨機分為安慰劑組,n=6;Bepirovirsen 150 mg組,n=6和Bepirovirsen 300 mg組,n=12)和7例曾接受過NAs治療的患者(隨機分為安慰劑組,n=2和Bepirovirsen 300 mg組,n=5)。結果顯示,Bepirovirsen在降低HBsAg水平方面表現出可觀的療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2. APASL2025:GSK836的B-Sure研究中國亞組結果公佈

在Ⅱb期B-Clear研究中達到完全應答(CR,HBsAg<0.05IU/mL且HBVDNA陰性)或部分應答(PR,HBsAg<100IU/mL且HBVDNA陰性),並在治療結束后持續24周以上的患者,被納入B-Sure長期持久性研究(NCT04954859)。

研究對中國亞組參與者進行分析,其中經治患者(On-NA)在B-Sure第3個月停用NA,功能性治癒(FC)定義為停藥后6個月(第9個月)HBsAg和HBVDNA均陰性;初治患者(Not-on-NA)若在第3個月維持CR狀態,則視為實現FC。

NCT04954859臨牀試驗詳情查詢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臨牀試驗數據庫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臨牀試驗數據庫

(1)中國亞組基線特徵與核心結果

該亞組共納入6例患者(3例CR、3例PR),男性佔66.7%,中位年齡44.5歲,均為HBeAg陰性,其中3例HBsAg≤1000IU/mL,3例正在接受NA治療。結果顯示:

經治患者(3例):1例CR患者在停用NA后9個月維持FC;2例PR患者中,1例停藥6個月保持應答,1例因病毒突破重啟NA。

初治患者(3例):2例CR患者隨訪9個月持續FC,1例PR患者在3個月內出現HBVDNA反彈。

研究未觀察到與GSK836相關的安全信號,且未接受NA治療的患者均未重啟抗病毒治療。

(2)ALT升高與HBsAg下降的相關性分析

研究對B-Clear和B-TogetherⅡb期試驗中On-NA患者進行事后分析,發現GSK836治療期間ALT升高與HBsAg下降存在正相關:

數據納入:B-Clear68例、B-Together55例On-NA患者,基線HBsAg均值分別為3.29log10IU/mL和3.34log10IU/mL,超90%患者基線ALT≤正常上限。

關鍵發現:B-Clear中ALT升高≥10倍的8例患者,HBsAg均下降≥3log,88%實現陰轉;B-Together中ALT升高≥10倍的7例患者,HBsAg下降≥2.5log,71%實現陰轉。但無ALT升高或輕度升高的患者中,仍有HBsAg陰轉案例,提示療效可獨立於ALT反應。

研究結論:GSK836在部分中國患者中可誘導持久的功能性治癒,尤其對基線HBsAg低水平的HBeAg陰性患者療效顯著。治療期間ALT升高可能與免疫激活和病毒清除相關,但非療效必需條件,該發現為藥物作用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線索。

3. GSK836最新研究數據在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ASL)年會上公佈

近日,EASL國際肝臟大會公佈了Not-on-NA(未接受NA治療)亞組的2.5年隨訪數據,重點評估CR和PR患者的應答持久性及功能性治癒(FC)情況。

GSK836的B-Sure研究(NCT04954859)招募信息查詢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臨牀試驗數據庫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全球臨牀試驗數據庫

(1)研究定義與評估標準

完全應答(CR):HBsAg<0.05IU/mL且HBVDNA低於檢測下限;

部分應答(PR):HBsAg<100IU/mL且HBVDNA低於檢測下限;

功能性治癒(FC):進入B-Sure后第3個月(停用bepirovirsen至少9個月)仍維持CR狀態。

研究每6個月(第3、9、15、21、27、33個月)進行安全性和療效評估,記錄應答維持時間及不良事件。

(2)Not-on-NA亞組基線與核心結果

樣本特徵:17例參與者(11例CR、5例PR、1例無應答),平均年齡44.1歲,均為HBeAg陰性,53%(9/17)基線HBsAg≤1000IU/mL。

CR患者療效:8/11(73%)在B-Sure第3個月實現FC,其中8例維持FC至少18個月,6例持續24個月;3例未實現FC者在3個月內出現HBsAg反彈,其中1例於第15個月再次轉陰並維持。

PR患者療效:僅1/5在B-Sure第3個月維持PR,2例隨后啟動NA治療。

安全性:未發現新的安全信號,不良事件與既往研究一致。

研究結論:B-Sure研究證實,bepirovirsen治療誘導的功能性治癒在Not-on-NA患者中具有長期持久性,尤其對基線HBsAg≤1000IU/mL的HBeAg陰性CR患者療效顯著。該數據為bepirovirsen實現慢性乙肝功能性治癒的臨牀價值提供了關鍵證據。

4. GSK836國內進展:Ⅲ期臨牀完成患者招募

摩熵醫藥數據庫顯示,GSK836國內Ⅲ期臨牀已完成患者招募,預計近期將公佈研究數據並啟動上市申報。該研究主要終點為基線 HBsAg≤1000 IU/mL 患者的功能性治癒率,次要終點包括 HBsAg≤3000 IU/mL 患者的療效評估。

GSK836-BWell 2研究(CTR20231004)臨牀時間軸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中國臨牀試驗數據庫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中國臨牀試驗數據庫

四、乙肝治療新希望:更多創新葯物在路上

近年來,反義寡核苷酸(ASO)藥物、小干擾RNA(siRNA)藥物等新型技術路線已在乙肝的「功能性治癒」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除了葛蘭素史克的 GSK-836(ASO,臨牀III期),還有浩博醫藥的 AHB-137(ASO,臨牀II期)、羅氏的 RG6346(siRNA,臨牀II期)、Vir Biotechnology/Alnylam的 VIR-2218(siRNA,臨牀II期)、星曜坤澤的 HT-101(siRNA,臨牀II期)等藥物均在臨牀試驗中展現潛力,為全球數億乙肝患者帶來治癒曙光。

隨着 GSK836 等創新葯物的推進,乙肝功能性治癒的夢想正逐步轉化為現實,人類距離「消除乙肝公共衞生危害」的目標越來越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