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5-29 13:28
截至2025年5月29日 13:17,香港醫藥ETF(513700)上漲3.06%,其中港股醫藥外包概念股普遍走強,藥明生物漲超9%,凱萊英、泰格醫藥等跟漲;同時創新葯板塊表現活躍,舒泰神因旗下STSA-1002注射液在ARDS適應症的Ib/II期臨牀試驗中顯示顯著療效(低/高劑量組28天死亡率較對照組分別降低33.33%和85.3%),20cm漲停,股價創三年新高。相關成分股上漲或受行業情緒提振及個股研發進展驅動。
近期,市場對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真創新資產的價值重估,從前期的純創新葯標的擴散到仿創公司和CXO。
上周五披露了ASCO會議的摘要數據,部分公司如信達生物 的IBI363(PD-1/IL2α雙抗)在IO經治NSCLC、后線結直腸癌都展現了很好的療效和安全性,有望成為PD1雙抗中具有代差的品種,帶動公司實現估值的跨越。
市場也開始挖掘當前主業估值比較低、創新管線中有潛力大品種的仿創公司,如三生製藥(史詩級BD給輝瑞的PD-1/VEGF雙抗SSGJ-707),康哲藥業(NDA階段的JAK抑制劑蘆可替尼、痛風藥ABP-671、治療腦卒中的Y-3),先聲藥業(已授權ABBV的治療MM的GPRC5D/BCMA/CD3三抗),三生國健(擁有SSGJ-707的30%權益),信立泰(降壓藥S086、心衰藥JK07、PCSK9鹼基編輯的YOLT-101),舒泰神(治療血友病的凝血因子X激活劑STSP-0601),君實生物(PD-1/VEGF雙抗、CD20/CD3雙抗)等。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一個月,投資者可能需要關注的醫藥行業的變化有:
1)本周末開始的ASCO會議,會陸續有更全面的數據解讀,對相關公司仍可能構成正向催化;
2)第十一批集採或將啟動,市場應已比較充分的預期和定價集採規則的優化;
3)國家醫保局和各省醫保局陸續開始對醫療衞生機構的飛行檢查,關注院內的經營變化;
4)國家醫保局希望通過醫保數據賦能商業保險公司、年內落地丙類目錄,從而打開商保對創新葯的增量支付,密切跟蹤政策的推進落地節奏變化;
5)海外方面,關注特朗普政府對藥品徵收232關税以及CMS牽頭開啟美國品牌藥的最惠國定價政策細節。
香港醫藥ETF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從港股通範圍內選取50只流動性較好、市值較大的醫療衞生行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港股通範圍內醫藥衞生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證港股通醫藥衞生綜合指數(93096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06160)、藥明生物(02269)、信達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藥集團(01093)、京東健康(06618)、中國生物製藥(01177)、阿里健康(00241)、翰森製藥(03692)、再鼎醫藥(09688),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60.54%。
香港醫藥ETF(513700),場外聯接A:021088;聯接C:021089;聯接I:02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