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黃仁勛的中國困局:55億美元市場正在被瓜分

2025-05-29 10:02

本文來自:深網騰訊新聞 作者:胡世鑫

英偉達的中國戰略正面臨重大轉折。最新消息顯示,受美國政府出口管制升級影響,英偉達將停止向中國市場供應基於Hopper架構的H20芯片,並宣佈未來不再推出該系列產品。

這一決定直接衝擊了英偉達在中國市場的戰略佈局——H20芯片原本是其針對中國市場特供的唯一高性能AI計算解決方案,但相關限制政策的推行或使其蒙受約55億美元的損失。

不過,這並非美國政府首次採取此類限制措施。自202310月起,拜登政府便叫停了英偉達對華出售的A100A800H100H800等系列芯片。這一舉措使得英偉達在中國一卡難求局面凸顯。

與此同時,AI芯片領域也迎來新變量。有消息稱,英偉達Hopper系列高端產品H200Blackwell高端系列B200已悄悄進入國內市場,並遭遇搶購

DeepSeek出圈后,牆內開花牆外香,其通過算法優化和場景聚焦,嘗試降低AI研發對高算力、高資本的路徑依賴。

此外,很多企業都在佈局DeepSeek R1在缺少英偉達高端服務器的情況下,他們也在尋求其他AI 芯片服務器的替代。這讓算力專家看到了一種可能性,通過優秀的模型倒逼非英偉達芯片的使用,使非英偉達芯片有機會走上主舞臺。


限令下的英偉達困境


美國政府自202310月起逐步收緊AI芯片對華出口政策,先后禁售A100H100等高端GPU,迫使英偉達推出H20芯片。

H20是其H100處理器的縮小版。英偉達專門設計了這款處理器,以遵守美國政府對2022年底運往中國的GPU實施的限制。與H100相比,H20AI性能和HPC性能顯著降低,這使得它幾乎不適合需要FP64計算精度的超級計算機工作負載。

然而,美國政府仍以H20的內存和互連帶寬以及其在超級計算機中的潛在用途為由,對其實施了新的出口限制。英偉達表示,這將使其遭受約55億美元的財務損失。但英偉達並非唯一受影響的企業。據外媒報道,美國商務部還限制了AMDInstinct MI308在中國的銷售。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區貢獻了英偉達全球13%的營收,雖不及美國市場50%的佔比,但仍是其全球戰略的重要支點。黃仁勛在近期臺北國際電腦展上坦言,受美國出口管制影響,英偉達在中國AI芯片市場的佔有率已從拜登政府初期的95%高峰滑落至50%

對於美國實施的AI限制措施,黃仁勛再次直言,美國這項策略完全錯誤

英偉達對中國市場的執着堅守顯而易見。在美國限制H20出口中國后,黃仁勛隨即進行了年內第二次中國行。據外媒報道,在北京之行期間,黃仁勛提醒中國客户,他正在調整其AI芯片的設計,以便這些芯片可以出售給中國企業,而不會違反美國的出口規則。新芯片樣品最早將於6月會提供。

這種堅守並非沒有回報。據外媒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包括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在內的中國科技巨頭仍斥資超160億美元採購英偉達H20 AI芯片,以應對持續增長的算力需求。

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芯片戰爭:爭奪世界上最關鍵的技術》一書的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則指出,美國出口限制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齒輪上撒沙子,使構建能夠訓練人工智能系統的大型先進芯片集羣變得更加困難。


H200上位,H100退潮


當我們將視線從地緣博弈的宏大敍事拉回現實市場,作為算力硬通貨的H100,其市場波動或許更能直觀反映行業冷暖。

一位H100供貨商透露,今年年初以來,H100的市場熱度明顯消退,諮詢量越來越少,成交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曲線更直觀地印證了這一趨勢:搭載H100的服務器從年初320萬元的高位回落至250萬元左右,單卡價格更是從30萬元峰值跌至17-19萬元區間。

隨着全球AI算力供需格局的轉變,芯片供應緊張態勢自2024年初起明顯緩解。市場數據顯示,英偉達旗艦產品H100的交付周期已從巔峰時期的8-11個月縮短至3-4個月,供應效率提升超60%

一些此前大量購買英偉達H100的公司,試圖轉售這些處理器。有分析指出,這是由於芯片稀缺程度下降,同時維護尚未使用的庫存成本也較高。

而從AWS、谷歌雲和微軟Azure等雲服務提供商租用英偉達H100也變得更加容易。據瞭解,一些中國公司不直接購買被禁止的芯片,而是從國際參與者那里租用計算能力,從而規避美國政府的限制。

去年10月,國外一篇題為「GPU泡沫破滅前夜的報道引發國內市場關注。報道指出,自英偉達H100上市后,由於需求激增且供不應求,其租賃價格從最初每小時4.7美元一度飆升至每小時8美元以上。去年以來,市場逐漸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每小時租賃價格降至約2美元,幾近腰斬

該分析稱,價格下跌是多方因素導致的:首先,長期預訂H100的公司完成模型訓練后,轉售閒置未使用的算力;其次,許多公司不再從頭訓練新模型,轉而微調開源模型,算力需求大幅降低;再次,專注構建大規模基礎模型的新創公司數量大幅減少;最后,H100替代品出現,如AMD和英特爾的GPU

據瞭解:在國內市場上,英偉達H100服務器,一年租金保守估計約165萬元人民幣,若按月租賃的話,每台8卡服務器的價格約為12-18萬元人民幣,如今,價格已徘徊在7萬元左右,降價近一半。

H100租賃價格的下降,與英偉達新產品的出現有關。在2023年全球超算大會上,英偉達正式發佈H200。這是英偉達全新的人工智能領域GPU,被定位為英偉達在AI計算領域的又一里程碑式產品

相較於H100H200同樣基於Hopper架構,但性能提升了約60%90%,推理速度比H100快了一倍,推理能耗也比H100降低了約一半。后來,英偉達在全球範圍內的首塊H200正式交付給了OpenAI,依舊被禁止售往中國。

20243月發佈的Blackwell系列,也是英偉達的高端系列。據黃仁勛描述,B200芯片需求旺盛,導致份額分配就像走鋼絲,他一不小心就會得罪大客户們

此后,市場需求正加速向H200轉移,有媒體報道稱,目前掌握H200貨源的國內供應商不超過十家,供需缺口進一步拉大,H200B200成了香餑餑


以前是一條縫,現在是門被推開了


美國限制反而催化了中國AI芯片的自主化進程,一些國內企業已經開始尋找替代品。有消息稱,自2023年以來,大廠、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在尋求英偉達的替代品。

當下,AI芯片領域也迎來新變量。以前是一條縫,現在是門被推開了談及AI算力,一位算力專家表示。

衆所周知,大模型算力非常昂貴。英偉達在過去這些年通過CUDA生態和高性能GPU的軟硬協同優勢,將AI產業推向算力軍備競賽的軌道。英偉達引以為傲的H100芯片,其用於OpenAI訓練的GPT-4模型的成本仍高達6300萬美元

DeepSeek的崛起挑戰了英偉達的算力霸權。DeepSeek推出DeepSeek-R1模型,以其低成本、高性能的特點,徹底顛覆了英偉達構建的算力格局。這款模型的開發成本僅為600萬美元,僅為美國同行的1/23

但當前AI芯片市場,全球超過95%AI訓練和推理任務都基於CUDA開發,其他芯片廠商往往各自為戰,因此整個芯片的生態非常割裂。要打破這種困境,唯一的路徑是開源。只有底層硬件——芯片多樣化,才能降低成本。

因此,國內一些研究機構和算力租賃創業公司想打造一個統一開源的技術棧,來扭轉產業對單一封閉生態的依賴。

此外,據外媒報道,英偉達計劃為中國市場推出一款基於Blackwell架構的AI芯片。該芯片售價將大幅低於此前的H20芯片,預計最快於6月開始量產。這將是英偉達第三次為中國市場推出符合要求的芯片。

20237月,英特爾為其高性能AI芯片Gaudi 2推出中國特供版,主要面向高性能深度學習AI訓練。這是一款ASIC芯片,採用臺積電7納米工藝。Gaudi是英特爾用於人工智能計算的GPU。該公司表示,這款產品與英偉達最新的H200大致相當,在某些領域甚至表現更好。

國內廠商方面,目前中國本土芯片供應商包括華為昇騰、寒武紀、海光信息、景嘉微、天數智芯等。

北京經濟學人智庫高級分析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等公司正在中國開發替代人工智能芯片。儘管目前這些芯片被認為不如英偉達的產品,但該分析師認為, 「美國的限制可能會促使中國公司更專注於開發更好的芯片

美國諮詢公司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合夥人保羅·特里奧洛(Paul Triolo)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商務部對英偉達H20的最新出口限制將使華為的Ascend 910C GPU成為中國AI模型開發人員和部署推理能力的首選硬件

美國的技術封鎖像一把「雙刃劍」,既限制了中國獲取先進芯片,又加速了本土替代進程。這場圍繞AI算力的博弈,最終或將重塑全球科技產業格局。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