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瑞銀揭示富人資金流:高淨值客户加碼另類資產 備戰市場動盪與滯脹

2025-05-28 14:57

智通財經APP獲悉,來自國際大行瑞銀集團(UBS Group AG)的亞太地區總裁康瑞博(Iqbal Khan)在中國香港舉行的瑞銀亞洲投資大會期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着金融市場陷入劇烈動盪與全球貿易形勢動盪不安,瑞銀的富裕客户羣體正尋求通過大幅增配「另類資產」來分散投資組合風險以及通過加碼佈局另類資產實現避險戰略。康瑞博在採訪中預計全球利率將會持續下降,並且預計出現令美聯儲政策制定者們最為頭疼的宏觀環境——「滯脹」環境的可能性在擴大。

「我們看到客户們對另類資產的需求持續旺盛,」康瑞博在採訪中提到。瑞銀在亞太地區擁有高達900多位非常專業的財富顧問,是該地區最大規模的國際財富管理機構之一,但亦面臨來自匯豐(HSBC Holdings Plc)及星展集團(DBS Group Holdings Ltd.)等亞太地區最強大財富管理競爭對手們的不斷追趕。

「我們確實在高淨值客户們的投資組合中看到另類投資規模顯著增長,」他指出。「從我們整體財富組合的角度看,目前另類資產佔投資組合的整體比例仍非常低,因此在包含另類資產在內的多元化配置方面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在金融學語境中,「另類資產」通常指代的是相對於傳統的公開市場資產(比如上市股票與投資級債券)而言的集合概念,涵蓋了私募股權、私募信貸、高槓杆對衝基金、封閉式的房地產與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某些商品與實物資產基金,以及藝術品類收藏品等多樣投資門類;其共同特徵是流動性較低、估值不透明、與傳統資產的相關性較低,在公開市場動盪時期非常具備避險價值,且通常以封閉式或有限合夥結構進行運作。

利率展望與滯脹風險

這位去年遷至香港、同時擔任瑞銀(UBS)全球財富管理部門聯席總裁的高管表示,他預期基準利率將持續下行,並認為全球經濟,尤其是美國出現滯脹環境的可能性仍在增長。「我們將看到利率持續下降,只是時間點的問題,」康瑞博在採訪中表示。

在康瑞博等高管的掌舵下,瑞銀旗下直接面向市場的業務部門在第一季度創下業績紀錄,地緣政治動盪帶來的波動性推動了交易量持續激增。

過去十多年,支撐美股市場長期牛市的「美國例外論」席捲全球,美國市場的投資者們長期享受到了全球最佳回報,但是當前「美國例外論」可謂出現重大裂痕,特朗普政府近期重磅發起或擬推行的一系列激進的對外加徵關税政策以及強力移民限制等「美國優先」政策,以及威脅到美聯儲獨立性的激進行為,令越來越多投資者擔憂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甚至「深度衰退」風險,這也是近期美元資產持續走弱的核心邏輯。

潛在接班人與整合進展

作為2024年高層重組的一部分,康瑞博被任命掌管瑞銀亞太區業務;投資銀行主管羅伯·卡羅夫斯基(Rob Karofsky)則負責接管美國業務並共同監管瑞銀私人銀行業務。

據瞭解,上述兩人均被視為瑞銀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埃爾莫蒂(Sergio Ermotti)可能在2027年前卸任后的瑞銀集團接班熱門人選。

瑞銀在2023年接手陷入流動性枯竭困境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AG)之后,正就未來危機中應持有的資本水平問題與瑞士政府僵持不下。自收購以來,瑞銀已裁員逾1萬人並大幅削減成本;瑞銀在2月曾表示,已實現收購計劃中的協同節省目標130億美元中的75億美元。

瑞士政府即將向議會提議一項專項針對收購瑞信后的瑞銀集團更為嚴格資本規則的法案,該提案尚未最終確定,瑞士聯邦委員會可能會尋求多次修改。

2023年瑞信的徹底崩塌是瑞士金融行業的歷史性轉折點,該國僅剩一家全球性質的商業銀行,瑞士金融監管機構因此要求其提高資本緩衝以確保行業安全與風險控制規模。

但瑞銀的高管們認為,過度監管將削弱瑞士在全球金融市場的競爭力。瑞士主要銀行遊説團體的負責人甚至在近期警告,苛刻的監管要求可能迫使瑞銀將總部遷往海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