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LABUBU「炒熱」泡泡瑪特股價,全球「一娃難求」,搶購潮下供應難題如何解?

2025-05-28 14:50

  「店里都是人,站都站不下,我説我要購買LABUBU的毛絨掛件,店員説只有‘小皇后’款(THE MONSTERS象棋大冒險系列-搪膠毛絨吊卡)有貨,其他全部斷貨。」5月26日下午,在臺北西門町的泡泡瑪特門店,一位消費者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着大雨,還有那麼多人,我想買兩個,店員説每人限購1個。」

  巴掌大的玩偶能掀起全球搶購潮?泡泡瑪特(09992.HK,股價223.4港元,市值3000億港元)用拉布布(LABUBU)給出了肯定答案。這隻長着圓溜溜大眼睛、總帶着狡黠笑容的小精靈,正化身「文化使者」,帶着泡泡瑪特一路狂飆。

  越來越多的名人自發成為LABUBU的帶貨人,劉亦菲帶着泡泡瑪特產品前往意大利看秀,貝克漢姆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相關內容,再早之前,天后級女歌手蕾哈娜在洛杉磯機場被拍到擁有一隻粉色LABUBU「包搭子」。

  5月27日,泡泡瑪特舉辦「股東周年大會」,泡泡瑪特董事長兼CEO王寧出席這場大會,回答了股東們的提問。當日,泡泡瑪特股東再創新高,達到233.2港元/股,市值突破3000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瞭解到,如今泡泡瑪特的海外門店,不少出現「一娃難求」的局面。面對洶涌而來的熱度,泡泡瑪特能否承接全球消費者的需求?當潮玩變得比奢侈品更難搶,泡泡瑪特又該如何應對?

  「前幾個月,LABUBU一代馬卡龍的二手價格一度低於原價了,沒想到現在又上漲了。」消費者小李(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雖然知道在內地的門店買不到LABUBU的掛件,但如果非常想要,也能通過官方轉贈的方式從別的賣家手中購買,靠譜又實惠。但是,因為如今全球消費者都加入了這場搶購大戰,LABUBU的二手價格又悄悄發生變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探尋發現,在國內市場,LABUBU的毛絨掛件和手辦早已不能買到現貨。「你添加門店的微信羣,補貨了會在羣里發消息。多久補貨一次我們也不知道。」多家門店的泡泡瑪特店員面對消費者都給出以上説法。

  4月25日,LABUBU3.0系列發售當晚,「搶LABUBU」話題直接空降微博熱搜榜首。美國洛杉磯、英國倫敦、意大利米蘭、日本東京⋯⋯全球各地的泡泡瑪特門店前,都排起了長隊。

  談起LABUBU的火爆,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身LABUBU就是一個在潮玩圈層備受喜愛的IP形象,擁有深厚的粉絲基礎,去年的火爆一方面是由於產品本身足夠好,另一方面則是搪膠毛絨的呈現方式和LABUBU森林精靈的設定十分貼合,更能放大IP(具有商業價值和可開發性的創意內容)特質。」

  此前,在業績交流會上,泡泡瑪特首席運營官司德透露,今年一季度,泡泡瑪特美國市場收入已經達到該市場2024全年的收入,實現了100%的增長,遠超集團預期。「美國市場現已開出20多家門店,會員數量超過170萬,未來我們還將在美國陸續開設兩家俱有地標性的旗艦店。」

  「北美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我們始終對北美市場充滿信心,2025年,預計北美可以達到2020年整個集團的收入(備註:2020年集團營收25.13億元)。」王寧表示。

  美泰、孩之寶、萬代南夢宮、迪士尼、Top Toy等玩具企業都是泡泡瑪特強有力的海外競爭對手。這條賽道如此擁擠,那麼,為什麼泡泡瑪特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追捧?

  去年奧運會期間,泡泡瑪特位於法國盧浮宮入口處的門店正式開業,成爲了第一家入駐盧浮宮的潮玩品牌。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透露,盧浮宮一年有超過1000萬遊客量,在如Labubu's Artistic Quest盧浮宮限定系列的推動下,該家門店的單店銷售額十分亮眼。「今年,我們還與盧浮宮再度合作,旗下IP Hirono小野首次在盧浮宮開設獨立展廳,進一步提升了品牌在世界頂尖藝術殿堂的勢能。」

  「比如在泰國市場火爆的CRYBABY就是我們簽約的泰國藝術家Molly的作品。在北美市場火爆的Peach Riot的藝術家也是美國本土的藝術家Libby。」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坦言,泡泡瑪特通過在全球簽約當地的藝術家,以滿足不同地區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來做出在當地都很受歡迎的IP。

  另外,在選址上,泡泡瑪特的門店開在「高人流量」的地標,搞沉浸式體驗。

  「我們希望品牌給大家的感受不是通過大量的門店數量來增加影響力,而是讓更多的消費者在門店能擁有更具文化包裹感的IP消費體驗。」上述負責人表示,像去盧浮宮看展,離開時帶個限定盲盒,可能比買普通紀念品更有記憶點。

  除了不斷創新品類外,泡泡瑪特接下去會如何運營LABUBU這個「全球超級IP」?泡泡瑪特相關負責人稱,通過泡泡瑪特城市樂園,泡泡瑪特讓LABUBU和精靈天團的成員們真正走到了粉絲面前,和粉絲產生更多互動。「比如我們會創作大家都很喜歡的LABUBU之歌,再比如在互聯網平臺現象級刷屏的精靈啦啦操、ZIMOMO大首領舞蹈等,這些創新的運營都讓IP的形象更加生動鮮活,更多人愛上THE MONSTERS,從而加深消費者對於泡泡瑪特品牌和IP的情感連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泡泡瑪特接下來還計劃給LABUBU、星星人拍動畫短片,讓IP從玩具變成有故事的角色,吸引更多人喜歡。在泡泡瑪特的設想中,LABUBU會像大眾熟知的迪士尼角色一樣,成為全球消費者的情感陪伴。

  摩根大通最新報告首次覆蓋泡泡瑪特,給予"增持"評級,指出其原創IP LABUBU正加速成長為比肩Hello Kitty的全球「超級IP」。

  但是LABUBU在加速跑的過程中,面臨着新的「買貨難」的問題。如今想在首爾明洞買LABUBU,需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排隊;日本大阪的三家門店,已貼出暫停銷售LABUBU的告示;英國BBC新聞報道,LABUBU在英國爆火后,有人爲了搶買發生衝突,導致泡泡瑪特決定本月暫停銷售⋯⋯

  針對消費者熱議的LABUBU等產品售罄補貨等問題,司德在業績會上就回應過。他表示,產品售罄補貨一方面代表市場需求足夠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超額的需求量遠超供應鏈的提升速度。「過去一年,毛絨產品的市場需求遠超過正常速度,這是我們去年和今年最大的挑戰。」

  但是,從產品開發到生產,可能需要提前半年就做好規劃。針對二手價格和現貨價格的「倒掛」問題,司德表示:「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在二手市場的售價比原價低,讓所有喜歡這個產品的人買到,是我們的核心目標。」

  2025年,泡泡瑪特更「火」了,社交平臺上,不少消費者在分享名牌包的同時更想展現「包掛」LABUBU的稀缺性。

  泡泡瑪特負責人表示,公司遇到的早期挑戰大多來源於對於市場開拓的難度,現在更大的問題則是面臨管理方面的挑戰。「如今,泡泡瑪特的海外團隊越來越大,對於管理來説,最大的挑戰還是人的問題,人既包括海外的消費者,也包括當地的員工和合作夥伴。」

  「即使基數越來越大,我們對2025年依舊有信心,今年的海外可以保持超過100%的增長,成為集團核心業務的推動力,有信心海外的銷售突破百億。2024年我們邁出了全新的一步,建立了大中華區、美洲區、亞太區、歐洲區四大區域總部,進一步提升了效率,這一戰略能快速響應當地的市場需求,為未來長期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目前,泡泡瑪特的外籍員工已超過1000人,部分地區如北美地區的團隊已經實現了百分之百的本土化團隊管理。

  「我們認為一個IP的生命力和商業價值其實取決於公司的投入和運營,以及這個投入是不是健康的、可持續的。我們一直相信‘尊重時間,尊重經營’的力量,也相信只有對IP長期投入才能煥發IP的價值。」泡泡瑪特認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