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1年翻3倍,最高19倍!25家超百億市值港股1年漲超150%,老鋪黃金、泡泡瑪特最受捧

2025-05-29 11:25

2025年年初至今,恆生指數漲幅超過15%,在全球股票市場中領跑。在近一年港股市場中,部分百億市值公司股價表現極為亮眼,一年內實現翻倍甚至更高的漲幅。其中,消費與醫藥板塊成為核心增長引擎,多隻個股漲幅驚人。

老鋪黃金登頂榜首!泡泡瑪特市值曾超3000億港元,小米一年大漲180%

從行業分佈來看,今年港股市場中的翻倍股主要集中在日常消費、可選消費、醫療保健以及信息技術這幾個熱門賽道,這些領域的核心資產憑藉強勁的增長潛力和業績表現,成為市場資金競相追逐的焦點,持續吸引着大量資金的湧入。

在過去一年,港股市場涌現出多個消費類明星企業。其中,老鋪黃金、泡泡瑪特、蜜雪集團被市場譽為「新消費三姐妹」,這三家公司的市值均超過千億港元,為市場帶來諸多驚喜。老鋪黃金自上市以來漲幅驚人,狂飆逾1900%,穩居榜首。港股泡泡瑪特同樣表現不俗,股價創下235港元/股的歷史新高,市值一度超過3000億港元,一年內暴漲近5倍。受「三姐妹」帶動,新消費板塊牛股頻出。毛戈平、衞龍美味、古茗等表現亮眼,一年分別累計上漲278%、178%、174%。

隨着年輕消費者觀念轉變和消費市場升級,新消費龍頭企業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和卓越業績,促使市場對消費股的投資觀念發生重大轉變。新消費已成為投資新焦點,預計將繼續釋放巨大增長潛力,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國金證券指出,與傳統消費不同,新消費正通過前沿趨勢重塑商業價值,「情緒價值驅動」「它經濟」和「AI+消費」等新邏輯與年輕消費者習慣緊密相連並得到持續驗證。

近年來,中國創新葯企出海熱潮不斷,創新葯賽道也涌現出眾多牛股三生製藥、科濟藥業 - B、亞盛醫藥 - B、藥明合聯等公司年內漲幅皆超過150%。招銀國際發表報告指出,受益於創新葯出海交易、國內集採政策優化、創新葯丙類醫保目錄落地、醫療設備招標復甦、內需復甦等積極因素推動,醫藥行業有望在2025年繼續迎來估值修復。該行認為,跨國公司對中國內地創新葯資產的購買熱情不減,將持續成為推動中國內地創新葯出海的重要動力。

除此之外,其他領域同樣亮點頻現。受益於算力提升,金山雲漲325%受金價上漲影響,靈寶黃金、萬國黃金集團分別上漲241%、234%。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集團近一年漲幅達180%。其Q1營收、經調整淨利潤均創歷史新高,手機全球市佔率達18%。同時,SU7系列累計交付25.8萬輛,汽車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至28%,成功躋身新勢力第一梯隊。

港股牛市正在路上?誰有望成為下一個「翻倍黑馬」

2025年以來,南向資金「洶涌澎湃」,截至5月27日收盤,南向資金成交淨買入額達6333.35億港元,單日淨流入超百億港元的交易日頻繁出現。從近年趨勢看,2020年至 2023年南向資金成交淨買入額逐年遞減,2024年大幅躍升,2025年加速上揚,預計今年南向資金成交淨買入額可能打破2024年全年紀錄。

眾多機構紛紛持續看好港股市場。中泰國際表示,當前港股處於政策託底與博弈不確定性的再平衡階段,政策端多維度發力提供託底支撐,同時新經濟領域等新興產業在政策驅動下成為新增長引擎。光大證券也指出,港股市場有望延續震盪回升格局,當前恆生指數與恆生科技指數估值處於中等偏低及歷史低位,具有較高投資性價比。

中信證券表示,展望未來一年,中國權益資產正迎來年度級別牛市。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存在具備獨佔性的新經濟龍頭資產;二是A股公司赴港上市帶來眾多優質製造業龍頭公司;三是18C制度吸引專精特新企業,同時美股中概股也有望加速回歸。

港股的流動性也在出現長期趨勢性改善。海外資金增配港股,全球配置需求增長,海外投資者增配中國資產,海外積累的美元資金逐步迴流。港股市場出清較為徹底,估值相對較低,歷史包袱較少,有望提前於A股出現指數級別牛市。建議港股在中國股票資產配置中的合理比例提高至45%以上。

行業方面,中信證券建議關注商品消費領域經營穩健的食品飲料龍頭、積極推動產品創新的潮玩和美粧個護等;服務業擴內需關注港股的消費互聯網、餐飲龍頭,文旅產業鏈的OTA和酒店,以及醫療服務的眼科/齒科等。中長期做好社會保障,商業醫療保險及個人養老金也有望帶動保險行業發展紅利。

摩根士丹利在其中國市場年中策略報告中,上調中國資本市場的指數目標,並預測人民幣匯率將走強。目前投資者對市場的低配倉位也對市場有利。然而,由於持續的通縮宏觀挑戰,該行對中國市場維持「與大市同步」的評級,並更青睞中概股及H股多於A股。該行上調了恆指的「基本情境」預測,預計至明年年中目標為24500點(此前今預測今年年底為20800點),相當於明年6月預測市盈率10.6倍,預計明年股盈增長5%。在「牛市情境」下,明年年中目標為28000點,市盈率11.5倍。

短期內,大摩更看好離岸市場,因人民幣走強和關税緊張局勢的部分緩解。同時,鑑於南向資金的強勁勢頭和A股企業在香港積極進行雙重上市IPO活動,預計香港市場將獲得更強的流動性支持。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