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RDC第一股登場,中國核藥熱潮揭開序幕

2025-05-28 10:37

原標題:RDC第一股登場,中國核藥熱潮揭開序幕

中國創新葯下一個爆點來了。

5月26日,先通醫藥申報港股上市,18A板塊將迎來核藥*股,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事件。

過去幾年,核藥一直是全球醫藥板塊最熱門的資產,曾出現短短八個月時間里,四家跨國大藥企入局,累計超百億美金併購的現象級表現。

原因不難理解。核藥橫跨診斷+治療兩大領域,且商業邏輯均被得到證實:診斷核藥、治療核藥,都已誕生10億美金+重磅炸彈。

外企對於核藥資產的追逐,必然會推高國內核藥資產的定價。再加上過去半年,港股創新葯資產火熱,ADC明星藥企映恩生物更是上演了上市暴漲的神話……先通醫藥IPO,極有可能揭開中國核藥熱潮序幕。

/ 01 /

診斷+治療狂想曲

核藥受到市場追逐,是因為在治療層面有着極大的空間,在診斷領域也充滿想象力。

例如,治療市場,精準放療藥物RDC走在爆發的路上。

所謂RDC,像是熱門ADC的孿生兄弟。ADC由抗體+連接子+毒素三部分構成,RDC同樣具備「三大件」,為抗體/小分子/多肽+連接子+核素。

RDC的抗體部分選擇更多,既可以是抗體也可以是小分子藥物或多肽,但原理相近,都是針對在正常細胞低表達而在癌細胞高表達的靶標。兩者*的差異在於「毒素」部分。ADC中的「毒素」是小分子藥物,而RDC中的「毒素」則變成了核素。

簡單來説,ADC實現的是精準化療,而RDC則能夠實現精準放療,思路相近,效果同樣不容小覷。

諾華的Pluvicto選擇了前列腺癌過表達的PSMA作為靶點,改變了前列腺癌的治療標準,業績大爆發。2024年,Pluvicto收入達到13.92億美元,上市短短2年就成為重磅炸彈藥物,並且高增長還在繼續。

上文提及,核藥不只是治療,更包括診斷,且診斷市場爆發更早。據BBC Research數據,2020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約為93億美元,其中診斷藥物佔比83.4%,超過70億美元。

診斷市場,也已經誕生重磅炸彈。核藥龍頭Lantheus公司開發的診斷核藥Pylarify ,在過去3年銷售額翻倍,2024年總額已超過10億美金,上演速度與激情。

診斷+治療市場持續爆發,讓市場進一步看到核藥魅力,不再懷疑潛力。正如DS8201帶動了ADC的爆發一樣,Pluvicto、Pylarify的狂飆,徹底點燃了市場熱情,讓核藥徹底成為風口。

/ 02 /

複製ADC熱潮

大藥企爭相佈局核藥資產。

此前,曾上演短短八個月時間里,四家跨國大藥企分別收購了業內最熱門的四家核藥公司:

諾華以10億美元收購 Mariana Oncology;

禮來以14億美元收購 Point Biopharma;

阿斯利康以24億美元收購 Fusion Pharmaceuticals;

百時美施貴寶更為大方,斥資41億美元收購RayzeBio。

火熱不僅體現在收購數量,更體現在對於核藥資產的高認可度。例如,*收購案主角,RayzeBio並沒有管線上市,最快的資產處於3期階段,但卻收穫了41億美元的定價。

而診療一體化佈局的Fusion,核心管線關鍵2期臨牀TATCIST數據還未讀出的情況下,就被大藥廠24億美元收購。

熱度延續至今,且蔓延到了上游。2024年9月份,成立僅僅2年的放射性同位素生產商PanTera,就獲得1億美元的A輪融資。據EQT稱,這是比利時公司在生命科學領域有史以來規模*的A輪融資。

原因不難理解,核藥產業化邏輯越來越順暢。

過去市場對於核藥的顧慮,除了研發端,還包括生產和分銷層面。因為核素半衰期非常短,容易失去療效。

這導致RDC無法提前量產和進行長距離運輸,生產和分銷帶來嚴峻挑戰。但隨着諾華在工廠擴張、分銷網絡建設等方面打造更成熟產業鏈的經驗為市場所熟知,后來者的突圍難度逐步降低。

在這一趨勢下,核藥爆發是必然的。這也是由先通醫藥拉開的中國核藥熱潮,值得我們期待的原因。

/ 03 /

確定性與想象力雙擊

中國資產不會缺席核藥浪潮。

經過多年深耕,部分國內核藥頭部企業,已構築差異化優勢,具備衝刺底氣。此次申報IPO的先通醫藥,是國內首批、全球少數實現從核素研發、製造、流通、商業化端到端全產業鏈能力構建的企業,某種程度上給了我們一個觀察窗口。

端到端全產業鏈的打通,意味着先通醫藥解決了大部分核藥企業未能逾越的「資質、生產、配送、人才」4大困擾。這對於核藥企業而言至關重要,任一短板都會影響競爭力。

例如,資質方面,由於涉核,該產業監管嚴格、准入門檻高,資質尤為關鍵。再比如生產方面,目前,大多數核藥公司需進口,導致成本高、供應鏈體挑戰大。至於配送更是關鍵。正如上文提及,核藥半衰期無法提前量產和進行長距離運輸,因為配送能力是關鍵,如果無法自主具備配送能力,競爭力會大幅削弱。

在解決短板的同時,先通醫藥兼顧務實主義和進取心,從「跟隨式創新」到「全球競爭力」的漸進思路,聚焦神經、心血管、腫瘤三大領域,完成包括15項資產在內的「診+療」一體化佈局。

其中,「跟隨式創新」管線包括XTR005、XTR008、XTR012、XTR015、XTR020在內,屬於海外已經被驗證過臨牀價值但國內尚處於空白品種,負責在短期貢獻現金流。

上述管線,先通醫藥在國內進展*。例如,XTR008在今年4月份已經遞交NDA申請,預計在2026年獲批,有望成為國內*SSTR治療核藥,解鎖50億元市場。

XTR005作為Aβ-PET顯像劑氟[18F]貝他苯,更是國內*Aβ-PET顯像劑,目前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有望藉助AD治療藥物銷售實現同步放量。

XTR012則可能拜耳前列腺癌藥物Xofigo®的國內首仿,在今年1月份已經遞交NDA。

「全球競爭力」管線,包括XTR003、XTR004、XTR021在內,屬於FIC或BIC,則負責打開未來天花板。

其中,XTR003、XTR004均為PET心肌顯影,用於檢測心肌存活性,但在結構層面有所不同,前者為氟-18標記脂肪酸PET示蹤劑,后者為氟-18-氟甲基-P-苯基十五烷酸,但均對標通用醫療的 黑科技」Flyrcado,期望角逐50億美元市場。

XTR021的定位是PSMA核藥領域的BIC,相較於Pluvicto展現出更快速的抗原反應和內化效率,有望增效減毒。

雖然未來表現如何還有待跟蹤,但考慮到先通醫藥的研發平臺已經得到驗證,且完成端到端能力的構建,因此具備進擊「底藴」;而賬上現金流充沛且有產品進入商業化,具備自我造血能力,提供更多可能,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值得市場期待。

正是基於上述邏輯,先通醫藥此前收穫了諸多資本的認可。2023年7月,先通醫藥獲得超11億元融資,成為當年中國國內醫療健康領域*的一筆融資。目前,股東陣容中,包括金石新材料、中金啟德、醫藥基金、同輻基金等一級市場明星機構和國家隊,IPO前最后一輪融資投后估值達到51.88億元。

當然,先通醫藥只是國內頭部核藥企業崛起的一個縮影。在政策等支持下,隨后國家藥監局、衞健委等部門陸續發佈關於放射性藥品研發、審批、生產經營等政策文件,高度重視核醫學的發展,中國核藥的大幕也算是正式拉開了。

/ 04 /

總結

今年以來,醫療板塊上演了一場史詩級的估值修復大戲。恆生醫藥ETF、港股創新葯ETF年漲幅均超過20%,個股更是漲勢迅猛。這種估值修復也傳導至新股的IPO環節。4月10日,ADC明星藥企映恩生物完成招股,結果堪稱火爆。映恩生物完成超募,最終募資額超過2億美元,創造了2022年以來18A章節港股上市的多個「*」。

隨着二級市場的持續回暖,優質創新葯企在港股IPO中出現「暴力美學」的概率越來越大。因此,在這個當口,邏輯紮實的核藥資產,未來的表現無疑值得期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