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5-05-30 19:22
編者按:美國5月大小非農數據重磅來襲;美聯儲下周四公佈經濟狀況褐皮書;蔚來、博通、Lululemon等將公佈財報>>
一、宏觀方面
本周美國聯邦法院裁定特朗普越權,宣佈4月2日的關税政策無效,但隨后美上訴法院又恢復實施特朗普政府原有關税政策。與此同時,特朗普會見鮑威爾並敦促美聯儲降息,鮑威爾重申將繼續堅持貨幣政策獨立性。
「新美聯儲通訊社」Nick Timiraos稱,美聯儲會議紀要凸顯對物價上漲的擔憂,政策制定者基本上一致認為,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失業率和通脹風險增加,不應改變他們的觀望政策立場。
展望下周,美國經濟狀況褐皮書和5月大小非農數據即將公佈,中國將公佈5月財新制造業PMI。財報方面,博通、蔚來等科技巨頭將陸續公佈財報。端午節假期港美股不休市,港股通休市一日。
下周經濟事件方面:
周一(6.2):
周二(6.3):
周三(6.4):
周四(6.5):
周五(6.6):
|
下周經濟數據方面可關注:
周一(6.2):
周二(6.3):
周三(6.4):
周四(6.5):
周五(6.6):
|
美國勞動力市場出現放緩跡象,或預示5月非農數據里失業率略有上升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美國高級經濟學家Oliver Allen表示,「儘管我們要警惕對單周數據做過度解讀,但這份報告中確實出現了勞動力市場放緩的初步跡象,持續申請失業救濟金數據涵蓋了非農就業報告調查周,預計下周五發布的月度非農數據里失業率可能略有上升。」
二、新股方面
港股方面,下周暫無新股上市,2只新股正在招股 |
容大科技2025年5月30日至6月5日招股,擬全球發售1840萬股H股;預期定價日為6月6日;發售價將為每股發售股份10.00-12.00港元,每手買賣單位為500股,預期股份將於2025年6月10日開始在聯交所買賣。該公司是是一家銷售網絡遍及全球的自動識別與數據收集(AIDC)裝置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從事打印設備、衡器、POS終端機及PDA的設計、研發、製造及營銷。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該公司收益分別約為3.93億元、3.49億元、3.50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內利潤約為3744.7萬元、2760.3元、4134.7萬元人民幣。
新琪安2025年5月30日-6月5日招股,擬全球發售1058.54萬股H股。發售價為每股發售股份18.9-20.9港元,每手200股,預期H股將於2025年6月10日開始在聯交所買賣。據悉,該公司是一家食品級甘氨酸及三氯蔗糖生產商,深耕行業二十余載。
按2023年銷量及銷售收益計,該公司於全球食品級甘氨酸製造行業排名第一。就食品級甘氨酸而言,按2023年銷量及銷售收益計,該公司的全球市佔率分別約為5.1%及3.1%。於2023年,按銷量計,該公司的食品級甘氨酸佔全球食品添加劑市場約0.31%。
全球第二大穩定幣發行商Circle Internet Group( $CRCL )於2025年5月27日正式公佈紐交所上市條款,計劃以每股24-26美元的價格發行2400萬股股票,其中60%(約1440萬股)為現有股東二級市場減持,預計總募資額達6億美元。按中間價計算,公司完全稀釋后市值將達62億美元,成為首家登陸紐交所的主流穩定幣運營商。
USDC生態規模:截至2025年3月,Circle發行的穩定幣USDC流通量達601億美元,覆蓋490萬個錢包,用户基數突破6億,成為僅次於Tether(USDT)的全球第二大美元穩定幣。收入模式:2024年公司營收16.8億美元,其中99%來自儲備資產利息收益(主要為美國國債和現金等價物),淨利潤1.56億美元。截至2025年3月的12個月內,營收進一步增至19億美元,展現持續增長潛力。
2025 年 5 月,Omada Health 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招股書,計劃登陸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股票代碼定為 「OMDA」。此次 IPO 擬募資 1 億美元,由高盛、摩根士丹利擔任聯席承銷商。2024 年,Omada 營收達 1.698 億美元,同比增長 38%;2025 年第一季度營收 5500 萬美元,同比增幅提升至 57%。儘管仍處於投入期,公司淨虧損從 2023 年的 6750 萬美元收窄至 2024 年的 4710 萬美元,2025 年 Q1 進一步降至 940 萬美元,凸顯商業模式的可持續性與運營效率的提升。
三、財報方面
港股方面,下周電車新勢力蔚來將公佈財報。
美股方面,科技巨頭博通、CrowdStrike;零售巨頭Lululemon將公佈財報。
1、港股方面,可關注:
|
2、美股方面,可關注:
|
以上就是發仔為大家整理的下周需重點關注的內容~祝新的一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