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光伏教父退居二線:90后女兒接班 隆基鉅虧86億下的權力交替

2025-05-28 09:44

(轉自:市值財經)

光伏圈突發重要人事變動。

5月26日晚間,隆基綠能(601012.SH)發佈公告稱,李振國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

李振國被稱為「光伏教父」,其一手創辦的隆基綠能迄今已有25年發展歷史。截至5月27日收盤,隆基綠能市值達到1094億元。

在光伏行業仍處於深度調整階段,以隆基綠能為代表的光伏企業面臨大幅度虧損的當前,李振國離開管理層,將專注技術發展。

數據顯示,2024年,隆基綠能實現營業收入825.82億元,同比減少36.23%;淨利潤-86.18億元,同比減少180.15%。

值得關注的是,李振國退居幕后,但其女李姝璇被推至臺前。公告顯示,1993年出生的李姝璇提名隆基綠能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目前,李姝璇為鉅子生物的品牌宣傳部經理。而近期,鉅子生物正陷入核心產品可復美「造假門」。

從單晶硅「賭局」到千億帝國

李振國執掌下,隆基用第一個25年成為行業巨頭。

公開資料顯示,李振國與鍾寶申為蘭州大學物理系86級同學。1990年,李振國從蘭州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華山半導體材料廠,此后李振國進入西安理工大學幫忙籌建單晶生產線。

2000年,李振國註冊成立隆基綠能的前身—西安新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西安新盟」)。創業初期,李振國曾嘗試多個項目,但均以失敗告終。

2004年,隨着德國修訂《可再生能源法》,全球光伏市場開始進入規模化爆發期。是繼續做單晶硅,還是隨大流做多晶硅?

面對艱難抉擇,李振國邀約校友鍾寶申回國。他堅信,單晶路線是未來度電成本能夠降到最低的技術路線,這纔是光伏行業的服務本質。於是,二人決定,做單晶。

這一決定直接將隆基綠能成為行業霸主。2012年,隆基綠能在滬市主板上市。此時,隆基綠能已是單晶硅片的龍頭。根據隆基綠能2024年年報,公司單晶硅片在過去十年累計出貨量全球第一。

然而,上市之后,市場對於隆基綠能依賴單晶硅片產品的質疑聲不斷。2013年,隆基綠能提出「尋找和培育分散戰略風險的新業務」,李振國決定佈局下游產業。

此后的數年間,隆基綠能大手筆投資,通過內生及外延式併購的方式建設單晶硅棒/硅片、高效單晶電池和高效單晶組件等項目。

隨着產業鏈不斷延伸,隆基綠能的定位已經從「全球領先的單晶硅片製造商」,轉變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太陽能科技公司」。通過構建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分佈式光伏解決方案、地面光伏解決方案、氫能裝備等業務板塊,隆基綠能形成支撐全球零碳發展的「綠電」+「綠氫」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

在最高峰時期,2023年,隆基綠能營收規模首次超過千億,達到1289.98億元,同比增長60.03%;淨利潤148.12億元,同比增長63.02%;扣非淨利潤144.14億元,同比增長63.31%。

如今,創業25年,李振國決定退居幕后。5月26日晚,隆基綠能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於5月23日收到李振國提交的書面《辭任報告》,李振國將專注於公司研發和科技管理工作,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

辭任后,李振國將繼續擔任隆基綠能中央研究院院長、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術官,帶領團隊聚焦光伏前沿技術攻關,支持公司長期發展。

而隆基綠能的董事長鍾寶申將兼任公司總經理,並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技術迭代陣痛

董事長管理存諸多失策

創始人離開管理一線,隆基綠能剛剛走過最艱難的2024年。

受行業競爭加劇的影響,PERC和TOPCon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降,產能開工率受限,技術迭代導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增加,參股硅料企業投資收益虧損,隆基綠能出現增量不增收、近十年來首度虧損的局面。

繼2023年淨利潤下降近三成之后,2024年,隆基綠能實現營業收入825.82億元,同比減少36.23%;淨利潤-86.18億元,同比減少180.15%;扣非淨利潤-87.47億元,同比減少180.74%。

2025年一季度,隆基綠能營業收入136.52億元,同比減少22.75%;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繼續虧損14.36億元、19.83億元,同比減虧38.89%、18.03%。

在鍾寶申看來,除了行業供需失衡,開工率不足等外因,隆基經營管理中諸多失策則是造成公司業績鉅虧的內因。

由於高效能產品長期供不應求,隆基形成了「以產定銷」的運營模式和思維慣性。2023年下半年,隆基新產品出現了嚴重的研產銷脱節的錯誤。直至2024年下半年,隆基開始停產相關產品,又造成了大量的停產損失。另外,美國業務也直到2024年下半年纔開始恢復。

「雖然管理層在2023年已經預判了市場的下行,但是組織慣性強大,沒有及時調整資本支出和預算,直至2024年第二季度纔開始徹底的成本轉型。」

在隆基綠能的年報中,公司介紹,隨着電池技術加速迭代,TOPCon技術代替PERC技術成為市場主流,新一代N型BC(Back Contact背接觸)技術快速崛起。

BC電池技術的量產,已經成為隆基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這也或是李振國退出管理層,鑽研技術的主要原因。

不過,與此同時,李振國也有意將女兒推上臺前。隆基綠能發佈的公告顯示,公司進行新一屆董事會換屆選舉,1993年出生的李振國之女李姝璇被提名隆基綠能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將在股東大會選舉通過后履行職責。

值得一提的是,李姝璇曾任職於光大銀行西安分行,現任西安鉅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傳部經理,兼任東莞蜂巢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而近期,鉅子生物旗下重組膠原蛋白品牌可復美陷入「配方造假門」。

此前,光伏行業上市公司中,已有通威股份合盛硅業晶澳科技、上機數控等多家上市公司完成二代接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