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小米盧偉冰:自研芯片僅用在旗艦,未來要自研5G基帶

2025-05-28 10:26

(文/觀察者網 呂棟 編輯/張廣凱)

「做芯片不易,這幾天輿論環境,一些自媒體、水軍確實不太友好,對中國芯片行業的發展不是太健康,希望大家多給我們一些支持和鼓勵。」5月27日晚間,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業績會上對觀察者網説道。

最近一周,小米自研芯片始終是一個輿論熱點。尤其在小米芯片「玄戒O1」發佈后,Arm在宣發文章中使用了「定製芯片」(customizable silicon)的字眼,更把小米芯片捲入輿論風暴,之后小米公開發文否認「定製芯片」,Arm也重新發文稱「玄戒O1由小米旗下玄戒芯片團隊打造」。

盧偉冰在業績會上坦言,做旗艦芯片非常難、周期也非常長,「所以我們未來僅規劃把芯片用在旗艦手機,或旗艦產品中,還沒有用在其他產品上的計劃。」「任何消費電子巨頭最終都是芯片巨頭,像蘋果、三星和特斯拉,只有掌握底層芯片的能力,才能做到長期差異化的產品體驗,才能真正形成護城河。」他説道。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Omdia發佈的報告,2024年,63%的小米手機使用的是聯發科SoC;高通的供應占比為35%,主要用於中高端機型;紫光展鋭作為國產芯片的代表,獲得了2%的供應份額。

這家機構認為,玄戒O1作為小米首代產品,主要承擔技術驗證使命,規劃出貨量保守控制在數十萬級別,受小規模流片影響,初期成本會居高不下。短期內,很難對其現有的旗艦SOC供應格局產生影響。

小米芯片搭載於新款手機上 圖源:觀察者網 小米芯片搭載於新款手機上 圖源:觀察者網

與玄戒O1一同推出的,還有一個4G基帶芯片「玄戒T1」。相比前者主要採用Arm公版架構,小米稱這顆4G基帶+射頻是全鏈路自主設計,也受到不少關注。目前在行業中,能做手機5G基帶的仍然屈指可數,主要是高通、聯發科、華為、紫光展鋭等。

盧偉冰對觀察者網透露,除了現在搭載的4G基帶(目前用在手錶上),小米還要去做5G基帶芯片的研發,最后把4G和5G整合在一起,更多用到手機上。

「芯片是一個平臺能力,大家不要把芯片當成簡單的產品去看。當我們的芯片成為平臺能力后,就可以拓寬產品線,跟小米的澎湃操作系統和AI進一步協同,形成產品的差異化體驗,這是我們長期思考或者要去做的事情。我覺得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達到目標,希望大家對我們的芯片業務多一些耐心。」他説道。

今年一季度,在國補等政策和新零售戰略助推下,小米手機和家電業務都表現亮眼,手機出貨量時隔十年再次成為中國市場第一,也幫助該公司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根據財報,期內小米實現營收1113億元,首次超過1100億元,同比增長47%;經調整淨利潤首次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64%。

在各項業務中,小米手機×AIoT的核心業務收入為927億元,同比增長22.8%,其中手機業務收入506億元,同比增長8.9%,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收入323億元,同比增長58.7%,創歷史新高;大家電業務收入翻倍增長;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收入達186億元,小米SU7系列單季交付75869輛。

本季度,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經營虧損為人民幣5億元。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該業務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為62億元和7億元。期內,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23.2%,上季度毛利率為20.4%,2024年毛利率為18.5%。

「SU7發佈這麼久,沒有一款是SU7的對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產品力強纔沒有對手,沒有對手就能夠保證利潤率。」盧偉冰對觀察者網稱,完全不擔心SU7的銷量會受到YU7上市的影響,因為產能嚴重不夠。

在渠道拓展方面,小米積極推進新零售渠道建設,一季度在中國大陸地區新增超過1000家小米之家,達到約1.6萬家,同時汽車銷售門店拓展至235家。

小米還披露,今年一季度研發投入67億元,同比增長30.1%,預計今年研發投入將達到300億元。截止2025年3月31日,小米研發人員總數擴至21731人,未來五年將投入2000億研發費用。

資本市場上,小米集團港股今天(5月28日)高開2%,截至發稿漲幅為2.52%,市值約1.4萬億港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