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Shein涉嫌違反歐盟產品安全法被升級調查

2025-05-27 18:22

(轉自:首席商業新知官)

首席商業新知官:NO.1Business Review

歐盟監管風暴正以雷霆之勢撲向快時尚巨頭Shein。

根據彭博社報道稱,布魯塞爾方面最快將於下周祭出"共同立場文件",將這場醖釀半年的消費者保護調查推向高潮。這份劍指產品安全與消費者權益的重磅文件,不僅可能讓Shein面臨年銷售額4%的頂格罰款,更意味着中國跨境電商在歐洲的黃金時代正在落幕。

布魯塞爾的監管鐵拳絕非空穴來風。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放話要將Shein和Temu架上"危險商品"的審判台時,或許沒人料到這場合規性圍剿會升級得如此迅猛。最新指控直指平臺商品存在鄰苯二甲酸鹽超標、童裝繩帶設計違規等安全隱患,而去年EDSA技術審計曝出的用戶數據濫用醜聞,更是讓這場調查演變成產品安全與數字治理的雙重絞殺。

耐人尋味的是,調查組特別揪住平臺客服系統"形同虛設"的痛點——數據顯示,法國消費者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處理周期長達23天,遠超歐盟規定的14天上限。

這場監管風暴的殺傷力遠不止罰款數字。當2歐元包裹處理費遇上150歐元免税門檻取消計劃,Shein的商業模式正在經歷結構性地震。去年從中國直郵歐盟的41.8億件包裹中,單價低於10歐元的佔68%,新政實施后這些商品的綜合税率將飆升至32%。

更致命的在於供應鏈暗戰——葡萄牙紡織協會叫囂要徵20歐元/件的"特別關税",這種地方保護主義的抬頭,讓Shein在里斯本剛建成的智能倉瞬間淪為擺設。

布魯塞爾的監管組合拳處處透着精妙算計。2歐元包裹費看似零錢,實則暗藏殺機:按Shein去年在歐盟34億件包裹計算,僅此一項年成本就達6.8億歐元,這還沒算上即將生效的"綠色關税"。

而產品安全調查的4%罰款基數,恰恰選在Shein衝刺倫敦IPO的關鍵時點——若按2024年歐盟區28億歐元銷售額估算,1.12億歐元罰單足夠衝減其全年淨利潤的15%。

中國跨境電商的合規性塌方早有預兆。從Temu的"轉盤抽獎"暗黑模式到Shein的環保承諾摻水,平臺們用五年時間驗證了"野蠻生長必遭反噬"的商業鐵律。歐盟消費者保護網絡(CPC)的調查報告顯示,平臺標價29歐元的"純棉"牀品實際化纖含量達68%,這種系統性造假正在摧毀歐洲消費者的信任根基。

供應鏈的全球化漂移成為最后的救命稻草。Shein伊斯坦布爾工廠的產能已提升至日均15萬單,通過"土耳其設計+歐洲倉發"的新模式,成功將關税成本壓縮37%。但這種金蟬脱殼的策略面臨新挑戰——歐盟《關鍵原材料法案》要求平臺披露全供應鏈碳足跡,中國供應商的環保數據缺失可能引發新一輪制裁。

在這場監管與商業的終極博弈中,最諷刺的莫過於環保大旗淪為貿易保護工具。法國議會將快時尚定義為"日均千款上新",卻對本土品牌Zara的700款日上新視而不見。當Shein將舊衣回收積分做到1歐元/公斤時,H&M的同類型項目仍在以0.2歐元/公斤的補貼作秀。這種雙重標準揭示的,或許不是監管的正義,而是舊秩序對新生力量的集體恐慌。

站在風暴眼的Shein正在書寫跨境電商的轉型樣本:波蘭設計中心吸納了120位本土設計師,馬德里倉庫的自動化分揀系統將差錯率控制在0.3%。

但這些努力在歐盟的監管放大鏡下仍顯單薄——當布魯塞爾把2歐元包裹費稱作"合理管理成本"時,中國平臺們或許該清醒認識到:在歐洲市場,合規成本纔是新時代的入場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