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宏業基IPO遇回款難題,陳枝東給兄弟安排要職

2025-05-27 11:25

(轉自:預審IPO)

/瑞財經 程孟瑤

業績增長需要資金支持,獲得融資又需要業績基石,建築業寒風中,華南地區最大的非國有岩土工程企業深圳宏業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業基)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尷尬局面。

宏業基曾於20216月向證監會申請主板IPO20233月註冊制平移至深交所,2023824日過會,2023127日提交註冊,但提交註冊一年后仍未獲得註冊批文,今年1月,主辦券商招商證券主動要求撤回註冊申請。5宏業基輾轉港交所,計劃在港股市場融資,保薦人還是招商證券。

財務數據顯示,2022-2024年(簡稱:報告期)宏業基收入規模連續下滑,但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規模持續擴大,平均周轉天數174天增加至286回款難擺在眼前。

同時,其所處岩土工程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對資金要求較高,近三年宏業基不斷通過借新還舊滿足部分資金需求。

截止2025228日,宏業基待償還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余額4.68億元,手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進一步減少至1040.3萬元,這筆錢略低於其近3年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利息的均值,上市融資迫在眉睫。

A股招股書顯示,宏業基原擬募資逾5億,近六成用於補流;本次IPO,宏業基擬募資用於支付潛在項目的前期開支,提升研發能力,招募人才等等。

01

A股過會后

主辦券商獨自撤單

宏業基提交註冊申請后長時間未獲準註冊,可能是由於不符合當前深交所股票上市標準

宏業基202312月提交註冊申請后,深交所於20244月調整了股票上市規則,其中就包括將「近一年淨利潤」門檻由「6000萬元」提高至「1億元」。根據此前A股上會稿,宏業基2021-2023連續三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255.99萬元、7771.01萬元、7693.01萬元,均低於1億元。

雖然宏業基適合新規中另外提及的「已經通過本所上市審覈委員會審議的擬上市公司,適用原規則第3.1.2條規定的上市條件」這條解釋,但市場在實際執行時,交易所會分情況考慮。如果擬上市公司和新規則差距不大,會就具體情況進行溝通如果差距較大,尤其是業績下滑,會較難獲准註冊。

A股上會稿顯示,宏業基收入在2021-2023分別為14.67億元、12.29億元、10.9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24%-16.30%-11.30%持續較大幅度下滑

宏業基主要業務為樁基礎工程、基坑支護工程等地基基礎工程,屬於建築業中的土木工程建築業,進一步細分屬於岩土工程行業。

此番港股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宏業基營業收入分別為12.28億元、11.12億元、10.11億元,對應淨利潤4750萬元、5680萬元、7570萬元。淨利潤增長,但收入持續下滑。

《預審IPO》注意到,此番赴港,宏業基披露的2022年和2023年的財務數據與此前上會稿存在一些明顯出入,整體來看,2022-2024年,宏業基收入規模連續3年下滑。

宏業基的收入主要來自岩土地基工程,各期分別為12.04億元、10.50億元、9.71億元收入,呈下滑趨勢,對應貢獻98%94.4%96%的總營收。宏業基還有少量收入來自岩土新材料、氣能破巖技術、以及其他施工項目,這部分業務業績存在明顯波動。

02

收入結構生變

地產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

宏業基整體收入持續下滑的背后,是建築行業下行寒風地基行業作為建築業的一個細分領域很難獨善其身。

按照收入來源的不同,宏業基承接的項目主要包括產業園及總部、商業物業、市政工程以及岩土工程新材料及氣能破巖技術。從數據上看,互聯網大廠不斷壯大自建園區,彌補了宏業基近幾年在地產業務上吃的虧。

2022年,宏業基75%的收入來自產業園項目,而來自地產的收入佔比僅17%。不過到了2024年,宏業基收入結構發生明顯變化,產業園項目收入貢獻下滑至32.1%,地產收入佔比升至34.5%,超過產業園項目,成為第一大收入來源。

據悉,宏業基與中國建築、華潤集團、萬科集團等建築總承包企業、知名房地產開發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2019年進行的產業園區戰略轉型中,陸續開拓了騰創未來、中集集團、京東集團、OPPO深信服、字節跳動等高科技產業園區及總部大樓項目。

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騰創未來大廈、華為松山湖終端軌道交通、大疆天空之城大廈、字節跳動后海中心、OPPO 智能製造中心、京東深圳總部等大灣區背后都有宏業基的身影。

房地產作為建築行業的重要支柱,近年來的發展有目共睹。2023地產年終盤點時,千億市值房企僅剩72024年房地產行業幾項主要數據,新開工面積、施工面積、竣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均處於負增長中百強房企銷售規模同比下降26%銷售面積縮水24.4%

宏業基未能避開地產雷。上會稿顯示,20231231日,應收賬款前五名分別為中國建築、華潤集團、中國恆大、萬科股份、京東集團。其中,對中國恆大應收賬款金額為1.18億元包括恆大地產和恆大汽車,計提壞賬準備1.06億元

深交所上市委會議現場也曾要求其按照穿透后最終客户合併計算口徑,説明對恆大集團、花樣年地產、龍光地產等房地產開發商客户的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説明除房地產開發商外,其他主要客户逾期回款的原因及合理性,相關壞賬準備計提是否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收入規模窄的宏業基,手中握有不少客户的應收款,壞賬風險持續高懸。2022-2024宏業基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扣除壞賬)分別為5.97億元、6.99億元、8.84億元,總資產的33.4%34.7%43.8%。減值虧損撥備分別為1.29億元、1.60億元、1.95億元、佔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賬面總值的17.8%18.6%18.1%

2022-2024年,宏業基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平均周轉天數分別為174天、213天及286,其表示主要是來自總承包商的收入比例增加,而項目擁有人付款時間延長了收款周期;及市場低迷,導致客户付款周期減慢所致。賬齡在五年以上貿易應收款項規模從2022年的1385.7萬元增加至2024年的3817.2萬元。

客户回款速度放緩,對於資金密集型行業的來説無疑是一大考驗。融資活動現金流顯示,報告期內,宏業基不斷通過借新還舊維持現金流各期宏業基的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分別為4.13億元、6.08億元、5.40億元。

2024年,宏業基新籌借款4.28億元,償還銀行借款4.54億元,向金融機構還款1.84億元,支付銀行利息2020萬元,融資活動現金淨流出2.18億元。同期,宏業基取得經營活動現金淨額1.54億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同比減少6870.2萬元。

截止2025228日,宏業基待償還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余額4.68億元,手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進一步減少至1040.3萬元。

03

淨利增長60%

收入主要來自華南市場

不過宏業基的也不是沒有亮點。經濟放緩及房地產行業下滑導致直接材料的價格更具競爭力,反而提高了公司整體盈利能力。

在業務規模下降的情況下,宏業基的毛利率逐年走高,2022年的15.5%提升至2024年的23.7%,同期淨利潤逆勢增長60%

宏業基主要在華南地區提供岩土工程服務偏居一隅使得其項目來源受限業務區域高度集中。報告期內,宏業基主營收入可以説全部來自華南,其中深圳地區收入佔比高達70%以上。2022-2024年,宏業基來自華南地區的收入分別12.28億元、11.11億元、9.94億,總收入的100.0%99.9%98.3%

宏業基表示,由於岩土工程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在資金資源有限情況下,更傾向於承接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優質客户的優質項目,因此採用區域化經營策略收入地域集中在華南區域

而大灣區的建設為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數據顯示,2024TOP10房企平均拿地成本較2023年下降18%,但核心城市土儲佔比卻提升12%;長三角、珠三角重點城市銷售貢獻佔比已突破65%,較上年提升8個百分點。

報告期各期,宏業基分別承接了18個、4020個岩土工程新項目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手頭有76個岩土工程項目。各期末,宏業基未完成項目合約價值分別約為7.91億元、7.45億元、7.68億元。

04

陳氏夫婦牢握控股權

家族成員均任要職

備受關注的還有宏業基的股權結構,一般來説,在港股市場,股權過於集中會影響估值表現。招股書顯示,外部股東增資價2017初的4/股,增至20206月的8.16/,此后宏業基未從公開市場獲得融資。

宏業基的股權結構在過去多年中經歷了多次調整,創始人陳枝東個人持股大幅縮水,但仍保持絕對控股權。

2002年宏業基成立初期,註冊資本200萬元,陳枝東持股51%,其姐姐陳枝秀持股10%,劉法新持股39%,隨后經過多次增資和調整20163月資本轉讓后,陳枝東持股比例擴大至75%宏業基註冊資本來到1億元。

出於優化公司結構的考慮,1個月后陳枝秀和劉法新將25%股份轉讓給了陳枝東配偶王鳳梅全資擁有的宏業基投資,變為間接持股,持股比例不變。陳枝東也向宏業基投資轉讓3.5%股權,同時陳枝東還向第三方金郁投資轉讓了4%的股權,對價400萬元。

在經歷8次增資和4次股權轉讓后,宏業基201610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彼時宏業基分別由陳枝東宏業基投資、金郁投資分別持股67.5%28.5%4%

201610-201812月前,宏業基再次發生3次增資和1次股權轉讓,陳枝東的個人持股下降至44.76%宏業基投資下降至20.61%

隨后,陳枝東的持股進一步被稀釋,2024持股比例降至35.65%目前,宏業基的股權結構高度集中於陳氏家族成員手中,董事長陳枝東及其配偶王鳳梅,兩人合計直接及間接持有宏業基38.61%的股份,實際控制人陳枝東同時擔任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牢牢掌握實權。

陳枝東今年56,於19917月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工業與民用建築學士學位,一級建造師,主要負責制定發展戰略並主持董事會會議,參與本集團的技術研發。

王鳳梅陳枝東2歲,於19927月在中國西南交通大學獲得土木工程與結構工程學士學位,其獲得一級建造師資格時間比陳枝東還早了半年,目前為執行董事兼董事長助理,同樣參與技術研發。

陳枝東的兄弟姐妹也在公司中持有一定股份,並擔任重要職務陳枝東姐姐陳枝秀通過宏業基投資間接持有公司5.32%的股份進一步強化了家族成員在股權層面對宏業基控制。

陳枝東52歲的胞弟陳枝擔任總經理,為董事會提供專業意見及判斷,負責營運管理;60歲的胞兄陳枝為副總經理,負責工程管理;管理層中,家族成員也承擔核心職責。

一系列股權和人事安排,顯示出家在宏業基治理中的主導地位。這種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決策效率的提升,但也可能帶來治理風險,例如權力過於集中可能導致利益衝突或缺乏外部監督。

附:宏業基上市發行有關中介機構清單

獨家保薦人:招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