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關税摩擦影響下全球股票市場結構變化

2025-05-27 09:20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中信證券研究,作者:楊宇澤 顧晟曦 趙文榮

本報告聚焦全球股票市場的運行特徵與結構變化,提供定量跟蹤與橫向比較,供投資者參考。基於最新數據,分析各市場旗艦指數的近期表現、估值水平及交易所市場結構特徵,同時結合長期數據回顧指數波動趨勢、歷史估值分位數變化,通過構建全球市場對比框架,揭示市場的周期性特徵,同時跟蹤近期全球指數熱點動態,投資者理解市場結構變化提供量化支持。

2025年4月關税貿易戰在短期內對全球資本配置產生調整效應,金融與科技行業依舊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核心動力。

截至2025年4月底,MSCI發達市場指數中美國的權重為71.04%,較2024年3月底的74.35%有所下降;在新興市場方面,中國大陸權重由27.52%升至29.57%,印度權重由18.14%增至19.21%,整體新興市場指數呈現出較強的亞洲市場的集中度,體現出區域經濟結構的特點及資金流向的偏好。板塊方面,發達市場中信息技術板塊佔比23.86%,金融板塊佔17.25%,兩者合計超過40%,新興市場中金融板塊權重達到24.72%,首次超過信息技術的21.74%,凸顯了科技創新和金融服務對市場增長的推動作用。亞太及新興市場結構具備顯著的行業分化與區域經濟特徵。

市值與成交額方面,不同市場呈現出顯著分化。

美國市場繼續保持全球資本核心地位,紐約證券交易所與納斯達克合計市值超過58萬億美元,成交額分別增長10.97%和11.73%,顯示出美股流動性持續增強。中國A股市場則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在其他亞洲市場中,日本與印度市值和成交額小幅增長。而中國香港、韓國和中國臺灣市場則承壓下行,由於中美科技產業鏈中的高度嵌入密切相關,關税上調及技術壁壘可能削弱出口與估值預期,市值與流動性普遍下滑。

2025年4月全球股票市場表現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分化,反映出估值、盈利與宏觀不確定性共同作用下的市場再定價過程。

收益表現看,澳洲標普200和韓國KOSPI分別上漲3.6%和3.0%,美股整體承壓,標普500與道瓊斯工業指數分別下跌0.8%和3.2%。亞太新興市場整體表現堅挺,印度SENSEX30、印尼LQ-45等指數月度漲幅均超過3%。估值水平方面,當前多數市場處於歷史中高區間,標普500與納斯達克100最新PE為25.5與34.2,處於近十年83%與81%歷史分位。亞太多國指數如韓國、越南、菲律賓等PE均低於13倍,歷史分位也處於10%-30%區間,具備估值窪地特徵。盈利質量看,科技權重高的納斯達克指數PB達8.22倍,但ROE同樣領先(21%以上),支撐其高估值結構。新興市場如菲律賓、印尼與印度,PB在1.4–3.4倍區間,ROE維持雙位數水平,而韓國與恆生指數的PB分別僅0.88倍與1.32倍,但ROE仍保持7%以上水平,顯示估值明顯被低估。

標普500、日經225以及恆生系列指數進行指數定期調整。

標普道瓊斯指數宣佈對標普 500 指數進行成分股變動,Coinbase Global被納入標普500指數,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由於退市被剔除,生效日期為2025年5月19日。Nikkei發佈成分股定期調整的公告,BAYCURRENT被納入日經225指數,Mitsubishi Logistics Corporation 被剔除日經225指數, 於4月1日生效。恆生指數成份股納入美的集團和中通快遞-W,成份股數目將由83只增加至 85 只,於6月9日起生效。

風險因素:

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指數數據因可得性問題等因素出現錯誤或不完整;部分指數回溯歷史較短,可能會影響結論的準確性。


注:本文節選自中信證券研究部已於2025年5月26日發佈的《全球股票市場比較專題—關税摩擦影響下全球股票市場結構變化》報告,具體分析內容(包括相關風險提示等)請詳見報告。分析師:楊宇澤  顧晟曦  趙文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