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當七巨頭估值迴歸黃金買點:高盛力推谷歌(GOOGL.US)、蘋果(AAPL.US) 目標價看漲超30%

2025-05-26 14:52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段時間以來,美股震盪行情持續上演,上周的下跌終結了此前連漲態勢。面對劇烈波動的市場環境,高盛策略師David Kostin深入研判宏觀形勢,致力於發掘潛在投資機會。

具體來看,Kostin特別指出,當前「七巨頭」股票已顯現相對投資價值。雖然這些科技巨頭的估值並不低廉,但Kostin分析發現,相較於標普500其他成分股,這些科技領軍企業的估值已回落至過去六年最具吸引力的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一季度「七巨頭」整體盈利同比增長28%,遠超標普500指數9%的增幅。在此背景下,高盛分析師特別推薦其中兩支最具上漲潛力的股票——谷歌(GOOGL.US)和蘋果(AAPL.US)。

谷歌

谷歌長期佔據網絡搜索領域絕對領先地位,並藉此構建了極具競爭力的數字廣告業務。通過海量用户行為數據積累,谷歌建立了精準廣告投放的無可比擬優勢。

除廣告業務外,谷歌在雲計算和AI領域同樣舉足輕重。其Google Cloud平臺與亞馬遜(AMZN.US)AWS、微軟(MSFT.US)Azure並稱三大雲服務商。在AI佈局方面,谷歌正憑藉Gemini模型進軍生成式AI領域,最新推出的「AI模式」搜索引擎已集成Gemini 2.5技術。

不過谷歌正面臨美國司法部反壟斷訴訟的挑戰。今年4月,弗吉尼亞東區法院裁定谷歌在數字廣告技術領域(包括其廣告交易平臺和發佈商廣告服務器)構成非法壟斷,並認定谷歌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抑制競爭。該公司已表示計劃對這一判決提出上訴。

同樣在4月,在美國司法部裁決后不久,谷歌公佈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總營收902.3億美元,同比增長12%,超出預期10.8億美元,其中Google Services(包括谷歌搜索及其他服務、訂閲服務、平臺與設備、YouTube廣告)收入773億美元,同比大增10%;Google Cloud(雲計算、AI基礎設施、生成式AI解決方案)收入123億美元,同比大增28%,成為主要增長引擎;每股收益2.81美元,同比激增49%,超出預期80美分。

高盛分析師Eric Sheridan認為,數字廣告與AI的深度融合將推動谷歌未來的增長。

Sheridan認為:「在我們覆蓋的領域中,數字廣告是最早應用AI並實現貨幣化的細分行業之一。在此背景下(考慮到谷歌在Marketing Live大會上發佈的新產品),我們認為谷歌憑藉其領先的AI能力、基礎設施優勢,以及在用户和廣告主層面的規模效應,有望在中長期充分受益於AI主題。儘管投資者仍在爭論中長期計算模式的轉變、AI/ML崛起的財務影響、競爭格局和監管動態,但我們對谷歌的業務組合及其未來幾年的運營前景持樂觀態度。」

基於上述觀點,Sheridan給予谷歌「買入」評級,目標價220美元,隱含31%上漲空間。目前該股獲37位分析師評級,28家建議「買入」,9家給予「持有」,平均目標價197.69美元,潛在漲幅約17%。

蘋果

這家全球最具辨識度的科技品牌已從PC製造商成功轉型,構建起覆蓋iPhone、iPad、Mac及可穿戴設備的完整生態,輔以快速成長的服務業務,成為華爾街首家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

但即便蘋果這樣的巨頭也難以規避地緣政治風險。近幾個月來,該公司捲入了特朗普不斷調整的關税政策風波。由於在中國市場有重大業務佈局,且供應鏈橫跨多個國家,蘋果尤其容易受到國際貿易動盪的影響。上周末,特朗普總統宣佈計劃對非美國製造的iPhone徵收25%的關税,進一步凸顯了這一脆弱性。

不過,拋開這些背景,蘋果本月早些時候公佈的2025財年第二季度業績整體符合預期。蘋果的財年日曆安排使得覆蓋節日購物季的第一季度通常是業績最強勁的時期,而第二季度的營收和利潤通常會有所下滑,本次財報也印證了這一點。儘管環比第一季度有所下降,但蘋果第二季度總營收為954億美元,同比增長6%,超出預期8.4億美元。該季度每股收益為1.65美元,同比增長12美分,超出預期3美分。

營收構成的細節值得關注。蘋果在3月當季面臨中國市場銷售放緩的問題,該地區銷售額為160億美元,比預期少8.3億美元。需要注意的是,中國銷售額下滑發生在特朗普宣佈關税之前,更多反映了中國本土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尤其是國內領先科技企業的崛起。展望未來,蘋果預計第三季度將因關税面臨約9億美元的損失。

積極的一面是,蘋果的服務業務同比增長12%,2025財年第二季度營收達266億美元,創季度歷史新高。在產品銷售方面,iPad和Mac產品線表現突出,同比分別增長15%和7%。儘管iPhone銷量同比僅增長2%,但蘋果管理層表示,沒有跡象表明消費者為避免潛在關税而提前購買產品。

這一因素成為高盛分析師Michael Ng分析蘋果股票的切入點,他進一步闡述了為何蘋果仍是可靠的投資標的。

「蘋果報告稱,3月季度未發現與關税相關的需求提前釋放的明顯跡象,且季度初和季度末的渠道庫存水平相近,這意味着蘋果並未為規避關税而向渠道過度鋪貨。我們感到鼓舞的是,iPhone升級用户同比增長兩位數——這反映了iPhone活躍安裝量創歷史新高——iPhone在美國、中國城市地區、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均為最暢銷機型……由於毛利率下降,我們將2025/26/27財年每股收益預期平均下調3% 至7.16/7.80/8.80美元,但蘋果產品和服務的持續強勁需求信號令我們感到振奮,」Ng指出。

基於看漲前景,Ng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253美元,隱含30%上漲空間。目前該股獲29位分析師評級,17家建議「買入」,8家予以「持有」,4家建議「賣出」,平均目標價228.22美元,潛在漲幅約17%。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