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艾伯維揮起拳頭

2025-05-25 10:59

轉自:新康界

艾伯維,作為昔日藥王的擁有者,面臨專利懸崖壓境,舉起拳頭揮向新戰場!

自免領域併購提速、神經科學重金押注、ADC賽道連出重拳,艾伯維以一場戰略大突圍,向市場宣告:斷腕求生,只為更兇猛的進攻。 

01

深陷泥潭

艾伯維近年來深陷多重危機,修美樂(阿達木單抗)作為艾伯維的現金牛,曾連續十一年蟬聯全球藥品銷售冠軍,累計銷售額超2000億美元。然而,隨着其在主流市場的專利保護陸續到期,生物類似藥的衝擊導致其收入斷崖式下滑。2024修美樂銷售額同比驟降37.6%89.93億美元,較2023年的144億美元大幅縮水。

1.艾伯維免疫領域核心產品

這一頹勢直接拖累艾伯維2024年淨利潤下跌12.03%。儘管艾伯維通過加速推廣Rinvoq(烏帕替尼)和Skyrizi(利生奇珠單抗)等自免新葯試圖填補缺口(表1,但其市場表現仍難以匹敵修美樂的巔峰水平,還要面臨強生、賽諾菲等巨頭的激烈競爭。

在血液瘤領域,艾伯維依賴的BTK抑制劑Imbruvica(伊布替尼)同樣陷入增長困境。作為全球首個上市的BTK抑制劑,伊布替尼曾以先發優勢佔據市場主導地位,2021年銷售額高達111.68億美元。

2.艾伯維腫瘤領域核心產品

然而,隨着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卡替尼等二代BTK抑制劑通過「頭對頭」試驗證明更優療效與安全性,伊布替尼市場份額被快速瓜分。2024年,伊布替尼銷售額同比下滑6.9%至33.47億美元。儘管Bcl-2抑制劑Venclexta(維奈克拉)仍保持12.9%的增速,但其作為全球唯一獲批產品的優勢即將被打破,百濟神州、亞盛醫藥等企業的同類藥物已進入臨牀后期,競爭格局日趨嚴峻(圖1)。

圖

1.BTK抑制劑產品上市時間及銷售情況

更為嚴峻的是,艾伯維在血液瘤領域長達七年的產品空窗期進一步加劇了危機。2016年維奈克拉上市后,直至20235月才推出第三款血液瘤產品EpkinlyCD3/CD20雙抗),但其上市一年半僅實現1.46億美元收入(表2),且需直面羅氏同類產品Glofitamab的競爭。

與此同時,艾伯維在CAR-T療法領域的佈局屢屢受挫2023年終止與Caribou Biosciences的通用型CAR-T合作,被諾華、強生等對手拉開差距。儘管2024年初以14.4億美元與Umoja Biopharma合作開發原位生成CAR-T療法,試圖通過技術創新彎道超車,但其錯失CAR-T第一波商業化紅利的現實已難以逆轉。

02

頻繁動刀

爲了走出「泥潭」,艾伯維在腫瘤領域多次揮刀,轉而瞄準自免與神經科學等賽道。

2023年以來,艾伯維在腫瘤領域接連終止多個外部合作與內部管線,涉及ADCCAR-TCD47等多個前沿技術方向。僅ADC領域,艾伯維便終止了包括ABBV-154ABBV-011ABBV-647在內的7款候選藥物開發,其中ABBV-011雖在I期臨牀中顯示出25%的客觀緩解率,但其療效未達差異化優勢,最終被戰略性放棄。此外,艾伯維還終止了與Caribou Biosciences的通用CAR-T合作項目,退回Harpoon TherapeuticsBCMA三抗HPN217及天境生物的CD47單抗,反映出其對高風險前沿療法的謹慎態度。

這一系列調整的背后,是艾伯維對腫瘤領域資源投入的重新評估。其腫瘤管線當前聚焦於血液腫瘤領域,依賴BTK抑制劑Imbruvica伊布替尼)和BCL-2抑制劑Venclexta維奈克拉)兩大成熟產品而外部合作項目的終止則暴露出其在實體瘤領域協同聯用方案的短板,其與加科思合作的SHP2抑制劑因缺乏內部KRASPD-1抑制劑等聯用搭檔而終止,凸顯了管線協同性的不足。艾伯維通過減法策略,將資源集中於確定性更高的領域,規避早期項目的高失敗率與長周期風險。

面對修美樂(Humira)專利懸崖的壓力,艾伯維加速通過併購與許可合作擴充自免管線(表32022年至2024年,其自免領域交易頻繁,包括以17.1億美元獲得明濟生物臨牀前TL1A抗體FG-M701的全球權益,收購Nimble Therapeutics的口服多肽IL-23R抑制劑,以及2.5億美元收購Celsius TherapeuticsTREM1抗體CEL383TL1A靶點因其在炎症性腸病(IBD)等領域的廣譜治療潛力成為佈局重點,艾伯維試圖通過差異化工程化改造建立競爭優勢。

艾伯維在自免領域license-in交易匯總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更為關鍵的是,神經科學領域則成為艾伯維的第二增長引擎2024年以87億美元收購Cerevel Therapeutics后,其神經科學管線覆蓋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病精神病等適應症,儘管核心資產emraclidineII期臨牀數據不及預期,但該領域整體收入仍實現16.6%增長,成為業績重要支撐。此外,艾伯維持續剝離非核心資產,如將囊性纖維化(CF)項目轉讓給Sionna Therapeutics,進一步聚焦優勢賽道。

03

ADC亮劍

與此同時,艾伯維聚焦ADC領域,兩次「亮劍」。

2023年11月,艾伯維以101億美元收購ADC領域先驅ImmunoGen,核心目標是其重磅產品Elahere(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Elahere是全球首個靶向葉酸受體α(FRα)的ADC藥物,於2022年11月獲FDA加速批准用於鉑類耐藥卵巢癌(PROC)治療,並於2024年3月獲得完全批准。Elahere填補了PROC治療的空白,其在III期臨牀試驗中顯示出顯著的總生存期(OS)獲益,為FRα陽性患者提供了首個有效治療方案(圖2)。

圖

2.Elahere的作用機制(左)及NCT04296890臨牀數據(右)

Elahere的商業表現同樣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銷售額達2.12億美元,2024年銷售額增至4.79億美元,全年增長潛力強勁。此外,ImmunoGen的研發管線還包括十余項ADC項目(圖3),如針對CD123的血液瘤藥物IMGN-632及下一代FRαADC藥物IMGN-151,進一步豐富了艾伯維在實體瘤和血液瘤領域的佈局。

圖

3.ImmunoGen管線圖

5月14日,艾伯維的c-Met靶向ADC藥物Telisotuzumab Vedotin(ABBV-399)獲FDA加速批准上市(圖4),用於治療c-Met高表達、EGFR野生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該藥物是全球首個獲批的c-Met ADC,針對約佔NSCLC患者18%的c-Met高表達羣體,解決了此類患者缺乏有效靶向治療的難題。

圖

4.Telisotuzumab VedotinABBV-399)獲FDA批准上市

臨牀數據顯示,ABBV-399在II期試驗中對高表達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達34.6%,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5.7個月,儘管總生存期(OS)提升有限(高表達組14.6個月)(圖5),但其差異化定位,避開EGFR突變耐藥的內卷市場,專注於野生型患者,為其贏得了獨特的市場空間。

圖

5.ABBV-399LUMINOSITY 臨牀II期的數據

此外,艾伯維還推進了下一代c-Met ADC藥物ABBV-400的研發,該藥物採用新型TOP1抑制劑載荷,在結直腸癌和胃癌的早期臨牀試驗中表現出更高緩解率(ORR35%),進一步拓展了c-Met靶點的應用場景。

目前,c-Met靶點在ADC領域的開發尚處早期,艾伯維憑藉先發優勢及ABBV-400的多適應症佈局,有望在未來進一步確立領導地位。與此同時,全球c-Met ADC領域競爭加劇,羅氏就曾以10.5億美元引進宜聯生物的c-Met ADC項目,但艾伯維憑藉成熟的商業化表現與臨牀推進效率,仍佔據顯著優勢。

結語

從專利懸崖的泥潭中躍起,艾伯維用減法聚焦核心,以加法拓寬邊界。儘管前路強敵環伺,但巨頭的拳頭既已揮出,便註定要重塑戰場規則

參考資料

[1]https://news.abbvie.com/2025-05-14-U-S-FDA-Approves-EMRELIS-TM-telisotuzumab-vedotin-tllv-for-Adults-With-Previously-Treated-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With-High-c-Met-Protein-Overexpression

[2] https://ascopubs.org/doi/pdfdirect/10.1200/JCO.24.00720

[3]艾伯維官網、中信建投證券、各種公開資料等

(轉自:新康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