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日本可能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末日」- SG

2025-05-22 23:37

法國興業銀行稱,全球金融市場可能面臨日本債券市場動盪引發的戲劇性轉變。

法國興業銀行首席全球策略師阿爾伯特·愛德華茲警告稱,日本最近的事態發展可能標誌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建立的有利投資環境的結束,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市場觀察人士表示,日本長期政府債券收益率正在經歷爆炸性上升,最近的20年期日本國債拍賣被描述為「1987年以來最糟糕的」。

EndGame Macro在X上寫道:「全球債券市場的裂縫剛剛變成了裂縫。」他強調了投標如何崩潰,而更長期限的收益率飆升至歷史新高,這表明這不僅代表技術故障,而且可能是「第一個主權多米諾骨牌倒下」。

愛德華茲表示,日本債券市場一直是全球收益率抑制的「基石」,日本機構歷來通過日元融資的套利交易和大量外國債券購買(特別是美國國債)來支持市場。

分析稱,隨着資本回流日本,而日本央行失去對其長端曲線的控制,外匯對衝國債回報率變得深度負值,這個時代似乎即將結束。

該策略師警告稱,如果日本國債收益率上升繼續吸引日本投資者回國,這些大規模套利交易的平倉可能會在美國金融資產中產生「響亮的吮吸聲」。美國財政部(GOVI)、(US10 Y)、(US2 Y)、(US30 Y)和股市(SP500)、(DJI)、(opp:IND)在日本資本流動膨脹后仍然脆弱,美國的財政狀況又增添了一層擔憂,愛德華茲將其描述為「滴答作響的財政定時炸彈」。

經濟數據加劇了日本收益率的壓力,日本核心CPI通脹率目前超過了美國和歐元區。彭博社在一篇文章中稱,這種通脹形勢加大了日本央行可能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的壓力,即使是適度的量化寬松縮減也已經在日本國債市場造成了巨大的需求缺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