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但斌最新持倉來了!有標的大漲80%!

2025-05-22 16:46

但斌的美股最新持倉終於來了!

SEC數據顯示,但斌東方港灣海外基金Oriental Harbor Investment Fund一季度末共持倉10只美股證券,其中7只美股和3只槓桿類ETF,持股市值合計8.68億美元,相比去年末9.95億美元下滑13%。

1

但斌一季度清倉四隻美股

這十隻美股證券分別是英偉達、蘋果、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C、3倍做多納斯達克100ETF、3倍做多FANG+指數ETN、NVDA每日2倍做多ETE和臺積電。

(本文內容均為客觀數據信息羅列,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從調倉動作來看,但斌在一季度就大舉清倉特斯拉、Palantir、Sound Hound AI、羅素2000三倍做多ETE四隻產品;其次「清倉式」減持15.79萬股臺積電,持股量相比上季度驟降95.26%,小幅減持6.3萬股NVDA每日2倍做多ETE、2.38萬股英偉達。

儘管美股一季度震盪下跌,納指回調超10%,但斌逆勢加倉動作更值得關注,他期內一舉加倉7只標的:

亞馬遜、3倍做多納斯達克100ETF、谷歌C、蘋果、微軟、3倍做多FANG+指數ETN和Meta。

其中亞馬遜獲增持55.5萬股,持股量環比飆增69.78%。同時3倍做多納斯達克100ETF、谷歌C、蘋果一季度持股量分別增長47.28%、38.31%、37.54%。

正如但斌在5月18日的朋友圈所言:「美股每次大跌之后都會創新高,每次都是買入的好時機。」

美股的確在「對等關税」帶來的史詩級暴跌后上演絕地反擊,納指自4月7日的低點漲超20%,步入技術性牛市。

東方港灣海外基金的資產組合同樣自4月7日以來實現大反彈,漲幅最好標的NVDA每日2倍做多ETE一舉飆漲80%,其次是3倍做多FANG+指數ETN,4月7日-5月14日累計漲幅達到68.44%。

按一季度持倉佔比計算,東方港灣海外基金的投資組合自4月7日累計漲幅超30%。

需要留意一點,3倍做多FANG+指數ETN(FNGU)的基金管理人蒙特利爾銀行(BMO)已贖回發行的所有FNGU份額,該ETN(代碼從FNGU臨時更換為FNGA)於5月15日正式退市。

BMO之所以將FNGA退市,是計劃發行新的ETN—— FNGB,該產品繼續跟蹤相同的指數FAANG指數,但新產品的費用和槓桿成本更高,FNGA完全清算后的約90天后,FNGB將繼續沿用FNGU代碼。

原始FNGU的持有人將必須出售所持頭寸,並且需要手動將資金再投資於新的FNGB ETN。

説回正題,就在美股雷霆反攻,納指直逼去年12月曆史高點20204.58點之際,如今似有「終點崩殂」之勢。

如此,但斌5月18日的靈魂發問——「不知這次是否例外?」,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2

美國又雙叒「股債匯」三殺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財政部拍賣160億美元的20年期國債,得標利率突破5%,以5.047%的高收益率售出,較預發行利率5.035%高出約1.2個基點,幾乎是該期限自五年前推出以來表現最差的一次。

20年期美債拍賣需求慘淡,美國金融市場又雙叒遭遇「股債匯三殺」。

美國三大股指創下自4月2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美元指數跌破100關口,跌至兩周低位。

美債收益率飆升至日內高點,30、20、10年期美債收益率均日內漲10個基點。10年國債收益率飆升至4.6%上方,為二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3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重新突破5%大關。

又是一次美債收益率走高,美元反而下跌的罕見組合,意味着市場繼續發出警告:美元霸權下的財政赤字模式不可持續,更多的債務是在增加「拋售美元」的動力。

全球四大PE巨頭KKR近期表示,由於美國財政赤字擴大且通脹居高不下,政府債券不再是有效的風險資產對衝工具,全球投資者應該尋求資產多元化配置。

該機構認為,美元目前被高估約15%,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第三高的水平。

隨着特朗普税改法案引發美國債務和赤字擔憂升級,交易員正大舉押注1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飆至5%。

目前市場正在高度關注美債市場的壓力是否會傳導至股市等更廣泛的金融市場。

嘉盛集團認為減税本身當然是利好,但若以美債危機為代價,美股恐遭遇更大的麻煩。

隨着美國信用評級近期被穆迪下調,「賣出美國」的交易有抬頭趨勢,但散户依舊堅持爆買美股。

周一,散户投資者逆勢大舉買入美股,淨買入額達到創紀錄的41億美元,佔當日交易量的36%,刷新歷史最高水平。

散户這波抄底美股已持續數周了,國內資金也在繼續買入美股嗎?

3

ETF資金流最新變化

從國內ETF資金流角度來觀察,上周美股強勢反彈,標普500、納指收復對等關税以來全部失地,跨境ETF頻頻漲幅位居前列,資金同樣有所流入。

Wind數據顯示,納斯達克100、標普500淨總回報、標普500上周分別淨流入5.72億元、3.05億元、0.96億元。

就在本周全世界高度關注美股反彈是否到頭之際,上周獲資金淨流入的納斯達克100指數,本周前三天反手遭淨流出6億元,標普500指數小幅淨流出2000萬,標普500淨總回報、標普500消費精選無資金淨流入、流出。

那資金本周前三天買了什麼?

Wind數據顯示,資金依舊避險情緒較為濃厚,債券類指數、貨幣基金指數「吸金」居前,滬做市公司債、深做市信用債、貨幣基金、中證短融本周分別淨流入24.19億元、20.80億元、17.72億元和12.55億元。

多隻國防軍工類指數頗受市場青睞,中證軍工、軍工龍頭和中證國防本周前三天合計淨流入20.96億元。

科創50指數一掃以往被資金拋售的境況,本周繼續「吸金」8.2億元,繼上上周淨流入27.23億元后,上周繼續淨流入20.27億元,是連續第三周獲得資金淨申購。

隨着美國信用評級近期被穆迪下調,至此美國完全失去三大評級機構的AAA的評級。

這或許會成為美股繼續反彈的阻力,新興市場股票再次成為機構焦點。

美國銀行近期將新興市場譽為「下一個牛市」(the next bull market),摩根大通也在本周將新興市場股票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

美國銀行投資策略師邁克爾·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領導的團隊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美元走弱、美國債券收益率見頂、中國經濟復甦……沒有比新興市場股票更有效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