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不確定時代下,聯博「固收+」的攻守新解

2025-05-22 15:04

當前,普通投資者的投資難度正在加大:

一方面,我國正邁入「低利率」時代,票息利率呈下行趨勢,信用利差逐漸收窄,純債基金的收益空間被逐漸壓縮;另一方面,關税衝突與地緣風險頻發,全球政策博弈深化,政策預期與基本面現實間的反覆權衡下,股票市場的波動也被放大……

當暴走的黃金開始下跌,當象徵着穩定的債券開始「碎蛋」,當A股市場在不同題材與板塊之間的切換愈發頻繁——市場正在用最直白的例子告訴我們:押注單一資產不可能實現「一勞永逸」的長期回報,資產配置纔是在不確定性中力求成長的解題思路。

而歷史數據也能證明這一點。

這是幾種基金指數在近5年間的走勢對比。其中,偏債混合基金指數象徵了股債兼備的固收+」類基金,不難看出,它不像股票型基金指數一樣大開大合,也比純債基金指數更有收益彈性。憑藉資產配置,「固收+」基金在相對可接受的波動範圍內收穫了比純債配置更高的收益展現出兼具低波和成長的特性。

數據來源:

Wind2020.5.19-2025.5.18

然而,並非所有「固收+」都能兑現關於「+」的承諾。「資產配置需要科學的框架而不是簡單的股債拼盤,真正的‘+’來源於對股債比例精細化的動態調整」,聯博匯利債券擬任基金經理張亦博、倪文樂解釋道。 

聯博匯利債券(A類代碼:023087C類代碼:023088是聯博基金於近日推出的首支「固收+」產品,整體定位低波成長策略。產品擬由兩位基金經理共同打理,其中,張亦博主要負責資產配置、股票倉位的管理;而倪文樂主要負責債券部分的投資。憑藉兩位基金經理穿越周期的資深經驗、科學嚴謹的投資框架、再加上聯博豐厚的底藴加持,聯博匯利債券力求成為當下市場中投資者穩進投資的新選擇。

近日,我們與兩位擬任基金經理進行了一場深度交流,今天與你一起從資產配置框架、股債管理細節及底層支撐體系三大維度拆解,聯博匯利債券的「+」將從何處來。

戰略資產配置——校準航向的精密羅盤

管理「固收+」產品的關鍵在於資產配置,而資產配置理論中的核心則是戰略資產配置(SAA,它是決定組合風險收益特徵的關鍵因素。

「通過戰略資產配置,我們可以確定組合中不同大類資產之間的配置比例,它解決的是‘選擇哪些籃子來放雞蛋’、以及‘每種籃子里放多少雞蛋’的問題。」擁有14年從業經歷,張亦博在資產配置領域有着深厚的經驗,他表示,聯博的資產配置邏輯是「數據驅動+動態校準」的雙軌機制基於嚴謹的模型,如羅盤般為組合動態地校準航向

1) 首先,基於聯博資本市場引擎量化模型,對市場未來10-50年的收益和波動做出預測,得出多資產未來十年的年化收益率和波動率,取中位數后根據模型的計算,並結合產品的整體目標得出配置比例中樞;

2) 確定好配置比例中樞后,還需要在周期內依據對各類資產的估值與風險的判斷,對配置比例進行精細化的有風險約束的調整

聯博匯利債券的定位是理財替代產品,我們力求在較低波動下追求絕對收益。在符合產品投資比例相關限制的前提下,以當前市場環境來看,特別是從產品的預期收益和預期風險的角度出發,1:9的權益固收比是現階段投資‘甜蜜點’,張亦博強調,當然這是模型計算的結果,而非主觀判斷,我們追求的是風險調整后的最優解也會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進行動態資產配置主動調整股債比例,以期降波動、控回撤優化風險調整收益。

戰術資產配置——股債兩端的精細管理

如果説戰略資產配置確定的是大方向,那麼接下來的戰術資產配置(TAA就是細節決定成敗的關鍵。

聯博匯利債券通過股債兩端的精細化操作,將「+」的價值落到實處。

固收策略方面,倪文樂表示,一季度債市調整反而提供了結構性機會,高等級信用債仍是核心配置。具體來看,目前債券部分會聚焦於中短久期高等級信用債,以此規避信用下沉,久期策略方面則採用啞鈴型分佈,短端持有高流動性品種,中長端捕捉利率波段機會。同時,利用利率債倉位靈活調節整個債券組合的久期目標。

「當前我們預計低利率環境下的信用利差和期限結構在政策、監管、基本面、機構行為等多因素作用下波動有所提升,只能通過精細化投資管理提升勝率。」倪文樂補充道,而量化模型的賦能,則是通過精密管理爭取收益增強的再一道工序:

1)擇券層面,基於聯博二十多年研究沉澱的系統化多因子信用債模型動態篩選標的。與股票的多因子策略類似,該模型從價值(利差、久期)、動量、質量、波動率等維度形成對每個債券的多因子評分,在既定的風險約束上進行組合優化,得分越高的債券在組合中權重越大。這樣的好處是更加側重於自下而上擇券,能夠創造可複製、可規模化且與傳統策略的低相關性的超額收益

2) 風險控制層面,則依託於聯博全球投資團隊共享的信用評級平臺(PRISM,對信用債進行21級細分評級,前瞻識別尾部風險。

權益策略方面,張亦博選擇了一條更趨均衡的路徑——紅利+消費+科技成長三輪驅動力求在防禦與進攻間找到最優解:

1) 以偏高股息的紅利資產築底;

2) 捕捉消費復甦趨勢:從今年整體市場的政策方向、貿易戰可能帶來的消費向內需的轉向、一季度消費數據企穩回升的狀態、以及消費類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變化,消費復甦態勢向好,尤其聚焦基礎民生保障、新消費、消費以舊換新幾大板塊;

3)精選科技成長公司不追求景氣度的邊際變化,也不博弈AI短期的發展,科技成長方面的投資思路,更多是爲了在一個相對好的買點,增加組合在成長方向的配置比重,使組合風格更加均衡。

資管巨頭聯博——全球智識與量化引擎

當然,上述策略的落地,離不開聯博兩大核心支柱的支撐:全球化的投研體系與系統化的量化工具箱。

截至2025年一季度,聯博集團管理全球超8000億美元資產,其方法論歷經多次危機驗證。

張亦博表示,中國團隊與聯博全球是一脈相承的,「聯博本土團隊的模型也會借鑑海外模型,取長補短,不斷融合,同時我們也會定期與全球的基金經理在基本面層面進行討論,相互分享市場觀點。」這種全球視野+本土實踐的能力,為聯博「固收+」構建了「避險基因」。

而量化工具箱的運用,則是穩進回報的又一核心驅動。

「量化為決策提供了紀律性框架」,張亦博表示,「在當前波動的市場環境下,決策的紀律性至關重要,通過量化的手段可以避免過多的人為干預。同時,聯博特有的投后管理模型策略能夠清楚地展現風險歸因、業績歸因、因子歸因等等,使整個決策流程清晰透明。」

另外,張亦博強調,聯博秉持的是「量化基本面」策略,「在2022年股債雙殺的市場環境下,聯博在當年1月就迅速降低了權益倉位,將資產分配到現金上,這得益於我們在資產配置的量化模型上引用了可以快速反映市場的風險信號,比傳統的量化數據更能快速反映市場。」

寫在最后

今年以來,我們比任何時候更深刻地感知到,不確定性纔是這個時代的確定性。

投資不是精準地預測天氣,而是要學會在不同的天氣中航行。以資產配置為錨點,通過精細的運作爭取每一個增厚收益的可能,遵循紀律性的投資框架,聯博匯利債券A類代碼:023087C類代碼:023088,這隻攻守兼備的固收+基金,或許是不確定時代下,我們實現細水長流的「最優解。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排版:唐唐

責編:艾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