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話會總結 | CoolCo 2025年Q1 業績電話會核心要點

2025-05-22 12:06

編者按:聚焦公司高管觀點與展望,深挖業績背后的信息,助力投資者把握先機。 

業績回顧

• **財務業績**: - CoolCo (CLCO) 2025年第一季度總運營收入為8550萬美元,高於上一季度的8460萬美元,主要得益於新船交付和在租天數增加。 - 調整后EBITDA為5340萬美元,低於上一季度的5530萬美元(不包括370萬美元的非現金攤銷)。 - 淨利潤為910萬美元,較上一季度的2940萬美元大幅下降,主要由於運營收入減少以及掉期的公允價值變動導致的1430萬美元的負面影響。 - 運營利潤率為41%,儘管運營收入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較高水平。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為1.36億美元,未動用的RRCS額度為1.2億美元,總可用流動性為2.56億美元。

• **財務指標變化**: - **收入變化**:總運營收入環比增長1.1%,從8460萬美元增加至8550萬美元。 - **TCE(日均租金收入)**:平均TCE從上一季度的73900美元/天下降至70600美元/天,主要由於重新定位費用和還船成本增加。 - **調整后EBITDA**:環比下降3.4%,從5530萬美元降至5340萬美元。 - **淨利潤**:環比下降69%,從2940萬美元降至910萬美元,主要受運營收入下降和掉期公允價值變動的影響。 - **船舶運營費用**:每艘船的日均運營費用為16300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7600美元下降7.4%,歸因於干船塢維修完成和新船交付。 - **利率成本**: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平均利率成本為5.7%,其中75%的債務已通過對衝或固定利率鎖定。 - **股份回購**:2025年4月至5月,公司以平均每股5.59美元的價格回購了692,000股,佔總股本的1.3%。 總結:CoolCo在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了收入的環比增長,但由於運營成本增加及金融衍生品公允價值變動,淨利潤大幅下降。公司通過干船塢維修和新船交付降低了運營成本,同時保持了較高的運營利潤率和充足的流動性。

業績指引與展望

• **下一季度營收預期**:公司預計下一季度的營收將繼續受益於新造船的交付和長期合同的穩定收入來源,同時減少一次性重定位費用的影響。管理層未明確給出具體的營收預測,但強調其合同覆蓋率(83%)和平均TCE(約78,000美元/天)將為未來收入提供支持。

• **全年營收展望**:全年營收將受到LNG市場供需動態的積極影響,特別是未來幾年LNG供應的顯著增長(2024-2026年增長20%以上)。此外,公司通過長期合同和浮動費率合同的組合,預計將實現穩定的收入增長。

• **利潤率預期**:公司在第一季度實現了41%的運營利潤率,管理層預計隨着干船塢計劃的完成和運營效率的提升,未來季度的利潤率將保持在較高水平。調整后的EBITDA利潤率在第一季度為62%,預計未來將繼續維持在類似水平。

• **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ditures)**:未來12個月內,公司計劃完成三次干船塢維護,這將進一步優化船舶性能並降低運營成本。管理層未明確披露具體資本支出金額,但強調干船塢計劃按時、按預算執行。

• **全年運營費用率**:第一季度的平均船舶運營費用為16,300美元/天/船,較去年同期的17,600美元/天/船有所下降。隨着干船塢計劃的完成和新造船的加入,管理層預計全年運營費用率將進一步下降。

• **合同覆蓋率**:截至2025年剩余時間的合同覆蓋率為83%,2026年底前為72%,2027年底前為63%。管理層預計未來將通過新籤長期合同進一步提高覆蓋率。

• **現金流與流動性**: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擁有2.56億美元的可用流動性,包括1.36億美元現金及等價物和1.2億美元未動用的RRCS額度。管理層表示,這一強勁的流動性將支持未來的增長和潛在的資產收購。

• **LNG市場展望**:管理層預計,隨着歐洲庫存水平下降和亞洲市場需求的潛在回升,LNG價格可能下降,從而推動更長航程的貨運需求,進而提升噸英里需求。

• **資產價格與擴張計劃**:管理層指出,當前新造船價格仍處於高位(約2.5億美元/艘),但公司將保持耐心和紀律,尋找具有吸引力的資產收購機會。

• **長期市場潛力**:隨着2026-2028年大量新LNG供應上線,公司預計市場將逐步吸收現有運力過剩,長期合同需求將顯著增加,為公司提供更多增長機會。

分業務和產品線業績表現

• 液化天然氣運輸業務:CoolCo 專注於液化天然氣(LNG)運輸,運營13艘船舶,包括新建船隻和現有船隻,主要通過長期和浮動租約為客户提供服務,平均TCE(等效期租率)為每艘船每天70,600美元。

• 船舶租賃與合同覆蓋:公司擁有超過16億美元的合同收入積壓,覆蓋約59艘船年的運營,平均每艘船4.5年的合同期。截至2025年,合同覆蓋率為83%,並在2026年底和2027年底分別達到72%和63%。

• 船舶運營與干船塢維護:通過完成多次干船塢維護和新船交付,公司實現了船舶運營成本的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平均每艘船每天運營成本為16,300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7,600美元。

• LNG市場動態與增長潛力:公司預計2024年至2026年LNG供應將增長超過20%,並在2027年和2028年分別增長6%和10%,為LNG運輸需求提供長期支持。

• 資產管理與融資:通過中國租賃回購安排和利率互換,公司優化了資產管理和融資結構,75%的債務已對衝或固定,且無債務到期壓力直至2029年。

• 現貨市場與長期租約:公司在現貨市場保持部分船舶的靈活性,同時通過浮動和固定租約捕捉市場上行潛力,部分租約包含與LNG價格掛鉤的收益共享機制。

• 新船與技術升級:公司新增兩艘新船,並對現有船舶進行性能升級,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 股東回報與資本管理:2025年4月至5月,公司以每股5.59美元的平均價格回購了692,000股股票,佔總股本的1.3%,顯示出對公司內在價值的信心和資本紀律。

市場/行業競爭格局

• LNG市場供需動態:CoolCo預計2024年至2026年LNG供應將增長超過20%,2027年和2028年分別增長6%和10%,這將推動LNG運輸需求的增加。然而,當前市場的供需失衡導致現貨市場運費下降,市場復甦仍需時間。

• 船舶市場競爭:新造船價格仍然較高,雙衝程船舶的建造成本從五年前不到2億美元上漲至當前約2.5億美元。儘管如此,CoolCo管理層指出,2025年新船訂單已顯著減少,這可能在中期內對現有船舶價值形成支撐。

• 老舊船舶淘汰與市場再平衡:隨着LNG運輸船隊老齡化,20年以上船齡的船舶逐步退役,新船的交付將替代老舊船舶,推動市場供需再平衡。CoolCo預計到2026年底,市場可能需要60艘新船以替代老舊船舶。

• 長期租約與現貨市場的平衡:CoolCo採取了靈活的租賃策略,通過長期租約鎖定收入,同時保留部分現貨市場敞口以捕捉市場上行潛力。當前市場對長期租約的興趣增加,但租約價格顯著高於現貨市場水平。

• 地區需求差異與運輸距離:歐洲LNG庫存下降導致對美國LNG的高需求,但如果未來亞洲市場需求增加,將顯著提升運輸距離和噸英里需求,從而對LNG運輸市場形成利好。

• 行業政策與監管:CoolCo的中國融資租賃船舶暫未受到美國港口費用新規的影響,相關規定預計到2029/2030年纔會生效。這為公司在未來幾年內提供了一定的政策緩衝。

• 市場不確定性與地緣政治:地緣政治、關税政策及其對貿易模式的影響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但長期來看,LNG運輸需求的基本面依然強勁,尤其是在新LNG項目投產后。

• 資產管理與擴張機會:CoolCo保持資產管理的紀律性,儘管當前市場資產價格較高,公司仍在尋找合適的擴張機會,以在未來市場復甦中佔據有利地位。

公司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 **現貨市場疲軟**:儘管公司通過長期合同覆蓋了大部分船期,但現貨市場的低迷導致部分船舶的收益下降,尤其是短期內的市場不確定性對收入構成壓力。

• **重新定位和交付成本**:新船交付和重新定位(如將船隻從韓國運往美國墨西哥灣)導致一次性成本增加,這對季度收益造成了負面影響。

• **利率波動風險**:儘管公司已對75%的債務進行了對衝或固定,但利率波動仍可能對未對衝部分的債務成本產生影響,同時也可能影響未來的融資成本。

• **干船塢計劃的中斷風險**:儘管公司已完成大部分干船塢維修,但未來12個月內仍有三次維修計劃,這可能導致船舶的非運營時間增加,從而影響收入。

• **資產價格高企**:新船和二手船的價格仍處於高位,限制了公司在當前市場條件下擴展船隊的能力,同時可能增加資本支出壓力。

• **中國融資租賃的不確定性**:部分船舶通過中國融資租賃安排,這可能在未來受到美國港口費用新規的影響,儘管目前規則對LNG船舶的影響推迟至2029/2030年,但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需密切關注。

• **市場需求的地理分佈風險**:LNG貨物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歐洲,而亞洲市場的需求尚未顯著回升。如果貨物未能從歐洲轉向亞洲,可能會限制船舶的噸英里需求增長。

• **長期租約定價挑戰**:儘管市場對長期租約表現出興趣,但當前市場的遠期價格顯著高於現貨價格,這可能導致租約談判的複雜性增加。

• **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風險**: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貿易政策(如關税政策)可能對LNG運輸模式和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影響公司船舶的利用率和收益。

• **歐洲儲氣水平波動**:歐洲儲氣水平的變化可能影響LNG需求和價格,從而對公司船舶的市場定位和收益產生間接影響。

• **船隊老化和報廢風險**:儘管公司新船交付增加了船隊的現代化程度,但行業內老舊船舶的報廢速度可能影響市場供需平衡,從而對運費率產生壓力。

• **未來供應增長的吸收能力**:儘管未來幾年LNG供應預計將大幅增長,但市場是否能有效吸收這些新增供應仍存在不確定性,這可能對運輸需求和運費率產生影響。

公司高管評論

• **Richard Tyrrell**: - 表示雖然市場環境具有挑戰性,但CoolCo正在穩步接近市場再平衡,並將保持耐心和紀律,專注於最大化長期股東價值。 - 強調公司在第一季度實現了平均TCE為70,600美元/天,略低於上一季度,主要由於重新定位費用增加。 - 提到公司成功交付了新船並簽訂了兩艘船的浮動和固定費率合同,這些合同包括與租船人共享收益的機制。 - 對LNG市場的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隨着歐洲儲存水平的恢復和亞洲市場需求的增加,LNG運輸需求將會提升。 - 對於資產價格,指出兩衝程船舶的價格仍然較高,儘管有所回落,但仍接近250百萬美元。 - 對未來擴展船隊持開放態度,但強調需要保持紀律性,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機會。

• **John Boots**: - 強調公司第一季度的運營利潤率保持在41%,儘管運營收入有所下降。 - 提到公司總合同收入積壓超過16億美元,平均每艘船的合同期限為4.5年。 - 表示公司在第一季度的平均船舶運營費用為16,300美元/天,較去年有所下降,歸因於干船塢完成和新船交付。 - 強調公司擁有健康的資產負債表,沒有債務到期直至2029年中期,並通過利率互換對75%的債務進行了對衝或固定。 - 提到公司在4月和5月回購了692,000股股票,平均價格為5.59美元/股,顯示出對公司內在價值的信心。

• **整體情緒判斷**: - **積極**:管理層對LNG市場的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並強調公司在市場挑戰中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和運營效率。 - **謹慎樂觀**:儘管短期市場條件具有挑戰性,但管理層表現出對未來市場復甦的信心,同時採取了穩健的策略來管理風險和捕捉機會。

分析師提問&高管回答

• ### Analyst Sentiment摘要

• **分析師提問:** 請問目前固定費率與浮動費率租約的平衡點在哪里?對於固定費率租約的需求是否基本限制在12個月以內?是否有更長期限的興趣? **管理層回答:** 我們確實看到對更長期限租約的興趣,這主要取決於船舶類型,尤其是較新船舶的需求更高。即使是TFDE船舶,也有3到5年期限的興趣。然而,當前市場存在一定的遠期溢價(contango),即短期租金較低,但長期租金顯著高於當前水平,因此租户有時會選擇較短的租期。

• **分析師提問:** 從未來三到五年的市場來看,美國墨西哥灣未簽約的LNG供應量將大幅增加,這些供應量對運輸市場的影響如何? **管理層回答:** 這些供應量的影響取決於LNG的流向。如果流向歐洲,所需船舶數量較少;如果流向亞洲,則需求顯著增加。我們認為,LNG運輸市場的關鍵在於這些分子(molecules)最終的流向,這將決定運輸需求的增長。

• **分析師提問:** 目前非老舊船舶的資產價格如何? **管理層回答:** 資產價格仍然較高,主要受新造船價格的影響。例如,兩衝程船舶的價格從五年前接近2億美元上漲到高峰時的2.6億美元,目前略有回落至2.5億美元左右,但變化幅度不大。

• **分析師提問:** 公司是否有可能擴充船隊? **管理層回答:** 我們始終在尋找機會,但我們保持紀律性,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機會。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未來不會有合適的機會出現。

• **分析師提問:** 您提到Capital公司2027年開始的合同,CoolCo是否考慮類似的遠期租約來提高透明度? **管理層回答:** 是的,我們正在考慮類似的機會。雖然我們未能獲得該合同,但市場上還有其他類似的機會。我們認為,這種遠期租約的價格水平(如中位80,000美元/天或更高)是可以接受的。

• **分析師提問:** 新造船的中國租賃安排是否會受到美國港口費用新規的影響?如果受到影響,是否容易進行再融資? **管理層回答:** 根據目前的規則,LNG船舶在2029/2030年之前不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的船舶暫時不受新規限制。此外,我們的租賃安排從第一天起就有回購選項,但前三年有3%的提前還款罰金,接下來的三年為1.5%。

• **分析師提問:** 關於中國租賃安排,是否存在不確定性? **管理層回答:** 確實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目前LNG船舶的特殊規則使我們在未來三年內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將密切關注相關政策的發展。 總結來看,分析師對CoolCo的資產管理、市場策略以及未來增長潛力表示關注,而管理層則展現了對市場動態的深刻理解和對長期價值創造的信心。

點擊進入財報站,查看更多內容>>

此內容由AI大模型工具「華盛天璣」生成,並由華盛內容團隊編輯審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