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5-21 09:08
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網
2005年,當國內健康保險市場尚處萌芽階段,中國人保以「探索者」姿態成立了國內首家成立的專業健康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健康」)。20年后的今天,人保健康已從單一保險產品供應商發展爲覆蓋「保險保障、健康管理、科技賦能」的全生態服務商。5月20日,人保健康在北京發佈《二十年,爲了人民健康——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年社會責任報告》,這不僅是一部企業成長史,更勾勒出中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微觀縮影——從參與國家醫保治理到創新普惠金融模式,從破解老齡化困局到賦能新質生產力,人保健康用專業化實踐書寫着金融為民的時代答卷。
在「國之大者」中找準金融座標
在青島,董師傅16年前因為工傷高位截癱,原本沉重的護理負擔因「補充工傷保險+傷養服務」模式得到緩解:保險公司不僅提供醫療費用補償,還聯合專業機構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將工傷治療與養老照料結合。這一創新覆蓋1600余家企業、16萬參保人,成為普惠金融的生動樣本。
事實上,普惠性早已融入人保健康發展基因。人保健康承辦的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等政策性業務如同一張「民生安全網」,覆蓋全國超4億參保羣眾,累計賠付金額1000億元。立足基本醫保的「補充」定位,創新推出「防暑保」「大病保」等定製化產品,為300萬人次新市民提供就業、醫療等多維保障;在河南、安徽等7省,為100多萬低保困難羣眾提供大病補充保障,守牢防返貧底線。
當普惠金融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后,養老金融提出了「好不好」的新課題。人保健康將視角轉向銀發羣體,開啟了養老金融的創新探索。
面對「未富先老」的社會現實,人保健康構建起「產品+服務+生態」的立體養老體系:開發100余款超過60歲可投產品;依託門診慢特病項目開展慢病人羣疾病管理服務,服務人羣超2000萬;落地長護險項目,服務人羣超2200萬,從「重度失能」到「中度失能」的保障範圍擴展,彰顯着對老齡化需求的精準響應。
傳統金融服務持續升級,科技、綠色與數字化浪潮正重塑行業格局。
在數字金融領域,人保健康高度重視發展數字保險,通過技術賦能,有效擴大業務覆蓋面,提升服務效率,優化客户體驗,重塑業務模式,打造「線上化、科技化、普惠化」的業務模式,優化智能理賠運營服務體系,目前獲得保險賠付的理賠案件超400萬件,客户使用線上理賠服務的比率超過98%,客户理賠賠付滿意度超98%。
在科技金融領域,人保健康圍繞科技型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生命周期多樣化健康保障需求,構建完善多層次、專業化、個性化健康保險保障服務方案,同時,推動醫、藥、險融合,將特定藥械保障責任、診療技術(如質子重離子治療、CAR-T)項目納入惠民保項目。2024年為超7000家科技企業提供2.28萬億元風險保障。
在綠色金融領域,人保健康為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注入健康元素:為1.35萬家綠色企業提供5.24萬億元風險保障;深化全鏈節能管控,支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為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提供長期資金支持。截至2024年,在綠色金融領域投資超百億,用金融資本撬動生態價值。
從「產品思維」到「模式重構」的躍遷
「以前超過50歲就很難選產品,現在60歲還能買到醫療險。」北京市民李女士的感慨,折射出人保健康產品創新的温度。人保健康以「滿足全生命周期需求」為錨點,精心打造多層次健康保險產品矩陣。例如在醫療險領域,「好醫保·長期醫療」系列不斷創新:6年保證續保、覆蓋202種特藥(含3種CAR-T療法),引領行業從「短期險主導」轉向「長期保障」時代。
在疾病險領域,推出以自然費率定價的長期重疾險「健康福·百萬重疾(長期版)」,聚焦核心保障,化繁為簡,提高保障槓桿,創新增加了持續給付責任,實現重疾險從「單點賠付」到「周期管理」的跨越。
在護理險領域,探索構建了增額型、税優型、槓桿型和可選擇服務給付型四大商業長護險體系,「上海滬理保」「南通護理保」等普惠商業補充護理保險,受到了金融監管部門表揚。
如果説產品創新解決「保什麼」,那麼服務創新則回答「怎麼保」。人保健康將觸角延伸至醫保治理、健康管理等領域,開創獨特的「保險+治理」模式。
如2009年,在廣東湛江,人保健康將醫療服務全流程管控深入到各醫療服務環節,形成了商業保險服務醫療保障體系的「湛江模式」,是大病保險的「雛形」,被譽為商業保險服務新醫改的成功實踐。
此類實踐不勝枚舉:在江蘇太倉,創新「基本醫保結余資金購買大病保險」模式,為國家出臺大病保險政策提供實踐依據;在河南開封,建立全流程經辦長護服務,入選了2024年「金融賦能高質量發展年度榜樣」;在山東青島,協助政府建立「補充工傷保險」與「傷養服務」相結合的新型工傷保障制度;在陝西寶雞,創新探索形成了門診慢特病管理「寶雞模式」。
從產品創新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護者」,到服務創新醫保治理的「市場化新解法」,人保健康用創新因子不斷驅動變革,提升客户體驗。
從「保險孤島」到「醫險融合」的進化
在浙江長埭村,一場「健康共建」試驗正在改變村民的生活:1500名村民無論是否患病,均可享受人均70余萬元保額的健康保障,住院及16種慢病門診費用均可理賠。這個被稱為「健康共富樣本」的「長埭模式」,正是人保健康構建健康生態的生動註腳。
人保健康搭建起了「醫-藥-康-護-健-險」大健康生態體系,多種方式對接合作醫院4600余家,簽約合作普藥藥店21.7萬家,特藥藥房1500余家,康復護理門店機構260余家,簽約體檢機構門店2000余家。此外,打造涵蓋健康體檢、健康諮詢、健康促進、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就醫服務、藥品服務、康復護理共八大類30項150余款的健康管理服務產品,累計提供服務超1億人次。這種「保險+健康服務」的生態閉環,正是公司從「事后賠付」轉向「全程守護」的關鍵突破。
在企業端,「聯合醫務室」模式正在重塑職場健康生態:為企業員工設立的健康管理中心,提供體檢、問診服務,健康講座、八段錦教學等方式,「健康保險+就醫綠通+康復護理」的一體化方案,降低企業重疾發生率。
生態構建讓健康管理「觸手可及」,當AI、大數據等科技賦能讓服務變得「更聰明、更温暖」。
在覈保環節,「智能覈保平臺」依託4600余條AI規則,精準識別上千種疾病風險;在理賠端,「數字理賠生態平臺」實現「出院即理賠」,客户滿意度99%。
有速度更有温度的「人民保險」
在人保健康的線下網點,「愛心窗口」配備着老花鏡、輪椅等設施,工作人員用「慢語速、手寫板」為老年客户講解保單;線上平臺則推出「關懷模式」,APP字體放大、語音播報清晰易懂。這種「線上線下協同、傳統智能並行」的適老方案,讓銀發羣體也能享受便捷服務。
更具温度的是「陪伴式理賠服務」:湖北黃岡客户張先生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后,服務管家不僅協助其獲得6.12萬元醫保補充賠付,還全程跟進特藥申請,累計賠付69次,賠付金額達435.26萬元。這種「從投保到康復」的全周期陪伴,重新定義了保險服務的內涵。
有速度、温度,更有力度。從產品設計到理賠服務,消保理念滲透至每個環節:建立「三位一體」消保審查機制,對產品分級分類管理;構建「1+N」的智能客服體系,為消費者提供24小時全天候服務;2024年開展4600余場消費者教育活動,觸達2.7億人次,用「看得懂、聽得明」的方式普及保險知識。
目前,互聯網渠道提供的保險理賠服務實現了全國覆蓋,北至漠河、南至三沙、西到阿拉山口,到最后一個通公路的西藏墨脱,都已有客户的理賠記錄,累計提供理賠服務超400萬人次,累計賠付總額超280億元。
專業健康險的「高質量發展範式」
20年數據勾勒出強勁成長曲線:總資產由10億元增長至1412.6億元,實現了從十億量級到千億量級的跨越;償付能力充足,風險評級達AA級;保費收入從0.5億元躍升至48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43.1%;2024年實現盈利19.3億元,淨資產收益率(ROE)達15.45%,標誌着從「規模擴張」到「價值增長」的成功轉型。
從參與醫保治理「破冰者」到健康生態「構建者」,人保健康的二十年,是與時代同頻、與人民同行的二十年。未來,這家「國家隊」健康險公司將繼續以科技為翼、以生態為基,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續寫「金融為民」的新篇章,讓每個家庭都能感受到「人民保險」的温度。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