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債券「科技板」見微知著:從案例盤點看何種城投主體正在發行科創債?(東吳固收李勇 徐津晶)20250520

2025-05-20 22:0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摘  要

產業類主體在科創債市場的參與度顯著高於城投類主體:

1)當前產業類主體佔據我國科創債發行的主導地位,其發行數量和規模均遠高於城投類主體,或主要系城投類主體主營業務與科技創新屬性關聯度不高以及城投類主體在化債政策執行過程中新增發債受限所致

2)城投類主體在科創債市場的參與度明顯較低,一方面可能由於其業務領域相對以公益性運營居多,市場化經營以貿易業務、地產業務為主,且與地方政府基建項目綁定較深,因此在科技創新領域投入較少,符合科創債發行標準及條件的項目有限;另一方面可能由於35號文發佈后名單內的城投平臺基本只能以「借新換舊」名義在債市融資,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均對平臺新增發債審覈較嚴,因此,由於城投類主體通過新增發債進行融資的渠道受阻,故發行科創債的可行性進一步降低。

3)若區分科創票據和科創公司債來觀察,則可以發現儘管產業類主體在科創票據和科創公司債的發行中均為主力軍,但城投類主體與產業類主體在兩類科創債中的參與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即相較於科創票據,城投類主體更傾向於選擇科創公司債作為債市融資工具,表明城投平臺在交易所市場中發行科創債的意願及可行性相對更高,一方面或由於交易所市場對於科創債品種的審覈與管理機制較銀行間市場更為成熟與完善,另一方面或與科創公司債對於孵化產業園類發行人的支持力度較科創票據更充足、條件較科創票據更寬松,且有私募發行選項可提升發行成功率有關。

城投類主體發行科創債募資用途以償還有息債務為主:

1)自一攬子化債政策實施以來,城投類主體發行的科創債的募集資金用途主要包括三類:a)置換用於償還到期的公司債券本金的自籌資金、股權投資出資或基金前期出資:屬於該資金用途大類的債券共計11只,合計規模為150億元;b)對科技創新領域相關投資支出進行置換:屬於該資金用途的債券共計5只,合計發行規模為42億元;c)償還有息債務:屬於該資金用途的債券共計24只,合計發行規模為277.02億元。

2)其中,第二類募資用途的科技創新屬性更強,與「科創」概念的相關度更高,而第三類募資用途的科技創新屬性較弱,與「科創」概念的相關度較低。

從定性、定量雙重角度探究可發行科創債的城投平臺共性:

1)基於對14家於2023年10月以來已成功發行科創債的城投類主體的基本面情況逐一覆盤歸納,可知信用資質優良、市場化程度高、「335指標」契合度高或成為城投類主體可發行科創債的核心特徵,換言之,倘若城投平臺意圖將科創債這一品種作為新增融資的突破口,則需在平臺資質、業務領域和關鍵財務數據上儘量優化

2)a)平臺資質:14家平臺普遍具備較高的外部評級,多數為AAA級主體,且結合行政級別而言,省級和地市級平臺居多,同時地市級平臺均來自於省內核心城市,區縣級平臺亦來自於省內實力較強的區縣,因此整體呈現較優的信用資質水平。b)業務領域:14家平臺的主營業務大多圍繞產業投資、公用事業以及交通建設運營等領域,業務佈局兼具政策導向性和市場化屬性,或符合所在區域的發展戰略,或與科技創新需求有所關聯。c)關鍵財務數據:14家平臺儘管均未完全滿足「335」標準,但多數平臺至少可滿足其中1項指標,並且對地方政府回款依賴程度較低或盈利能力相對獨立於地方政府支持的平臺在發行科創債上相對更具優勢,即更易成為科創債的發行主體。

3)綜上,外部評級達AAA級、行政級別在地市級及以上且地處省內核心城市的城投平臺,若業務領域中承擔較多科創孵化任務或主管區域市政服務和城市大基建項目,且在資產、營收、淨利潤三項關鍵財務指標上未全部呈現較高的地方政府依賴度,即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內,則其在科創債預計在政策護航下快速發展擴容的未來,以該品種作為新增融資渠道的可行性有望大幅增加

◼ 風險提示:數據統計偏差;科創債政策風險;債市超預期波動。

正文

在2025年4月16日發佈的報告《債券「科技板」啟航:一文讀懂科創類債券的前世今生》中,我們曾對我國存量科創債的發行主體結構予以剖析,並且發現當前科創債發行主體性質仍以央國企為主,存續余額佔比超90%,且地方國企佔比略高於央企。基於此發現,本報告將進一步深入探究科創債市場發行主體中,城投類企業的參與度較產業類主體相比如何,以及從已發行科創債的城投主體中總結可發行科創債的平臺共性,以期為融資渠道受限的城投板塊提供債市融資新思路。

1. 產業類主體在科創債市場的參與度顯著高於城投類主體

根據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存量科創債數據,結合企業預警通口徑截至2025年4月30日的城投平臺名單,剔除公告退平臺和轉為市場化經營的主體后,可以發現當前產業類主體佔據我國科創債發行的主導地位,其發行數量和發行規模均遠高於城投類主體,或主要系城投類主體主營業務與科技創新屬性關聯度不高以及城投類主體在化債政策執行過程中新增發債受限所致。具體而言,自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有效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以及2023年9月國務院發佈「35號文」《關於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的指導意見》以來,監管對於城投平臺新增發債融資的態度持續收緊,若聚焦觀察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末期間發行的合計發行規模達1.8萬億元的1,805只科創債,可以發現其中城投類主體發行的科創債數量僅為40只,佔總發行數量比例僅2.22%,對應發行規模為469.60億元,佔總發行規模僅2.61%。

該發行主體屬性分佈意味着產業類主體系當前科創債市場的核心類別,在科創債的發行數量和規模上均呈現絕對優勢,而相比之下城投類主體在科創債市場的參與度明顯較低,一方面可能由於城投類主體的業務領域相對以公益性運營居多,市場化經營以貿易業務、地產業務為主,且與地方政府基建項目綁定較深,因此在科技創新領域投入較少,符合科創債發行標準及條件的項目有限;另一方面可能由於35號文發佈后名單內的城投平臺基本只能以「借新換舊」名義在債券市場融資,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均對城投平臺新增發債審覈較嚴,因此,由於城投類主體通過新增發債進行融資的渠道受阻,故發行科創債的可行性進一步降低。

若進一步區分在202310月至20254月末期間發行的科創票據和科創公司債來觀察,則可以發現相較於科創票據,城投類主體更傾向於選擇科創公司債作為債市融資工具具體而言,觀察期間發行的931只科創票據中,由城投類主體發行的數量僅為4只,佔比不足1%;反觀觀察期間發行的874只科創公司債中,由城投類主體發行的數量上升至36只,佔比擴大至3.87%,表明儘管產業類主體在科創票據和科創公司債的發行中均為主力軍,但城投類主體與產業類主體在兩類科創債中的參與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前者在交易所市場中發行科創債的意願及可行性相對更高,一方面或由於交易所市場對於科創債品種的審覈與管理機制較銀行間市場更為成熟與完善,另一方面或與科創公司債對於孵化產業園類發行人的支持力度較科創票據更充足、條件較科創票據更寬松,且有私募發行選項可提升發行成功率有關。

2. 城投類主體發行科創債募資用途以償還有息債務為主

自一攬子化債政策實施以來,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末期間由城投類主體發行的科創債的募集資金用途主要包括以下三類:

(1)置換用於償還到期的公司債券本金的自籌資金、股權投資出資或基金前期出資。在城投類主體發行的40只科創債中,屬於該資金用途大類的債券共計11只,其中用於置換債券償債出資的數量為7只,合計發行規模達125億元,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數量的17.50%、總發行規模的26.62%;用於置換股權投資出資的數量為2只,合計發行規模為15億元,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數量的5.00%、總發行規模的3.19%;用於置換基金前期出資的數量為2只,合計發行規模為10億元,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數量的5.00%、總發行規模的2.13%。從具體資金用途來看,第一類債券資金主要用於兩方面:一是通過置換自籌資金優化債務結構,緩解債務到期壓力;二是將剩余資金用於對合並範圍內的子公司進行增資,以支持其業務拓展與科技創新發展,例如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發行的2只科創債。

(2)對科技創新領域相關投資支出進行置換。在城投類主體發行的40只科創債中,屬於該資金用途的債券共計5只,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數量的12.50%,對應發行規模為42億元,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規模的8.94%。從具體資金用途來看,此類債券資金主要用於置換企業前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相關投資支出,緩解前期投資壓力,並進一步強化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佈局。換言之,該資金用途的科技創新屬性更強,與「科創」概念的相關度更高。

(3)償還有息債務。在城投類主體發行的40只科創債中,屬於該資金用途的債券共計24只,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數量的60.00%,對應發行規模為277.02億元,占城投類主體科創債總發行規模的58.99%。從具體資金用途來看,此類債券資金除用於幫助企業償還有息債務以外,還用於補充企業流動資金,在降低企業償債壓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企業的流動性管理,但該資金用途的科技創新屬性較弱,與「科創」概念的相關度較低。

3. 從定性、定量雙重角度探究可發行科創債的城投平臺共性

在2023年10月至2025年4月末期間發行的40只科創債來源於14家城投類主體,分別為長江產業投資集團、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廣東南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崑山創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珠海市高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杭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青島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前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我們將結合各城投平臺自身的基本情況、主營業務和關鍵財務數據來探究可發行科創債的城投類主體所具備的共性。其中,因受限於公開數據的可得性,關鍵財務數據將以上海交易所於2023年11月制定的「335指標」為參考標準,具體衡量三項指標,包括1) 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低於30%;2)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低於30%;3)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小於50%,從而從收入來源、資產結構及盈利依賴度等多個維度對城投類主體的營運情況進行定量分析。

3.1. 長江產業投資集團

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於2025年4月24日成功發行科創公司債「25長產K1」,發行規模為14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00%,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地處湖北省武漢市,平臺行政等級為省級,系湖北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的大型省級綜合產業投資平臺,主體外部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

長江產業投資集團作為湖北省重要的產業投資主體,依託政策支持、區域優勢,重點圍繞湖北長江經濟帶戰略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佈局,投資領域廣泛覆蓋能源、交通、工業、農業、水利、城建、金融、房地產、高新技術產業及酒店等多個行業,經營業務佈局多元化、市場化,資源整合能力較強;同時深度參與長江「黃金水道」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在區域內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和一定的壟斷地位,為投資者提供較高的信用保障和穩定的償債預期。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0.2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9.87%,業務擴張能力增強;資產負債率為57.96%,處於相對合理區間,償債壓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披露的公開數據顯示,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5.33%,佔比低於30%標準,表明業務板塊以市場化運作為主;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達131.94%,佔比高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政府補助依賴程度較高。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高等水平。

3.2. 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山投資控股集團於2023年11月14日發行科創公司債「23中山投控K1」,發行規模為5億元,發行期限2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88%,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債項評級為AAA級。其后,公司於2024年再次發行3只科創公司債,發行規模均為5億元,發行期限均為5年,債券種類均為一般公司債,其中「24中山投控K1」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67%;「24中山投控K2」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57%;「24中山投控K3」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60%。2025年期間,公司於2月25日發行科創公司債「25中山投控K1」,發行規模為5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1.96%,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又於同年4月15日發行科創公司債「25中山投控K3」,發行規模為4億元,發行期限為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1.95%,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第一大股東為中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

作為中山市公用事業領域的重要投資、建設與運營主體,公司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其成員單位及關聯企業業務廣泛覆蓋供水、污水處理、農貿市場租賃、燃氣供應、金融投資、旅遊服務、環衞管理以及信息管線等重點民生領域。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2024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3.9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62%,盈利能力較為穩健;資產負債率為48.14%,處於較低區間,償債能力較強。截至2023年末,公司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為16.79%,低於30%標準,表明對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賴度相對較低;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高達97.03%,遠高於30%標準,表明其業務屬性因與當地公用事業和民生領域緊密關聯,故公益屬性突出,市場化收入佔比較低;公司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7.65%,顯著低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的依賴程度較低。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低等水平。

3.3. 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

山東鐵路發展基金有限公司於2025年4月8日成功發行科創公司債「25鐵發K2」,發行規模為10億元,發行期限為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05%,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位於山東省濟南市,第一大股東為山東鐵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省級。

公司主營業務覆蓋鐵路建設項目、土地綜合開發經營性項目投資及管理、股權投資以及基金管理與諮詢,曾積極參與濟青高鐵、魯南高鐵、濰萊高鐵、濰煙高鐵、萊榮高鐵、濟濱高鐵、雄商高鐵等鐵路項目建設,助力山東省全面構建「四橫六縱三環」的現代化高鐵網絡。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0.5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8.53%,收入增長強勁;資產負債率為61.66%,處於相對合理區間,償債壓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達80.17%,遠超30%標準,表明其業務屬性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收入佔比較低;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2.30%,顯著低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於地方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較低。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等水平。

3.4.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於2025年2月26日成功發行科創票據「25蘇交通MTN001」,發行規模為10億元,發行期限為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12%,債券種類為中期票據。公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全資控股,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省級。

公司近年來圍繞「交通強省」戰略,堅持服務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逐步構建以江蘇高速、江蘇鐵路、江蘇港口、江蘇機場為核心的四大板塊產業佈局,形成以經營性綜合大交通投融資為主體,金融和「交通+」為兩翼的「一主兩翼」發展格局。公司業務涵蓋公路管理與養護、自有資金投資及資產管理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以及住房租賃等多元化領域。同時,公司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累計完成重點交通基礎設施投資5,386億元,建成五峰山長江大橋等過江通道12座,在支撐區域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落地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公司在全國開創「一路三方」聯合調度指揮先河,並打造出陽澄湖特色服務區,「蘇高速·茉莉花」「蘇式養護」等享譽行業的服務品牌,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44.52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13%,盈利能力穩健增長;資產負債率為59.60%,處於相對合理區間,償債壓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達70.87%,顯著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業務屬性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收入佔比相對較低;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35.27%,稍低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一般。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高等水平。

3.5.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於2024年密集發行多期科創公司債,債券種類均為私募債,分別為5月29日發行的「24川發K1」(發行規模5億元,發行年限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2.45%)、10月18日發行的「24川發K3」(發行規模30億元,發行期限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2.30%)、11月13日發行的「24川發K4」(發行規模20億元,發行期限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2.23%)及12月24日發行的「24川發K5」(發行規模10億元,發行年限7年,發行時票面利率2.16%)。公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大股東為四川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省級。

公司專注於投融資及資產經營管理,重點佈局交通、能源、水務、旅遊、農業、資源開發、環保等戰略性領域,業務涉及產業較多,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引領作用,對於推動對四川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各類大型項目建設均有突出貢獻。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2.47億元,但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7.10%,收入端有所承壓;資產負債率為72.47%,處於較高水平,償債壓力較大。截至2023年末,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僅為0.69%,顯著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對政府回款的依賴度較低;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達55.71%,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公益性業務較市場化業務稍多,市場化收入相對有限;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高達105.04%,顯著高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較高。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高等水平。

3.6. 廣東南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南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24年11月19日成功發行「24南控K1」和「24南控K2」兩隻科創公司債,發行規模分別為3億元和15億元,發行期限均為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17%和2.40%,債券種類均為一般公司債。隨后,公司於2024年12月10日再次發行科創公司債「24南控K3」,發行規模為8億元,發行期限同樣為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05%,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第一大股東為佛山市南海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區縣級。

公司所處區域為珠江三角洲腹地,位於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率較高的佛山市南海區,主要從事發電、供水及污水處理、城市燃氣等公用事業業務。得益於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旺盛的城市公用需求,公司具備穩固的業務發展基礎。近年來,公司積極響應改革號召,確立了「產業發展+產城服務+金融投資」三位一體的發展戰略,持續深化國企機制體制改革,優化組織架構與資產結構,聚焦主業發展。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成為佛山首個資產突破千億的區屬國企。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4.1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3.50%,盈利能力稍有波動;資產負債率為63.98%,處於相對合理區間,償債壓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為10.95%,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對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賴程度可控;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高達88.64%,顯著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業務屬性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收入佔比較低;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31.86%,低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一般。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等水平。

3.7. 崑山創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崑山創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2024年11月27日發行科創公司債「24創控K1」,發行規模為2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05%,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位於江蘇省崑山市,由崑山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全資控股,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區縣級。

公司當前擁有全資、控股及參股企業共26家,業務覆蓋金融服務、股權管理和資產經營等多個領域。在金融服務方面,公司通過擔保、創業投資、典當、拍賣等業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持,促進科技創新發展;在股權管理方面,涉及供水、燃氣、人力資源市場、體育場館、森林公園、科教園等民生服務領域,助力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改善;在資產經營方面,依託創業大廈、長江大廈、創業居樂家園等載體,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支撐。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0.1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0.82%,盈利能力變化不大;資產負債率為66.56%,較相對合理區間稍有偏高,償債能力略有承壓。截至2023年末,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為26.38%,接近30%標準,表明公司對地方政府的回款有一定程度的依賴;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達78.78%,顯著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業務屬性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收入佔比較低;政府補助金額數十倍于歸母淨利潤,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高度依賴地方政府支持。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高等水平。

3.8.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

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於2024年5月發行2只科創公司債「24京投K1」和「24京投K2」,發行規模均為15億元,發行期限分別為3年和10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20%和2.67%,債項評級均為AAA級,債券種類均為一般公司債;后於同年7月再次發行2只科創公司債「24京投K3」和「24京投K4」,發行規模分別為20億元和5億元,發行期限分別為10年和30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50%和2.69%,債項評級均為AAA級,債券種類均為一般公司債;隨后8月發行科創公司債「24京投K6」,發行規模為20億元,發行期限為30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54%,債項評級AAA級,債券種類一般公司債;隨后10月發行科創公司債「24京投K7」,發行規模為20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24%,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11月發行科創公司債「24京投K8」,發行規模為30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09%,債項評級AAA級,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位於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省級。

公司經營範圍以軌道交通為核心,涵蓋地鐵車輛及設備製造、新線規劃與建設、既有線路運營管理,以及相關設計、修理、安裝和工程監理等業務。同時,公司佈局物業管理、房地產開發和地鐵廣告設計製作等業務,並開展國有資產經營、投資管理以及商品技術進出口業務。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8.0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8.95%,盈利能力有所增強;資產負債率為66.44%,較相對合理水平有所偏高,償債壓力有所抬升,需關注其債務結構及財務穩健性。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10.70%,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市場化業務佔比較高;政府補助金額約十倍于歸母淨利潤,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高度依賴地方政府支持。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等水平。

3.9. 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於2023年10月19日成功發行規模為7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的科創公司債「23贛交K5」,發行時票面利率為3.05%,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隨后在2024年,公司進一步加大融資力度,全年累計發行9只科創債,總發行規模達138億元,且債券種類全部為一般公司債,其中6月發行2只科創公司債「贛交KV01」和「贛交YK01」,發行規模分別為5億元和20億元,發行期限分別為3年和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15%和2.47%;8月發行2只科創公司債「24贛交K1」和「24贛交K2」,發行規模均為20億元,發行期限分別為5年和10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29%和2.30%;9月發行科創公司債「24贛交K3」,發行規模為20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15%;10月發行2只科創公司債「24贛交K4」和「24贛交K5」,發行規模分別為20億元和15億元,發行期限均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20%和2.24%;11月發行2只科創公司債「24贛交K6」和「24贛交K7」,發行規模分別為10億元和8億元,發行期限分別為3年和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分別為2.15%和2.27%。公司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大股東為江西省交通運輸廳,主體評級在發行時達到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省級。

公司主要從事省內高速公路、橋樑等基礎設施的投資開發、建設和經營。此外,公司同時受託管理全省近90%的高速公路收費業務,在江西地區的公路行業佔據主導地位。此外,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10.7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0.09%,盈利能力變化不大;資產負債率65.71%,較相對合理水平有所偏高,償債能力稍有承壓。儘管公司的關鍵財務數據披露有限,但考慮到公司主營業務板塊清晰,收入來源維持穩定,因此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等水平。

3.10. 珠海市高新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珠海市高新建設投資於2024年9月13日發行科創公司債「24珠高K1」,發行規模為5億元,發行期限為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28%,債項評級AA+級,債券種類為一般公司債。公司位於廣東省珠海市,第一大股東為珠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主體評級在發行時為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

公司承擔珠海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全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及園區運營任務,其經營範圍覆蓋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屋建築與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總承包、各類工程建設活動以及廣告發布等。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2024年全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2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9.02%,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資產負債率為66.23%,較相對合理水平有所偏高,償債壓力稍大。截至2023年末,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為4.21%,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對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賴程度較低;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約39.74%,稍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市場化收入佔比尚可;公司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55.07%,同樣稍高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等水平。

3.11. 杭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杭州市水務集團於2023年10月發行科創票據「23杭州水務SCP001」,發行規模為10億元,發行期限為0.735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54%,債券種類為超短期融資券。此后,公司再度於2024年7月發行科創票據「24杭州水務CP001」,發行規模為10億元,發行期限為1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04%,債券種類為一般短期融資券。公司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由杭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主體評級在發行時為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

公司經營範圍涵蓋自來水的組織製造與銷售、水質監測、污水處理、城市環境配水、供水排水設備及管道的設計與維修等核心業務,同時包括綠化養護、路面保潔等延伸服務。此外,公司還擁有多項許可經營項目,如天然水收集與分配、自來水生產與供應、建設工程設計與施工、電力設施安裝與維護、互聯網信息服務等,以及市政設施管理、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水資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停車場運營、五金產品銷售、儀器儀表銷售等一般經營項目。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0.2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6.39%,盈利能力有所承壓;資產負債率為67.38%,較相對合理區間有所偏高,償債壓力抬升。截至2023年末,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為16.18%,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對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賴程度可控;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高達87.10%,顯著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業務屬性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收入佔比較低;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53.03%,稍高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等水平。

3.12. 青島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青島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於2024年4月18日發行科創票據「24青島水務MTN001」,發行規模為2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2.71%,債券種類為中期票據。公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控股,主體評級在發行時為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

公司系青島市水務國有資產管理及基礎設施投資運營的主體,主要負責城鄉水務項目投資、建設、設計、施工與監理,以及城鄉水務供應、市政工程設計與技術諮詢服務,並通過旗下10家子公司(包括青島市海潤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青島水務集團排水分公司等)開展多元化經營。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0.1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10%,盈利能力變化不大;資產負債率為78.75%,處於較高水平,償債壓力較大。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達84.36%,顯著高於30%標準,表明公司業務屬性以公益性為主,市場化收入佔比較低;公司當年取得政府補助7.87億元,但歸母淨利潤仍為負值,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依賴程度較高。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高等水平。

3.13. 寧波前灣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寧波前灣產業集團於2024年1月30日發行科創公司債「24海創YK」,發行規模為3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3.07%,債項評級為AA+級,債券種類為私募債。公司位於浙江省寧波市,由寧波前灣新區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主體評級在發行時為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

公司經營範圍廣泛,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建設工程施工、勘察、設計及監理等。此外,公司還承接總公司工程建設業務,並負責城市公園管理、建築裝飾材料銷售等相關經營活動。整體來看,寧波前灣產業集團的業務佈局以房地產開發爲核心,同時兼具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物業管理及多元化配套服務,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綜合服務能力與多元化經營特徵突出。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2024年,公司實現淨利潤0.6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17%,盈利能力有所承壓;資產負債率為68.10%,較相對合理區間有所偏高,償債能力同樣承壓。截至2023年末,公司公益性及準公益性主營業務收入佔比僅為0.80%,遠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業務屬性的市場化程度較高;公司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16.87%,低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較低。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低等水平。

3.14. 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於2023年10月16日發行科創票據「23成都產投MTN004」,發行規模為13億元,發行期限為3年,發行時票面利率為3.20%,債券種類為中期票據。公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第一大股東為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體評級在發行時為AAA級,平臺行政級別為地市級。

公司作為成都市投融資平臺,系成都市政府重點支持的國有企業,承擔着當地投資的產業導向功能、融資綜合服務功能以及推進國有企業轉制和國有資產戰略重組的重要職責。公司在成都市工業投資和國企改革領域佔據壟斷地位,業務覆蓋範圍廣泛,任務周期長、體量大。從經營範圍來看,公司當前涉足工業、農業、科技及現代物流貿易、供應鏈、大數據、檢驗檢測等相關生產性服務業的投資、運營、服務與管理諮詢;同時,公司還負責產業功能區建設及房地產開發、金融機構投資、創業投資以及資本及資產管理等業務。

結合關鍵財務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Q1,公司實現淨利潤13.11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21.06%,盈利能力顯著下滑;資產負債率為58.48%,處於相對合理水平,償債壓力尚可。截至2023年末,企業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的佔比僅為2.00%,遠低於30%標準,表明公司對地方政府回款的依賴程度較低;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的比例為9.55%,同樣遠低於50%標準,表明公司在盈利層面對地方政府補貼的依賴程度較低。綜合而言,公司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體量以及密切程度或屬中低等水平。

3.15. 信用資質優良、市場化程度高、「335指標」契合度高或成為城投類主體可發行科創債的核心特徵

基於對14家於2023年10月以來已成功發行科創債的城投類主體的基本面情況予以逐一覆盤的結果歸納可知,倘若城投平臺意圖將科創債這一品種作為新增融資的突破口,則需在平臺資質、業務領域和關鍵財務數據上儘量優化。

具體而言,從平臺資質來看,融資端明顯收緊以來發行科創債的14家城投平臺普遍具備較高的外部評級,多數為AAA級主體,且結合行政級別而言,省級和地市級平臺居多,區縣級平臺僅有兩家,同時地市級平臺均來自於省內核心城市,區縣級平臺亦來自於省內實力較強的區縣,因此整體呈現較優的信用資質水平。從業務領域來看,融資端明顯收緊以來發行科創債的14家城投平臺的主營業務大多圍繞產業投資、公用事業以及交通建設運營等領域,業務佈局兼具政策導向性和市場化屬性,或符合所在區域的發展戰略,或與科技創新需求有所關聯。從關鍵財務數據來看,融資端明顯收緊以來發行科創債的14家城投平臺儘管均未完全滿足「335」標準,但多數平臺至少可滿足其中1項指標,並且考慮到滿足應收類款項中來自政府佔比小於30%標準的平臺有7家,滿足政府補助佔歸母淨利潤比例小於50%標準的平臺有6家,因此對地方政府回款依賴程度較低或盈利能力相對獨立於地方政府支持的平臺在發行科創債上相對更具優勢,即更易成為科創債的發行主體。

綜上所述,外部評級達AAA級、行政級別在地市級及以上且地處省內核心城市的城投平臺,若業務領域中承擔較多科創孵化任務或主管區域市政服務和城市大基建項目,且在資產、營收、淨利潤三項關鍵財務指標上未全部呈現較高的地方政府依賴度,即與地方政府之間的業務往來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內,則其在科創債預計在政策護航下快速發展擴容的未來,以科創債這一品種作為新增融資渠道的可行性有望大幅增加。

風險提示

(1數據統計偏差:Wind、彭博數據延迟更新,統計過程存在偏差;

(2)科創債政策風險:若科創債相關政策超預期收緊,可能對一、二級市場表現產生不利影響;

(3)債市超預期波動:受宏觀經濟、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債券市場可能出現超預期波動,進而改變市場供需格局及機構投資者的配置行為。

(轉自:李勇宏觀債券研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