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國零售商財報集中來襲:沃爾瑪被「點名」,漲價還能提嗎

2025-05-20 06:59

商家如何應對成本壓力?

隨着「關税」「不確定性」和「衰退」等術語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越來越頻繁地出現,一批美國零售企業將於本周公佈的財報將進一步揭示關税背景變化對經濟的影響。

在此之前,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取得重要成果,外界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税將使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有所減輕,然而在特朗普與沃爾瑪在漲價問題上針鋒相對后,零售商的處境受到了更多關注。

消費支出裂痕隱現

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以上,是重要晴雨表。最新數據顯示,由於關税擔憂提前購買的提振作用減弱,美國4月份零售銷售增長大幅放緩至0.1%,從3月份1.7%的兩年最快漲幅中迅速降温。

華爾街認為,在貿易戰平息之前,消費者支出可能持續不穩定,從而增加經濟滯漲,甚至衰退的風險。4月份支出放緩表明,美國家庭在試圖弄清楚關税將如何影響價格和更廣泛的經濟時表現出謹慎的態度。券商Raymond James的首席經濟學家阿爾曼(Eugenio Aleman)表示:「消費者變得越來越挑剔,正在仔細選擇消費什麼以及在哪里削減開支。」。

特朗普政府降低關税的新舉措可能會緩解人們的擔憂。目前尚不清楚消費者支出是否會改善,尤其是在商品消費領域。行業統計顯示,目前美國的關税仍高於幾十年來的水平,更昂貴的進口價格可能會讓買家望而卻步。經紀商Global X投資策略主管Scott Helfstein表示:「消費者仍在消費,但無法與去年那種盛宴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密歇根大學發佈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上個月的52.2降至50.8,連續第五個月下跌。

分項指標顯示,由於擔心收入下降,個人財務評估下降了10%。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從上個月的6.5%飆升至7.3%,幾乎是去年11月大選前夕2.6%的3倍,長期通脹預期從上月的4.4%升至4.6%。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繼續主導着前景,近75%的受訪者自發地提到了關税。

機構FWDBONDS首席經濟學家盧普吉(Christopher Rupkey)表示:「消費者顯然很擔心,不僅僅是價格上漲,還有一個事實,即許多商品可能無法找到,因為港口活動的減少意味着數月內可能會出現短缺。前景繼續黯淡,人們想知道這種情況能持續多久,經濟纔會真正滑入衰退的邊緣。」

總體而言,近幾個月來,消費者支出有所放緩,但尚未達到與經濟明顯惡化相匹配的水平。富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布拉德(Sam Bullard)表示,消費者在未來幾個月的行為將説明問題。「近期數據為未來幾周和幾個月的消費者支出敲響了更多警鍾。」他補充道,不確定性通常會在家庭中引發一種感覺,即增加儲蓄是一個好主意。

零售商財報集中來襲

過去一周,沃爾瑪的財報引發廣泛關注。這家全美最大商超警告,消費者應該為更高的價格做好準備。隨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帖稱,沃爾瑪應該「吃下關税」,而不是轉嫁因提高關税而產生的成本。

外界正在試圖尋找更多信息,以瞭解隨着貿易緊張局勢的轉變下,消費者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猶豫不決。根據財經數據供應商FactSet對過去兩個月標普500指數公司的最新分析,對企業財報電話會議的關税提及達到了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同樣,提及「不確定性」的次數達到了自2020年疫情暴發以來的最高水平。「衰退」的提及率處於2022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

本周二開始,包括家得寶、塔吉特在內的多家零售商將發佈業績,這些將提供對多個消費細分市場變化的線索,以及如何應對成本上升的壓力。

研究機構Aptus Capital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瓦格納(David Wagner)認為,美國消費者總體上仍保持堅挺。「消費者仍然很強大,美國企業在這個動盪和未知的時期所表現出的韌性繼續讓人驚訝。」不過他表示,隨着消費者整體健康狀況的改善,在高價商品上的支出——例如電器——可能是本周零售業績的一個更深入關注領域。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研究執行主任馬修斯(Mark Mathews)説:「人們沒有疫情期間的儲蓄,他們依靠高就業率和工資增長來繼續消費。」馬修斯表示,家居裝修支出往往是更廣泛經濟健康狀況的風向標,因為它反映了消費者承擔大型項目的能力,並可能成為房地產市場活動的領先指標。

與此同時,市場正在評估零售商手頭有多少產品不會受到關税的影響。瑞銀表示,塔吉特出售的包裝商品、保健品和辦公用品的價格比沃爾瑪的同類商品高出約11%,比好市多高出14%,比亞馬遜高出19%。

「與塔吉特等其他零售商相比,沃爾瑪將有更多的空間來吸收關税。」瓦格納指出,沃爾瑪的規模和對供應商的影響力是優勢。「雖然短期內的重點將放在關税上,但我預計塔吉特將依靠大量的促銷活動來推動長期銷售,這可能會以犧牲利潤率為代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