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周線六連漲 40只個股創歷史新高

2025-05-17 01:42

  數據來源:Wind 鍾恬/製表

  證券時報記者 鍾恬

  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港股憑藉自身的韌性與活力,走出了一段獨特的行情。香港恆生指數自4月以來持續回升,進入5月,港股市場更是呈現出一派活躍的景象。Wind的統計數據顯示,本周港股多個板塊表現亮眼,智數科技集團樂華娛樂、聲通科技等股價翻倍;總共有40只港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按前復權計),包括匯豐控股中國移動、網易、聲通科技、零跑汽車等。

  港股明星板塊

  截至5月16日收盤,恆生指數全周累計上漲2.09%,報收2.33萬點,從周線來看,已實現六連漲。從板塊上看,主要是娛樂影視股、AI概念及機器人概念股、一季報績優股等熱點板塊強勢領漲。Wind的統計顯示,本周總共有7只個股股價翻番,其中智數科技集團飆升2.08倍,樂華娛樂、建德國際控股、聲通科技分別漲1.66倍、1.57倍和1.42倍。

  智數科技集團是一家主要從事電影及電視劇投資的公司。5月12日,公司公告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擬折讓約18.39%配售最多1970萬股,擬將該所得款項淨額用於償還集團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

  樂華娛樂是一家藝人管理公司,旗下藝人包括王一博、範丞丞等。公司業務包括藝人管理、音樂IP製作及運營,以及泛娛樂業務三大板塊。公司於2022年港股上市時,445頁的招股説明書出現王一博的名字18次,因此也被戲稱為「王一博概念股」。

  機器人概念股異動頻頻

  AI概念及機器人概念股成為港股市場的明星板塊。作為交互式人工智能龍頭,聲通科技本周以來股價節節攀升。2024年,公司整合大模型與知識圖譜等前沿技術,推出可信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地位,並且持續在關鍵技術領域開展自主研發。此外,公司已形成覆蓋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通信、智慧出行等核心行業的全棧式CoAI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政務、金融、汽車、電信、能源、健康等多個領域。

  本周機器人概念股板塊也異動頻頻。以優必選為例,本周累計漲20%,消息面上,其在5月12日與華為正式簽署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領域,在產品技術研發、場景應用及產業體系等開展創新合作。據悉,華為將依託全棧AI基礎設施能力,支持優必選建設具身智能創新中心,並基於場景打造「人形機器人+智慧工廠」聯合示範方案,開發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包含雙足和輪式人形機器人)等方面展開合作。

  隨着2025年一季度財報密集披露,一批業績表現優異的公司脫穎而出,成為港股市場的「香餑餑」。5月15日晚第四範式公佈了2025財年第一季度核心業務進展報告。報告顯示,公司整體業務增長提速,一季度總收入10.77億元,同比增長30.1%;毛利潤4.44億元,同比增長30.1%。5月16日,第四範式股價即大漲11.63%。騰訊音樂一季度業績亮眼,權益持有人應占淨利潤為42.9億元,同比增長201.8%,本周累計漲超14%,股價創下歷史新高。

  在港股市場整體回升的過程中,不少個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統計顯示,本周總共有40只港股股價刷新歷史高點,其中包括匯豐控股、中國移動兩隻「大象」,還有比亞迪股份、網易、聲通科技、零跑汽車、中銀香港鉅子生物等。

  市場成交影響股市走勢

  對於港股大市未來走勢,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副主席郭思治認為,受中美關税問題已暫獲緩和所刺激,恆生指數不但再創5月份的新高,亦一舉突破4月1日高位23456點,從走勢上看,只要成交金額能保持旺盛,大市有可能進一步上試24000點,至於能否挑戰3月19日的高位24874點,則要視資金之入市態度而定,因為大市目前已身處24000點附近,如果要再進一步突破,動力方面必須配合,即成交金額一定要保持暢旺。

交銀國際認為,港股多數行業價格與估值全面修復,內需與防禦板塊領跑,盈利預期穩健。從港股行業表現來看,多數行業的價格和估值水平已較4月初「對等關税」宣佈時完全修復。信息技術和半導體等前期引領科技結構性行情的景氣成長板塊,儘管此前經歷了較大幅度回調,但目前已接近全面修復。而內需驅動型的家電、運動鞋服、食品飲料等消費板塊,以及公用事業、原材料等高股息防禦性板塊,已突破前期高點。企業盈利預期整體受關税政策影響相對有限,少數周期性板塊出現小幅下修,絕大多數行業的盈利預期保持平穩。內外形勢迎積極改善,港股有望迎來正面催化。

  在行業推薦上,交銀國際建議仍聚焦三條主線:一是繼續看好科技創新主線,包括科技硬件(半導體、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等)、互聯網科技(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有望受益於政策支持和需求增長雙重驅動;二是高股息主線,在外部不確定性仍相對較高,以及流動性寬松和低利率環境下,高股息吸引力將繼續提升,關注銀行、公用事業和電信運營商;三是政策紅利主線,降準、降息環境下,券商、保險等金融服務機構將直接受益於市場活躍度提升和風險偏好回升,以及有望受益於消費支持政策持續落地的港股優質消費龍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