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5-16 19:59
轉自:中國民航網
繼去年貨郵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噸,成都成為中國第5個航空貨運進入「百萬噸級航空俱樂部」的城市之后,今年第一季度,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貨郵吞吐量達27.0萬噸,同比增長24.5%。這預示着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航空物流勢能大幅提升,彰顯了四川省、成都市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擴大內外貿易、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長期以來,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堅持「客貨並舉」戰略,深化「兩場一體」協同運行,持續優化航線網絡,加快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空中戰略大通道。從航線數量到運力保障,再到中轉效率,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貨運「硬核」升級,助力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貨運發展駛入「快車道」。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四川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將持續做大航空貨運,深化與航企、機場、大型物流綜合服務商等戰略合作,以歐洲、北美、東盟航線為重點,加快構建內暢外聯的貨運空中大通道,打造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和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
數量升級 多方攜手構建中樞輪輻式航線網
如果説民航業被看作經濟的晴雨表,那麼航空貨運就是經濟運行的重要支撐。航空貨運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機場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為地方經濟騰飛插上有力的翅膀。因此,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發展航空貨運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之一,在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和保障。
在航空貨運發展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四川機場集團聯合國航、川航兩家主基地航企加大運力投入,引進順豐、四川貨航、愛派克斯等大型綜合物流服務商,加快構建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和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同時,四川機場集團還着力增強貨運保障能力,努力提高服務品質和貨運保障效率,針對增長迅猛的跨境電商貨物,優化其保障流程,吸引大量跨境電商貨物選擇從成都口岸出境。
2024年12月30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快件中心正式投運,不僅標誌着天府國際機場設計口岸功能全面實現,也標誌着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口岸「雙快件中心」格局形成。目前,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擁有6個貨站、2個快件中心,總庫區面積27.6萬平方米,跨境電商、冷鏈等專業物流設施和七類進境特殊商品口岸資質一應俱全,年貨郵處理能力達280萬噸,居全國樞紐機場前列。
今年1月26日,成都—荷蘭阿姆斯特丹貨運航線正式開通。作為成都至荷蘭的唯一直飛貨運航線,其每周執飛4班,主要運輸電子產品、跨境電商貨物和機械配件等。此外,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國際航空貨運需求,成都雙流機場至美國芝加哥、法國巴黎的貨運航線航班均加密至每周4班,為四川省和成都市重點產業開闢了穩定可靠的國際供應鏈通道,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
數據顯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已開通國際和地區客貨運航線85條,其中在飛定期貨運航線34條,國內、國際全貨運航班日均進出港近40架次,已形成覆蓋廣泛、中轉高效的中樞輪輻式航線網絡。今年1月~3月,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貨郵吞吐量達27.0萬噸,同比增長24.5%。
運力升級 雙機場「全貨機+腹艙」協同發力
在「兩場一體」運行模式下,雙流機場和天府機場深耕成都貨運市場,同向發力。雙流機場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發展條件,讓其自然成為成都貨運航空發展的主力軍。一方面,基於城市產業佈局和長期物流發展,成都國際和地區全貨運航線大部分在雙流機場運營,國內全貨運航線全部在雙流機場運營;另一方面,雙流機場國內航線寬體機佔比在行業內遙遙領先,國內腹艙運力豐富。
2025年第一季度,雙流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7.0萬噸,同比增長24.9%,增長勢頭良好,其中國內貨郵吞吐量9.9萬噸,同比增長12.7%。國際和地區貨郵吞吐量及貨運航班量雙雙大幅增長,國際和地區貨郵吞吐量達7.1萬噸,同比增長48.7%;國際和地區貨運航班量達1849架次,同比增長45.2%。雙流機場國際全貨運航線網絡的快速發展在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貨運體系中十分亮眼。
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在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貨運發展中,天府機場結合航線網絡特點,腹艙和全貨機並行發展,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2025年第一季度,天府機場完成貨郵吞吐量10萬噸,同比增長23.9%。同時,天府機場還充分發揮客運航線優勢,以客促貨,大力增加國內、國際腹艙載運量。1月~3月,國內腹艙貨量達6.1萬噸,同比增長18.9%,載運率明顯提高;國際和地區腹艙貨量達2.2萬噸,温哥華、法蘭克福、悉尼、洛杉磯、聖彼得堡等重要洲際航線腹艙貨量同比增長50%以上。全貨機方面,1月~3月貨量達1.7萬噸,同比增長15.8%。
四川機場地服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前,四川機場地服公司正在全力推行跨機場、跨貨站的貨物轉運業務。該業務落地后,將極大助力兩場貨物中轉,使天府機場國際腹艙與雙流機場國際全貨機運力、雙流機場國內寬體機腹艙運力的銜接更加順暢,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多年來,四川機場地服公司逐步完善「物暢其流」貨運體系,打造品質一流、功能完善的航空運輸服務。通過優化保障流程,梳理卸機、運輸、理貨保障時間節點,確保開貨艙門后3個半小時交付海關查驗或提貨,大幅提高進口鮮活易腐農產品保障效率。接下來,為更好地服務跨境電商平臺企業,把握國際航空貨運業務發展機遇,雙流機場將配合跨境電商平臺持續開展敏感貨物便利化收運測試並實現常態化保障。同時,為配合電子信息產品的運輸,四川機場地服公司也在積極開展帶電類貨物的便利化收運測試。
效率升級 創新「空空中轉」讓物流效率更高
過去,國際進口貨物在成都轉運國內出港航班抵達成都后,需要等海關放行后,在國際進港提貨、裝車,再通過陸側海關卡口,運至國內出港卸車、交貨,操作環節多,耗時較長。
在成都海關的大力支持下,雙流機場積極探索創新「進口空側內轉」保障模式。待海關放行后,貨物由貨站經空側RFID(射頻識別技術)智能感應卡口,直接由國際進港轉運至國內出港,減少了國際進港提貨、裝車,國內出港卸車、交貨等一系列操作環節,大幅提高中轉物流效率,為貨運代理企業節約了中轉操作人工成本,縮短中轉時間5小時,幫助企業節約成本約0.5元/公斤。
為進一步打造成都口岸一流營商環境,成都海關還在天府機場試點推進「出口多點交運」業務改革,解決貨物交運資源緊張難題,提高交運效率50%以上;在雙流機場快件中心,創新推進安檢前置,有力提高出口跨境電商商品轉關轉場效率;通過內部科室功能化改造,在雙流、天府兩場全面實行7×24小時免預約通關服務機制,針對鮮活農產品、温控藥品等時效性較強的貨物,採取「兩段准入」自貿改革創新措施,試點「白名單+風險監測」監管方案,實現海關服務「不打烊」、企業通關「零延時」。
正是得益於成都海關7×24小時通關機制和「兩段准入」的創新政策支持,依託持續穩定運營的美洲、歐洲航線,雙流、天府兩場進口三文魚等冰鮮水產品貨量保持高速增長。記者從機場獲悉,2024年成都兩場保障冰鮮三文魚12865噸,同比增長278%。2024年,成都成為全國排名第二的冰鮮三文魚集散中心。2025年1月~3月,成都兩場保障冰鮮三文魚3219噸,同比增長92%,進港冰鮮三文魚80%以上中轉至北上廣深等地。下一步,機場方面將積極聯繫國貨航貨站、川航貨站開展跨貨站中轉測試,以打通冰鮮三文魚三貨站互轉渠道。
展望未來,四川機場集團將錨定「打造國際一流機場運營管理商」戰略目標,深化「兩場一體」,堅持「客貨並舉」,加快建設洲際航空中轉中心和貨運中心,為四川加快構築向西開放戰略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何丹)(編輯:李佳洹 校對:許浩存 審覈:韓磊)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貨站
堆滿貨物的機場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