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年《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揭曉

2025-05-16 12:07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財富FORTUNE

  2025年春,在我們連續第四年編制《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之際,全球商界正同時經歷着兩場風暴,它們都對ESG理念與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衝擊。

  首先,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宮后在全球範圍里掀起的關税風暴。不確定的市場前景、更高昂的採購和物流成本、供應鏈的中斷重組,都在威脅企業在環境和社會責任方面的持續投入。

  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另一場風暴,為ESG提出了全新的命題和挑戰。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我們應對困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各種「棘手問題」(wicked problem),包括氣候變化、公共衞生危機、貧困與分配不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會造成電力和水資源的巨量消耗,可能引發大面積失業、個人隱私和數據安全風險,以及因為算法偏見而導致的社會不公。

  中國同時處於兩場風暴的風暴眼,這深刻影響着中國企業的ESG實踐。

  在編制今年的《財富》中國ESG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深嵌於全球經濟大循環中的中國製造業,沒有頓足於貿易政策和出海環境的動盪。相反,逆境「篩」出了那些更具韌性的企業。它們加大對清潔技術的投入,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管控供應鏈風險以積極應對關税與綠色壁壘。良好的ESG表現,成為這些企業出海征程中的「技術性門票」。

  科技企業在利用人工智能強大算力的同時,正在努力提升數據中心所用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並認真應對算法帶來的倫理風險。在這里,ESG成為確保技術對齊人類價值的那道護欄。

  近300家中國公司和跨國外企的中國子公司前來申報今年的榜單,數量連續三年快速增長。這些公司廣泛分佈於新能源、製造、互聯網、金融、大健康等領域,其中既有《財富》世界500強,也有新興賽道的獨角獸;既有天生攜帶ESG基因的初創企業,也有以ESG作為行動指針,努力向綠向善的傳統大公司。

  今年我們的另一個發現是,中國企業重E而輕S、G的現象有了明顯改善。當高度內卷的競爭所能創造的邊際效益不斷遞減,企業日漸意識到,人作為一種資源,與自然環境一樣不可涸澤而漁。不少企業開始主動減少加班,增加福利,強調員工的幸福感。在申報企業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對員工、客户和社區具體而微又有温度的關切之舉。

  共有100家企業登上了今年的榜單。它們在改善環境、保護員工、支持社區上做出的卓越努力,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中國公司

  Fortune China ESG Impact List

  ▼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海爾智家繼續推出更綠色環保的家電產品,例如通過熱泵技術省電30%的滾筒洗衣機和以人工智能智慧節能40%的空調,以及更多的適老化產品,比如以觸碰控制的「敲敲洗」洗衣機。公司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循環回收和廢物再利用,截至2024年年末,已經回收廢舊家電超過769萬台,經過精細化拆解后產出的銅、鐵、鋁等材料的綜合循環利用率達到95%。公司在全球擁有近5,000家供應商,致力於推動所在社區的包容發展,約70%的產品採購與本地供應商相關。40年來,公司已經在中國各地援建405所希望小學,成為希望工程中援建小學最多的企業。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寧德時代落地全球首個大規模產業化鐵鋰電池回收項目,年廢舊電池處理能力達到27萬噸。公司基於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進一步優化價值鏈可持續透明度審覈工具「CREDIT」,完善產品碳足跡、盡職調查的考覈指標,形成涵蓋可持續管理架構、環境管理體系、勞工權益等31個二級評價指標與114個三級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開展82家供應商審覈。截至當年年末,電池基地生產的零碳電力比例提升至74.51%。

  京東集團

  京東集團成為業內率先為所有一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五險一金」的民營企業。2024年,公司面向全球啟動史上最大規模的校園招聘,開放1.8萬個崗位,同時再次大幅上調校招生薪酬。同年4月,佔地11萬平方米、可以容納2,000多人的京東全球培訓基地在江蘇省宿遷正式啟用。「京東青年城」也已經完成一期項目封頂,建成后能夠為員工提供近4,000套可以拎包入住的公寓。2024年,京東集團在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領域里的違規事件數為0。

  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順豐累計投入循環包裝容器1,918萬個,累計循環次數超過10億次,累計投放數億個全生物降解包裝「豐小袋」。同年12月,順豐實現國內航班全貨機首次可持續航空燃料商業試飛,加註的國產可持續航油在全生命周期場景下可以實現1,600千克碳排放減少。順豐還協助共建了50多個農產品區域品牌,併爲丹東草莓、新疆牛羊肉等生鮮農產品在時令旺季召開推介會與物流解決方案發佈會,促進農業產業發展。

  聯想集團有限公司

  聯想將人工智能技術用於生物多樣性與文化遺產保護。在「追豚計劃」中,聯想提供AI PC(人工智能個性化電腦)等智能終端設備,其中內嵌個人智能體天禧,助力長江江豚的科學研究與一線保護。「智慧應縣木塔」項目利用聯想的空間計算AIGC組合技術,在數字世界中還原了千年木塔,提供沉浸交互的遊覽體驗,還為未來的保護工作提供了部分數據框架支持。

  阿里巴巴集團

  2024財年,阿里云爲全球超過500萬用户提供雲服務,自建數據中心的清潔電力使用比例從上一財年的53.9%提升至56%,目標是到2030年時雲計算100%採用清潔能源。餓了麼平臺上的無需餐具訂單累計超過18億單。菜鳥物流通過更加綠色減碳的物流服務,自身和價值鏈共計減碳45.8萬噸。全公司的女性員工佔比為47.2%,其中30%的高級管理人員為女性,僱傭1,342名殘障員工,打造了1分鍾推送近10萬名員工的24小時應急通知體系。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年末,興業銀行的綠色貸款余額為9,679.3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9.64%,重點關注清潔能源、水資源、固廢處理等領域。年內實現多項首單或首創產品,比如昆明分行落地雲南省內首筆「生物多樣性保護可持續及綠色能源發電量」雙掛鉤貸款,專項支持雲南水投牛欄江紅石巖堰塞湖生態修復項目建設;再如新疆首單排污權質押貸款、吉林省首單碳足跡掛鉤貸款等。

  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蒙牛已經開展18款產品的碳足跡認證工作,覆蓋原材料獲取、生產、分銷、產品使用到廢棄處置五個階段,並針對鮮奶產品建立了水足跡計算模型,該年度的主要產品單噸水耗量相較於2020年下降5.3%。蒙牛公益持續對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山區的青少年學生捐贈牛奶,2024年營養普惠工程惠及19個省的118,243人次,20年來共惠及2,500萬人。

  深圳市匯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匯川技術以具有節能降耗特性的產品助力工業領域綠色轉型,例如MD630系列通用變頻通過創新散熱技術與最小電流算法,在同等負載下實現電流減少10%、電機銅損降低20%,產品體積縮減30%。據公司估算,僅2023年新投放市場的產品每年將為全社會避免1,075萬噸碳排放,相當於新增438萬畝森林的碳匯能力。

  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榮耀將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到電子產品的視覺輔助、聽覺輔助及適老化等多個領域,幫助障礙人羣更好地「看見」和「聽見」世界。受益於聽力輔助功能的用户達到139萬,受益於視覺輔助功能的用户達到560萬。升級多款手機產品的屏幕耐摔能力,以減少因為零部件損壞而造成的資源消耗。第三代青海湖電池較上一代能量密度提升5.74%,厚度減少4.4%。

  ▼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欣旺達發佈供應商評估模型SUCCESS,全面評估供應商的穩健經營、品質穩定、綠色可持續發展和智能製造等能力,並設置一級品類對應的准入基線。連續三年開展典型電池產品碳足跡認證,通過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節電7,724.26萬千瓦時,集團的綠色電力使用佔比超過6.5%。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公司的綠電使用比例提升至47.5%,範圍1、範圍2碳排放較2023年下降37%,範圍3碳排放較2023年下降26%,嘉興基地成為光伏行業首個「燈塔+零碳」工廠。年內對48家重點供應商進行了71場次現場審計,推動23家供應商取得ESG相關認證或完成信息披露。當年年底,正式落地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的烏茲別克斯坦特爾梅茲人道主義物流中心光伏電站項目,該中心能夠覆蓋多達100萬名被迫流離失所者的基本生存需求。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安踏自2023年起加入ZDHC環保倡議,承諾減少或消除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高風險化學品,最終實現供應鏈中危險化學物質的零使用及零排放。2024年度開始購買國際再生能源憑證(I-RECs),已經推動超過100家供應商的設施使用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科大訊飛聯合公益機構,通過「訊飛聽見」將語音實時轉成文字呈現在設備上,幫助聽障人士無障礙交流,已經累計提供超過1億分鍾的無償轉寫服務。訊飛開放平臺的公益產品開發者們已經創建了2.9萬個無障礙應用程序,每天為視聽障人羣提供了超過5,000萬次的人工智能服務,累計服務1,269萬視聽障人羣。

  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有多款產品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比如旗下的星湖科技建立了國內第一條生物基尼龍材料生產示範線,旗下的佛塑科技自主開發的雙向拉伸聚乙烯薄膜產品可以幫助解決塑料污染問題,廣青科年綜合利用爐渣超過170萬噸。印尼廣青積極與周邊社區緊密合作,開展珊瑚礁移植、紅樹林植樹,以及珍稀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等工作,保護和提升當地的生物多樣性水平。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螞蟻森林」公益項目持續運行,截至2024年8月,螞蟻集團累計協議捐資超過41.8億元,種下了超過5.48億棵樹。構建綠色計算能力體系,2017年到2023年,服務器中央處理器效率實現五倍增長。助力小微企業綠色轉型,截至2023年年底,網商銀行已經為131萬家小微企業提供了優惠的綠色金融貸款支持。

  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

  康師傅已經連續推出數款碳中和茶飲和無標籤飲料產品。在已經使用的包裝材料中,由再生材料製作的紙類包裝物佔比約為100%,可回收再利用的廢棄塑料包裝物佔比為89%。方便麪產品使用的100%的棕櫚油供應商已經獲得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組織(RSPO)認證。下游分銷渠道中的智能冰箱佔比提升至80%,這類冰箱較傳統冰箱能夠大幅減少耗電量及碳排放。

  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海信的白色家電產品一級能效佔比已經超過70%,海信激光電視的能耗僅為同尺寸液晶電視的三分之一。在全國共開展4萬余場以舊換新活動,累計實現回收約221萬台舊家電,同比提升317%,與30余家正規回收商合作,通過合規拆解實現金屬、塑料等材料的資源再利用,實現「舊電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

  華勤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華勤技術在2024年成立由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擔任主席的ESG執行委員會,並將ESG表現與薪酬掛鉤,清潔能源轉型、可持續供應鏈、勞工責任、職業健康安全等議題表現佔到責任總監績效20%以上。公司宣佈「五年省下5億度電」目標,2024年,清潔電力使用佔比達到15%,並首次面向50家關鍵供應商開展碳排放數據及節能技改情況調研。2024年,公司在東莞和南昌兩地推行面向製造端全員的「圓夢計劃」,幫助144位員工參與學業提升項目,學費由公司承擔。當年員工滿意率調查得分為97.6%。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陽光電源的逆變器等產品廣泛適用於光能、風能等新能源電源設備中,並不斷致力於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耗。2024年,全公司的綠電使用佔比已經達到65%,提前一年實現產品生產能耗較2020年下降10%的目標,水耗同期下降37%。全年現場審覈79家供應商;所有參與審覈的供應商均已提交ESG整改計劃。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格林美構建動力電池回收全生命周期價值鏈,依託創新拆解技術回收鎳、鈷、鎢等金屬,計劃2035年實現資源100%回收利用。公司以「產業、科技、文化」融合模式出海,與印度尼西亞當地開展社區共建和技術賦能,已經投資3,000萬美元建設聯合實驗室培養本土人才,還藉助文化交流活動為社區發展注入活力。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晶科能源是全球首家同時通過SBTi全部三大目標審驗的光伏集團企業,2024年發佈「零碳工廠」生產的Neo Green組件,成為最大化採用清潔能源的標誌性成果。公司在尼日利亞部署的高效微電網解決方案將為該國國家劇院提供至少50%的電力需求,每年減少550噸二氧化碳排放,為當地創造經濟及就業機會。

  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公司的清潔能源使用比例近70%,廢棄物平均轉化率超過88%。2024年度內,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領域投入約3億元,工傷事故同比下降超過20%;共完成海內外20余家子公司的環境、健康與安全稽查,完成飛檢30余次,監督完成整改近700項。與政府合作保障員工子女當地就讀需求,開設員工子女上下學接送班車並提供課后照看。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實施全價值鏈減碳,在上游要求上車產品AB類部件通過能源、環境、職業健康管理等認證,6家子公司成為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下游提供低碳解決方案,比如與深圳地鐵集團聯合研發國內首臺地鐵列車全碳化硅牽引逆變器,使列車的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已經下線全球首批碳纖維複合材料重載鐵路貨車。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向海外發起「魯班工匠計劃」,已經在阿聯酋、斯里蘭卡等10個國家實施這一計劃,通過導師帶徒、走進高校、研討交流等形式,開展培訓、交流、實習240余場,技能競賽類活動292場,覆蓋學員2萬余人與當地青年學子6,000余人,為促進當地建築行業和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擁有風電、光伏、潮汐、地熱等多種能源項目。在莆田南日島水域搭建的「國能共享號」是深遠海漂浮式風電與漁業養殖一體化設計創新成果,2024年首批投放的1萬尾大黃魚魚苗預計產量4,500千克,推動風漁深度融合。公司研發設計的全國首條千噸級廢棄風電葉片回收中試生產線在沈陽投入試運行,推動退役風電葉片等新能源固廢無害化回收和資源化利用。

  中國三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實現公司總部100%使用綠色電力,分佈在15個國家和地區的90座控股電站均為清潔能源電站。在選址、建設和運營階段均嚴格遵照環境保護標準,減少對自然環境和生物棲息地的影響,當年在全球共銷售約600萬張可再生能源溯源證書。分別與西班牙、德國、希臘的政府機構或公益性第三方機構合作,對當地的殘疾兒童、貧困兒童、難民兒童提供教育課程。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年底,通威已經在中國各地建設56座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累計裝機併網規模4.66GW。2024年節能降耗項目101項,實現年節電量超過13,083萬千瓦時,全年可再生能源電力佔到總電力消耗的64%,廢棄物產生量較上年下降20.22%。當年,公司獲得26項碳足跡認證,綠色收入佔到整體營收的約77%。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汽集團加快新能源化轉型步伐,2024年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汽車的銷量佔比已經達到49.9%。旗下的時代廣汽和本田新能源工廠皆在當年年底獲得碳中和認證。廣汽豐田在綠色產品設計上不斷創新,新車型的可回收率和可再利用率分別為96.6%和92%,高於行業標準。此外,公司還研發碳中性燃料發動機、氨燃料發動機、全固態電池等綠色技術。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綜合運力排名全球第一位的中國遠洋海運通過綠色製造、岸電改造、建造綠色船型等方式,助力全球貿易的脱碳進程。2024年,新造船和新增運力中的新能源、清潔能源佔比為33%。中遠海控/中遠海運集運先后訂造38艘綠色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預計每年可以減碳超過300萬噸。中遠海運集運推出基於區塊鏈認證、面向使用生物燃料運輸產品企業發放的Hi-ECO綠色航運證書服務。

  ▼

  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聚焦鎳、鈷、磷、鈉、錳、鋰等新能源材料及前沿技術。國內四大產業基地2024年清潔能源電力消耗佔到總電力消耗的86.66%,其中,欽州基地自2022年起已經100%使用清潔能源電力。公司四款具有代表性的產品通過ISO 14021環境聲明認證,其金屬元素循環含量均達到100%。當年8月,公司與合作伙伴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開展為期五年的鎳影響項目,致力於減輕鎳礦開採對當地生物多樣性和環境的影響。

  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採用多項清潔生產技術工藝,例如選擇更低功耗的芯片,可以使模塊功耗下降約23%,研發膠水除泡方法,節約膠水用量17%至20%。制定了「預防-緩衝-迴應」供應鏈韌性管理策略,能夠快速識別並應對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針對關鍵物料至少選擇兩家合格供應商,避免單一依賴的風險;對高波動性原材料建立3個月至6個月的安全庫存,以緩衝供應鏈中斷風險。

  溢達企業有限公司

  國內首家真正實現規模化中水回用的紡織印染企業,日處理5,000噸,截至2024年,已經累計循環利用再生水資源4,575,660噸。自主研發的環保洗水工藝,用水量僅為傳統洗滌方法的4%。旗下的桂林十如工廠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推出LOOPIE協同創新平臺,攜手客户將回收纖維轉化為毛毯、服飾等再生材料;通過「工服再生計劃」將年度回收的10萬件員工制服升級再造為新工裝。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10月,工業富聯已經建設8座「燈塔工廠」,包括全球首家人工智能服務器「燈塔工廠」,其生產效率提升73%,產品不良率降低97%,交貨期縮短21%,單位制造成本降低39%。在人工智能服務器上採用的浸沒式液冷方案相比傳統風冷產品PUE值顯著降低至1.05,節省能耗40%,降低水資源使用,還提升了單位密度的算力和算效。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公司的煙臺基地率先開啟山東省「無廢集團」建設試點,覆蓋14家試點企業,成功達到「無廢集團」A級示範標準。提出「四維減廢」理念,建設固廢管理智慧化平臺,實現了固廢減量4.7萬噸、資源化利用4.5萬噸。正式發佈化工行業首個材料大模型,可以為客户提供產品諮詢、牌號推薦、技術支持等問答服務。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年底,女性員工佔到員工總數的40%,公司要求每個厂部必須設置一名女性負責人,確保招聘、錄用、晉升等環節的性別平等。通過舉辦招募專場活動,為殘障人士提供近1,000個就業崗位,提供靈活的工作環境與同等的薪酬待遇。全年的安全投⼊⾦額達到7,630萬元,開展職業健康安全應急演練逾2,000場次。

  洛陽欒川鉬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3月,洛陽鉬業正式更新併發布《社區政策》,增加了利益相關方溝通、社區健康與安全和土著人民權力等承諾。在位於河南欒川的中國礦區,公司已經累計無償捐資約2.4億元,用於城鄉建設、經濟發展、教育和衞生健康。在剛果(金)的TFM礦區,自2009年至2024年12月,已經向當地社區基金捐款8,108萬美元,用於基礎設施、教育和農業創收等領域。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中興通訊與Orange利比里亞聯合發起「Enhancing Rural Area」農網項目,僅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在利比里亞建設了128個通信站點,為偏遠農村地區的58萬名居民提供可負擔的2G和4G網絡服務。該項目採用樂高型模塊化鐵塔、低功耗設備及純太陽能供電等創新技術,實現了低成本、綠色環保的網絡覆蓋。

  友達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友達將自然環境的永續視為核心價值。友達廈門攜手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開展種植、科普、義賣等活動,守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友達崑山利用堆肥技術,將廠區廢棄物轉化成有機肥。友達蘇州攜手蘇州工業園區生態環境局,定期開展巡河活動,守護婁江河生態。友達臺灣提出蔓防治五年計劃,定期清除放流口沿岸道路兩旁的小花蔓澤蘭,以期能夠達成其覆蓋率在2027年降低30%的目標。

  TCL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自2022年起,TCL公益基金會攜手TCL中環在全國開展「TCL光伏低碳校園」建設,截至2024年年底,已經在全國捐建光伏低碳校園27所,可提供綠電量5,077萬度。TCL公益基金會與TCL商用、TCL通訊等公司合作在城鄉學校捐建智慧教室,配備智慧黑板、教育平板、護眼燈等多種智慧教育設備及軟件系統,已經惠及近7,000名學生。

  ▼

  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澳科技不斷拓展光伏應用場景,探索清潔能源解決方案與生態修復保護有機結合的創新模式,建成了「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等綠色生態發展模式。在巴西東北部的Bahia州落地「光伏+農業灌溉」示範項目,為灌溉系統提供清潔能源,助力該地區的農作物產量實現翻倍。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在曲靖基地打造生物多樣性園區。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針對挖機、裝載機和叉車三款典型新能源產品,提高了混動和純電產品的推廣應用。2024年9月,上線徐工工程機械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覈算評價與追溯管理系統。年中暴雪突襲徐州時,徐工機械迅速啟動應急預案,121台設備、300名員工連夜出戰,連續奮戰30小時,讓城市恢復暢通;梅州遭遇特大暴雨,多地山洪肆虐,徐工機械緊急調配挖掘機、裝載機等設備,連夜修復塌陷道路,封堵堤壩決口。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復星醫藥啟動青蒿琥酯非洲捐贈項目,計劃三年共捐贈1,000萬元藥品,當年在非洲國家合計舉辦超過2,500場醫藥主題培訓,共計超過4.1萬人次參加培訓。當年的耗水強度、污水排放強度、化學需氧量(COD)排放強度均較2020年下降12%,全年節水3.71%。年內對主要供應商實施21次綠色供應鏈審計。

  廣東領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9家子公司的照明、空調、蒸汽系統100%完成節能減碳改造目標。通過套切工藝、迂迴省料工藝,優化材料利用率,節約清潔液體、油、冷卻劑的使用,減少廢棄物的產生。當年,17個廠區參與零廢棄物項目,其中14個廠區的廢棄物轉化率超過90%。

  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率先在國內採用新型環保有機硅材料替代傳統四氯化硅製造光纖預製棒,突破了長期困擾光纖行業的環保難題,避免了氯化氫(HCl)、含氯污泥及廢水的排放。此外,還採用乾式除塵法取代傳統濕式除塵工藝,實現高純二氧化硅微粉的回收利用。

  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推出多款輕量化、長壽命、環境友好型產品,助力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例如6毫米高錳低温鋼板已經出口韓國,應用於LNG液罐集裝箱項目;高強水電鋼解決了水電行業此類用鋼國產化的「卡脖子」難題。2024年,公司的風電、核電及水電用鋼銷量約61余萬噸,同比增加2%以上。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100%,水循環比例98.2%。

  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

  華友鈷業在印度尼西亞投資設廠,從被傳統產業棄置的褐鐵礦中提取商業上可用的鎳、鈷等原材料,助力當地建立起新型的鎳加工生產體系,大幅減少褐鐵礦尾礦的潛在污染風險,且濕法冶煉技術的碳排放約為同類火法項目的1/10至1/8。公司在印度尼西亞IMIP園區周邊的海岸線上栽種紅樹林苗木約1,100棵,種植面積累計11公頃,起到淨化海水、防風消浪、固碳儲碳、維護生物多樣性等作用。

  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

  萬國數據通過各種技術為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比如北京一號數據中心採用螺桿式水源熱泵,可以冷熱雙向運行,每年減少水耗2,1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6.6噸,節能量摺合標準煤104.2噸。上海六號、七號數據中心園區場地內建成儲能電站,充放電運行效率達到89%,處於業內較高水平。截至2023年,公司自2020年以來87%新投入使用的自建數據中心已經獲得綠色建築認證。

  中國船舶集團(香港)航運租賃

  有限公司

  2024年,公司兩艘船舶完成了主機雙燃料改造,實現了超大型全冷式液化石油氣運輸船(VLGC)船隊的雙燃料升級改造全覆蓋,加大了對液化石油氣(LPG)等替代燃料的應用力度,能夠有效降低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公司將所有辦公地點的用電全部納入綠電範圍,不再提供一次性紙杯,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公司的萬元工業增加值温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基準值下降34.9%,提前達成2025年度目標。年內新增清潔能源裝機容量523.31MW,節省外購電力費用約7,237萬元。採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LCA),評估了採選生產銅精礦、火法鍊銅和濕法鍊銅兩種技術路線生產的陰極銅全生命周期潛在環境影響,旨在建立一套最新的從礦山開採到陰極銅生產的碳足跡清單。

  ▼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全球累計投資規模已經超過42GW,每年提供綠色電力超過570億度,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800萬噸以上。公司還持續優化用電結構,提升綠電比例,2024年酒泉基地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耗和100%温室氣體抵消。公司建成的超過150萬戶「光伏富民」屋頂光伏電站為每户家庭年增收1,000元至3,000元,並提供了20萬個農村就業機會。

  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在廢舊輪胎循環利用領域,雙星把廢舊輪胎變成精製油(或初級油)、環保炭黑、鋼絲和可燃氣,實現廢舊輪胎循環利用的「零污染、零殘留、零排放、全利用」。已經先后在河南汝南、湖北十堰、山東青島建成三個廢舊輪胎循環利用「工業4.0」智能化工廠,廢舊輪胎處理規模已經超過每年18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廢舊輪胎裂解企業。

  恆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自主研發低碳產品EcoLactam®,其生產的紗線較常規錦綸產品有效減少70%碳排放。自主研發的化學再生己內酰胺專利技術,可以對廢棄化纖製品進行回收再利用,投產后將填補國內消費后錦綸廢料化學再生領域的技術空白。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新華三數字化公益課堂致力於為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生提供數字化科普教育。2024年,「讓AI有愛」數字化公益課堂落地青川縣七佛鄉中心小學和建峰鎮中心小學,志願者們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向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孩子們講解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和虛擬現實等高科技知識,並帶領孩子們親身體驗人工智能的互動。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公司為清潔能源提供風險保障4萬億元,搭建從「碳捕集」到「碳利用」最終實現「碳封存」的全流程閉環保險保障體系。全年提供環境污染類責任風險保障金額197億元,提供船舶污染風險保障金額10.9萬億元,承保森林面積超過11億畝。廈門集美支公司建成國內保險業首家「碳中和網點」。

  招商局能源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優化船隊結構,淘汰高能耗老舊船舶,新造船舶採用先進節能標準並配備環保設備。對船舶進行技術改造升級,安裝脱硫洗滌塔、消渦鰭等裝置,加裝智能操作管理系統。自主搭建數智化碳排放管理平臺「船奇碳智」,協助超過2,000艘社會船舶單船油耗節省2.5%至3%,節省燃油成本超過210萬元。

  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綠色收入佔比35%。公司已經累計為全社會提供30,000多臺節能降碳設備,每年節約標準煤3,8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億噸;節水設備每年為全社會節水28.3億立方米;新能源裝備產業核心裝備多晶硅還原爐每年產的多晶硅可建設500GW光伏電站,減排二氧化碳16.7億噸。2024年,萬元產值碳排放強度下降8.2%。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作為深圳市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積極發展綠色金融服務,控股企業深高新投全年完成新增擔保金額超過120億元,其中綠色金融企業業務量佔比約12%,涵蓋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多個行業和領域。控股企業力合科創已經在氫能制、儲、輸、用等方面進行佈局,培育孵化了氫藍時代、氫致能源、氫田新材、清極能源等多家氫能企業。

  冠捷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冠捷共推出了905個低碳節能產品,包括572個電視型號及333個顯示器型號,電子墨水屏顯示設備及節能商用顯示器、太陽能耳機、零碳耳機等。冠捷與荷蘭紅十字會合作,在菲律賓推進紅樹林恢復項目;支持在坦桑尼亞的植樹造林活動,在波蘭與環保組織合作開展植樹計劃。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將供應商碳足跡納入「茅臺賬單」,ESG考覈評價由「額外加分項」調整為「固定佔比15%」,要求核心包材供應商提供能源與碳排放數據。推動綠色包材轉型,對核心產品開展全生命周期碳排查。建立赤水河流域及產區的生態環境實時監測體系,對氣候變化因素及時預警。主導起草併發布了白酒行業碳相關標準。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已經完成超過70個車型的全生命碳足跡數據覈算,其中兩款獲得低碳產品認證。在高管薪酬績效中設置新能源車銷量目標,權重約佔薪酬績效的10%。率先在行業推動遠端氣囊的開發與應用,以期實現行業最高10氣囊的應用。不斷提高鐵路、水路、新能源貨車運輸比例,國際銷售運輸水運佔比接近100%。

  青山實業

  旗下的永青集團在印度尼西亞建設與運營兩大園區,入駐園區的百余家企業中,已經有65%完成了温室氣體排放盤查。公司在印度尼西亞實施多項環境保護與修復項目,比如IMIP園區在2022年至2024年間總計種植紅樹苗23,000株,截至2023年年末,累計完成礦山土地復墾1,138公頃,為改善蘇拉威西省特有珍貴野生動物湯基獼猴的生存環境,發起了湯基獼猴棲息地保護活動。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以煤炭為基礎的大型能源公司,專注於更清潔智能的煤炭開採技術,在傳統煤電產業率先實施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全部常規煤電機組實現超低排放。擁有國內首創大規模甲醇制烯烴裝置,開展煤化工清潔生產。2024年,公司在氫能源技術上取得了多項重要突破,全國首臺氫電混動無人駕駛礦卡通過全流程道路測試,首臺2,400千瓦大功率氫能源動力調車機車完成萬噸裝車試驗。

  萬物雲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萬科物業的萬物雲持續以數字化技術推動建築低碳轉型和精細化管理。例如,在住宅服務空間內推進社區垃圾堆肥,並推廣黑水虻處理廚余垃圾的試點;旗下的萬物梁行開展辦公樓宇防撞鳥措施改造。2024年,公司在服務區域內新增配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儀)1,395台,自2022年至今共配置4,265台;新增服務者使用CPR(心肺復甦術)成功挽救生命9起,自2022年至今累計挽救生命28起。

  新奧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將生物多樣性管理納入環境管理。比如,公司重點開發的舟山LNG接收站地處海洋生態系統豐富的港口區域,公司採用LEAP(定位、評價、評估與準備)方法開展海洋生態影響評估,2024年共計投入生態修復資金1,172.86萬元,完成增殖放流苗種8,422.45萬單位,並邀請浙江海洋大學團隊開展跟蹤監測及效果評估,評估顯示增殖放流效果較好。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的多個產品在節能、減排、材料利用等方面表現優異。R290環保製冷劑空調產品實現大量温室氣體減排,獲得國際權威認證;多款電器在能效提升、水資源節約、原材料減量等方面成果突出,部分產品還打破世界紀錄或獲得國際認可。三家工廠獲得AWS國際可持續水管理標準認證,家用空調順德工廠獲得白金級認證,實現製造用水100%循環和廢水100%資源化利用。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推出廣聯達碳排放計量雲平臺(廣碳雲),促進建築企業深度減碳;搭建中國建築領域碳因子庫,推動建築全產業鏈綠色可持續發展。截至2024年年底,廣碳雲服務了300余個項目、1,000余個用户,碳因子庫已經收錄建材碳因子8,000條。還搭建了「綠色建材服務平臺」,支持施工方通過運輸距離、碳足跡等信息篩選具有低碳屬性的供應商,有效減少因為返工、建材浪費而導致的碳足跡。

  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生產逸泰康、抗菌聚酯、生物基聚酯等環境友好型產品,同時發展廢舊聚酯的化學回收技術。2024年,通過升級改造鍋爐,整體能耗降低約9%;全年節約新鮮水量約510萬噸。在投資設廠的文萊,推動設立三個專項人才聯合培養項目,提供全額獎學金,為當地培養不同層次的化工專業人才。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持續打造「中銀綠色+」品牌,推出五大類數十項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覆蓋存款、貸款、債券、消費和綜合化服務等領域。截至2024年年末,境內綠色信貸規模突破4萬億元,全球綠色債券承銷規模居中資同業首位,投資規模超過千億元。總行大廈、中銀香港大廈等39棟主要辦公大樓完成碳中和試點,碳排放同比下降一半。

  在華外企

  Fortune China ESG Impact List

  ▼

  威立雅(中國)環境服務有限公司

  威立雅在中國為城市及工業領域提供水務、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能源管理等服務。旗下的威立雅華菲是中國再生塑料行業的領先企業,每年回收170,000噸塑料,製成的產品廣泛應用於紡織、食品及飲料包裝、汽車等領域。威立雅與燕山石化組建的合資公司採用「工業污水處理達標排放+濕地自然生態修復系統」綜合淨化方案,將已經停用的氧化塘修復成牛口峪濕地公園。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工廠已經提前兩年實現碳中和,中國區實際減碳在施耐德電氣的全球業務中排名第一。在中國,施耐德電氣已經有21家「零碳工廠」、15家被工信部認定的「綠色工廠」和2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無錫工廠繼2021年獲評「端到端燈塔工廠」后,升級成為「可持續燈塔工廠」。

  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

  2024年,歐萊雅攜手中國回收行業龍頭企業愛回收,推出了國內首個面向公眾的美粧可回收物標識,開創了美粧空瓶回收新模式。通過技術與經驗的分享,歐萊雅幫助兩家供應商實現了100%可再生能源的應用。2025年,中國間接採購團隊將每季度舉辦供應商專題研討會,涵蓋包容性採購、減碳、循環經濟以及加強創新等議題。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公司以更節能環保的實驗室設備和解決方案助力中國科研機構和企業建設綠色實驗室。以Thermo Scientific™ Vanquish™高效液相色譜系統為例,該設備含有回收材料,能耗相比舊型號降低24%。公司攜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女科學家成長計劃」,截至2024年年底,已經舉辦八場線下校園巡迴活動,採訪十余位優秀女性科學家,助力她們在科研道路上綻放光彩。

  金拱門(中國)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年底,麥當勞中國獲得LEED認證的綠色餐廳共3,604家,佔到中國大陸餐廳總數的50%以上。深圳梅沙餐廳成為中國首家「四零」(零碳、零能耗、零廢棄物、零水耗)餐廳。旗下「重塑好物」平臺持續將廢舊塑料變廢為寶,已經有逾32萬個使用51%的回收塑料製成的綠色餐盤走進麥當勞餐廳。全新上市的新款員工制服採用回收塑料纖維材料,目前已經有超過28萬件工服使用了這種材料。

  宜家貿易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在目前的宜家產品中,有60%使用可再生材料,10%使用回收材料。中國是宜家最大的採購來源國,在2024財年的採購份額佔到全球的28.6%。在公益活動方面,宜家在青島、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多個兒童服務站,比如深圳宜家-壹基金達聆兒童服務站,以「社區空間+全日制+服務」模式,為0至12歲城市流動兒童提供幫助,平均每年開站220天,已經服務兒童及家長5,000余人次。

  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

  博世蘇州在近三年內投入近千萬元,完成約117個節能環保改造項目,節約近千萬元能源費用,減少約8,100噸碳排放。除光伏發電停車場外,廠區內還自建有很多分佈式光伏發電設施,每年可以自發電約250萬度電,相當於減少碳排放超過1,500噸。對歧視零容忍,員工可以通過內部舉報系統「Speak up!」直接舉報或匿名舉報歧視、欺凌和騷擾行為。

  百事公司大中華區

  百事中國不斷提升運營用水效率,目標是到2030年時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水資源100%回饋至原水域。北京工廠是百事全球首個獲得TÜV萊茵頒發的「AWS國際可持續水管理標準」最高等級認證的食品工廠,不僅做到了100%達標排放,更將所有消耗水量回饋至附近的濕地公園。西安工廠將廢棄池塘建設成氧化塘,同時種植蘆葦等本土植被,創造適合鳥類生存的環境,改善當地流域水質。

  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花旗中國將新能源、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新材料等與清潔能源轉型相關的行業作為重點支持行業,助力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可持續發展融資,已經為中資企業在亞太區募集了1,000億元以上的可持續發展掛鉤資金。正在籌劃推出面向企業客户的綠色存款計劃,幫助企業客户將存款資金投放於綠色項目。

  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陶氏是全球購買可再生能源最多的20家公司之一。在中國,廣州工廠在廠房頂部安裝2,200平方米的太陽能板,每年能夠降低200噸的温室氣體排放。張江研發中心使用太陽能替代電熱水器,每年可以降低120噸的温室氣體排放。上海落成的「世外陶園」公益項目,以環保低碳的材料解決方案為社區居民營造健康舒適的公共空間。參與「美麗中國」支教項目,助力推進中國農村地區的STEM教育。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

  集團於2024年啟動行業首個「Low Carbon Pioneers」先鋒計劃,推動酒店實現低碳運營,中國區啟動綠電採購和節能措施推廣。與螞蟻森林合作,鼓勵賓客不使用一次性用品。還與螞蟻公益基金會攜手,助力「數字木蘭」民宿管家計劃,為鄉村女性提供就業培訓和發展機會,幫助她們提升自身能力並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

  立邦投資有限公司

  立邦不斷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產品的碳排放,保護環境及生物多樣性。例如,針對長江以南地區建築需求推出的雙核氣凝膠保温隔熱系統,在夏季能夠為建築室內降低5℃,減少建築總能耗;適用整車及零部件塗裝的超低温電泳塗料技術可以為每輛車的生產減少約20%能耗,每生產20輛車,能夠減少1噸碳排放量。

  沃爾沃汽車(亞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年底,已經攜手超過7萬名愛心車主開展「守護計劃」,為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和脣齶裂兒童提供救助,也關注盲人及空巢老人等弱勢羣體,推動教育公平、傳承非遺文化。行業內首家發起AED(自動體外除顫儀)聯盟,推動AED設備普及,守護生命救護黃金四分鍾,授權4S門店已經100%配備AED設備。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

  雀巢大中華區的所有工廠已經100%使用可再生電力。青島雀巢工廠和徐福記工廠啟動光伏發電項目。自2022年起,雀巢在華落地全球再造林項目,計劃於2026年前在雲南種植和培育130萬棵樹,目前種植超過60萬棵樹。雀巢還將在華奶牛養殖培訓中心打造為淨零碳排放牧場,實施數字化監控管理系統、恆温飲水槽和牛糞處理等。

  海克斯康製造智能技術(青島)

  有限公司

  致力於營造快樂職場氛圍,通過提升福利、組織各類體育競技和娛樂活動來提升員工的凝聚力與歸屬感。公司在青島海克斯康產業園連續多年舉辦的「仲夏夜一起嗨」音樂節,成為獨特的職工文化展示平臺,贏得了廣大員工、附近企業、當地政府和網友的點贊支持。2024年的音樂節提供美食、音樂、美酒,匯聚2,000多名員工在線深度互動,愛心義賣活動募集的6,222元全額捐贈給青島市兒童福利院。

  3M中國有限公司

  3M要求所有產品都必須展示出積極的社會和環境影響,比如百潔布產品採用100%循環再用纖維製成。為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3M通過各類教育和社區活動,鼓勵大眾參與環保行動。2024年9月,3M推出了專題紀錄片《職業綠動》,講述五位來自全球不同領域的綠色職業從業者的故事,激發了社會各界對綠色職業的關注與思考。

  福伊特造紙(中國)有限公司

  福伊特崑山紙城能源改造項目涵蓋了屋頂光伏、LED照明改造、地源熱泵、硫化罐余熱回收、CHP天然氣發電、鋼板利用率提升等提升,將綠色環保貫徹於工廠的每一個環節。藉助高效的解決方案和數字產品,福伊特可以幫助客户節省高達20%的能源、纖維和淡水,例如BlueLine OCC備漿系統、XcelLine智能紙機、AquaLine水管理系統、造紙4.0數字化產品。

  林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林德中國持續購買並使用的綠色低碳電力佔公司生產用電已經超過20%。2024年,林德為萬華化學煙臺生產基地完成一套65,000標準立方米/小時空氣分離裝置由蒸汽驅動到電力驅動的原地改造及升級項目,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絕對排放量達到12萬噸。

  重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嘉士伯中國)

  公司持續致力於提升水效、輕量化包裝、優化能源結構。廣東佛山三水生產基地於2024年8月投產,成為嘉士伯全球綠色智能釀造標杆,不僅是集團首個充分循環利用雨水的「海綿酒廠」,也是中國啤酒行業首個在所有生產車間都配備空調的酒廠。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預計到2025年時,將會把長江流域三個高水風險地區酒廠生產環節的用水量100%補充和回饋給大自然。

  巴斯夫(中國)有限公司

  除了自身減碳之外,自2022年起,巴斯夫持續推行「供應商二氧化碳管理」計劃,邀請包括大中華區的供應商在內的全球供應商加入。該計劃旨在通過與供應商分享巴斯夫的產品碳足跡評估方法和工具,幫助提高巴斯夫外購原材料的碳排放透明度。2024年在華倡議併發起「零碳循環紙杯先行者聯盟」,旨在推廣一次性紙杯的可循環利用。

  默克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默克在華七個工廠的可再生能源使用佔比達到80%。2024年1月,默克中國與華潤電力簽署長期綠電協議,採購協議為期十年,所購綠電總量達300GWh,全面覆蓋默克醫藥健康、生命科學、電子科技三大業務。自2018年與壹基金淨水計劃達成合作以來,至2023年年底共捐贈700萬元,為中國174所農村學校的約8萬名學生提供清潔的飲用水,並安裝了183台淨水設備。

  ▼

  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阿特斯共開展147個節能項目。以機房改造為例,通過製冷機組羣控優化、設備硬件改造升級,實現製冷系統整體能效突破。經驗證節電率達到20%,單基地年節電量超過200萬千瓦時。當前技術改造已經形成階段性成果,常熟、大豐組件工廠完成全系統改造,嘉興組件、阜寧切片及包頭拉棒工廠正處於設備調試與能效驗證階段,預計2025年度投用。

  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

  霍尼韋爾在中國的綠色工廠總數已經達到7座,公司在中國生產製造的產品超過75%來自這些國家級或省級綠色工廠。公司正攜手合作夥伴推動可持續航空燃料成熟解決方案的落地。其中,霍尼韋爾助力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連雲港市建設的大型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基地,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採用Ecofining™工藝技術並率先投入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裝置之一。

  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

  2023年,公司推出消費后物理回收含量達到90%的聚碳酸酯產品,相較傳統化石基材料減少約70%碳足跡,為電子、汽車等領域提供循環低碳解決方案。2024年,科思創上海一體化基地有超過三成的電量來自綠電。科思創廣州、佛山和深圳基地也已經實現100%綠電供應全覆蓋。同時,上海基地「自產自消」的綠電比例正在穩步攀升。

  普洛斯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2024年,普洛斯中國的物流及產業設施新增15項綠色建築認證,完成了30棟物流倉庫建築的全生命周期(LCA)隱含碳報告。截至當年年底,已經鋪設屋頂光伏的物流及產業基礎設施為160處,佔普洛斯物流及產業基礎設施比例約35%,全年發電總量達到5.73億度。公司還將在智慧零碳運營方面的經驗賦能外部園區,向物流、商超、冷鏈、製造業等行業客户輸出ESG及綠色運營服務。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

  寶馬中國設計並實施了一系列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其中「BMW童悦之家」項目致力於貢獻中國鄉村振興及鄉村教育發展,通過攜手利益相關方與各界人士以創新方式響應社會需求。寶馬還通過「天行健計劃」為35所鄉村學校培訓了約180名體育教師,惠及近6萬名學生。

  藝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作為全球領先的水、衞生、感染預防解決方案服務提供商,藝康開發了多種創新技術和數字工具來支持智能水管理,幫助客户減少用水量和提高水資源再利用率,比如通過提供低温洗衣房方案、免沖洗地板消毒清潔劑、餐具清洗技術等,幫助萬豪全球度假村(MVW)每年節省近9萬噸水,且提升了客户體驗。

  通力電梯有限公司

  通力電梯高度重視客户安全,其創新的數字解決方案如KONE 24/7 Connect為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門提供預測性維護。在所有制造基地積極減排后,通力還為客户提供補償隱含二氧化碳排放的選項,選擇來自不同大洲並代表不同氣候效益的項目,比如哥倫比亞的重新造林、泰國的太陽能、中國和老撾的水電等項目,通過碳信用額度補償排放。所有項目均在歐盟以外進行,並通過了黃金標準®認證。

  書贊桉諾(上海)貿易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書贊桉諾成為美洲地區首家在中國發行熊貓債的非金融企業。其在中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一筆規模為12億元(約合1.65億美元)的綠色中期票據熊貓債,募集到的資金將全部用於在巴西投資經綠色認證的人工桉樹林。公司承諾至2030年提供1,000萬噸源於可再生資源的產品,以替代石油基產品。

  印孚瑟斯技術(中國)有限公司

  公司位於上海閔行紫竹科技園的園區,從設計到建造均遵循能源與環境方面的高標準,獲得美國LEED鉑金認證。一個由員工領導的、名為SPRING的團隊支持在中國的各種慈善活動,從2008年到2025年1月,這個團隊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完成6次舊電腦捐贈項目,共向中國的62所學校捐贈了1,485臺電腦,惠及15個省份的22,077名師生。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

  索尼致力於將包容性設計理念融入產品商業化過程中。作為對全球無障礙2025項目的迴應,索尼中國也提出「中國無障礙項目China Accessibility Project」倡議,通過舉辦圓桌論壇、校企合作社會實踐、推行殘障人士招聘、開展「YURU MUSIC(悠如音樂)樂器創客馬拉松賽」等形式,提升全社會對無障礙、包容性的認知與實踐。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