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透視阿里雲財報:創3年來最快增速,兑現增長目標

2025-05-16 13:53

  文 | 新浪科技 周文猛

  昨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公佈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財報顯示,四季度阿里巴巴實現營收2364.5億元,同比增長7%;2025財年,阿里巴巴營收9963.47億元,同比增長6%。

  其中,阿里雲展現強勁動能。第四季度,阿里雲收入達301.27億元,同比增長18%,為近三年來最快季度增長;2025財年,阿里雲營收1180.28億元,同比增長11%,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72%達105.56億元,同樣是阿里巴巴旗下各分部增長最快的分部。

  對於這一業績表現,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肯定道:「整個財年業績顯示,我們的‘用户為先、AI驅動’戰略持續見效,核心業務增長繼續加速。在AI需求的強勁推動下,雲智能集團季度收入增長加速至18%,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

  在宣佈未來三年「將投入超3800億元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鉅額投資計劃,同時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雲董事長兼CEO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之際,阿里雲的營收表現,沒有令市場失望。

三年來最快增速,兑現「財年目標」

  回顧阿里雲歷次財報發佈,自2023財年Q4以來,阿里雲便持續保持同比正增長趨勢,一路發展至今。而在2025財年Q4,阿里雲更是創下近三年以來最快營收增速——從財年初期的3%,加速增長至本季度的18%。

  對於這一營收反彈,阿里雲的解釋為,「得益於AI熱潮的推動,大模型快速發展顯著拉動了雲計算需求。阿里雲憑藉中國最大的雲基礎設施佈局,以及其自主研發的通義大模型在全球市場的領先應用,成功抓住這一增長周期的機遇。」

  當前,阿里雲正以AI為中心,全面重構底層硬件、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並與AI場景有機適配、融合,加速模型的開發和應用,打造一個AI時代的最強AI基建。伴隨大模型快速發展帶來的雲計算需求拉昇,已經具備先發優勢的阿里雲,也隨之迎來市場機遇。

  財報表示,阿里雲增長勢頭主要由更快的公共雲收入增長帶動,包括AI相關產品的採用增加。Q4季度,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第七個季度保持三位數的同比增長。在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電話會上,吳泳銘也分享稱,「本季度,我們的AI產品行業滲透在迅速擴大。」除了比較快使用AI產品的互聯網、智能汽車、金融、在線教育外,很多傳統行業,如養殖業、傳統制造業等,AI應用需求增長同樣顯著。

  在一年前的阿里巴巴2024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吳泳銘曾表示,「有信心阿里雲的商業化營收(剔除集團內客户)在2025財年下半年能重返雙位數增長。」伴隨Q4財報的發佈,一年前承諾的「財年目標」兑現了。

  據市場分析機構IDC最新數據,阿里雲市場排名第一,份額連續三個季度回升。IDC認為,阿里雲加大研發投入,在通義系列大模型、AI基礎設施等領域全面發力,市場份額和同比增速顯著提升。

三年投資3800億,阿里雲更有底氣了

  據吳泳銘介紹,2026財年,阿里將繼續聚焦電商、AI+雲的核心業務增長,面向中長期,塑造以科技為核心動力的第二增長曲線。而就在第四季度,阿里也以實際行動向外界傳遞了自己對於AI的決心與信心。

  今年2月24日,阿里巴巴曾對外宣佈稱,「未來三年,阿里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總額超過去十年總和。」這一投入力度,成為我國民營企業在雲和AI硬件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投資紀錄之一。

  同樣在近日舉辦的阿里日親友見面會上,蔡崇信也再次強調稱:「阿里要把AI融入每一塊業務、每一個環節,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業務都應以AI為驅動。」

  超前的資金支持,以及阿里內部、外部生態的龐大客户數據及場景支撐驗證,也為阿里雲及其之上的模型、工具、應用的迭代升級,提供了更多的「原料」和「養分」,也讓其發展有了更多的底氣與定力。

  事實上,阿里雲營收快速增長的背后,阿里雲不斷堅持的開源策略以及快速推進的領先模型迭代,也為更多的客户與開發者選擇阿里雲,提供了必要保障。

  近期,阿里巴巴發佈新一代開源模型千問3,宣佈性能超越R1、OpenAI-o1等全球頂尖模型,登頂全球最強開源模型。據悉,在該模型開源后,北上津杭等十余地算力平臺很快便接入千問3,包括北京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上海超級計算中心等算力平臺。此外,英偉達、高通、聯發科、AMD、ARM等也都完成了Qwen3適配。

  另據阿里雲方面透露,截至4月底,阿里通義已開源200余個模型,全球下載量超3億次,千問衍生模型數超10萬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源模型族羣。

  阿里通義系列模型能力獲得廣大開發者認可的同時,各行各業也正加速接入通義系列大模型。

  近期,寶馬宣佈基於通義系列模型聯合開發AI引擎,應用於中國市場的寶馬新世代系列車型。目前,通義大模型已經服務了OPPO、vivo、榮耀、小鵬、蔚來、極氪、建行、招行、中國人壽、海爾、美的、創維、微博、攜程、國家電網、數字重慶、中國科學院等大型企業和機構。

  充沛的資金支持下,已然處於AI 2.0第一梯隊的阿里雲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氣與信心,持續精進並打磨產品技術,以贏得更多的AI時代紅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