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日產全球再裁員、本田推迟電動車投資 「日系三傑」能否重新「上桌」?

2025-05-14 15:42

財聯社5月14日訊(記者 劉陽)在汽車行業轉型大潮中,疊加不確定的外部環境,日系車企正在集體面臨危機。

5月13日,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公佈的財報顯示,2024財年第四財季(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營業利潤為735.7億日元,同比大幅下滑76%,市場預期為2545.7億日元;第四財季淨利潤305.7億日元,同比暴跌87%,市場預估為1515.6億日元。本田汽車表示,美國加徵關税以及日元走強等因素,將給公司帶來近30億美元的損失,「2025財年營業利潤將下降59%至5000億日元。」該公司預計。

不僅如此,由於目前電動汽車需求放緩,本田汽車決定將去年4月25日宣佈的在加拿大建立全面電動汽車價值鏈的計劃推迟約兩年,以加強公司在北美的電動汽車供應鏈。本田汽車原本計劃通過投資約150億加元(包括合資夥伴的投資)在加拿大建立全面的電動汽車價值鏈,以支持到2040年使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佔汽車銷量100%的全球倡議。

另外一家日本車企財報同樣未達預期。日產汽車當天發佈的財報顯示,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公司受銷售競爭加劇的影響,全球銷量保持在334.6萬輛。全年淨銷售額為12.6萬億日元,淨虧損為6709億日元,而2023財年為盈利4266億日元。

「公司決定不發佈截至2026年3月財年的營業利潤預期。」日產汽車表示,包括去年11月公佈的裁員9000人的計劃在內,到2027財年(2027年4月至2028年3月),在日本國內外計劃共裁員2萬名,約佔公司員工總數的15%;到2027財年為止,將公司全球工廠數從17家縮減到10家。

未發佈年度利潤預期的還有馬自達汽車。5月12日,馬自達汽車推迟公佈對2025財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合併財報預期。該公司表示,美國特朗普政府對汽車加徵關税導致不透明的經營環境正在持續,現階段難以計算。財報顯示,2024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馬自達的淨利潤比上一財年下降45.1%至1140億日元。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市場,日本車企被迫承擔高昂的銷售激勵成本,而在中國市場仍未完全跟上節奏。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自主品牌零售市場份額已超過60%;與之相反,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再次下降至11.2%。今年4月,豐田汽車銷量比上年同期增加20.8%至142,800輛,連續3個月同比上升;而本田和日產汽車銷量分別連續15個月和13個月同比下滑,其中本田4月在華銷量減少40.8%至43,689輛,日產減少15.7%至46,295輛。當月,日系品牌在華零售份額12.2%,同比再降2.7個百分點。

岡三證券(Okasan Securities)首席策略師松本史雄認為,日本汽車業正面臨關税壓力、日元升值和中國競爭對手的三重夾擊,嚴峻的商業環境可能引發行業重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