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全鏈守護、韌性共生!隧道股份亮相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展示防災救災「藍色力量」

2025-05-13 19:13

STEC

全產業鏈資源整合

全風險鏈應急處置

以STEC「藍色力量」

連接安全智慧的城市未來

5月13日,隧道股份參展的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於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在本次展會上,隧道股份以「全鏈守護、韌性共生,連接安全智慧的城市未來」為主題,展示了股份公司在基礎設施建設運營領域的「全產業鏈資源整合+全風險鏈應急處置」雙核能力,以及在應急搶險與防災減災方面的新成果、新案例。

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衞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李澤龍,上海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馬堅泓及國家應急管理部、長三角三省一市應急管理廳等眾多應急管理領域的政府領導、行業專家駐足參觀。隧道股份副總裁李波等領導陪同參觀。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央視新聞、上海人民廣播、交通廣播、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浦東融媒等主流媒體赴隧道股份展位,探訪報道隧道股份防災減災尖端技術與成果案例。

洞悉風險

將隱患消解於無形

-STEC-

長久以來,隧道股份積極發揮全產業鏈優勢,通過打造可感知、會呼吸、能自愈的韌性基礎設施,洞悉城市風險,將隱患消解於無形,守護城市安全運行的每一道防線。

本次展會上,隧道股份相關單位展示了隧道人在地下空間災害預防、城市交通智能運維、管線智慧管養等方面的領先技術與成功案例,受到了行業各方關注點贊。

港鐵特別維護行動

已經服役了半個世紀的老舊地鐵隧道,如何重回「年輕狀態」?展會上,隧道股份城盾隧安展出的「7•28港鐵特別維護行動」案例,向業界生動展示了隧道人獨到的「修復技術」。

去年7月,隧道人為建成已有45年的香港鐵路觀塘線實施更新修復特別行動。在28小時中,隧道股份城盾隧安的維保隊伍深入香港地下,為港鐵隧道開展「修復手術」,使其以更健康、安全的結構狀態,服務香港市民日常出行。

在行動前,隧道人提前進入隧道內部,利用激光掃描、高清線陣相機等對港鐵隧道進行毫米級的數字化勘探,建立了精度±2mm、長度2km的隧道數字模型,並打造了「四合一」28小時停運搶修平臺,為港鐵隧道的順利更新奠定了數智基石。特別行動中,隧道人深入隧道內部,240名維保人員被精心劃分爲13個小組,分批次、多維度開展作業,最終經過連夜奮戰提前1小時圓滿完成任務,展現應急維保領域的「上海力量」。

守護城市交通動脈

大型交通設施是城市的「動脈血管」,也是城市安全保障的核心部位。在本屆應急展上,隧道股份上海路橋、城市運營帶來了交通設施更新維護的最新技術成果,從「智城雲巡」智慧巡檢體系到跨海大橋橋樑樁基沖刷技術,一系列新技術、新理念刷新了業界對於「智慧運維」「城市更新」的認知與理解。

在交通運維領域,隧道股份城市運營以AI技術重構基礎設施運維範式,研發「智城雲巡」智慧巡檢系統,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與輕量化巡檢裝備矩陣,以城市基礎設施智慧巡檢服務助力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該系統依託北斗時空智能、地理信息採集、AI大模型、邊緣計算等技術,自動識別目標的高精度位置及道路表面病害的精確面積,為病害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在設施更新方面,隧道股份上海路橋展示了中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的最新保護成果。由於複雜的海洋洋流和往復潮汐持續對大橋樁基進行沖刷,對大橋的運行安全造成了潛在威脅。隧道股份上海路橋將水下固化土防沖刷技術引入到橋樑領域,為跨海橋樑的更新維護提供有價值、可借鑑的工程案例模板。

燃氣水務管網維護

燃氣、水務管網被譽為城市的「生命線」。隧道股份為深埋於地下的燃氣、水務管網和能源設施編制數字密碼,讓城市生命線永續運轉。

在水務管網方面,隧道股份城市環境、數字集團展示了智慧水務新成果,面向地方水司、污水運營企業和政府監管單位,提供全鏈條智慧解決方案,實現水務系統的智慧化、高效化、低風險運營管理。目前,在浙江嘉興,該套解決方案已實現760公里地下管網物聯感知設備鋪設、3380公里污水管道視頻檢測、580公里污水管道數字孿生建模,並將管網排查疏通費用下降約30%。

在燃氣管網方面,隧道股份上海能建打造了更安全、更高效、更智慧的基於數字孿生的工業互聯網標杆智能接收站,從工程設施數據、數字底座平臺、應用賦能、可視化管理四大方面進行建設,全面實現了「全數字化交付、全智能化運營、全業務場景覆蓋、全生命周期管理」。

使命必達

讓災害影響降至最低

-STEC-

當極端天氣突破預警閾值,當突發事故威脅城市命脈,隧道股份依託「全風險鏈應急處置」能力,構建起「平戰結合、數智驅動」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必勝」,擔綱城市應急搶險的中堅力量。

在本次應急展上,隧道股份展示的重大工程、突發災害搶險案例,同樣受到各方矚目。從地上到地下、從氣候災害到地質災害,隧道人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應急資源,快速、高效、專業處置各類突發事件,讓災害影響降至最低。

·地下空間搶險:地下聯絡通道滲水堵漏,隧道人緊急投入設備堵漏,有效遏制災害擴大。

·燃氣管線堵漏:依託「燃氣管道不停輸封堵施工」國家級工法,最大程度減少燃氣基礎設施改建、維修給周邊單位居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氣象災害處置:上海迎來1949年以來最強颱風「貝碧嘉」。隧道股份全力以赴打好迎抗主動戰,充分利用數字化、智慧化手段實現預警信息全渠道、全覆蓋、全時段傳送,助力魔都抗台。

·海洋災害處置:為廣西等省市打造全國首個海洋應急體系量子加密低空監測示範工程,提升海洋災害防範應對能力。

城市安全是永恆的命題

隧道人將繼續

以全產業鏈資源集成

以數智化的技術裝備

以平戰結合人才團隊

遞交屬於自己的「滿分答卷」

(隧道股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