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遊戲公司「破產」模擬器:大家掙的錢,還夠活多久?

2025-05-12 18:11

來源:創業邦

來源丨遊戲葡萄(ID:youxiputao)

作者丨秋秋

在你看來,一家遊戲公司多久會破產?

比爾蓋茨曾提出過微軟破產論,將公司的死亡倒計時定在18個月;國內累計分紅過60億的吉比特,曾將公司現金儲備的標準定在18個月、36個月;在心動連年虧損時期,也有證券廠商分析,心動賬上的30億現金,足以支持公司在無收入的情況下度過三年。

但葡萄君扒完2024年財報發現:80%的上市遊戲公司離「破產」不足9個月,個別甚至撐不過30天。

——這項名為「安全月數」的指標,衡量的是公司斷糧后,僅靠貨幣資金續命的時間。

雖然這項指標有些極端,比如計算方式有些粗略、廠商很難陷入無收入狀態、借款/投融資/資產變現等續命手段也有很多……但它也能突破一些行業粉飾,相對真實地展現不同公司的生存狀況、抗風險能力(文末附65家上市公司營收利潤及安全月數情況總表)。

注:安全月數計算公式:A股安全月數=去年年末貨幣資金/去年月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小計;港美股安全月數=去年年末現金及等價物/去年月均綜合成本(營業/研發/銷售/行政等)。

斷糧后,80%廠商活不過9個月?

65家上市遊戲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約32%公司的安全月數小於3個月,80%公司的安全月數小於9個月——所有統計案例中,沒有能「撐過」三年的。

注:由於港股廠商財報未單獨披露現金流出情況,因此通過綜合成本(含折舊攤銷)進行估算

注:由於港股廠商財報未單獨披露現金流出情況,因此通過綜合成本(含折舊攤銷)進行估算

柱形統計圖則顯示,廠商安全月數集中在6個月以內,其中三個月的廠商數最多。這意味着遊戲行業本身抗風險能力較弱,可能表現爲「收入不穩定,依賴持續爆款」、「現金流大,但現金轉化率低」、「收款周期長,存在大量遞延收入和應收賬款」等。

注:由於港股廠商財報未單獨披露現金流出情況,因此通過綜合成本(含折舊攤銷)進行估算

注:由於港股廠商財報未單獨披露現金流出情況,因此通過綜合成本(含折舊攤銷)進行估算

具體來看,統計中安全月數最長的廠商為掌趣科技,其賬上24.2億元的貨幣資金,足夠公司在斷糧的情況下,照去年7000萬元的月均現金流出,持續運營34個月。

TOP 5剩余的廠商分別為電魂網絡、三六零、像素軟件和智明星通,安全月數分別為29、29、21、20。

安全月數最短的廠商有三家,均不足一個月,分別為中手遊、深海軟件和極致互動。

不過這里面中手遊比較特殊,由於版權IP多、代理遊戲多,其大部分銷售成本來源於渠道分成、版權攤銷等非額外支出項目。因此,安全月數並不能代表他們的真實生存狀況。

深海軟件則因營收同比大幅下滑57%,疊加虧損同比激增5234%,導致貨幣資金在填補虧損后僅剩273萬元,不足以覆蓋去年月均成本594萬元。

極致互動則是公司去年新品《命運聖契》上線推廣金額較高,導致銷售費用增長約60%至2.8億元,接近去年公司營收,是公司貨幣資金的22倍——甚至為維持推廣,公司還增加了約7000萬元的短期借款。

再提醒一下,安全月數只能粗略衡量企業短期生存能力。比如騰訊、網易的安全月數僅為3個月、8個月,但應該沒人會覺得他們不夠安全。因此,安全月數過低可能有風險,過高同樣未必是好事——可能是現金太多,但沒用好。

斷糧前,賺的錢夠花嗎?

儘管大多數廠商面臨現金流壓力(安全月數偏低),但他們的「賺錢」能力依舊穩健。從大盤來看,去年有4家廠商遊戲收入突破100億元,11家廠商收入破50億元,具體可見下圖:

營收規模佔比方面,騰訊、網易再次保持了較高的統治力,分別佔統計收入整體的49%、21%,同時TOP 10廠商共佔收入整體的86%。

收入增長方面,去年有46%廠商實現了增長,超過2023年的39%。

增長幅度最大的廠商為儒意控股,得益於《仙境傳説:愛如初見》《世界啟元》《排球少年:新的征程》等期內新品的表現,公司去年營收達到19.9億元,同比增長346%,TOP 3的剩余廠商為世紀華通、萬達電影,收入增長率均超過50%。

此外,統計廠商的利潤狀況也稍好於2023年,虧損狀態的廠商比例由48%收窄至44%,同時有近30%的廠商實現了利潤增長。

具體到廠商,去年利潤金額最多的廠商分別為騰訊、網易、三七互娛、愷英網絡和金山軟件,虧損金額最多的廠商分別為中手遊、崑崙萬維、嗶哩嗶哩、完美世界和三六零。

對比2023年,虧損廠商的金額上限由48億元收窄至21億元,這主要是虧損常客嗶哩嗶哩,在去年《三國:謀定天下》的收入貢獻,及其他業務的支持下實現了大幅虧損收窄。

哪些成本是斷糧「真兇」?

先聲明一下,營銷、研發和薪酬成本佔比情況,僅代表當期該公司賬面數據的變動,可能與公司在研產品數量、規格、新游上線宣發、員工人數等情況有關,不代表公司實際的投入情況。

哪家公司推廣更「兇」?

10家代表性的上市遊戲公司數據顯示,三七互娛的銷售費用金額更高,達到97億元,其中互聯網流量費為91.5億元,佔銷售費用的94%;營銷費用金額TOP 3的剩余廠商為IGG、冰川網絡,金額均超過20億元。

從現金流(成本)佔比來看,三七互娛、IGG、冰川網絡的銷售費用的佔比均超過了50%,其中冰川網絡以超70%的佔比位列統計榜首,銷售費用成了影響這幾家公司成本和安全月數的重要因素。

哪家公司的研發基因更強?

圖表顯示,相比銷售費用上的斷崖式差距,大部分廠商的研發費用相對穩定和剋制,集中在公司現金流出/成本的10%-30%。

這其中,祖龍娛樂的研發費用佔比較高,達到遊戲收入的46.6%(該數據比率也稱為「研發強度」),成本的35.2%;TOP 3剩余廠商為巨人網絡、吉比特,研發強度分別為23.7%、20.5%,成本佔比為31.9%、26.5%。

單看研發費用,心動(含自研、TapTap)、吉比特、IGG位列TOP 3,分別為9.2億元、7.6億元和7.2億元。

誰為員工「花了更多錢」?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薪酬成本包含獎金、股份分成、五險一金等福利開支,也包含員工離職補償、裁員開支……公司人均薪酬成本成因相對複雜,高低受員工人數、薪酬策略等因素影響,不完全代表廠商實際員工待遇水平和人效比。

統計案例中,騰訊以102萬元的年度人均薪酬成本位列第一,其次為心動的85萬元、吉比特的72萬元……TOP 10廠商的人均薪酬成本基本在50萬元以上。

從薪酬成本佔比來看,金山軟件以78.3%的遊戲收入佔比、58.6%的成本佔比位列第一,其余薪酬成本佔比較高的廠商為網龍和巨人網絡,分別佔總成本的45.3%和40.5%。

斷糧背后的行業特徵

統計安全月數的過程中,葡萄君發現了行業的兩項生存特徵:

第一,一般情況下,遊戲行業的成本殺手不是硬性成本。

統計過19家以遊戲為核心業務的港(美)股公司后,葡萄君發現它們的研發、銷售、管理等成本總和,一般在50% - 80%;飛魚科技、祖龍娛樂、IGG甚至高達88%、79%和78%。

換句話説,如果僅以維持遊戲運營的硬性成本作為目標,那麼大多遊戲廠商的安全月數將大大延長,比如吉比特將增長至60個月、愷英網絡將增長至41個月。

而當公司非自研的代理遊戲、IP版權越多,則其遊戲運維、渠道分成等成本越高,營業成本越高,比如創夢天地、中手遊、望塵科技(體育俱樂部授權)的營業成本佔比達69%、54%、51%。

第二,廠商普遍存在大額應收賬款、遞延收入。

前者主要是提供服務后未收到錢、后者主要是用户充值未到賬,暫計為負債——這兩項隨時可轉化為現金流的大概收入,也可能影響廠商的實際生存狀況。

比如極致互動的應收賬款為3342萬元,接近貨幣資金的3倍,主要為期內上線的《命運聖契》收入回款周期較長;

世紀華通的遞延收入為13.4億元,超過公司期內的歸母淨利潤;

冰川網絡包含應收賬款、遞延收入的資產,佔總資產的43.2%,是貨幣資金金額的兩倍。

這些情況,反映了遊戲行業賬款回收周期較長、成本前置、收入延后的普遍狀況。

安全月數外的困境

如果安全月數可能因受計算方式、樣本案例等因素影響,僅能作為上市遊戲公司抗風險能力的粗略指標,那以下公司則用真實案例展現了他們的生存狀況:

完美世界去年收入下滑約22.3%,利潤轉盈為虧,員工數量同比減少32.1%,《完美新世界(Perfect New World)》《靈籠》《代號 Lucking》《代號新世界》等項目被關停。

世紀華通因虛假記載,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華通」。2024年11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世紀華通虛假記載的部分,涉及商譽計提、虛增收入利潤、盛趣遊戲業績完成情況等。

墨麟股份已從千人大廠減員至僅剩10人。墨麟股份曾發行過《大鬧天宮OL》《風雲無雙》等月流水過億頁遊。2015年初公司員工人數一度達到1830人,但隨后2016-2023年,公司員工人數分別為867人、638人、370人、158人、82人、42人、66人、10人。

三家上市公司退出遊戲行業。

瀚葉股份財報顯示,公司在2024年以120萬元出售炎龍科技100%股權,重回生物製藥、工業科技行業;

璉升科技(三五互聯)財報顯示,公司2024年轉讓道熙科技剩余45%的股權,聚焦光伏電池業務,徹底退出遊戲行業;

中科雲網財報顯示,公司於2023年剝離遊戲業務,聚焦餐飲和新能源光伏業務。

5. 兩家上市公司遊戲收入為零。

米兔網絡去年收入為零,虧損51.1萬元。財報顯示因公司被某城建集團收購,尚未展開業務,因此已3年零收入,4年虧損;

惠程科技財報顯示,旗下游戲公司哆可夢營業收入為零,虧損83.4萬元,且深陷債權、法律危機。

6. 四家遊戲公司觸及退市紅線。

2024年內,聯絡互動、美盛文化、鼎龍文化因連續20個工作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悦遊網絡因未披露2023年財報,被終止掛牌。

統計總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