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實控人涉內幕交易調查、醫美失速與集採「雙殺」:昊海生科淨利連降陷增長困局

2025-05-12 15:35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斯文 于娜 北京報道

2025年5月,昊海生科控股股東蔣偉因涉嫌內幕交易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儘管公司聲明其不參與日常經營,但市場信心受挫,A股與港股股價均下跌。截至5月9日,兩地股價已長期破發,總市值縮水至121.9億元。此次事件疊加公司一季度營收、淨利潤雙降(營收6.19億元,同比降4.25%;淨利潤9031萬元,同比降7.41%),加劇投資者對經營風險的擔憂。

昊海生科業績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2024年醫美板塊營收11.95億元(佔比44.38%),玻尿酸產品貢獻核心增長(7.42億元,同比增長23.23%),但增速較2023年大幅放緩。眼科與骨科業務則受集採政策衝擊明顯,人工晶狀體、玻璃酸鈉注射液等產品收入下滑,高端產品佈局不足難以對衝降價壓力。同時,射頻設備、視光材料等細分領域也出現銷量或收入下滑。

2024年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8.74%,除收入增長疲軟外,成本壓力與子公司虧損是主因。醫藥製造業總成本同比增長3.77%,醫美板塊製造費用激增22.94%,人工成本亦顯著上升。旗下利康瑞、Aaren等子公司合計虧損超9700萬元,直接拖累合併報表利潤。

醫美板塊增速下滑明顯

從昊海生物發佈的2025年一季報來看,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9億元,同比下降4.2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31.21萬元,同比減少7.41%。對於業績下滑,公司並未解釋原因。

更值得關注的是,昊海生科在今年第一季度研發投入大幅下降了25.40%,從6490.01萬元降至4841.80萬元,但從下滑的淨利潤來看,此舉並未完全抵消收入下降的影響。

一季度糟糕的表現,反映出公司業績仍未走出陰霾。

從2024年年報來看,昊海生科去年營業收入為26.98億元,同比增長1.64%,淨利潤3.76億元,同比下滑8.74%。儘管公司整體營收微增,但各業務板塊呈現顯著分化,醫美板塊成為營收增長支柱,而眼科和骨科業務受政策影響承壓。

分業務來看,去年公司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實現營收11.95億元,佔總營收44.38%,同比增長13.08%。

具體來看,玻尿酸產品貢獻7.42億元,同比增長23.23%,佔醫美板塊收入的62.05%。人表皮生長因子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10.69%。射頻及激光設備收入2.64億元同比下滑6.97%。

一位不具名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玻尿酸產品大幅增長的原因在於國內醫美市場持續擴容。昊海生科通過「海魅月白」等高端產品上市,覆蓋差異化價格帶,例如海薇定價500—1000元/支,海魅月白定位超高端,刺激銷量增長。

不過,醫美類產品已經不再有往日高增長的風采。

結合近年數據來看,公司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收入增速從2023年的41.27%降至2024年的13.08%,核心玻尿酸產品增速更從95.54%驟降至23.23%。

除醫美板塊外,其他板塊均出現收入下滑,這幾乎「抹殺」了玻尿酸的高增長。

去年,昊海生科眼科業務收入8.58億元,同比下降7.60%。其中人工晶狀體收入3.28億元,同比下滑14.06%,眼科粘彈劑收入2.91億元,同比下滑7.14%。

眼科產品的收入主要受國家集採降價影響。在人工晶狀體納入國家級集採后,公司該產品終端價格降幅超50%,儘管銷量增長了5.55%,但收入仍下滑。

另一方面,公司的眼科高端產品,如多焦點人工晶狀體,佔比較低,未能有效對衝價格壓力。

同時,公司骨科板塊遭受了省級集採衝擊。資料顯示,浙江等省份將玻璃酸鈉注射液納入集採,中標價格下降30%—40%。導致公司去年骨科業務收入為4.57億元,同比下降4.11%。玻璃酸鈉注射液收入2.91億元,同比下滑7.14%,醫用幾丁糖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1.0%。

此外,去年昊海生科的視光材料全年銷量1703.52萬件,同比下滑5.24%;收入2.05億元,同比微降0.42%。

淨利潤下滑的背后

儘管去年昊海生科在醫美板塊帶動下收入微增,但淨利潤卻同比下滑了8.74%。

淨利潤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主要子公司的經營虧損,另一方面則是公司整體成本結構的變化。

2024年,昊海生科旗下利康瑞、Aaren、亨泰視覺、河南賽美視、杭州愛晶倫五家子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對公司的淨利潤產生了負面影響,具體如下表。

尤其是利康瑞和Aaren的虧損金額較大,分別約6200萬元、3500萬元。由於母公司持有這些子公司較高的股權比例(如Aaren為100%,利康瑞為70%),其虧損直接影響了母公司的淨利潤表現。

此外,成本變動也對公司利潤造成了衝擊。

年報顯示,2024年昊海生科醫藥製造業的總成本同比上升了3.77%,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增長幅度較大,分別為同比增長10.14%和19.49%。

分業務板塊來看,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的成本增長最為顯著,尤其是製造費用增加了22.94%。而眼科產品的製造費用雖然下降了23.75%,但直接人工成本卻上升了22.02%。

綜上所述,儘管醫美板塊仍是昊海生科的核心增長點,但增速放緩,以及眼科、骨科業務的負增長,暴露了公司或存在依賴單一賽道的風險。同時,公司成本攀升與子公司虧損進一步侵蝕利潤空間,今年一季度研發投入縮水更是加劇了投資者對其長期競爭力的擔憂。

未來,昊海生科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華夏時報》將持續關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