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5-11 18:56
汽車的新能源化,持續向更多的細分市場滲透,皮卡就是其中之一。國內最早將新能源皮卡作為發力重點的吉利雷達,在前期推出純電皮卡的基礎上,再度向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挺進。在5月8日由車壹傳媒主辦的「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上,吉利雷達宣佈,搭載吉利雷神動力的新一代電混皮卡將在近期上市,正式開啟雙動力時代。
與大多數汽車品類不同,皮卡在當下面臨着政策法規方面的多重製約。舉例而言,在車型類別上,皮卡通常被劃歸至輕型商用車範疇;在路權上,不少一二線城市限制皮卡進入城市核心道路行駛;在年檢、高速收費等方面,皮卡也比普通乘用車面臨更嚴苛的管理。
多種因素導致國內皮卡細分市場長期處於小規模發展的狀態。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聯席分會(下稱「乘聯分會」)祕書長崔東樹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皮卡市場總體銷量為51.6萬輛,佔汽車總銷量的比例不足2%。而從全球汽車市場看,在北美、中南美、東南亞、大洋洲、非洲等市場,皮卡的市場佔有率較高,其中北美市場約為20%。
若將汽車作為一個整體看待,皮卡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的一個大短板。因此,汽車行業內呼籲皮卡「解禁」的聲音不斷。另一方面,藉助電動化、智能化實現皮卡的升級,並加大出口,成為中國皮卡追趕全球皮卡的一個契機。
從新能源滲透率看,中國皮卡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含純電、插混和增程)僅6%,不及卡車市場20%的滲透率,因此發展空間巨大。智能化方面,近幾年隨着越來越多的皮卡廠家推出乘用化皮卡,皮卡產品在乘坐舒適度和智能功能體驗方面有了較大的進步。
此外,伴隨着越野、露營等户外休閒用車文化的興起,可玩度很高的皮卡車型日益受到歡迎,皮卡車的場景化應用得到更多的開發。在此次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上,多位與會專家共同認為,皮卡車型究竟選擇哪種動力系統,更多是與使用場景、與用户的實際需求相關:如果只是用來城市道路駕駛,純電皮卡能夠帶來更好的幫助;如果追求更大範圍的户外越野,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則是一個更佳的方案。
皮卡新能源化走向
皮卡由於市場規模偏小,整體新能源水平還處於初級階段,但增長速度極快。根據乘聯分會的數據,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皮卡同比增長180%,其中3月份增長220%。市場端,吉利雷達、長安的獵手皮卡等車型表現較好,吉利雷達3月銷量突破1200輛。
從國內皮卡市場的結構來看,長城汽車一家獨大,佔據約48%的市場份額,緊跟其后的是江淮、上汽大通、江鈴汽車、長安汽車等,這些廠家的皮卡產品多為傳統柴油動力。在新能源皮卡市場中,吉利雷達位居第一。
吉利雷達是一家以新能源皮卡為核心的皮卡品牌,前期已上市的地平線、金剛等純電車型,已在市場上小有成效。吉利雷達之所以將純電動作為前期產品的主要動力形式,是因為純電是更徹底的新能源方式,這也是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一開始的選擇。不過由於純電動車型的續航、補能問題始終存在,使得如今新能源汽車廠家大量向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混動技術傾斜。
今年4月底的上海車展上,多家皮卡品牌都展出了相關的插電式混動皮卡,意味着插電式混動皮卡或將是新能源皮卡的下一個爆發點。其中包括鄭州日產智能電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長城越野混動山海炮Hi4-T、江淮悍途PHEV皮卡、長安增程式皮卡獵手K50、廣汽領程PICKUP 01概念皮卡等。
根據乘聯分會發布的2025年一季度國內乘用車市場銷量數據,1—3月,純電車型銷售149.2萬輛,同比增長45.2%;插混車型銷售53.4萬輛,同比增長33.7%;增程式車型累計銷售21.3萬輛,同比增長0.7%。插混與增程均已成為重要的新能源動力形式。
哪種動力形式更適合皮卡?在此次中國皮卡消費趨勢研討沙龍上,專家持有不同的觀點。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國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余卓平認為,從技術角度,「複合電源」+增程是更好的技術,而插電混動技術以發動機和電機共同驅動,並非最高效的方式。因為純電驅動要比燃油驅動效率更高,所以驅動層面不需要發動機介入,發動機只用來發電即可。照此推理,不論是純電還是增程,本質上都是電機+電源的增程,但電源可以是複合型的,如發動機、氫燃料等。他同時指出,之所以目前增程在某些細分市場表現不好,是因為現在的增程器不夠好(如虧電油耗高),而並非技術路徑存在問題,這可以通過更智能化的控制來解決。
崔東樹則認為,在不依賴外部充電基礎設施的情況下,插電混動實現了最大的省油、最好的電動化享受、最好的智能化操控,同時帶來用電場景的拓展,這是對燃油車的升級,是油車必然向油電混動、插混發展(的原因),尤其是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燃油車難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的前提下。插電混動未來有巨大擴展空間,關鍵在於插電混動能否實現超低成本,實現跟油車成本相對接近的情況下,用規模優勢替代油車發展。
場景需求成為皮卡產品開發核心
在國內,皮卡產品面臨的政策限制導致其無法像其他車型一樣做到真正的全場景使用,但皮卡車型本身具有的多功能特徵,又讓其天然具有多場景的使用條件。場景,也決定着皮卡採用哪種動力形式才能實現效果更優。
在吉利雷達CEO凌世權看來,皮卡的政策限制是影響皮卡市場發展的一大原因,但最終決定因素還在市場需求。他認為,中國85%的皮卡都是工作類或者商乘兩用類,15%是玩具類。乘用車的屬性總結起來就是三個——玩具、工具、面具,乘用車里工具就是指代步車,包括B級轎車、豪華轎車,玩具則是指越野或者跑車,面具則是指車型擁有的身份標籤。而皮卡不一樣,其只有工具和玩具特徵,80%的家商兩用皮卡是工具類車型,還有一些是玩具類車型,但沒有中間(身份標籤)那一層。
近兩年國內皮卡市場出現一些好的改變,最重要的表現是皮卡廠家對皮卡產品進行了大量的乘用化改造,在舒適度、智能化等方面趕上了乘用車;同時皮卡巨大的載物空間為户外使用提供了便利;再者,皮卡車型的高通過性、爬坡能力,讓其在越野場景中擁有優勢。
一家皮卡企業如何在當前市場條件下開發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在中國皮卡網CEO谷國全看來,之所以有眾多皮卡產品選擇插混這一技術路線,與需求端的實際情況、皮卡本身的應用是分不開的。這背后主要決定點在於皮卡的使用場景,要「裝得下、裝得多、拉得動」,還要具有維保方面的便利性,這些是皮卡企業開發皮卡產品的基礎。
皮卡的場景化需求,日漸成為皮卡產品開發中的核心所在。凌世權指出,吉利雷達對新能源皮卡的認知主要包括三點:首先,它是個新能源皮卡,針對皮卡的傳統屬性,如裝載、拖拽、使用成本低、耐用等,通過新能源電機驅動的方法來滿足,所以吉利雷達堅持做新能源;第二,它是場景車,后鬥能夠裝載,還能夠帶出電源,雷達在上海車展也發佈了雷達「萬能棧」(智慧能源平臺);第三,它是數據鏈中心,中國無人機改變了植保行業和運輸行業,雷達有13%的用户都是無人機用户,買我們的車改變無人機生態。
「我們一直希望將皮卡放在純電智能這個生態場景里,它不單單是個車,我們會改變它的很多東西。」凌世權表示,吉利雷達給用户提供的是一套生態解決方案。
關於海外發展情況,凌世權表示:「純電車型受温度和補能設施的限制,所以我們海外主推的是赤道南北迴歸線範圍內補能設施比較好的國家和地區,像中南美的哥斯達黎加推得比較好,還有東盟的泰國等國推得比較好,因為補能設施政策比較好。還有像智利這種擁有相對特定的皮卡使用場景的國家,純電也比較好推廣。」
凌世權指出,無論是對市場的洞察,還是在產業鏈構建和成本方面,中國皮卡相較全球皮卡都擁有先發優勢,因此未來隨着新產品的推進,相信會在海外市場獲得優勢。按照吉利雷達的皮卡產品規劃,將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像「金剛」這樣的商乘兩用產品;二是像「地平線」這樣的主打家用生活用的產品;三是未來會繼續豐富的產品,像福特「F150」這種主攻户外類、越野探險類的產品。
(作者 高飛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