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近半收入依賴單一車企,澤景電子陷入虧損泥潭

2025-05-11 12:39

  近一半收入來自單一車企,依然在虧損泥潭中掙扎的江蘇澤景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澤景電子」)衝刺香港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專注於抬頭顯示(HUD)產品,包括增強現實抬頭顯示(Augmented Reality Head-Up Display,AR-HUD)產品的澤景電子,依賴的這個大客户很可能就是蔚來(09866.HK);另一方面,澤景電子2022年到2024年都處在虧損狀態中。

  業內人士認為,澤景電子也要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跟客户議價能力也存在疑問,未來能否實現扭虧為盈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AR-HUD這種技術未來的應用存在不確定因素,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如何影響是個不確定因素。

依賴單一客户

  澤景電子官方網站顯示,澤景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集科研、生產、服務於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包括抬頭顯示(HUD)等智能座艙相關產品。

  澤景電子在全國已經佈局儀徵(總部和製造中心)、西安(研發中心)、上海(管理及客户服務支持中心)、長春(北方服務中心)、重慶(西南服務中心)5個區域。澤景始終致力於用科技手段提高智能汽車的數字化體驗,是目前國內領先的車內視覺解決方案供應商,擁有蔚來,吉利,北汽,奇瑞等量產客户。

  招股書稱:「我們的客户主要包括中國的汽車主機廠。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各期間來自五大客户的收入佔各相關期間我們總收入的93.0%、93.8%及80.9%。此外,於上述期間來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我們總收入的47.6%、26.1%及23.2%。」

  其中,公司對於收入佔比47.6%的第一大客户描述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11月的領先主機廠,總部位於合肥,並於紐約證券交易所、香港聯交所及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銷售產品是「HUD解決方案」,綜合相關公開信息,這家公司很可能是蔚來。

  有電動車車主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高速行車的時候,因為視線要專注於路面,所以導航等信息不好隨時看車機,有AR-HUD等信息,亮度和角度都可以調整,應該是可以提高安全性能的,尤其是有些車主並不喜歡聽導航語音,視覺信息就更重要。

  不過也有保險公司人士表達了不一樣的看法,相比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採用更先進的智能座艙系統,但目前電動車的事故賠付率依然遠高於燃油車,到底這些智能座艙產品對安全性能是否有明顯提高,本來就存在很大疑問,有時候車主過於依賴反而會忽略了一些關鍵視覺信息,駕駛員還是要保持專注力。

  招股書稱,車載HUD解決方案行業中游供應商與下游整車廠之間的關係已從傳統意義上的單向供需模式轉向高度協同的共創關係。中游廠商不僅承擔產品交付職責,更深度參與整車項目視覺、交互解決方案的前期定義、系統設計與功能規劃,基於整車廠的平臺架構、用户定位及系統需求,提供柔性的方案配置與開發服務。通過多個維度的聯合開發,形成以整車性能目標為導向的協同創新機制,顯著提升產品兼容性與量產效率,成為推動座艙智能化落地的重要支撐力量。

連年虧損

  澤景電子營業收入由2022年的2.14億元增至2023年的5.5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24年的5.77億元。2024年的增速已經大幅放緩。

  澤景電子於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別虧損2.56億元、1.74億元及1.38億元。於2022年及2023年分別錄得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淨額1.4億元及1.24億元,於2024年實現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淨額0.292億元。

  對此,招股書解釋:「我們已經產生並可能繼續產生大量成本及開支,這可能會影響我們實現未來盈利的能力。由於我們在研發和生產擴張方面的持續投資、宏觀經濟和監管環境的變化以及競爭態勢等各種原因,我們未來有可能繼續產生年度虧損或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出。」

  澤景電子表示,公司可能面臨汽車主機廠及其他主要客户的持續定價壓力,要求降低價格,業務、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可能會因此受到重大不利影響。隨着汽車主機廠推行重組、整合和成本削減舉措,超出預期的定價壓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如果無法抵消價格下跌,無法推出售價或毛利率更高的新解決方案,盈利能力將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對此,有汽車企業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了少數行業地位和市場份額較高的供應商以外,汽車主機廠對其供應商擁有強大議價能力,原因是車企有嚴格的採購解決方案標準,也有更多潛在解決方案,汽車主機廠的供應鏈競爭激烈。另一方面,有一些車企也會嘗試扶持新的供應商,供應鏈中成熟的競爭對手,新市場進入者之間會產生日益激烈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供應商產品的定價壓力。更長遠地看,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到底如何影響智能座艙的產品,會不會徹底顛覆現有產品,都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市場份額披露模糊

  關於行業格局,澤景電子招股書稱,中國車載HUD解決方案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包括來自日本和歐洲的國際廠商以及本土廠商。近年來,本土廠商憑藉技術創新突破、快速響應能力與定製化服務,逐步取代傳統國際頭部廠商,市場主導力顯著增強。2024年本土廠商市場份額已由2020年的約16.7%增長至79.2%。

  2024年,以銷售量計,中國前五大車載HUD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市場份額達66.5%。按銷售量計,澤景電子在所有中國市場車載HUD解決方案供應商中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約16.2%。關於市場份額第一,佔比23.3%的公司,招股書稱,「公司A於1993年成立於中國,於201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中國領先的汽車電子產品及零部件的系統供應商。」公開消息顯示,該公司很可能就是華陽集團(002906.SZ)。

  澤景電子委託灼識諮詢對智能座艙視覺、交互解決方案和車載HUD市場進行分析及報告。灼識諮詢是於香港創立的市場研究及諮詢公司,從事提供各行各業的專業諮詢服務,澤景電子已同意就編制灼識諮詢報告向灼識諮詢支付費用55萬元。

  關於這一份55萬元的諮詢報告,招股書稱,灼識諮詢收集的資料及數據已使用灼識諮詢的內部分析模型及技術進行分析、評估及驗證。一手研究透過與主要行業專家及領先行業參與者的訪談進行。二手研究涉及分析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及各行業協會等各種公開數據來源的數據。

  有香港投行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內地招股書多數都會披露具體客户和產品相應市場份額,但香港市場情況有所不同,擬上市公司聘請的第三方諮詢公司數據,因為有一定的利益衝突等各種原因,這種數據不見得完全準確,如果完全披露客户和競爭對手名稱,可能引發一些法律糾紛。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