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5-06 16:24
13家企業,誰增長?誰下滑?
文丨李佳晅
截至4月29日,產業互聯網上市企業陸續公佈了2024年全年業績,整體來看,呈現出「結構性增長與行業性壓力並存」的特徵,工業品採購、鋼鐵電商、以及垂類產業平臺表現高度分化,映射出多個領域的冷熱不均和企業戰略調整差異。
億邦動力統計梳理了國聯股份(維權)、藥師幫、密爾克衞、卓爾智聯、找鋼集團、咸亨國際、上海鋼聯、匯通達、怡合達、怡亞通、震坤行、齊心集團(維權)、晨光科力普(晨光股份)等企業的業績數據,並與專家、券商分析師進行交流,他們認為,從當前企業財報數據及經營表現來看,生產端普遍承壓,宏觀經濟環境仍處於復甦疲弱階段。儘管頭部上市公司通過業務優化、戰略調整等手段努力維持業績正向增長,但在整體需求不足、行業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實現內生性雙位數增長的難度顯著加大。
此外,部分產業互聯網上市公司公佈了2025年一季度業績,可以看到,企業經營壓力尚未緩解,業績回升還需時日。
大部分公司營收增長,盈利喜憂參半
在公佈2024年財報的13家上市公司中,營收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是卓爾智聯(1623.59億元),百億元級別的有8家,分別是上海鋼聯(813.35億元)、怡亞通(776.16億元)、匯通達(600.59億元)、國聯股份(535.85億元)、藥師幫(179.04億元)、晨光科力普(138.31億元)、密爾克衞(121.18億元)、齊心集團(113.97億元)。
全年營收增長有9家,分別是找鋼集團(+32.7%)、卓爾智聯(+29.59%)、密爾克衞(+24.26%)、咸亨國際(+23.15%)、國聯股份(+5.72%)、藥師幫(+5.5%)、晨光科力普(+4%)、齊心集團(+2.68%)、震坤行(+0.46%)。營收下降企業有4家,分別是:匯通達(-27.1%)、怡亞通(-17.8%)、怡合達(-13.08%)、上海鋼聯(-5.77%)。
其中,鋼鐵交易數字化平臺找鋼集團年內營業收入為15.5億元,同比增長32.7%,是多家公司中營收漲幅最大的企業。其次是數字貿易平臺卓爾智聯,2024年營收1623.59億元,同比增長29.59%,公司稱增加主要是由於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收入增加所致。
從盈利水平來看,13家企業在2024年的表現喜憂參半。其中利潤增長企業有5家,分別是:國聯股份、藥師幫、密爾克衞、卓爾智聯、咸亨國際。利潤下滑企業有6家,分別是:晨光科力普、齊心集團、上海鋼聯、怡亞通、怡合達、匯通達。虧損企業2家,分別是找鋼集團和震坤行,但虧損均呈收窄趨勢。
財通商社首席分析師於健稱,產業互聯網公司業績不佳主要受宏觀經濟影響。目前多數企業業績增長主要依賴併購整合、低基數效應等外延驅動,或通過放寬賬期、讓利上下游等方式換取收入規模,這與過往現金流充沛、利潤高增的健康增長模式形成明顯差異。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75億元,同比下降4.7%。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均下降2.2%;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均下降2.3%,環比均下降0.1%。
細分領域冷熱不均
億邦動力根據13家公司的業務,將其劃分爲工業品採購、鋼鐵電商和其他垂直產業平臺三個大類。其中,工業品採購行業競爭激烈,體現在產品價格低、利潤薄;鋼鐵電商受環境影響,業績集體下滑和虧損;垂直產業平臺則受環境、政策、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影響進入轉型期。
▶ 工業品採購:競爭加劇、現金流需改善
工業品採購領域,咸亨國際和京東工業營收利潤都有增長;齊心集團、晨光科力普則在行業競爭中利潤有所下滑;震坤行虧損收窄。
電網領域MRO龍頭企業咸亨國際2024年營收36.06億元,同比增長23.15%;歸母淨利潤達2.2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0.6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為2.25億元,同比增長34.65%。咸亨國際的業績增長得益於行業擴張,自2022年提出向石油石化、核工業、交通、應急及發電五大行業拓展戰略以來,2024年五大行業銷售額達10.91億元,同比增長70.97%。
京東工業更新招股書顯示,2024年公司淨利潤大幅增長至7.6億元。2022年至2024年,京東工業的持續經營業務總收入分別為141億元、173億元和2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0.1%;毛利分別為25.4億元、28億元、33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8%、16.1%、16.2%。2022年,京東工業的淨虧損為13億元;2023年扭虧為盈、淨利潤為480萬元,2024年的淨利潤為7.6億元。
在晨光股份的財報中,晨光科力普2024年營收138.31億元,同比增長4%,佔晨光股份總營收的57.1%,穩居集團核心業務板塊,但淨利潤同比下降19.9%至32.18億元,公司稱主要受供應鏈優化成本增加和行業競爭加劇影響。
齊心集團2024年公司營收113.97億元,同比增長2.68%,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63億元,同比降低18.18%。如不考慮商譽減值,其歸屬於辦公物資集採業務及品牌新文具的淨利潤為2.20億元,同比下降9.79%。財報稱報告期公司業務運營數字化能力提升,業務流程運營效率改善,客户回款加快,同時支付到期的供應商貨款較上年同期增加。
震坤行2024年總營收87.61億元,同比增長0.46%。經調整淨虧損同比大幅收窄44%至1.6億元,調整淨虧損率由2023年的3.3%下降至2024年的1.8%,盈利能力持續顯著提升。2024年震坤行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入達到2.3億元,這也是震坤行首次全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入。
對MRO的服務商來説,行業競爭加劇,如何優化供應鏈,改善現金流以及提升利潤率是未來經營的重點。
▶ 鋼鐵電商:消費疲軟、利潤低迷
從2024年報來看,以上海鋼聯、找鋼集團為代表的鋼鐵行業正在受環境影響進入陣痛期。2024年,鋼鐵行業面臨「消費疲軟、利潤低迷」的局面,企業正在積極尋找海外增長點,但短時間內難以扭轉利潤下滑和虧損的局面。
上海鋼聯的鋼鐵交易和產業數據服務兩大核心業務板塊均受到行業影響。其中,鋼材交易服務營收同比下降5.81%,產業數據服務營收同比下降2.53%。這也直接導致了上海鋼聯2024年總營收813.35億元,同比下降5.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1億元,同比下降32.87%。2024年,上海鋼聯在越南設立控股子公司,東南亞市場份額提升至18%。未來海外業務有望成為業績增長點。
找鋼集團營收雖有增長,但依舊處於虧損的階段。找鋼集團營收增長主要系海外業務的大幅度提高,2024年找鋼集團以「一帶一路」為契機,進一步拓展國際業務,國際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8.4%達5.93億元,國際業務交易噸量同比增幅174.5%。目前找鋼集團已躋身阿聯酋前五大鍍鋅鋼卷和預塗鍍鋅鋼卷的貿易商,並參與到埃及阿拉曼新城及阿聯酋Elano等知名項目的建設中。找鋼迪拜分公司營業收入從2023年的0.54億元增長至4.15億元,同比增長674%。
▶ 其他垂直產業平臺:增長放緩、轉型求變
以國聯股份、怡合達、匯通達等為代表的垂直B2B企業的業績受不同行業及公司自身轉型影響,呈現出分化差異。
產業互聯網A股龍頭國聯股份塗料化工、玻璃、糧油行業交易量提升,各多多電商收入增長,2024年營收535.85億元,同比增長5.72%,歸母淨利潤14.55億元,同比增長1.86%,儘管營收和利潤有所增長,但增速放緩,公司稱主要系產業環境變化所致。
怡合達2024年營收與利潤雙降。期內營收25.04億元,同比下降13.08%;歸母淨利潤4.04億元,同比下降25.87%;公司稱業績下滑主要受光伏、鋰電等新能源行業需求疲軟拖累,但3C、半導體及汽車領域保持增長。
由於政策調整、消費電子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市場需求增長乏力、消費者換機周期延長等因素,匯通達則正通過削減低效業務、加大高毛利品類投入、強化自有品牌等手段,進入轉型期,這也導致營收大幅縮減27.1%達600.59億元,淨利潤4.6億元,同比減少33.8%。儘管如此,匯通達自有品牌盈利能力持續增加,2024年匯通達自有品牌毛利率超20%,新品類累計銷售規模超1.5億,平均毛利率超15%。
2025年市場是否有所回暖?
從2024年財報來看,大部分企業正在通過供應鏈優化、數字化升級、拓展海外業務、培養自有品牌等方式積極尋求增長。2025年企業經營情況是否有所改善?
目前,已有6家產業互聯網上市公司公佈2025年一季度業績,分別是密爾克衞、咸亨國際、怡合達、國聯股份、齊心集團和怡亞通。其中,密爾克衞、咸亨國際、怡合達三家公司在營收與利潤均有增長。
密爾克衞2025年一季度營收33.42億元,同比增長15.4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7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1億元增長14.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61億元,同比增長14.98%。業內人士稱,密爾克衞的業務增量並非來自內生增長,而是主要來源於外部公司收購。
咸亨國際2025年一季度營收利潤持續雙增。公司一季度營收6.40億元,同比增長46.04%;歸母淨利潤為2157.17萬元,同比增長144.43%;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163.80萬元,同比增長168.08%。公司稱,營收大幅度提升系公司在油氣等新戰略行業及新興電商領域銷售規模增加所致。2024年,公司中標國電投、中國華能、中國華電等大型發電集團MRO集約化採購項目,營收規模從2023年的幾乎為0,增長至2024年的2.33億元。
怡合達2025年第一季度逆轉2024年的利潤下滑趨勢,營收6.20億元,同比增長14.75%;歸母淨利潤1.22億元,同比大增26.48%,毛利率回升至近兩年高位,公司稱主要由於供應鏈優化及成本控制措施見效。
由於按總額法確認收入、政府補貼減少、賬期增加等因素影響,國聯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並不理想,營業總收入為110.19億元,同比下降19.11%;歸母淨利潤為2.70億元,同比下降13.80%;此外,國聯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為-5.28億元,同比減少4.17億元。
齊心集團2025年一季度營收22.1億元,同比上升1.0%;歸母淨利潤為4887萬元,同比下降1.1%;扣非歸母淨利潤為4401萬元,同比下降1.0%;經營現金流淨額為2486萬元,同比下降28.3%。
怡亞通第一季度營收176.38億元,同比下降13.14%;歸母淨利潤2209.74萬元,同比增長7.08%;扣非淨利潤2209.74萬元,同比增長143.03%。
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企業經營壓力尚未緩解,國聯股份等企業營收及淨利潤同比下滑,反映宏觀需求疲軟、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仍是核心制約力。產業互聯網平臺及傳統制造企業短期內或難以出現系統性業績回升,需進一步通過降本增效、業務瘦身、戰略收縮等方式應對周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