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重磅發佈!資金重回超級賽道

2025-05-06 17:45

今天A股強勁反彈,科技股全線走強,兩市超4800家個股飄紅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13%,創業板漲1.97%,科創501.39%

上月初的一波調整,疊加業績釋放,為AI科技股的強勢反彈奠定了基礎,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159363)今日大漲4.09%,4月9日以來,不足一個月時間里漲超17%。

在多重利好因素下,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已由4月9日低點反彈超17.2%,搶跑創業板指(+7.9%)及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14.1%)。

節前,DeepSeek新模型問世,同時國內外科技大廠紛紛加註打碎開支放緩的質疑,重磅催化似乎又要點燃一波主升行情?

01

科技股,爆了!

盤面上,辦公用品、互聯網、教育、通信設備、軟件等板塊表現強勢,軟飲料、石油天然氣、公路、銀行等出現調整。

今天科技股全線走高,活躍概念包括但不限於可控核聚變、華為鴻蒙、華為鯤鵬,光模塊、光刻機等等。

但行情的主要推力來自AI算力,節前密集的消息和業績催化點燃了整條賽道。

梳理一下,首先在產業應用端DeepSeek於節前發佈了一個叫做DeepSeek-Prover-V2-671B的新模型。

據稱,新模型使用了更高效的safetensors文件格式,並支持多種計算精度,方便模型更快、更省資源地訓練和部署,參數達6710億,或為去年發佈的Prover-V1.5數學模型升級版本。

如今中美AI敍事反轉,DS每一次迭代都如同去年ChatGPT一樣,但開源領域憑藉資源共享明顯有着更快的進步速度,正外部性對於國內AI應用發展將事半功倍。

再看上游芯片端華為昇騰910C架構升級的消息同樣引爆了科技圈。根據架構師聯盟,昇騰910C作為華為第三代AI處理器,採用中芯國際7nmN+2)工藝與Chiplet設計的雙重突破,實現了性能與能效的平衡。

FP16精度下,昇騰910C單卡算力達800 TFLOPS,接近英偉達H10080%。在推理任務中,昇騰910C性能達H10060%,每token生成成本降低40%,功耗較前代降低40%

昇騰910C高密度集羣部署的性能,甚至不弱於H100集羣。910C CloudMatrix 384超節點基於384顆昇騰910C芯片構建。算力集羣的總內存達36TB,是英偉達GB200 NVL723.6倍,支持訓練10萬億參數模型能效指標,每瓦特算力達960 TOPS/W,較H100集羣提升20%

另外,消息面上據媒體報道,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25定檔620-22日召開,根據華為發佈的邀請函顯示,這次大會可以深度體驗HarmonyOS最新版本的設計。

迴歸業績層面,近期不少公司發佈2024年報&2025年一季報。

此前不少投資者擔憂AI支出需求放緩,但上周海外主要雲廠商發佈的1-3月季報合計資本支出仍高達765.4億美元,同比增長64%

其中微軟Q1資本開支同比增53%Azure 及其他雲服務增長高達33%,而且下個季度給的指引也超出預期,説明外圍波動和經濟下行風險暫時還未對這幾家巨頭的AI業務造成衝擊。

而國內算力產業鏈公司也正好發佈業績,前后呼應緩解了市場對於AI支出放緩的擔憂。

其中光模塊三傑業績表現不俗:2025年一季度,新易盛實現營業收入40.52億元,同比增長264. 13%;歸母淨利潤15.73 億元,同比增長384.54%;中際旭創Q1實現營業收入66.74億元,同比增長37.82%;實現歸母淨利潤15.83億元,同比增長56.83%;天孚通信實現營收9.4 億元,同比+29.1%;歸母淨利潤3.4 億元,同比+21.1%

更令人欣喜的是國產算力鏈的業績釋放,印證國內算力開支的提速。

浪潮信息利潤取得4.63億元,同比增長53%;潤和軟件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2%,數據港一季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3.22%;潤澤科技、奧飛數據一季報營收分別增21.4%40.62%

經過前期調整之后,當前AI板塊擁擠度已經明顯回落,加上一季報業績逐漸落地,市場會重新聚焦於AI的中長期產業趨勢,等待重磅催化啟動中期行情。

02

AI,仍為科技最熱板塊

雖然近段時間有不少干擾,例如早前網上盛傳的大型科技公司削減資本開支,不斷變化的關税問題,使得大型科技公司的盈利前景產生更多不確定性,還有仍然缺乏一個現象級的AI應用神器,等等。

不過,剛出來的大型科技公司財報,打消了這種憂慮。

尤其是微軟、谷歌、亞馬遜三大雲計算廠商,都沒有削減AI方面的資本開支,meta、特斯拉等AI應用公司同樣如此,從側面反映出他們對於AI應用前景仍然有信心。

AI,仍然穩居當今科技產業C位。

實際上,對於AI這個技術產業的發展方向,實業界也好,投資界也好,早已形成共識,那就是基本認同這項技術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商業價值以及投資價值。

因此,並不需要再次對市場進行AI的價值科普,投資者們更需要的,是一箇中長期的、行之有效的投資策略。

這個策略,到底是什麼?

簡單地説,就是把握好產業發展,和市場交易的節奏,做好高拋低吸。

原因很簡單,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AI產業會按照自身的發展節奏向前推進,不會兩三年就全部完成。尤其是前面從技術研發到商業化孵化的階段,是一個耗時長、資本投入大的階段,投資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能夠充分吃到產業發展的紅利。

而從市場交易的角度看,因為巨大的商業化前景,註定資本會不斷炒作,估值、股價也常常會上下橫跳,有的時候過熱,出現泡沫,有的時候則過冷,砸出黃金坑。

產業發展和市場交易的錯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資的難度,但也提供了很多機會,例如可以在過熱的時候暫時退出,在過冷的時候重新進入,如此反覆。

當然,高拋低吸並不意味着全倉做,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和收益考慮,保持一定的底倉,做時間的朋友,享受長線的投資價值。

而不管是全倉,還是做高拋低吸的倉位,選擇好公司,選擇好的投資工具,是不變的原則。

事實上,過去兩年市場的汰弱留強,已經出現出現不少值得關注的公司,以及投資工具。

譬如,全市場首隻跟蹤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的ETF——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159363)一鍵佈局算力硬件+算力軟件+AI應用三件套,高效地捕捉AI主題行情,其光模塊龍頭含量高,有望受益於全球AI產業鏈紅利。

AI正在加速改變世界,AI相關ETF成為資金追捧的對象。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159363)年內吸金8.69億元,最新規模13.81億元,位居同指數ETF第一。

此外,其聯接基金「華寶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聯接(A類:023407,C類:023408)」也為場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589520)年內也火速登陸上交所,代碼尾號520,投資者稱其為最有「AI」的ETF。

華寶基金成為市場上少數旗下同時集齊了科創板+創業板兩隻20CM人工智能主題ETF的公募基金公司,全面擁抱AI浪潮。

03

如何做?

進入2025年,特別是關税問題爆發之后,AI產業鏈遭遇了明顯的逆風,即使是全球最優質的AI資產,都遭到大面積的拋售。

但最近兩周,AI又成為反彈行情中的佼佼者,顯示出相當好的韌性。

這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那就是一個具有廣闊未來的科技產業,哪怕過程中走勢相當起伏,但最終都有能力做修復,也有能力表現得比以往更好。

這個現象,在過去30年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已經被充分證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裂,那個時候市場可以説哀鴻遍野,大量科技公司破產倒閉,市場經歷了長達2年半的回調,但互聯網技術並沒有消失,反而越發壯大,到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絕大部分都屬於互聯網領域的公司。

而一路跟隨互聯網發展節奏,又踏準了市場交易節奏的投資者,最后都獲得了成功。

現在的AI,和互聯網很類似,但比它更大。

面對這樣的機遇,投資策略不需要太複雜,反而應該更簡單,那就是在市場錯殺時,在估值、股價大幅回撤時,在市場明顯預冷,極度悲觀時,把那些真正優質的公司,那些真正優質的投資工具,重新撿起來。(全文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