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30 08:22
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一年前,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正式「試水」發行加密資產現貨ETF產品,內地三大公募巨頭博時基金、嘉實基金和華夏基金在香港子公司博時(國際)、嘉實(國際)、華夏(香港)分別發售了三隻比特幣現貨ETF和三隻以太幣現貨ETF,成為亞洲地區進軍加密資產投資的先行者。到今年4月30日,這六隻加密資產ETF運行滿一年,它們的收益表現如何呢?
截至4月29日收盤,博時比特幣ETF(03008.HK)、嘉實比特幣ETF(03439.HK)、華夏比特幣ETF(03043.HK)成立以來收益分別為47.1%、46.19%、46.76%;而另外三隻同時成立的博時以太幣ETF(03009.HK)、嘉實以太幣ETF(03179.HK)、華夏以太幣ETF(03046.HK)的收益則分別為-44.22%、-46.76%、-44.53%。兩類掛鉤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現貨ETF產品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表現。
「無論是美國市場還是中國香港市場,加密資產現貨ETF的表現與所掛鉤的資產本身是強相關的關係,從比特幣本身來説,從去年4月到現在,價格從6萬多美元最高漲至近11萬美元,現在回落至10萬美元下方,收益率在40%左右;而以太坊的價格一年內則從2200美元跌到1600美元區間,跌幅也在40%左右。不過對於海外投資者來説,盈利虧損都取決於產品的選擇。」香港一家持牌交易虛擬資產機構負責人Sopha Chen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表現符合預期
作為在加密資產領域投資品類的重磅佈局,去年三大公募在香港的資管機構發售掛鉤比特幣、以太坊的現貨ETF。比特幣、以太坊現貨ETF作為一種類似於黃金現貨ETF交易所交易基金,主要通過持有大量加密貨幣現貨來錨定跟蹤比特幣的價格。
不過在更多海外加密市場人士看來,比特幣現貨ETF和以太幣現貨ETF的表現符合預期,一正一負之下,如果投資者兩邊都「下注」了,那基本沒有獲得收益。
「從我們接觸到的投資人行為來看,很多投資者都更看好比特幣ETF產品,以太幣ETF相對而言交易規模就比較小。因此投資了加密資產ETF產品,整體而言投資者賺錢的比例更高。」4月28日,上述一隻比特幣ETF的香港做市商負責人受訪時稱。
該負責人表示,這類產品目標是為投資者提供與比特幣及以太幣現貨價格密切相關的投資回報。
「加密資產現貨ETF簡化了投資流程,降低了入門難度。專業化的基金管理帶來了規範的投資操作和風控體系。投資者可以在主要證券交易平臺上交易這些ETF產品,這樣不僅減少了操作的複雜性,也降低了風險。此外,該類ETF產品支持實物申購與贖回,使得投資者能夠通過持有ETF份額來間接擁有比特幣,而不用擔憂私鑰的保存和資產安全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採訪瞭解到,在投資流程上,當前這些ETF產品支持現金或者比特幣認購,但操作必須在香港開立相應賬户。
「依照香港證監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2023年12月發佈的聯合通告,無論是現有的虛擬資產期貨ETF還是未來推出的現貨ETF,都不得向內地等限制銷售虛擬資產產品區域的零售投資者提供。然而即便不是香港永久居民,只要持有香港身份證的內地居民,在遵守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也有機會參與這些ETF產品的交易。」香港另一家虛擬資產交易所負責人賀溪(化名)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以比特幣現貨ETF交易規則來看,在每手交易股份數量上,華夏比特幣ETF和嘉實比特幣ETF設置的門檻為100股,而博時比特幣ETF則是10股;對於申購股份數,華夏和博時的最低要求是10000股,嘉實基金則較高,要求至少為50000股。
「事實上,不論是中國香港還是歐美地區,加密資產ETF產品的主要銷售對象還是海外的高淨值人羣和機構投資者,普通個人由於其淨值波動較大不宜參與此類產品的投資;不過像香港三隻比特幣現貨ETF在贖回方面對投資者另有一層保護,均支持投資者通過現金或實物增設或贖回ETF份額,這也意味着投資者只要不賣出,可以長期持有虛擬資產的現貨,待價而沽。」賀溪指出。
機構加速開拓新藍海
事實上,在虛擬資產現貨ETF運營平穩的態勢之下,頭部公募香港子公司又開始新的產品創新,市場競爭漸趨激烈。
就在4月11日,博時基金(國際)與HashKey Capital Limited宣佈,雙方聯合推出的博時HashKey以太幣ETF正式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准,從4月25日起獲準開展以太幣質押活動,該ETF也成為亞太地區首隻支持以太幣質押的虛擬資產現貨ETF;4月16日,華夏基金(香港)宣佈,旗下華夏以太幣ETF獲香港證監會批准,成為可提供質押服務的現貨ETF產品。
在這之前,嘉實(國際)率先推出了香港第一隻代幣化基金,由Meta Lab HK提供代幣化解決方案,僅面向專業投資者;今年2月28日,華夏基金(香港)推出亞太區首隻面向零售投資者的代幣化基金——華夏港元數字貨幣基金,主要投資於港元計價的短期存款及優質貨幣市場工具。僅一個月后的3月28日,博時基金(國際)宣佈,與HashKey Group合作的港元及美元貨幣市場ETF代幣化方案獲得香港證監會正式批准,並於4月在香港面向全球發行,這也是全球首隻代幣化貨幣市場ETF。
對此,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在香港虛擬資產行業興起的當下,頭部公募香港子公司在該領域的創新探索僅僅是開始。香港特區政府對於虛擬資產領域的發力則是持鼓勵支持的態度。
今年4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外表示,特區政府將發佈第二份虛擬資產發展政策宣言,闡明如何利用Web3快速發展傳統金融服務、賦能實體經濟,以及加強數字資產技術的應用。香港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也透露,目前香港正藉助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優勢,積極推動虛擬資產ETF與代幣化兩大關鍵領域的發展。
更有市場參與者預測,到2030年代幣化資產市場規模可能達到萬億美元,堪比ETF的增長傳奇。據估計,僅資管產品的代幣化每年就能節省超過1000億美元的成本。
在今年舉行的香港Web3嘉年華上,香港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蔡鳳儀就指出,香港已出現私募代幣化結構性票據、權證、債券、私募代幣化基金,以及零售代幣化黃金產品,有3只零售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上市,其中1只創下了同類產品首發規模的最高紀錄。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