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4-29 08:00
(來源:華安證券研究)
金屬包裝行業領軍者,積極推進行業併購整合
奧瑞金是全國規模最大的金屬製罐企業之一,公司以三片罐業務起家,2012 年拓展二片罐業務,2014 年進軍灌裝業務,2022 年加快多元化佈局,推出自有品牌快消品(犀旺功能飲料、預製菜等)、上馬新能源項目、探索海外市場。截至 2024 年底,公司二片罐、三片罐和灌裝業務各擁有 14 家/14 家/3 家生產製造基地,年產能分別為 135/90/20 億罐。2014-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由 54.55 億元增長至 138.43 億元,CAGR 為 10.90%;公司歸母淨利潤由 8.09 億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7.75 億元,CAGR 為-0.48%。公司通過自建產能及對外併購等方式, 目前已基本完成三片罐和二片罐的全國性生產佈局,主營業務規模穩步擴張。
行業:行業整合加速,發展空間仍廣闊
金屬包裝是我國包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 年中國金屬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年累計完成營收 1505.62 億元,累計利潤 71.72 億元,佔整體包裝行業營收的 13.05%,佔整體包裝行業利潤的11.91%。金屬包裝主要分為二片罐和三片罐。二片罐:2023 年,中國二片罐行業的總市場規模為 267 億元,總體需求量為 607 億罐,啤酒罐和碳酸飲料罐分別佔 56%和 26%。我國啤酒罐化率已由 2014 年的21.3%提升至 2022 年的 27.1%,但仍顯著低於全球平均 48.6%、英美等發達國家 65%以上的啤酒罐化率水平,未來,隨着中國啤酒罐化率持續提升,二片罐市場的規模將不斷擴大。以產能口徑計算,2023 年寶鋼包裝、奧瑞金、中糧包裝、昇興股份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23%、20%、17%、15%。三片罐:2023 年,中國三片罐行業市場規模為166 億元,主要應用於飲料領域,佔比約 82%。2022 年我國三片罐產能中,奧瑞金佔比 23%,嘉美佔比 14%,昇興股份、福貞控股、吉源控股三家佔比 35%。
公司:併購與創新並舉,業務版圖穩健擴張
1)三片罐業務:公司是中國紅牛的獨家金屬包裝供應商,早期與中國紅牛共同成長,后積極培育新客户,持續擴大市場份額,目前客户主要涵蓋中國紅牛、伊利、達利園、旺旺、君樂寶、京鵬、泰奇食品等。隨着客户需求擴大,公司穩步擴建產能,亦推動公司三片罐營業收入從 2012 年的 32.71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64.09 億元,CAGR 為6.96%。受益於三片罐行業競爭格局較優和核心客户優勢,公司三片罐產品毛利率較高,為公司業務基本盤,提供核心利潤來源。2)二片罐業務:公司二片罐業務起步較晚,2012 年上市后開始大力建設二片罐產能和收購二片罐行業優質企業作為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二片罐營業收入從 2012 年的 1.29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56.68 億元,CAGR為 45.98%。隨着公司成功併購中糧包裝,公司二片罐的市場佔有率將達到 37%,居二片罐市場份額第一。2022 年公司二片罐業務毛利率為2.22%,明顯低於同行業核心競爭對手(2023 年寶鋼包裝二片罐業務毛利率為 9.57%,2024 年波爾/皇冠控股毛利率分別為 20.70%/17.72%),在規模擴張及整合增效下,公司二片罐業務盈利能力有望提升,貢獻業績彈性。3)新業務:公司積極佈局灌裝業務,深化一體化包裝服務;打造自主品牌「犀旺」運動飲料、「樂 K」精釀啤酒、「元本善糧」預製菜等,拓展業務空間。
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客户食品安全事件風險,外延式發展引起的運營管理風險。
1
概況:金屬包裝行業領軍者,積極推進行業整合
1.1 深耕行業三十余年,開啟多元發展路徑
奧瑞金是一家集品牌策劃、包裝設計與製造、灌裝服務及信息化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於 1994 年在海南文昌創立,專注於食品飲料金屬包裝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起初專注於三片罐業務,並於 1996 年7 月推出首批紅牛罐,是中國紅牛的核心供應商。2001 年,將業務從飲料罐擴展到食品罐。2003 年年產量達到 3.4 億罐。2012 年,公司在 A 股成功上市,並拓展了二片罐業務。2015年,公司斥資14.96億港元收購了中糧包裝25%的已發行股份。2018 年,與波爾亞太簽署了股權收購協議及相關附屬協議。2021 年,公司完成對香港景順的收購,從而間接取得其子公司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食品罐包裝和鋁製氣霧罐包裝業務。2025 年 4 月 17 日,公司完成對中糧包裝的收購和整合,2025 年4 月 22 日,中糧包裝從香港聯交所私有化退市。
公司核心產品為金屬二片罐和三片罐。公司以三片罐業務起家,2012 年拓展二片罐業務,2014 年進軍灌裝業務,2022 年加快多元化佈局,推出自有品牌快消品(犀旺功能飲料、預製菜等)、上馬新能源項目、探索海外市場,但目前收入佔比不高。截至 2024 年底,二片罐、三片罐和灌裝業務各擁有 14 家/14 家/3 家生產製造基地,年產能分別為 135/90/20 億罐。
1.2 公司股權較為集中,高管從業經驗豐富
公司股權較為集中,股東行業優勢有助互補。截至 2024Q3,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周雲傑先生,主要通過控股上海原龍投資間接持有公司 25.48%的股權。珠海潤格長青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為第二大股東,佔比為 4.55%,其股東為華潤和格力集團,華潤為國內大消費領域頭部公司,華潤和奧瑞金通過雙向賦能,圍繞大消費大健康產業協同發展方面發揮互補性合作優勢。
核心管理層團隊穩定,管理能力出衆且從業經驗豐富。1994 年董事長周雲傑與母親一起帶領 16 個工人進入金屬包裝領域,目前任中國包裝聯合會第九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包裝聯合會金屬容器委員會榮譽主任,北京市優秀企業家。公司核心管理團隊長期從事金屬包裝行業,具有豐富的行業管理經驗。總經理沈陶先生,曾任寶鋼冷軋廠軋鋼分廠作業長、上海寶翼制罐有限公司總經理、寶鋼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等。副總經理馬斌雲先生,曾任職於華東聯合制罐有限公司、上海聯合制罐有限公司、上海寶鋼金屬有限公司。
持續建立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公司基於對未來發展的信心,積極維護公司和股東利益,積極推行分紅方案。自公司上市以來累計分紅 10 次,累計分紅金額為 36.04 億元。2023 年分紅金額為 3.07 億元,分紅率為 39.70%,為投資者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
1.3 主營業務穩步發展,盈利能力改善
主營業務穩健發展,營收規模呈增長趨勢。2014-2023 年,公司營業收入由 54.55 億元增長至 138.43 億元,CAGR 為 10.90%;公司歸母淨利潤由 8.09 億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7.75 億元,CAGR 為-0.48%。公司通過自建產能及對外併購等方式, 目前已基本完成三片罐和二片罐的全國性生產佈局,主營業務規模穩步擴張。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08.57 億元,同比增長 1.40%;實現歸母淨利潤 7.61 億元,同比增長 7.74%。
分業務來看,金屬包裝為核心業務,規模穩步擴大。 2014-2023 年,公司金屬包裝業務營收從 52.61 億元增長至 120.39 億元,CAGR 為 9.63%,主要受益於公司二片罐和三片罐產能規模的持續擴大。作為給下游客户提供的補充服務,灌裝業務收入規模較小,2021 年后由於消費需求承壓,公司灌裝業務收入有所下行。2014-2023 年,灌裝業務營收從 0.93 億元增長至 1.51 億元,CAGR 為 5.53%。
分區域來看,國內業務佔比大,持續推進國際化發展。2014-2023 年,公司國內業務營業收入由 53.54 億元增長至 126.42 億元,CAGR 為 10.02%,公司持續推進國內市場開拓。2016-2023 年,公司國外業務收入由 0.12 億元增長至 12.01 億元,CAGR 為 93.33%。在堅持內生發展的同時,公司也不斷謀求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通過海外佈局尋求新的市場機會,加深與國際客户的業務合作,穩步推進公司國際化業務進程。
2024 年盈利能力穩步恢復。公司主營業務成本中材料成本佔比超過 80%,毛利率隨鋼鐵及鋁錠等原材料價格波動,且由於二片罐毛利率低於三片罐毛利率,隨着二片罐收入佔比提升,自上市以來公司綜合毛利率呈下降趨勢。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為 17.30%,同比提升 1.22pct,主要系原材料成本下行所致;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為 1.69%/4.69%/0.36%/1.59%,同比+0.23/+0.56/+0.07/-0.39pct;歸母淨利潤率為 7.01%,同比提升 0.41pct。
2
行業:行業整合加速,發展空間仍廣闊
2.1 包裝行業需求趨穩,金屬包裝佔比較高
金屬包裝是我國包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金屬包裝指採用金屬薄板,針對不同用途製作的各種不同形式的薄壁包裝容器。其上游包括鍍錫鋼板(馬口鐵)、鋁材、金屬蓋等原材料;中游為金屬包裝製造,包括二片罐、三片罐等產品,相關企業有中糧包裝、奧瑞金、寶鋼包裝等;下游為應用領域,其具有機械性能好、阻隔性優異、保質期長、易於實現自動化生產、裝潢精美、形狀多樣等優點,因而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飲料、醫藥、日化等多個領域。
金屬包裝行業整體規模穩定,營收、利潤佔比居行業分類前列。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數據,中國金屬包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年累計完成營收從 2016 年的1410.50 億元增長至 2023 年的 1505.62 億元,CAGR 為 0.94%;累計利潤從 2016年的 71.33億元增長至 2023年的71.72億元,CAGR為 0.08%。從細分小類來看,金屬包裝行業佔整體包裝行業營收的 13.05%,佔整體包裝行業利潤的 11.91%。
金屬包裝主要分為二片罐和三片罐。其中三片罐具有剛性好,能生產各種形狀的罐體,材料利用率較高,容易變換尺寸,生產工藝成熟,包裝產品種類多等特點,在食品、飲料行業廣泛應用。而二片罐具有密封性好、生產效率更高、節省原材料等優點,目前碳酸飲料和啤酒基本採用二片罐作為金屬包裝容器。2009 年下半年開始,隨着經濟回暖、充氮技術不斷完善,二片罐生產體量擴大,規模效應顯現,很多企業紛紛從三片罐換裝為二片罐。但三片罐罐身更加堅固,運輸要求比二片罐低,且三片罐罐體印刷性比二片罐好,做成的產品外觀更加高檔,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2.2 啤酒罐化率較低,二片罐市場提升空間廣闊
二片罐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啤酒罐需求佔比超 50%。根據觀研天下的數據,截至2023年,中國二片罐行業的總市場規模為267億元,2017-2023年CAGR為5.95%。2023 年,中國二片罐的總體需求量為 607 億罐,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啤酒和碳酸飲料,同時也用於功能飲料、植物蛋白飲料和即飲咖啡等。啤酒罐和碳酸飲料罐構成了主要的下游市場,在二片罐行業應用比例分別佔 56%和 26%。
國內啤酒產量回暖,啤酒罐化率持續提升。全國啤酒產量自 2020 年的最低位3411.10 萬千升后逐漸回暖,2024 年已經逐步增長到 3521.30 萬千升。隨着后續消費的回暖,啤酒產量有望穩步提升。根據 Euromonitor 數據,我國啤酒罐化率已由2014 年的 21.3%提升至 2022 年的 27.1%,但仍顯著低於全球平均 48.6%、英美等發達國家 65%以上的啤酒罐化率水平。罐裝啤酒在運輸上便利、不易碎等優勢,加之,罐裝在成本、生產銷量、保質期等方面也優於瓶裝。未來,隨着中國啤酒罐化率持續提升,二片罐市場的規模將不斷擴大。
奧瑞金併購中糧包裝落地,二片罐市場有望進一步集中。根據觀研天下數據,2023 年,二片罐市場主要集中在寶鋼包裝、奧瑞金、中糧包裝、昇興股份等頭部企業,以產能口徑計算,2023 年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23%、20%、17%、15%。據此測算,在奧瑞金成功合併中糧包裝后,奧瑞金產能的市場佔有率達到 37%,居二片罐市場份額第一。隨着二片罐市場份額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頭部公司的議價能力與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3 飲料貢獻核心需求,推動三片罐市場穩步增長
三片罐市場規模呈穩定增長趨勢。三片罐出現時間較早,至今已有 200 多年曆史,且具有罐身堅固、運輸要求低、罐體印刷性好等優點,雖然有部分涼茶企業從三片罐轉用二片罐包裝,但目前國內仍有許多中高檔飲如紅牛等仍以三片罐作為
金屬包裝形式。根據智研諮詢數據,我國三片罐行業市場規模保持上升趨勢,2023年三片罐行業市場規模達到 165.85 億元,同比增長 1.6%。
三片罐主要應用於飲料領域,佔比約 82%。根據智研諮詢數據,2023 年中國三片罐在飲料領域中廣泛應用,其市場規模為 134.97 億元,佔整個三片罐市場規模的 82%。而食品及其他領域市場規模為 30.88億元,佔比為 18%。食品金屬包裝需求主要來自奶酪、預製餐、糖果、加工肉製品及海產品等等。其中,奶酪佔比最大,2020 年約為 55.26%,預製餐和嬰幼兒食品佔比分別為 16.76%、5.62%,兩者合計超 20%。
三片罐市場集中度較高,奧瑞金市佔率領先。根據共研產業諮詢數據,2022年我國三片罐產能主要集中於奧瑞金、嘉美包裝、昇興股份、福貞控股、吉源控股等公司,佔比超過 70%。奧瑞金佔比 23%,嘉美佔比 14%,昇興股份、福貞控股、吉源控股三家佔比 35%。中國紅牛、旺旺主要由奧瑞金供貨,養元飲品主要由嘉美包裝供貨,達利集團、承德露露主要由昇興股份供貨,銀鷺集團主要由吉源控股和福貞控股供貨等。
3
公司:併購與創新並舉,業務版圖穩健擴張
3.1 功能飲料需求穩定,三片罐業務構建基本盤
三片罐營收穩步增長,逐漸減輕「紅牛」依賴。公司最早與中國紅牛合作,率先採用「跟進式」生產佈局模式,帶來了較快的營收增長。公司三片罐營業收入從 2012年的 32.71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64.09 億元,期間 CAGR 為 6.96%。爲了減小對核心客户中國紅牛的依賴和其相關訴訟的影響,公司開展戰略方向轉型,逐步拓寬客户羣體與三片罐品類應用。在數十年的努力下,中國紅牛佔公司營收的比例從上市后最高點 2011 年的 72.22%降低至 2023 年的 33.65%。
積極開拓新客户,與國內一線品牌合作。公司在2015年召開「轉變」工作會,轉變經營理念,積極培育新客户,持續擴大市場份額。此外,公司藉助三片罐規格多樣化、品類差異化的特點,不斷研發和推廣新產品、新型號,以應對食品、飲料快消品行業快速的市場變化。目前,公司三片罐客户主要涵蓋中國紅牛、伊利、達利園、旺旺、君樂寶、京鵬、泰奇食品等。
飲料罐業務雖有下降,但仍是營收主要來源。從營收規模來看,飲料罐業務仍是最大營收來源。公司飲料罐營業收入從 2012 年的 30.72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52.34 億元,期間 CAGR 為 7.91%。公司食品罐營業收入從 2012 年的 1.99 億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4.91 億元,期間 CAGR 為 13.77%。從營收佔比來看,飲料罐營收佔比逐年下降,從 2012 年的 87.60%降低至 2019 年的 55.87%。雖然食品罐營收較少,總體佔比約 5%左右,但增速較快。
三片罐行業競爭格局較優,利潤率較高。公司三片罐產品毛利率從 2012 年的26.75%變化至 2022 年的 21.61%,主要隨着原材料價格波動和產品客户結構而變化。公司三片罐利潤率高於二片罐利潤率,一方面是由於三片罐行業格局優於二片罐行業格局。國內二片罐市場供應主體較多,市場化程度較為充分,大部分終端客户目前尚未與其上游金屬包裝供應商建立獨佔或排他的供需關係,低價競爭情況時有出現;而三片罐行業國內主要食品飲料公司均有較為固定的供應商,新進入者對已有飲料生產商的市場開拓較為困難。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紅牛是公司的第一大客户,同時公司也是中國紅牛的獨家金屬包裝供應商,存在相互依賴的關係,保障了較高的毛利率。根據公司可轉債説明書,公司對主要客户中國紅牛的三片罐產品毛利率高於包括茶飲料、乳品飲料、果蔬汁、咖啡飲品、食品罐及啤酒罐在內的其他三片罐產品。
3.2 收購中糧包裝,二片罐業務提供彈性
受益於產能擴張和投資併購,二片罐營收快速增長。公司二片罐業務起步較晚,2012 年上市后開始大力建設二片罐產能和收購二片罐行業優質企業作為新的業績增長點。隨着公司完成收購波爾亞太有限公司持有的 4 家子公司 100%股權以及通過收購香港景順從而間接取得 Jamestrong100%股權及其澳大利亞、新西蘭地區業務,公司二片罐業務市場份額實現快速提升,公司二片罐營業收入從 2012 年的1.29 億元增長至 2022 年的 56.68 億元,期間 CAGR 為 45.98%。
收購中糧包裝,併購迎來落地。公司收購中糧包裝整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入股合作期,奧瑞金收購中糧起源於 2015 年,公司以自有資金 16.16 億港元受讓中糧包裝 27%的已發行股份,成為中糧包裝的第二大股東。此后,雙方簽署戰略協議,加強多領域的合作。2016 年,中糧包裝向其他特定認購人增發新股,2020 年中糧包裝回購併註銷部分股份,公司持股比例調整為 24.40%。二是競爭收購期,2023年 6 月 2 日,中糧集團發佈擬出售中糧包裝 29.7%股份的消息。根據奧瑞金公告,同年 6 月 6 日就與其他股東達成約 22.01%的股份收購要約。而同年 12 月,寶武鋼鐵以報價 6.87 港元/股發出全面現金收購要約。隨后奧瑞金也發佈了全面收購要約,但報價於 2024 年 6 月 7 日提出,為 7.21 港元/股。2024 年 9 月 3 日,隨着寶武鋼鐵未獲得 50%股份,要約失效,奧瑞金成爲了最后的買家。三是收購落期,2024年 9 月 3 日,奧瑞金公告《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草案)》。並且在同年 12 月 20 日,全面收購要約開始。截至 2025 年 4 月 22 日,奧瑞金已完成以現金方式收購中糧包裝全部已發行股份,2025 年 4 月 22 日 9 時起,中糧包裝股份正式撤銷於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從香港聯交所退市。
併購落地后市場份額加速集中。根據觀研天下數據,以產能口徑計算,2023年寶鋼包裝、奧瑞金、中糧包裝、昇興股份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 23%、20%、17%、15%。據此測算,在奧瑞金成功併購中糧包裝后,奧瑞金二片罐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7%,居二片罐市場份額第一。
規模擴張及整合增效,二片罐業務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當前二片罐業務毛利率較低,2022 年二片罐業務毛利率為 2.22%,明顯低於同行業核心競爭對手(2023 年寶鋼包裝二片罐業務毛利率為 9.57%,2024 年波爾/皇冠控股毛利率分別為 20.70%/17.72%)。隨着二片罐市場份額進一步集中,公司的議價能力與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未來,二片罐市場將成為公司主要利潤增長點,一方面,公司將結合下游市場需求、主要客户的產能佈局及潛在客户挖掘機會等多方面因素,通過規模的擴張,進一步強化公司市場競爭地位,進而提高公司產品議價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將持續優化二片罐細分業務佈局,推進業務整合,開展降本增效、精益生產等工作。
3.3 積極拓展新業務,培育新增長曲線
積極佈局灌裝業務,深化一體化包裝服務。公司自 2014 年開始佈局灌裝業務,目前擁有 3 家生產製造基地,年產能約 20 億罐。公司與國內一線品牌積極合作,包括安利、加多寶、達能、東鵬特飲等,同時積極開發和培育優質客户,持續擴大市場份額。2014-2023 年公司灌裝業務營收從 0.93 億元增長至 1.51 億元,CAGR為 5.53%。2015-2023年公司灌裝業務銷量從5億罐增長至5.43億罐,雖經歷2021年后的需求承壓,導致銷量大幅度下滑,但總體銷量穩健增長。
自主品牌大力打造創新罐型,研發覆膜鐵等新型包裝技術。公司通過商業模式創新,打造了自主品牌「犀旺」運動飲料、「樂 K」精釀啤酒、「元本善糧」預製菜等,分別使用了一體化鋁罐、炮彈罐、碗罐等創新包裝產品。同時,覆膜鐵是由公司自主研發突破的「卡脖子」技術,解決了中式菜品油鹽含量高導致滲出腐蝕的安全風險。如公司的「DRD 罐」用覆膜鐵為原材料進行開發設計的碗型產品,適用於水果、蔬菜、乾果、海產品等。
投建新能源業務,發揮公司產研優勢。在國家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新能源行業發展的背景下,公司在山東棗莊投建新能源電池精密結構件生產線項目,以充分發揮公司在金屬包裝領域的前瞻技術。目前已建成一條生產線,具備新能源電池殼結構件批量生產能力。同時,公司利用山型結構件、二重卷封技術、覆膜鐵技術等自有優勢技術,積極開發新的新能源電池客户。
收購體育業務鋪出海平臺,同步建設海外生產基地。公司為未來的主營業務海外佈局搭建基礎,通過與美國國家冰球聯盟(NHL)球隊的合作和對歐洲歐塞爾足球俱樂部的收購運營,締結相關主營業務上下游協同發展模式。既熟悉瞭解當地的商業規則,也有平臺對接當地的產業合作方。公司在收購波爾亞太業務后,雙方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收購澳洲 JAMESTRONG 后,進行了供應鏈、客户、生產管理等方面的整合,積累海外本地化運營經驗;2023 年與中糧包裝合作在歐洲中東部建設生產基地,服務海外客户。
4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
在不考慮併購中糧包裝帶來的業績增量情況下,我們對公司主營業務進行拆分並做出收入和利潤預測:
(1)金屬包裝產品及服務:隨着啤酒產量修復和罐化率提升,有望促進公司二片罐業務銷量增長;同時公司新客户、新品類拓展順利,貢獻三片罐業務增量。我們預計 2024-2026 年公司金屬包裝產品及服務收入增速分別為 3.02%/5.06%/7.12%。
(2)灌裝業務:灌裝業務主要系公司提供一體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不斷維護和穩固核心客户的合作關係,增強客户粘性;同時持續完善和拓展生產佈局,提升開發新客户的能力。我們預計 2024-2026 年公司灌裝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20.00%/20.00%/20.00%。
按照申萬三級行業分類,公司所屬行業分類為「輕工製造—包裝印刷—金屬包裝」,我們選取申萬三級行業分類金屬包裝的所有上市公司作為可比公司,採用 PE估值法對其進行估值。採用 2025 年 4 月 23 日收盤價,根據 Wind 一致預期,金屬包裝公司的 PE(TTM)/PE(2024E)/PE(2025E)分別為 23.78/25.04/21.15 倍,奧瑞金的 PE(TTM)/ PE(2024E)/PE(2025E)分別為 16.11/16.19/14.44 倍,均低於可比公司平均值。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1) 客户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公司始終堅持與主要客户相互依託的發展模式,與中國紅牛等主要客户形成長期穩定的相互合作關係。若公司主要客户由於自身原因或終端消費市場的重大不利變化而導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大幅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在短中期內將受到較大不利影響。
(2) 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若因宏觀經濟變動、上游行業供應情況、下游行業需求情況等因素影響而採購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公司無法通過與客户的常規成本轉移機制有效化解成本壓力,公司經營業績短期內將會受到不利影響。
(3) 客户食品安全事件風險。公司主要客户均為食品飲料行業中的優勢企業。若公司主要客户由於自身原因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其銷售收入可能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進而導致其對公司產品的需求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
(4) 外延式發展引起的運營管理風險。儘管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制度,但在新業務開展、公司融合的過程中可能存在因人才管理、團隊建設、管理經驗、文化差異等方面經驗不足而影響運營的風險。
本報告摘自華安證券2025年4月26日已發佈的《【華安證券·包裝印刷】奧瑞金(002701):併購與創新並舉,業務版圖穩健擴張》,具體分析內容請詳見報告。若因對報告的摘編等產生歧義,應以報告發布當日的完整內容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