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林洋能源業績交流會:直面短期業績壓力 堅定聚焦全球化戰略發展

2025-04-28 16:44

在近日舉行的林洋能源2024年年度及2025年一季度業績交流會議上,林洋能源(601222.SH)管理層表示,面對2024年階段性政策調整帶來的短期壓力,公司以戰略定力繼續推動結構性變革,堅定全球化發展思路。2025年,林洋能源將聚焦三大板塊主線,智能板塊以「技術出海+品牌升級」打造持續成長能力,加速歐洲、中東、亞太三區域佈局;儲能業務通過「技術標準協同+產能基地互補+營銷網絡共振」實現海外市場破局,構建差異化競爭護城河;新能源板塊借力「中東部區位優勢+運維生態協同」,在電力交易市場化浪潮中重塑價值錨點。公司正加速向「全球智慧能源系統服務商」進階,在能源結構轉型與電力體制改革雙重機遇中打開成長新象限。

政策過渡期等因素導致業績短期承壓

近期,林洋能源發佈的財報引發了市場關注。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度利潤以及2025年一季度利潤均短期承壓。據公司管理層介紹,一是公司根據具體國補回收情況及行業普遍做法,對於預計回收期較長的應收國補計提壞賬準備;二是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下降,對參股公司的投資中,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道新能」)的評估價值比年初賬面價值下降,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比同期下降。根據公司最新瞭解的情況,今年4月,衢州工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通過股權收購與表決權委託,實現了對一道新能的實際控制。公司預計,藉助衢州國資的實力與資源優勢,一道新能未來發展有望迎來全方位改善。

「暫時的業績波動,實則是黎明前必經的短暫黑暗。」林洋能源董事長陸永華在會議中表示,當前,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行業政策頻繁調整,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產業鏈價格波動吞噬利潤空間,這些因素疊加導致市場規則重構,確實給公司短期業績帶來了壓力。然而,公司在發展過程中歷經了四輪產業的起伏,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拓展、資金儲備等方面積累了堅實基礎,具備穿越周期的韌勁。

2024年度,林洋能源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為9.73億元,同比增長185.19%,期末在手貨幣資金為45.7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36.25%。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充裕的貨幣資金儲備與健康的資本結構形成雙重「安全墊」,不僅為公司抵禦行業周期波動、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構築強韌防線,更以顯著的財務彈性優勢,為全球化戰略的縱深推進提供堅實支撐。

持續聚焦智能板塊等三大主線 開拓海外市場

今年初,國際能源署(IEA)發佈《2025電力報告》,預計當前到2027年全球用電量將增加3500太瓦時(TWh)的空前水平。爲了應對電力需求增加帶來的挑戰,報告認為改善電網基礎設施,擴大儲能能力,將是實現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

另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最新報告,今年一季度,在「兩重」「兩新」政策促進下,電網投資構成中的設備投資同比增長59.5%,新能源大規模接入、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以及特高壓等重大項目建設,拉動電網設備投資高速增長。

智能電錶是配用電體系的核心數據採集設備,多家券商的電力設備及新能源行業報告將智能電錶製造企業列入關注名單。財報顯示,2024年林洋能源智能配用電行業(智能電錶)營收達到約28.30億元。其中,公司2024年境外銷售收入實現11.26億元,同比增長34.22%。且根據公司近三年境外營收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林洋能源境外收入3年複合增速高達23.21%,展現出不錯的持續成長能力。

「今年,我們在穩固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大力開拓海外市場,並增加更多投入。公司將採取多種手段,爭取保持毛利率水平。」林洋能源智能板塊負責人表示。

在交流會上,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海外在手訂單已達到10億元人民幣。作為國內最大的智能電錶出口企業之一,電錶海外業務仍將是公司2025年乃至未來幾年長期關注、投入和發展的方向。具體來説,公司將以亞太地區作為基本盤和重要根據地,同時深耕歐洲和中東地區,以達成海外業績目標。歐洲地區智能電錶年增長勢頭強勁,需求正從西歐逐漸向北歐及中、東歐轉移,后續公司將藉助子品牌EGM,推動在中東歐地區自有品牌的增長與提升;在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電錶以預付費表為主,預計年增長率達25%以上,隨着市場份額擴大和技術提升,盈利空間也將逐步增大。

針對儲能業務,林洋能源同樣計劃打開更廣闊的海外市場。2025年將是林洋能源首次實現儲能產品規模化海外銷售的第一年。公司2025年儲能產品海外銷售市場將主要聚焦於歐洲、中東、東南亞及周邊地區,其中歐洲是最核心的市場。據公司儲能板塊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已開啓蒙古國首個大規模電網儲能項目的交付與履約。后續,歐洲、波蘭、非洲及周邊市場的項目交付工作也將陸續開展。在光儲業務方面,今年年初林洋能源董事會做出決策,成立海外光儲事業部,海外儲備項目正快速形成並推進中。

陸永華在交流會上表示,當前,行業的國際競爭已從單一的「產品出海」升級為「體系出海」,從技術標準互認到供應鏈本地化,從服務網絡覆蓋到品牌文化滲透,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深度參與和戰略把控。

「這個關口,我必須要把最精鋭的力量壓到前線。我深知,只有把握公司全球化戰略佈局的方向,才能讓公司掌握下一輪增長的主動權,才能夠更加行穩致遠。」陸永華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