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大眾中國CTO吳博鋭:我們在以「中國速度」工作|36氪專訪

2025-04-27 17:56

合資車企在中國市場的智能化轉型,成為今年上海車展的一大看點。尤其對中國市場依賴深重,市佔份額動輒超過3成的德系車企。

大眾顯然是最為積極的跨國車企之一。車展上,大眾中國CTO吳博鋭(Thomas Ulbrich ) 和 大眾智能化軟件公司CARIAD中國CEO韓三楚接受了36氪等媒體採訪,進一步梳理了在中國的智能化戰略,以及與合作伙伴的角色定位和分工。

吳博鋭向36氪明確表示,大眾集團之前在中國的合資模式,已經難以適應中國市場發展節奏。

「之前的合作僅僅是在德國方面和兩家合資企業(南北大眾)之間展開,這種合作方式無法適應中國市場當前的實際需求。」吳博鋭説。

左一:韓三楚,左二:吳博鋭

因此,大眾集團在安徽成立了獨立技術公司VCTC,俗稱將總部狼堡向東遷移了7000公里。

吳博鋭説,隨着VCTC的成立,以往由德國狼堡總部掌握的全部技術權限與職責將轉移至中國。這意味着,未來南北大眾等合資企業在技術合作層面,僅需與VCTC對接,VCTC將成為其唯一的技術合作接口。

簡單來説,VCTC 是獨立於德國狼堡總部之外、具備技術決策權和驗證能力的研發實體。

它與中國團隊處於同一時區,完全貼合國內工作節奏,以「中國速度」推進各項工作。此外,從思維模式、溝通方式到工作語言,VCTC 均採用中文體系,更高效地服務中國市場需求 。

而這些佈局則源自大眾 「在中國,為中國」的頂層戰略設計。

今年以來,在美國新政府發起的關税風暴下,全球汽車產業鏈都面臨着更多不確定。吳博鋭表示,大眾集團「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具有前瞻性,「這一戰略就像一把保護傘,使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后續業務能夠免受當前貿易爭端的衝擊,保障我們穩定、持續地開展經營活動。」

除了在安徽設立「東方狼堡」,大眾還在中國與小鵬汽車和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公司地平線,達成了以資本為綁定的戰略合作。

2022年,大眾集團向地平線投資24億歐元,並且成立智能輔助駕駛合資公司酷睿程。

2023年,大眾向小鵬汽車投資7億美元,雙方合作的CEA電子電氣架構將在大眾中國全系電動汽車上搭載,同時,2款合作車型也將於2026年推出市場。

而大眾與地平線合作的智能輔助駕駛方案也在逐步上車。

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公司在中國市場已經遍地開花,華為、地平線、Momenta、大疆卓馭,以及更為年輕的元戎啟行、輕舟智航等公司,均已具備交付城區輔助駕駛系統的能力。

換言之,從產業供給層面而言,智能輔助駕駛技術已經不再是稀缺資源,開放合作正在成為自主汽車公司和合資公司的常態選擇,如上汽、奇瑞、比亞迪、吉利、長城,乃至上汽大眾自身,也都已經同時與數家智能輔助駕駛公司展開合作。

大眾與地平線等公司的資本綁定,自然受到關注。

談及與地平線的合作,大眾智能化軟件公司CARIAD中國CEO韓三楚表示,大眾與酷睿程之間並非傳統的甲乙方關係,「酷睿程不是簡單的供應商,而是我們共同打造的ADAS One Team能力中心。」

其中,地平線的核心工程師專注於軟件、架構和算法的深度開發,而大眾工程師則主要負責外圍架構與接口的快速集成。這種共研模式突破了傳統Tier 1與Tier 2合作中常見的 「黑盒」 問題,實現了更高效、更透明的協同開發。

其次,酷睿程作為大眾中國技術研發體系的一部分,其技術路線和CEA電子電氣架構高度融合。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快速實現L2+、L2++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功能上車,併爲2027年底實現L3 鋪平道路,整體的發展路徑也CEA高度吻合。」

不過,雖然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智能化戰略推行堅決,但不同品牌的節奏尚不一致。目前大眾中國佈局的CEA架構和智能輔助駕駛技術,並不與高端品牌保時捷共享。

吳博鋭説,目前的CEA架構是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電子電氣平臺,而保時捷車型作為歐洲進口車,按照歐洲架構標準設計與製造。因此,在技術適配上,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CEA架構與保時捷產品的整合。未來是否採用相關方案,還需結合集團整體戰略、技術進展與產品節奏綜合考量。

以下是36氪等與吳博鋭與韓三楚先生對話實錄,略驚編輯:

1.在智能電動車時代,上汽大眾等合資公司的中方已在智能、電動、經營架構及混動技術等方面擁有完備儲備。在此背景下,VCTC目前及未來與南北大眾兩家合資公司的業務關聯如何?未來在技術佈局等業務合作中,各方又將如何分工? 

吳博鋭:回顧過去,之前的合作僅僅是在德國方面和兩家合資企業(南北大眾)之間展開,而這實在是太困難了,這種合作方式無法適應中國市場當前的實際需求。

因此,隨着VCTC的成立,以往由德國狼堡總部掌握的全部技術權限與職責將轉移至中國。這意味着,未來南北大眾等合資企業在技術合作層面,僅需與VCTC對接,VCTC將成為其唯一的技術合作接口。

簡單來説,VCTC 是獨立於德國狼堡總部之外、具備技術決策權和驗證能力的研發實體。

它與中國團隊處於同一時區,完全貼合國內工作節奏,以「中國速度」推進各項工作。此外,從思維模式、溝通方式到工作語言,VCTC 均採用中文體系,更高效地服務中國市場需求 。

但值得強調的是VCTC還有一項關鍵任務:確保每一款大眾汽車集團的車型都傳承大眾汽車品牌最核心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基因。通過這種合作模式,VCTC 將「大眾基因」與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技術方案深度融合,實現傳統與創新的有效交互,這正是VCTC在大眾中國業務中所承擔的核心角色。 

2.作為大眾汽車集團的高層管理者,您如何看待當前全球關税壁壘升級對汽車產業的影響?是否意味着汽車產業將逐漸告別全球化合作模式,轉向區域化生產佈局?

吳博鋭:大眾汽車集團始終秉持核心理念:我們呼籲構建一個基於共識、穩定且開放的貿易體系,推動自由討論,促進全球貿易健康發展。

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 「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極具前瞻性。這一戰略就像一把保護傘,使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后續業務能夠免受當前貿易爭端的衝擊,保障我們穩定、持續地開展經營活動 。

3.CARIAD和地平線成立了合資公司酷睿程(CARIZON),目前集團和CARIAD在其中的參與程度是怎樣的?對用户而言,這套ADAS方案是「黑盒」還是「白盒」?一旦遇到問題,是否能快速響應和解決?

韓三楚:首先,大眾集團在戰略層面早已將ADAS視為核心技術能力之一,尤其是在中國市場,這一能力的滲透率極高,不僅具備市場驅動力,也高度依賴技術創新。爲了能夠更快速地構建相關能力,同時克服大眾傳統流程較為複雜的挑戰,我們決定通過與地平線成立合資公司酷睿程,這是集團在中國推進ADAS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

第二,在合作方式上我們內部已經達成了高度共識,我們與酷睿程之間並非傳統的甲乙方關係。酷睿程不是簡單的供應商,而是我們共同打造的ADAS One Team能力中心。其中,地平線的核心工程師專注於軟件、架構和算法的深度開發,而大眾工程師則主要負責外圍架構與接口的快速集成。這種共研模式突破了傳統Tier 1與Tier 2合作中常見的 「黑盒」 問題,實現了更高效、更透明的協同開發。

第三,酷睿程作為大眾中國技術研發體系的一部分,其技術路線和CEA電子電氣架構高度融合。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快速實現L2+、L2++級別的高級駕駛輔助功能上車,併爲2027年底實現L3 鋪平道路,整體的發展路徑也CEA高度吻合。

基於這三個方面,我們通過在ADAS領域的佈局與高效合作,我們能夠為中國用户提供可高效迭代、安全可靠的ADAS解決方案。

3.目前我們看到合資車企更傾向於採用大疆或者華為,並且已經實現量產落地。未來我們自主研發的ADAS系統需要類似競標的過程來爭取合作機會嗎?

吳博鋭:我們的戰略定位非常明確:地平線是核心合作伙伴,將作為集團在中國市場開發ADAS系統的戰略主體。

4.未來保時捷在智能化方面的設計是否會依賴CARIAD中國的研發進展?智能駕駛功能是否有望進一步優化?

吳博鋭:目前的CEA架構是專為中國市場定製的電子電氣平臺,而保時捷車型作為歐洲進口車,按照歐洲架構標準設計與製造。因此,在技術適配上,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CEA架構與保時捷產品的整合。未來是否採用相關方案,還需結合集團整體戰略、技術進展與產品節奏綜合考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