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營收增長73% 致保科技新增再保牌照闖海外

2025-04-25 16:26

本報記者 蔣牧雲 李暉 上海、北京報道

近日,數字化保險經紀致保科技(ZBAO.O)發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上半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4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7%,營業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1218萬元。

在採訪中,致保科技董事長馬波濤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2B2C(「to-business to-customer」)市場未來的增長點,一方面在於進一步挖缺細分場景中的保險需求,另一方面,產品種類的拓展亦是其增長點之一。

記者注意到,致保科技在拓展海外市場。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東南亞作為當前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主要集中地,由於人文、用户需求等與我國類似,數字化能力卻較弱,確實有較大市場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國際業務始終面臨當地監管的合規風險,以及與當地機構競爭的複雜性。

收入增長疊加支出減少

根據財報介紹,致保科技主要提供數字保險經紀服務,以2B2C數字嵌入式保險作為商業模式,通過數字保險經紀平臺提供服務。目前,致保科技開發了40 多種數字保險解決方案,適用於旅遊、體育、物流、公用事業和電子商務等多個場景。

具體而言,報告期內致保科技的總收入較2023年同期增加約6210萬元,其中經紀業務增長6960萬元,部分收入被管理一般覈保(MGU)服務減少的750萬元抵消。超出市場預期的增長,主要得益於B端渠道與C端客户數量的上升,其中B端渠道數量同比增長33%,渠道數量增至2000多家;C端客户數量增長100%,客户量超過了2000萬戶。

與此同時,致保科技的營銷費用由2023年同期的2100萬元,降至了1860萬元,公司通過財報表示,主要是由於公司在客户中樹立了聲譽,減少了相應的廣告和促銷活動支出。

根據麥肯錫報告,亞洲保險公司2023年收入中2B2C佔比約16%。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亞洲的嵌入式保險預計將增長到27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其中66%的增長將來自傳統渠道轉移到嵌入式渠道。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B2C保險場景之所以產生了較大需求,主要在於B端場景渠道在保險運營轉化與服務上存在諸多痛點,比如C端用户對於保險價值或產品不瞭解,得到的服務流程煩瑣等,導致大量C端尚未被高效轉化和服務。對於險企而言,不願意在細分的場景中額外設置銷售經理,且疏於用户購買后的運營與服務,使得2B2C的模式顯示出潛力。

未來,這一市場的增量在哪里?馬波濤向記者表示,2B2C模式的增長潛力來自於橫向與縱向。橫向指的是公司將持續拓展與B端的合作,除了公司已經進入的體育賽事、寵物服務、無人機等場景之外,還有一些藍海細分領域,比如新能源車領域會是公司接下來進一步拓展的。縱向則指的是,不同類型保險產品的拓展,不論是旅遊,或中高端醫療等。

需要指出的是,「報行合一」政策,即要求保險公司報給監管的手續費用取值範圍和使用規則需要跟實際使用保持一致,對不少經紀公司帶來了較大影響。

對此,馬波濤向記者表示:「今年非車險全面報行合一的背景下,公司也做了一些應對的預案。意健險本身對手續費已經做了一些要求,過去幾年已經有一個應對的結果,目前責任險、財產險方面的報行合一,我們對業務做了一些分析,從經紀公司角度上來講,我們除了收佣金以外,也可以有其他方面的一些收入,包括技術服務費、諮詢費。」

馬波濤補充道,作為保險經紀公司,業務模式不能只是簡單地賺費差。從致保科技的角度,除了保險銷售之外,前端有風險評估,后端有TPA、理賠、健康管理服務等,此外還有再保險能力的支撐,提供一定的承保利潤。「隨着我們更多地參與到整個保險環節之中,我們的收入來源越多樣化,受到報行合一的影響也就越小。」

拓寬海外市場迎挑戰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保險科技企業紛紛佈局出海業務。

比如,同樣是保險經紀公司的惠擇(HUIZ.OI)近日公佈的2024年報顯示,在2023年和2024年,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分別佔當年淨收入的1.6%和18.3%。同時,惠擇方面還表示,作為業務戰略,未來計劃進一步擴展國際業務。

致保科技也有類似戰略,並正在着手拓展國際業務,2025年4月,致保科技旗下馬來西亞拉布灣再保險子公司獲得當地再保險許可並將開展業務。對於成立再保險子公司的原因,致保科技聯合創始人、CMO羅霄向記者表示,成立再保險公司是爲了與保險經紀業務形成協同效應。通過再保險公司可以與保險公司合作提供承保服務,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包括前端的經紀業務和MGU業務的擴展,公司將有更多的業務機會以及收入來源。

不過,也有金融科技人士向記者指出,東南亞作為當前金融科技企業出海的主要集中地,由於人文、用户需求等與我國類似,且數字化能力較弱,確實有較大市場空間。但需要注意的是,國際業務始終面臨當地監管的合規風險,以及與當地機構競爭的複雜性。

國金證券的金融科技研報中亦提及,對於金融科技企業而言,出海佈局受國際宏觀局勢動盪和海外需求不足的影響,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下,新業務或新技術洞察不足可能導致競爭格局變化,部分公司可能犧牲盈利以換取市場或市佔率下滑。

除此之外,再保險業務對於公司的風險管控能力具有極高的要求,若風險控制能力不足,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威脅公司存續。對於風險如何管控的問題,馬波濤向記者坦言:「在精算覈保方面,我們確實缺乏承保業務的優勢,這可能也是大家所擔憂的。但也必須指出的是,致保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確,我們擁有前端業務,以及歷史記錄與數據作為支撐。在技術層面,我們採取選擇性地承擔部分風險,這決定了業務性質能夠確保風險處於可控範圍內。我們並非不承擔風險,因此對業務的取捨也更為審慎。」

對於未來公司是否計劃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馬波濤向記者表示:「公司確實將東南亞市場視為海外拓展的優先方向。鑑於該地區與我國在文化及商業實踐上的相似性,技術差距相較於歐美市場並不顯著。因此,我們目前所具備的技術能力以及PAAS平臺解決方案,為我們提供了機會與優勢。」

馬波濤還透露,致保科技已經與新加坡的某保險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未來公司計劃從周邊國家起步,做進一步推廣。「未來,我們也會考慮佈局美國市場,美國的保險產品更加豐富先進,產品結構上會更加複雜,但這也是我們能夠發揮優勢的地方。目前,我們已經與美國的一些經紀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以促進我們在美國市場的發展。」

(編輯:李暉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