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地平線機器人歷史機遇期:智駕升級,價值重構

2025-04-24 19:39

文|董二千

黃浦江入海口,海風裹挾着智能駕駛的時代潮湧,吹向上海臨港新片區。4月18日,在這個上海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地平線舉辦了一場以「征程所向,遠超想象」為主題的發佈會。

發佈會開場時,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用地平線上日出東方,隱喻中國科技產業的欣欣向榮,而地平線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在輔助駕駛中國市場的市佔率已高達33.97%。

換言之,2024年整個中國市場推出來的每三臺帶有輔助駕駛的智能車,就有一臺搭載地平線的計算方案。據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所述:「時至今日,地平線出貨已經超過了800萬套,量產上市車型超過200個,量產定點車型超過310個。」

作為一家to B企業,地平線雖然在消費市場的聲名不顯,但在業內已然被冠以中國智駕「最大公約數」的美譽,並大大促進了智駕平權的發展。

2月9日,長安汽車正式發佈智能化戰略「北斗天樞2.0」計劃,直指汽車行業中智能化的科技平權。2月10日,比亞迪宣佈全系車型將搭載高階智駕系統「天神之眼」,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判斷:

「2025年將成為全民智駕的元年,在未來2至3年里,高階智駕將成為汽車的必備配置。」

之后,吉利、奇瑞、廣汽等廠商紛紛將高階智駕功能下沉至十萬元級市場,L2+級輔助駕駛已近乎成為新車標配。而地平線,正是支撐這場「智駕平權」幕后最重要的功臣之一。

「開春以來每一場(新車)發佈會背后都有我們地平線」,余凱在發佈會現場表示,「過去從來沒有哪個產品像這款芯片一樣,第一年就會超過百萬級的出貨量,到現在征程6E/M已經拿到超過了20款的車型,一共搭載目前已知超過100款車型。」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在日前舉辦的上海車展上,理想汽車正式發佈新款L6智能煥新版與理想MEGA Home版。其中,理想L6 Pro版迎來了大量更新,該車配備了地平線J6M計算方案,算力由128TOPS躍升至256TOPS。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地平線在港股市場上的股價表現一天直漲15%以上。

隨着業務如火如荼的發展,以地平線為代表的智駕產業核心企業,正在資本市場迎來新一輪的價值發現。

模式槓桿

地平線的英文名為Horizon Robotics,這一簡單的名字的背后,實際上藴含着其大大的野心——未來機器人時代的基礎設施,即計算平臺。余凱解釋道:「計算平臺很簡單,就是芯片+操作系統。地平線想做機器人時代的芯片+操作系統。"

理解了這一點,也就理解了地平線的真正護城河。

從歷史來看,當計算性能尚未滿足用户需求之前,軟硬件結合系統的性能是超過軟硬件分離系統的。無論是統治PC時代的Wintel聯盟,還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高通+ARM,亦或者稱霸當下的英偉達芯片+CUDA生態。這也正是地平線所堅信的技術信仰。

在不久前的GTC媒體會上,黃仁勛甚至重新定義了英偉達:「我們不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一家算法公司。我們擅長算法,將所有算法知識提煉到一個通用架構CUDA,並沿此框架拓展。在許多方面,我們從算法和數學的角度看待計算世界。這也是為什麼當深度學習興起時,我們能迅速適應。」

這與不久前余凱在微博回覆網友的話如出一轍:「兄弟有所不知,地平線是披着芯片外衣的算法軟件公司。

在瞭解這一點之后,地平線的業務動作就顯得極為清晰:

硬件層面,新發布的征程6P是旗艦機大算力高達560T算力高性能的智能駕駛芯片,相較於市場競品有17倍-40倍的性能提升。並且爲了不斷升級車輛算力,地平線發佈了面向Horizon SuperDrive打造的域控制器,它採用Horizon Cell「彈夾系統」,達到硬件可插拔、軟件可升級,可實現1120Tops算力。

算法層面,地平線提出「快思考、慢思考」的智能駕駛算法模式,其中快思考是地平線一段式端到端模式,慢思考則是通過構建數字孿生世界自我學習,征程6的軟件架構即基於此設計。

官方數據顯示,地平線目前L2解決方案的部署今天超過800萬套的輔助駕駛系統的出貨,積累了超過了3萬場景數據集,並且每次軟件版本都要通過1000萬公里的里程測試。

而這些點滴細節正是地平線的核心壁壘。正如余凱所言:「真正的技術護城河是十年如一日的苦活,髒活,累活,是説不清道不明的經驗積累,以及為此打造的研發文化和流程。」

戰略定力

如果説軟硬結合是地平線的模式槓桿的話,那方向性的正確無疑在地平線的發展歷程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2019年,地平線啟動戰略收縮,砍掉非核心AIoT業務,將資源集中於車規級芯片及解決方案的研發,自此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戰略覆盤時,余凱向團隊提問:「過去我們遇到很多挑戰,但是走岔路的時候,總能把我們給掰回來,是什麼東西能夠把我們掰回來?」結果在場的每個人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都指向這兩點「耐得寂寞、成就客户」

耐得寂寞顧名思義,即當整個產業大家都熱熱鬧鬧的往一個方向走,地平線反而會去思考人跡罕至的反方向,是不是更有機會。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當行業陷入「功能參數競賽」的怪圈時,地平線反而靜下心來思考如何獲得用户的信任。「在世界越來越瘋狂的當下,信任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余凱強調道。

為此,地平線提出首個用户智駕信任度公式:用户智駕信任度=安心度×專業度×親密度/誇大度,並解讀四大影響因子:

安心度-不只是物理安全,更要保障用户心理安全;

專業度-最短時間內選擇最優路徑的高效,以及穩穩操控所帶來的舒適;

親密度-自然的人機交互體驗。這些都與用户信任正相關;

誇大度,是營銷預期與實際體驗之間存在的偏差,這會損害用户信任。

從發佈會上展示的測試視頻來看,根據識別到的道路情況,地平線的智駕系統已經可以進行防禦性減速以及繞行,並且能夠與車流博弈變道、並規劃最優行駛路徑,在可預期的範圍內提升客户信任度。畢竟參數表上的勝利都是暫時的,用户口碑纔是技術的終極裁判所。

成就客户那就更好理解,只有利他才能真正的利己。基於這一認知,地平線提出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征程與共,一路同行」(Journey Together)。

發佈會現場,20+家合作車企、40+款量產車型的亮相,也正體現了客户對地平線的認可。奇瑞董事長尹同躍還在發佈會上表示:「地平線是我們在智能化領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另外,上海車展上,博世亮相的縱橫輔助駕駛升級版方案也搭載了地平線征程6芯片,以「平臺化+本土化"為特色,構建起從高速領航到記憶泊車的全場景能力,其海外量產項目預計將於 2026 年落地。此外,博世還全球首發了應用於縱橫輔助駕駛基礎版的新一代多功能攝像頭。這一攝像頭基於地平線征程 6B 開發,像素超 800 萬,水平可視範圍備 120°,識別距離最遠可達 300 米。

這意味着地平線通過與博世合作,將對海外市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拓展。

價值重構

當越來越多廠家開始擁抱「智能化」后,這將給地平線,甚至整個智駕產業帶來新一輪的價值重構。

價值的一部分來自可預期的市場增速。

一方面,麥肯錫的行業數據預測,全球智能駕駛滲透率將在2026年突破10%,將帶動數千億美金規模的市場,而中國憑藉47%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和57.3%的L2級智駕新車覆蓋率,正成為這場變革的核心戰場。

尤其是隨着以比亞迪、長安等為代表的廠家大手筆推動智駕平權,這一進程有望大大加速,而這將給地平線帶來超額的資本收益。

余凱表示:「當征程6P成為標配時,預計單車ASP(平均售價)會提升至少十倍,公司2025年的市場佔有率將會隨之進一步提升。對於盈利轉正,我們一點都不擔心。預計最快在2027年,地平線將迎來盈利拐點。」

另一方面,整體智駕方案供應行業步入淘汰賽,諸如圖靈智卡、Cruise等企業早已不復昔日的輝煌,而地平線卻越活越好,業內甚至已經出現「地大華魔」(智駕領域四大頭部供應商:地平線、大疆車載、華為、魔視智能)這樣的統稱。

地平線過往重金投入的那些苦活、髒活、累活,如對芯片算力的研究,對車規質量流程的敬畏,並且為此打造相應組織流程和文化等等工作,都變成了其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優勢。

一個簡單的數據是,過去三年地平線累計的研發投入超過70億元,過往海量的資源投入在資本市場的價值正變得越來越高。

價值的另一部分來自市場範式的轉變。

正如余凱多次強調的那樣,地平線不僅僅只是一家硬件廠商,而是智駕生態的構建者。「地平線矢志成為智駕產業的底層賦能者,將突破性技術與產品轉化為產業生態合作伙伴的商業價值,攜手各方做大產業蛋糕,推動智能駕駛大規模應用與落地。

在發佈會上,地平線重磅推出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地平線HSD,構建體驗「類人」、用户「信任」的城區輔助駕駛新解。同時,地平線與奇瑞還達成HSD首個量產合作,助力智能化量產。

尹同躍甚至開玩笑的表示:「過去20年我們吃‘發動機’的飯,下一個20年我們要吃‘智能化’的飯,或是説吃余凱的飯。」其資本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另一個可參考的細節是,地平線股份將進入解禁期,但五源、高瓴與黃浦江資本表態不急於減持。

高瓴資本合夥人李良表示,「看好地平線長期發展,不會在本輪解禁時減持,會堅定持有、長期支持。」五源資本創始合夥人劉芹則判斷:「我們看好地平線的長期價值,不因解禁而急於減持。我們相信,真正顛覆性技術帶來的產業影響深遠,需要時間釋放它的價值潛力。」

體育 | 文具 | 房地產 | 保險 | 養殖 | 光伏 | 留學 | 農業 | 黃金 | 酒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