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盤前:道指期貨跌0.47% IBM盤前股價大跌8%

2025-04-24 20:30

  周四全球股市的反彈陷入停滯,美股股指期貨小幅下挫,美元走軟,避險需求上升提振瑞郎、日元和黃金等,美債小幅走高。

  截至發稿,道指期貨跌0.47%,標普500指數期貨跌0.31%,納指期貨跌0.26%。

  德國DAX指數跌0.07%,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04%,法國CAC40指數跌0.14%,歐洲斯托克50指數跌0.18%。

  由於白宮政策變動不可預測,市場對瑞士法郎、日元和黃金等避險資產的需求上升,美元走軟,美國國債價格小幅上漲。

  在財報方面,IBM因其業績未能達到市場高預期,盤前股價大跌8%。在歐洲市場,投資者迎來了密集的財報發佈,聯合利華因銷售額超預期而股價上漲,法國巴黎銀行因利潤下滑而股價走低。

  美國政府立場反覆無常

  周四股市的回調部分抵消前一天的漲幅。此前市場因特朗普似乎正在重新評估其在貿易和美聯儲政策上的強硬立場而提振。這些市場波動凸顯出投資者難以跟上美國政府官員、尤其是特朗普本人在關裞問題上反覆無常的言論。

  「你會看到來自美國的各種相互矛盾的聲明和噪音,整個敍事根本就沒頭緒,」瑞聯銀行外匯策略主管Peter Kinsella表示,「這根本沒法交易。」

  貝森特則為這一發展潑了冷水,他指出美國無意單方面降低關裞,完整的貿易協議可能需要兩到三年才能達成。

  Kinsella表示,「因此儘管我們聽到一些安撫性言論,但在不清楚美國實際目標的前提下,很難看到事態會朝積極方向發展。」

  對美國資產愈發悲觀

  傑富瑞金融集團全球股票策略主管表示,隨着美國股市價值達到峰值,股票、美國國債和美元可能進一步回調,投資者應考慮增加中國、印度和歐洲資產,以重新平衡他們的投資組合。

  這種對美國資產的悲觀看法呼應了全球市場日益加劇的擔憂——即「美國例外論」正隨着特朗普混亂的關裞政策逐漸終結。

  「我會建議任何因美股上漲而過度集中在美國市場的投資者,趁反彈之際分散風險,把視野放到全球,」Northwestern Mutual財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Brent Schutte表示。

  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小丑式的政策製造了小丑式的市場。這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的價格波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特朗普那種‘他在你背后——哦不,他不在!’的治理方式不僅導致市場反轉,甚至可能在同一個事件驅動下引發完全相反的市場反應。」

  隨着特朗普對鮑威爾立場的軟化,市場對美國貨幣和財政政策信譽的擔憂有所緩解。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滑3個基點,至4.36%。在經歷一段波動期后,該基準收益率連續第三天變動相對温和。

  目前市場預計到12月前將降息超80個基點。但由於美國關裞政策尚未明朗,更遑論其對經濟增長與通脹的影響,交易員對未來波動仍保持警惕。

  傑富瑞:多空將決戰5500點

  近日美股劇烈震盪,行情反覆主要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關裞問題上屢次立場轉影響,令華爾街眾多投資者束手無策。

  對傑富瑞技術分析師丹尼爾·基爾舍而言,這種劇烈波動使得通過圖表研判關鍵點位變得尤為重要。在他看來,當前需要緊盯的關鍵點位是5500——標普500指數必須突破該水平,才能收復2月曆史高點以來19%跌幅的一半。

  該指數兩周前收於5000點下方、幾近跌入熊市后,目前已震盪回升至5376點。若突破5500點(較周三收盤價漲幅僅需逾2%),不僅能基本抹平4月全部跌幅,對基爾舍而言更意味着交易策略正從「逢高拋售」轉向「逢低買入」。

  傑富瑞:美股「高光」不再,后市或繼續下挫。

  傑富瑞全球股票策略主管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表示,美股早已過了「黃金時期」,投資者應做好準備,迎接美股、美債以及美元的進一步下跌。

  伍德指出,美股市值在明晟全球指數(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中的佔比在去年12月末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他認為「美股已見頂」,並將其與1989年的日本股市相提並論,「美元已開啟長期貶值趨勢,這將降低美股市值在全球股市中的佔比」 。

  焦點個股

  IBM盤前股價大跌8%,因其業績未能達到市場高預期。

德州儀器盤前漲超5%,Q1業績及Q2營收指引均超預期。

特斯拉盤前跌超1.9%,遭高盛下調目標價+歐盟銷量連續三個月下滑。

默沙東盤前漲1.0%,一季度業績超預期。

  美國航空跌0.5%,公司撤回2025年利潤指引。

新東方盤前漲超4.7%,首三季淨利潤同比增29%+高盛上調目標價。

聯電盤前跌3.85%,Q1盈利不及預期+否認與格芯合併傳聞。

臺積電盤前跌逾1%,高盛降其先進ARVR封裝出貨量預測。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