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或要求日本增加美系車進口,日本:做不到啊!

2025-04-24 17:29

由於關税談判突顯了長期存在的市場準入與監管方面的緊張關係,美國汽車製造商未能在日本汽車市場贏得顯著份額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美國總統特朗普堅稱,非關税壁壘阻礙了美國製造商的發展。但日本評論人士表示,美國品牌在日本路面上難得一見,更合理的解釋是其車型尺寸、燃油效率以及價格方面的問題。

本月初,特朗普在一次演講中批評了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市場。他表示:

「日本94%的汽車都是日本製造的。豐田每年向美國銷售100萬輛外國製造的汽車……我們的公司卻無法進入其他國家。」

根據日本廣播公司NHK的報道,日本在近期的貿易談判中呼籲美國重新考慮對汽車和鋼鐵的關税,但美國官員拒絕給予特別待遇。日本首相石破茂強烈反對這些關税,特別是對日本汽車出口徵收的25%的關税。

日本經濟振興大臣赤澤良成(Akazawa Ryosei)作為日本方首席談判代表,呼籲美國撤銷對關鍵日本出口產品影響巨大的關税。然而,美國代表表示,在其他國家也面臨類似貿易措施的情況下,他們不能為日本做出例外。

日本官員擔心,美國可能不會減少關税,反而可能要求日本增加進口更多美國汽車和農產品,以幫助縮小貿易逆差。

儘管日本自1978年起就未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徵收關税,但外國汽車製造商仍難以擴大其市場份額。根據日本汽車銷售協會和日本輕型汽車及摩托車協會的數據,2024年在日本銷售的汽車中,包含在海外工廠製造的日本品牌車型在內,進口車僅為320,789輛,佔總銷量的7%。

然而,即使與其他進口品牌相比,美國汽車製造商在日本的銷量也十分有限。德國的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在2024年進口車中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7%和11%。排名最高的美國品牌是由多國公司Stellantis擁有的吉普,佔進口車的3%;通用汽車旗下的雪佛蘭和凱迪拉克則僅佔0.18%和0.14%。

特斯拉並未公佈其各國的銷售數據,但據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的數據,其佔據了2024年進口車中「其他」類別的大部分,該類別市場份額為1.77%。福特汽車公司則早在2016年退出了日本市場。

日本汽車行業並不認同其市場主導地位是由於設立了市場準入壁壘。擔任年度「日本年度車大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的日本汽車記者國沢光宏(Mitsuhiro Kunisawa)表示:「我認為日本根本不存在非關税壁壘。」他補充説,日本汽車在耐用性、可靠性和精密研發方面更具優勢,這些纔是其成功的原因,也正是它們在美國市場上同樣暢銷的原因。

然而,在美國3月份發佈的最新年度《外國貿易壁壘報告》中,列出了一系列美國公司在日本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投訴,例如清潔能源汽車的補貼設計,以及電動車充電站的相關規定。

安全測試方面的差異也成為特別關注的焦點。特朗普在周日的社交媒體帖文中,提到「保護性技術標準(日本的保齡球測試)」作為「非關税欺詐」的一個例子。他此前曾描述該測試為「將一個保齡球砸在汽車引擎蓋上」。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在關税談判中放寬對進口車的安全規定。

美國汽車製造商也對日本給予輕型「Kei」車(電動微型車)的税收優惠表示不滿,這類車寬度不足1.48米。然而,對立志打入日本市場的外國車企而言,這些標準並非不可逾越的壁壘——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計劃最早於2026年推出自己的輕型迷你車。

此外,輕型車在日本的成功也與其適應狹窄道路的特性密切相關。根據日本政府2023年的數據,日本有至少30%的道路寬度不足3.5米。而美國品牌如吉普大切諾基和凱迪拉克凱雷德的寬度大約為2米,使其在窄道上會車較為困難。

其他無法通過談判解決的障礙還包括日本消費者對右舵車和高燃油效率車型的偏好。例如,豐田SUV Harrier混合動力車型的燃油效率為每升22.3公里,而吉普Grand Cherokee Limited 4xe則僅為10.4公里/升。由於該車型將停止右舵版本的生產,因此也將退出日本市場。

價格同樣是一個重大問題。國沢指出,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在日本市場上「極其昂貴」,這主要歸因於日元疲軟。他補充道,這些車型比同級別的日本車價格高出50%。

儘管市場分析師現在預計日元將會走強,但特朗普通過關税推動美國製造業的舉措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美系車的成本。國沢表示,目前在日本銷售的美系車大多是從中國、印度和意大利出口而來。如果轉而從美國本土工廠出口更多右舵車,將可能進一步推高售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